CN207475915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5915U
CN207475915U CN201721502578.2U CN201721502578U CN207475915U CN 207475915 U CN207475915 U CN 207475915U CN 201721502578 U CN201721502578 U CN 201721502578U CN 207475915 U CN207475915 U CN 207475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lectromagnetic oven
coil
panel
enamele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2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开银
杨剑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2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5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5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59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线圈盘(3)、测温元件(51)以及面板(2);线圈盘(3)位于底壳(1)的内腔中,线圈盘(3)包括线圈盘架(31)和线圈,线圈由漆包线(32)绕制而成,还包括设置在底壳(1)内腔中的过温保护器(4),过温保护器(4)用于在感应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切断电磁炉的电源,从而及时、有效地避免了漆包线因温度过高而起火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无烟尘、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线圈盘、测温元件以及面板。面板位于底壳的顶部,线圈盘位于底壳的内腔中。其中,测温元件用于检测放置在面板上的锅具的温度。线圈盘包括:线圈盘架和位于线圈盘架上的线圈,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具体地,导线(例如铜线或铝线)先进行退火处理使线材变软,再在线材表面喷涂油漆经过烘烤形成漆膜,漆膜不导电起到绝缘层的作用,附上漆膜的导线(例如铜线或铝线)称之为漆包线(例如漆包铜线或漆包铝线)。给电磁炉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锅具,在锅具的底面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在电磁炉工作时,测温元件实时采集锅具的温度,并将锅具的温度传递至电磁炉内的电路板,从而使电磁炉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对锅具进行控温。
然而,由于绕制成线圈的漆包线的绝缘层通常具有一定的耐温等级,但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干烧等异常情形,此时会导致线圈盘的温度急剧上升,而测温元件与电磁炉的电路板之间的温度信号传输一般会有一定的延迟,导致在发生干烧等异常情形时,电磁炉的电源不能够被及时切断,致使漆包线的绝缘层存在起火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避免漆包线起火的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线圈盘、测温元件以及位于所述底壳顶部的面板,所述测温元件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锅具的温度,所述线圈盘位于所述底壳的内腔中,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架和位于所述线圈盘架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内腔中的过温保护器,所述过温保护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漆包线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切断所述电磁炉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通过在底壳的内腔中设置过温保护器,当过温保护器感应到漆包线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立即将电磁炉的电源切断,使电磁炉停止加热,从而及时且有效地避免了漆包线因温度过高而起火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过温保护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炉的供电回路中的感温件,所述感温件与所述漆包线接触,所述感温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漆包线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供电回路断开。
这样通过使感温件与漆包线接触,使感温件对漆包线温度的感应更灵敏,当与感温件接触的漆包线的温度未达到预设值时,感温件不会发生动作,当漆包线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感温件会立即发生形变,从而使电磁炉的供电回路断开,即,电磁炉断电,从而使电磁炉停止加热,避免线圈温度继续上升。
可选的,所述感温件为金属感温弹片。
可选的,所述感温件至少同时接触所述漆包线中相邻的两圈绕线。
由于感温件同时接触至少两圈绕线,从而增大了感温件与漆包线的接触面积,使得感温更加及时、可靠。
可选的,所述线圈盘架上具有安装槽,所述过温保护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在线圈盘架上设置安装槽,将过温保护器安装在安装槽内,这样装配时更易对过温保护器进行定位,使过温保护器的装配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过温保护器通过黏结剂粘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这样通过黏结剂将过温保护器粘接在安装槽内,提高了过温保护器的稳定性,为过温保护器及时准确感应温度提供了保障。
可选的,所述感温件抵接在所述线圈的下表面。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感温件对漆包线温度的及时有效感应,且装配更加方便,而且不影响电磁炉内腔的其他零部件的布局。
可选的,所述过温保护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过温保护器排布在所述线圈的不同位置处。
通过设置多个过温保护器,使多个过温保护器分别对线圈的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感应,进一步提高了感应的及时性。
可选的,所述预设值的范围在180℃~220℃之间。
可选的,所述底壳的内腔中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测温元件的支架,所述测温元件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贴合。
