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2783U -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2783U
CN207472783U CN201721718938.2U CN201721718938U CN207472783U CN 207472783 U CN207472783 U CN 207472783U CN 201721718938 U CN201721718938 U CN 201721718938U CN 207472783 U CN207472783 U CN 20747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so
plate
cylinder
support plate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89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洪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Ming C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Ming C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Ming C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Ming C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189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2783U/zh
Priority to TW107201076U priority patent/TWM563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2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包括上料机构、搬送机构、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上端面检测机构位于上料机构的下游,平整度测试机构位于上端面检测机构的下游,下料机构位于平整度测试机构的下游;还包括套圈载板,套圈载板沿套圈前进的方向设置;搬送机构位于套圈载板的侧边,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皆沿着套圈载板设置,搬送机构能够将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还设有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根据视觉检测原理设计上端面检测机构,使用接触式传感器设计平整度检测机构,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检测全面,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背景技术
轴承是旋转机械中最为关键的基础零件之一,轴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母机的工作性能,据可靠数据显示旋转机械中30%的故障与轴承有关。因此,为了保证轴承质量,确保生产活动顺利安全的展开,对于轴承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至关重要,轴承套圈包括内套圈和外套圈,对于外套圈而言,其上加工有滚道、圆角等,进入轴承组装工序前需要对轴承的沟位尺寸、外圆角尺寸进行检测,轴承套圈在加工后还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漏加工的问题,现有的轴承套圈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检测不够准确,测试精度不高,而且检测效率低,并不能满足企业对轴承零部件检测的需求,例如中国专利《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申请公布号CN 102029262 A,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包括:机架、控制系统、旋转送料盘、送料轨道、进料滚道、储料槽、推料机构、检测外模、检测内模”等,结构简单,且送料轨道和进料轨道的精度较低,容易堵塞或多出料等,还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的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根据视觉检测原理设计上端面检测机构,使用接触式传感器设计平整度检测机构,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检测全面,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 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包括上料机构、搬送机构、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位于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的下游;
还包括套圈载板,所述套圈载板沿套圈前进的方向设置;所述搬送机构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侧边,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皆沿着套圈载板设置,所述搬送机构能够将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测试机构和下料机构;
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搬送机构、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所述输送单元的上游,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竖直的串料杆、横向的固定板、横向的底板、推板和第一气缸,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和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串料杆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置套圈的缝隙,套圈装载于所述串料杆且能够沿串料杆自由下落到底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推板的前方,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推板将套圈推入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侧边设有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说,所述搬送机构包括若干个搬送爪、支架、横移气缸和第一推拉气缸,所述支架设有所述搬送爪,所述横移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横移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沿着套圈载板及套圈的行进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拉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靠近或离开套圈载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包括挡板、挡板气缸、打光器和摄像机,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气缸连接,所述打光器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下方,所述套圈载板对应所述打光器的位置为透光套圈载板,所述摄像机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3个相互呈120°设置的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上方设有驱动3个接触式传感器整体下压或上升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口、抽拉块、第二推拉气缸和下料板,所述下料口开设于套圈载板,所述抽拉块与第二推拉气缸连接,所述抽拉块位于所述下料口上,所述第二推拉气缸驱动所述抽拉块覆盖或露出所述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位于所述抽拉块的前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推料单元设有2个,所述推料单元相互平行设置,每组所述推料单元具有2组相互平行的串料杆。
进一步地说,还设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位于所述抽拉块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设有上料机构、搬送机构、上端面检测机构、平整度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只需将轴承套圈放入串料杆中,轴承套圈经过上料机构上料,经过上端面检测机构拍照进行视觉检测,而后进行平整度检测,最后下料机构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存放,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本实用新型上料时,首先将多个轴承套圈串入串料杆上,最底下的轴承套圈位于固定板和底板之间的缝隙中,经过推板推入输送带中,感应开关感应到轴承套圈进入后,搬送机构开始搬送轴承套圈至各个检测机构,整个上料机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上料速度快;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与搬送爪的配合夹持,可将轴承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而后挡板可向后移动防止挡光,打光器打光,摄像机拍照,对轴承进行视觉检测,设计合理,使用视觉检测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
四、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轴承套圈平整度检测时,3个相互成120°设置的接触式传感器同时工作,对轴承套圈的高度进行检测,确定轴承套圈的平整度,而后不合格品经过下料机构时,抽拉块外拉,不合格品掉入收料箱中,合格品搬送至下料板中,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上料机构1、串料杆11、固定板12、底板13、推板14、输送带15、感应开关16、搬送机构2、搬送爪21、支架22、横移气缸23、第一推拉气缸24、上端面检测机构3、挡板31、挡板气缸32、打光器33、摄像机34、平整度测试机构4、接触式传感器41、第二气缸42、下料机构5、抽拉块51、第二推拉气缸52、下料板53和套圈载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料机构1、搬送机构2、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位于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的下游;
还包括套圈载板6,所述套圈载板沿套圈前进的方向设置;所述搬送机构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侧边,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皆沿着套圈载板设置,所述搬送机构能够将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
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搬送机构、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 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所述输送单元的上游,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竖直的串料杆11、横向的固定板12、横向的底板13、推板14和第一气缸,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15和感应开关16,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串料杆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置套圈的缝隙,套圈装载于所述串料杆且能够沿串料杆自由下落到底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推板的前方,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推板将套圈推入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侧边设有感应开关。