通过将测温元件设置在面板的下方,使测温元件通过面板间接探测锅具的温度,这样使得电磁炉的制作和装配都比较方便,通过支架对测温元件进行支撑,可保证测温元件与面板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提高测温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支架为硅胶支架;所述测温元件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由于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测温元件装配在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支架上,从而使测温元件能够在硅胶支架的弹力作用下与面板的底面贴合,提高了测温元件与面板之间接触的可靠性,且可防止测温元件与面板之间过压的情况发生,对测温元件和面板均进行了有效保护。同时,将测温元件设置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这样可提高测温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
2—面板;
3—线圈盘;
31—线圈盘架;
32—漆包线;
30—绕线隔板;
310—安装槽;
4—过温保护器;
411—正极引线;
412—负极引线;
51—测温元件;
52—支架;
6—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底壳1、线圈盘3、电路板6以及面板2。电磁炉内还可以设置用于散热的散热器、风扇等。其中,面板2位于底壳1的顶部,面板2可以是陶瓷面板,也可以是玻璃面板,本实用新型对面板2的材质不作限定。线圈盘3、电路板6位于底壳1和面板2围成的空间内。
其中,底壳1可包括:下盖和位于该下盖上方的上盖。具体地,下盖包括:底壁和围设在底壁周向上的侧壁,即,下盖为腔体结构。上盖为框型盖,上盖盖设在下盖的上边缘。面板2盖设在上盖上。也就是说,面板2、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放置线圈盘3、电路板6、散热器等部件的腔体。底壳1一般由塑胶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线圈盘3具体包括:线圈盘架31和位于线圈盘架31上的线圈。线圈由漆包线32绕制而成。漆包线32可以是漆包铜线,也可以是漆包铝线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地,导线(例如铜线或铝线)可先进行退火处理使线材变软,再在线材表面喷涂油漆经过烘烤,从而在导线外表面形成漆膜,漆膜不导电起到绝缘层的作用,附上漆膜的导线称之为漆包线。比如,附上漆膜的铜线即为漆包铜线,附上漆膜的铝线即为漆包铝线。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线圈盘架31上设置绕线隔板30,相邻的绕线隔板30形成为绕线槽,漆包线32沿着绕线槽绕设,从而在线圈盘架31上形成线圈,制作非常方便。其中,线圈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绕线槽可以是螺旋状绕线槽,也可以是环形绕线槽,相邻的环形绕线槽之间具有跳线缺口,漆包线32可以通过跳线缺口跳绕至相邻的绕线槽内,本实用新型对绕线槽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
利用电磁炉进行烹饪时,将盛装有食材的锅具放置在面板2上,给电磁炉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3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锅具,在锅具的底面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由于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力线是上下双向的,为了使磁力线尽量聚集在线圈盘3上方,即,只指向锅具,以提高加热效率,还可以在线圈盘架的底部设置磁条,通过磁条对磁力线进行引导,使磁力线聚集在线圈盘3上方。比如,磁条为多个,多个磁条以线圈盘架的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布在线圈盘架的底部。而且若电磁炉所在的工作台面含有导磁物质,比如金属台面,通过设置磁条,可防止向下的磁力线切割电磁炉所在的台面,引起台面拱起而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中,为了使电磁炉能够进行精确控温,本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底壳1内还设置有测温元件51。测温元件51用于检测放置在面板2上的锅具的温度,测温元件51具体与电磁炉内的电路板6电连接,在电磁炉工作时,通过测温元件51实时检测放置在面板2上的锅具的温度,然后测温元件51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电路板6,从而实现电磁炉对锅具的控温,比如调整电磁炉的加热功率、使电磁炉停止加热等。
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51具体设置在面板2的下方,且为了保证测温元件51测温的准确性,测温元件51与面板2的下表面紧密贴合。电磁炉工作时,锅具的温度通过面板2传递至测温元件51,测温元件51将温度传递至电路板6,从而使电磁炉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实现对锅具的控温。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6上具有控制电路,测温元件51具体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51与电路板6之间通过引线连接,当然,测温元件51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电路板6电连接。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在面板2上开设通孔,将测温元件51放置在通孔内,具体实现时,还可以设置可驱动测温元件51上下伸缩的驱动件,使测温元件51能够从通孔的顶部伸出,使得当锅具放在面板2上后,锅具下压测温元件51,使测温元件51能够直接与锅具的底面紧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测温元件51测温的准确性。其中,驱动件可以是弹性件,比如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测温元件51连接,弹簧的底端与底壳内腔相对固定。或者,也可以将驱动件设置为磁性体,通过改变磁性体的磁吸方向实现测温元件51的上下伸缩,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由于漆包线32的绝缘层通常具有一定的耐温等级,而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干烧等异常情形,此时会导致线圈盘温度急剧上升,而测温元件51与电路板6之间的温度信号传输一般会有一定的延迟,导致在发生干烧等异常情形时,电磁炉的电源不能够被及时切断,致使漆包线的绝缘层存在起火的风险。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的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温保护器4。过温保护器4用于在感应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切断电磁炉的电源。
也就是说,当过温保护器4感应到漆包线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立即将电磁炉的电源切断,使电磁炉停止加热,由于电磁炉停止加热后线圈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从而有效且及时地避免了漆包线因温度过高而起火的情况发生。可以理解的是,在电磁炉工作时,测温元件51实时检测锅具的温度,电磁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过温保护器4不起作用,只有当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过温保护器4才起到断开电磁炉电源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预设值可根据漆包线32的绝缘层(漆膜)的具体耐温等级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该预设值具体设置在180℃~220℃之间。比如,当漆包线32的温度为200℃时,过温保护器4立即切断电磁炉的电源,使电磁炉停止工作,避免温度继续上升而导致漆包线32起火。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底壳1的内腔中设置过温保护器4,当过温保护器4感应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立即将电磁炉的电源切断,使电磁炉停止加热,从而及时且有效地避免了漆包线32因温度过高而起火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过温保护器4包括:设置在电磁炉的供电回路中的感温件,感温件与漆包线32接触,感温件用于在感应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以使供电回路断开。也就是说,通过使感温件与漆包线32直接接触,使得感温件对漆包线32温度的感应更灵敏。具体地,感温件位于电磁炉的供电回路中,当该供电回路处于闭合状态时,电磁炉得电而进行工作,此时感温件不起作用。一旦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感温件立即发生形变,以使供电回路断开,即,使电磁炉断电。
其中,感温件具体通过引线连接在电磁炉的供电回路中。引线具体可包括:正极引线411和负极引线412,正极引线411与供电回路的正极连接,负极引线412与供电回路的负极连接。具体实现时,感温件可以是金属感温弹片,在电磁炉处于正常的温度下工作时,金属感温弹片不发生形变,即,供电回路处于闭合状态,为电磁炉工作供电,当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金属感温弹片会立即发生形变,像开关一样突跳,从而使供电回路断开。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感温件设置为非金属弹片,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能够在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使电磁炉的供电回路断开即可。
一般地,线圈盘架31上的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32在线圈盘架31上一圈一圈的绕设,从而在线圈盘架31上形成线圈。漆包线32可以由线圈盘架31的外边沿向线圈盘架31的中心绕设,也可以由线圈盘架31的中心向线圈盘架31的外边沿绕设。进一步地,感温件至少同时接触漆包线32中相邻的两圈绕线。也就是说,感温件至少同时接触两圈漆包线绕线,示例性的,感温件同时与两圈漆包线32接触,当然,感温件也可以同时接触3圈绕线或3圈以上,这样设置增大了感温件与漆包线32的接触面积,使得感温更加及时、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件具体抵接在线圈的下表面。也就是说,感温件抵接在位于最底层的漆包线绕线的下表面,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感温件对漆包线温度的有效感应,且装配更加方便,而且不影响电磁炉内腔的其他零部件的布局。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使感温件位于线圈盘的侧部,只要能够使感温件与漆包线32接触即可。
其中,可以在线圈盘架31上设置安装槽310,将过温保护器4安装在安装槽310内。通过在线圈盘架31上设置安装槽310,这样在装配时更易对过温保护器4进行定位,使过温保护器4的装配更加方便。
具体地,过温保护器4通过黏结剂粘接在安装槽310内。可以理解的是,过温保护器4的部分粘接在安装槽310内。例如,过温保护器4还包括用于支撑感温件的支撑件,具体将支撑件黏结与安装槽310内。通过黏结剂将过温保护器4粘接在安装槽310内,提高了过温保护器4的稳定性,为过温保护器4及时感应提供了保障。可以理解的是,黏结剂为耐高温黏结剂。
在本实施例中,黏结剂具体为硅酮胶。由于硅酮胶具有很好的粘力和耐高温性能,可保证过温保护器4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安装槽310内,且成本较低。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黏结剂5也可以是硅胶,或者其他耐高温的胶体,只要能够实现过温保护器4的可靠固定,且耐高温即可。
在装配时,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黏结剂注入安装槽310内,然后放入过温保护器4,同时过温保护器4的感温件与漆包线32直接接触。安装槽310具体可以是通槽,即参照图2所示,安装槽3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正极引线411和负极引线412从安装槽310的底部引出,以连接在供电回路中。当然,安装槽310也可以是顶部具有开口的凹槽,同时可在安装槽310的底部开设引线孔,以使正极引线411和负极引线412从对应的引线孔穿出。
进一步地,过温保护器4可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过温保护器4间隔设置,即,至少两个过温保护器4排布在线圈的不同位置处。比如,过温保护器4为两个,两个过温保护器4分设在线圈中心的两侧。通过设置多个过温保护器4,使多个过温保护器4对线圈的不同位置进行感应,这样当漆包线某一处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对应的过温保护器4就立即断开电磁炉的电源,进一步提高了感应的及时性,使电磁炉的使用更加安全。
参照图1所示,底壳1的内腔中还设有用于承载测温元件51的支架,通过支架52对测温元件51进行支撑,可保证测温元件51与面板2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支架52具体可安装在底壳1内的线圈盘3上。较为优选的,支架52安装在线圈盘架31的中心位置,具体地,线圈盘架31上预留有用于安装支架52的安装孔。具体地,支架52的侧壁上具有内凹的卡槽,支架52通过该卡槽卡设在线圈盘架31的安装孔上。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支架52的侧壁上设有卡条或卡扣,线圈盘架31上设有可与该卡条或卡扣匹配卡合的卡孔,当然,支架5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在线圈盘架31上,本实用新型对支架52的具体固定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支架52固定在线圈盘3上,支架52上的测温元件51与面板2的下表面贴合,可以理解为,测温元件51夹在支架52和面板2之间。
其中,支架52具体为硅胶支架。由于硅胶支架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测温元件51装配在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支架上,从而使测温元件51能够在硅胶支架的弹力作用下与面板2的底面贴合,提高了测温元件51与面板2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防止测温元件51与面板2之间过压的情况发生,对测温元件51和面板2均进行了有效保护。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支架52也可以由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比如橡胶支架。或者,支架52也可以为塑料支架,本实用新型对支架52的具体材质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支架52上对应安装测温元件51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置测温元件51的凹槽,测温元件51位于该凹槽内。通过在支架52的顶部开设凹槽,将测温元件51设置在凹槽内,此时测温元件51的顶部与面板2的下表面紧密贴合。这样在安装时,更易对测温元件51进行定位,且提高了测温元件51的稳定性,避免测温元件51在支架52上移动,为测温元件51的精确测温提供了保障。