所述搬送机构包括若干个搬送爪21、支架22、横移气缸23和第一推拉气缸24,所述支架设有所述搬送爪,所述横移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横移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沿着套圈载板及套圈的行进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拉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靠近或离开套圈载板。
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包括挡板31、挡板气缸32、打光器33和摄像机34,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气缸连接,所述打光器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下方,所述套圈载板对应所述打光器的位置为透光套圈载板,所述摄像机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上方。
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3个相互呈120°设置的接触式传感器41,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上方设有驱动3个接触式传感器整体下压或上升的第二气缸42。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口、抽拉块51、第二推拉气缸52和下料板53,所述下料口开设于套圈载板,所述抽拉块与第二推拉气缸连接,所述抽拉块位于所述下料口上,所述第二推拉气缸驱动所述抽拉块覆盖或露出所述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位于所述抽拉块的前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推料单元设有2个,所述推料单元相互平行设置,每组所述推料单元具有2组相互平行的串料杆。即4个套圈同时被推 入输送带。
所述检测机还设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位于所述抽拉块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多个轴承套圈串入串料杆上,最底下的套圈位于固定板和底板之间的缝隙中,第一气缸驱动推板将轴承套圈推入输送带中,感应开关感应到轴承套圈进入后开始计时,在预设时间后,由搬送机构开始搬送轴承套圈至各个检测机构,整个上料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挡板与搬送爪的配合夹持,可将轴承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而后挡板可由挡板气缸驱动向后移动防止挡光,接着由打光器打光,摄像机拍照,对轴承套圈的上端面进行视觉检测,设计合理,使用视觉检测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然后进行平整度检测,3个相互成120°设置的接触式传感器同时工作,对轴承的高度进行检测,确定轴承的平整度;最后,经检测为不合格品经过下料机构时,抽拉块外拉,不合格品掉入收料箱中,合格品搬送至下料板中,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搬送机构(2)、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位于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的下游;
还包括套圈载板(6),所述套圈载板沿套圈前进的方向设置;所述搬送机构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侧边,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皆沿着套圈载板设置,所述搬送机构能够将套圈搬送至上端面检测机构(3)、平整度测试机构(4)和下料机构(5);
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搬送机构、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料单元和输送单元,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所述输送单元的上游,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竖直的串料杆(11)、横向的固定板(12)、横向的底板(13)、推板(14)和第一气缸,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15)和感应开关(16),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串料杆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置套圈的缝隙,套圈装载于所述串料杆且能够沿串料杆自由下落到底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推板的前方,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推板将套圈推入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侧边设有感应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机构包括若干个搬送爪(21)、支架(22)、横移气缸(23)和第一推拉气缸(24),所述支架设有所述搬送爪,所述横移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横移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沿着套圈载板及套圈的行进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拉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气缸驱动支架及搬送爪靠近或离开套圈载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检测机构包括挡板(31)、挡板气缸(32)、打光器(33)和摄像机(34),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气缸连接,所述打光器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下方,所述套圈载板对应所述打光器的位置为透光套圈载板,所述摄像机位于所述套圈载板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度测试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3个相互呈120°设置的接触式传感器(41),所述接触式传感器的上方设有驱动3个接触式传感器整体下压或上升的第二气缸(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口、抽拉块(51)、第二推拉气缸(52)和下料板(53),所述下料口开设于套圈载板,所述抽拉块与第二推拉气缸连接,所述抽拉块位于所述下料口上,所述第二推拉气缸驱动所述抽拉块覆盖或露出所述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位于所述抽拉块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单元设有2个,所述推料单元相互平行设置,每组所述推料单元具有2组相互平行的串料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位于所述抽拉块的正下方。
CN201721718938.2U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Active CN20747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8938.2U CN20747278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TW107201076U TWM563925U (zh) 2017-12-12 2018-01-22 一種軸承套圈漏工序檢測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8938.2U CN20747278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2783U true CN207472783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8938.2U Active CN20747278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2783U (zh)
TW (1) TWM563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410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昆山铭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410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昆山铭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3925U (zh) 2018-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1900B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在线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107826688A (zh) 一种led基板的全自动光学检测机
CN106733733A (zh) 一种传感器自动检测机
CN105953690B (zh) 一种花键检测机
CN20745638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检测设备
CN103921394A (zh) 一种嵌件注塑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
CN105523369A (zh) 一种套管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6810699U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在线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103225998A (zh)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040610A (zh) 折弯件检测设备
CN206560991U (zh) 一种传感器自动检测机
CN103480585A (zh) 全自动跟线外观检测设备
CN204842266U (zh) 一种ccd字符检测机
CN107185853B (zh) 细纱机纲领表面尺寸及精度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05327971U (zh) 棒材检测上料一体机
CN109378153A (zh) 一种全自动多极充磁及检测一体设备
CN102897518B (zh) 一种多工位智能理瓶装置
CN204074537U (zh) 一种根据图像信息进行产品分拣的设备
CN104569728B (zh) Led基板自动检测装置
CN204228412U (zh) 滚珠轴承灵活性自动检测装置
CN207472783U (zh) 一种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机
CN108680113A (zh) 全自动玻璃检测、理片生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3578237U (zh) 全自动跟线外观检测设备
CN208828837U (zh) 一种pcb板烧录检测自动上料线
CN110217554A (zh) 自动进料装置及自动化磨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