较为优选的,凹槽的内径可与测温元件51的外径匹配,这样可进一步防止测温元件51晃动,使测温元件51更加稳定。测温元件51具有引线,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的底部具有供测温元件51的引线穿出的引线孔。通过将测温元件51的引线孔设置在凹槽的底部,这样使得走线更加合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51具体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NTC)。通过将测温元件51设置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保证了测温的灵敏度。参照图1或图3所示,NTC的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相应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引线孔和第二引线孔,测温元件51的正极引线从第一引线孔穿出,测温元件51的负极引线从第二引线孔穿出,然后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均与电路板6电连接。测温元件采集到的锅具的温度通过引线传输至电路板6,电路板6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具体控制锅具的温度。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测温元件51也可以是热电偶。当然,测温元件51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进行精确测温的元器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线圈盘(3)、测温元件(51)以及位于所述底壳(1)顶部的面板(2),所述测温元件(51)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面板(2)上的锅具的温度,所述线圈盘(3)位于所述底壳(1)的内腔中,所述线圈盘(3)包括线圈盘架(31)和位于所述线圈盘架(31)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由漆包线(32)绕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1)内腔中的过温保护器(4),所述过温保护器(4)用于在感应到所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切断所述电磁炉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器(4)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炉的供电回路中的感温件,所述感温件与所述漆包线(32)接触,所述感温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漆包线(32)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供电回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为金属感温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至少同时接触所述漆包线(32)中相邻的两圈绕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架(31)上具有安装槽(310),所述过温保护器(4)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器(4)通过黏结剂粘接在所述安装槽(3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抵接在所述线圈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器(4)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过温保护器(4)排布在所述线圈的不同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的范围在180℃~22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腔中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测温元件(51)的支架(52),所述测温元件(51)与所述面板(2)的下表面贴合。
CN201721502578.2U 2017-11-13 2017-11-13 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5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2578.2U CN207475915U (zh) 2017-11-13 2017-11-13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2578.2U CN207475915U (zh) 2017-11-13 2017-11-13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5915U true CN207475915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25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5915U (zh) 2017-11-13 2017-11-13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5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501U (ja) 電磁調理器
CN107811517A (zh) 温度感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US20190086098A1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11378462B2 (en) Waterproof thermometer for monitoring food temperatures during cooking process
US11067288B2 (en) Dual coi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CN207475915U (zh) 电磁炉
EP3855142B1 (en) Waterproof thermometer for monitoring food temperatures during cooking process
CN207378887U (zh) 电磁炉
CN210425147U (zh) 过热温度保护装置及电磁炉
CN202041859U (zh) 一种温控器
JP2799112B2 (ja) 炊飯器
CN207279714U (zh) 电磁炉
CN203555530U (zh) 一种安全测温的电热锅
CN21104728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8610634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CN208192781U (zh) 一种感温灵敏的电热锅
CN206365773U (zh) 感温杯及电压力锅
CN206979376U (zh) 电磁炉锅盖
CN219264370U (zh) 烹调器
CN208349372U (zh) 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结构
CN205568649U (zh) 一种新型电饭锅控温总成及应用该控温总成的电饭锅
CN207584837U (zh) 电磁炉
CN220327324U (zh) 一种防冷凝水装置的烹饪器具
JP2001116262A (ja) クッキングヒータ装置
CN217883886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