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3627U -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3627U
CN207403627U CN201721398608.XU CN201721398608U CN207403627U CN 207403627 U CN207403627 U CN 207403627U CN 201721398608 U CN201721398608 U CN 201721398608U CN 207403627 U CN207403627 U CN 207403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pet
layers
epp
layer
car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86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86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3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3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3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包括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XPE层、聚乙烯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簇绒层其中之一;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工字口;通过所述XPE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地毯质量大、被踩踏后回弹能力差,和灰尘容易从加油手柄开启处进入地毯底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地毯是指覆盖在汽车轿厢内底盘上的软质层,通常需要其具有隔音降噪、柔软、减震和与车辆内钣金贴合度高等性能;目前市场上的地毯有以下几种结构:
1)簇绒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为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层+氯丁橡胶(英文简称SBR)层+杂质毛毡层;
2)簇绒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氯丁橡胶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英文简称EVA)层+杂质毛毡层;
3)簇绒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氯丁橡胶层+EVA层+PU层。
以上几种地毯为了达到隔音及与车辆内钣金贴合度高等性能通常需要将EVA层或杂质毛毡层制作的较厚,厚度的增加使汽车地毯的总重增加,不利于减轻汽车重量,降低汽车自身损耗;且现有的地毯上的加油手柄穿装口都是在地毯上直接开一圆口或矩形口,不利于加油手柄与地毯间存在较大间隙影响隔音效果且灰尘容易从该开口进入地毯底部,不易清理;也有一些地毯没有加油手柄穿装口,加油手柄在地毯下方,加油时需要从侧边掀起地毯,而经常弯折容易造成地毯损坏。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通过所述XPE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地毯质量大、被踩踏后回弹能力差,和灰尘容易从加油手柄开启处进入地毯底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包括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XPE层、聚乙烯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簇绒层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工字口。
进一步地,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一EPP层和第一PU层,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设置;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EPP层和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还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EPP层和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EPP层的厚度为15-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EPP层的厚度为15-30mm。
进一步地,所述XPE层厚度为3-1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所述XPE层、所述聚乙烯层和所述氯丁橡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所述簇绒层其中之一的设计;所述氯丁橡胶起到固定所述地毯本体基本形状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不同汽车轿厢内底盘的形状进行弯曲,凹凸;XPE即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该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泡孔细、抗物理撞击、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无气味的优点,置于所述聚乙烯层上,轿厢底盘振动产生的声音经所述XPE层吸收后剩余的少量的音波由所述聚乙烯层折射回所述聚乙烯层由所述聚乙烯层的孔隙继续吸收,有效保证了所述地毯本体的隔音、减震效果;且所述XPE层质软,用力踩踏后可以迅速回弹,给踩踏人的脚提供缓冲,提高整车质感;所述聚乙烯层还具有防水的特点,防止所述地毯本体上部滴落的水进入所述地毯本体下部,不易干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所述工字口的设计,开启手柄穿过所述工字口,由所述工字口的两弹性围挡对开启手柄进行遮挡,防止热量和噪音从所述工字口传入轿厢内,同时防止轿厢内的灰尘从所述工字口进入地毯下方。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该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设置;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对该凹陷进行填充,使所述地毯本体的上表面平整。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增大所述地毯本体位于前脚踏部位的耐磨性能,且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防止所述第一EPP层直接与轿厢底盘接触,防磨,且包覆的设计所述第一EPP层与所述地毯本体间不用胶水,安全环保。
4、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该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对该凹陷进行填充,使所述地毯本体的上表面平整。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增大所述地毯本体位于后脚踏部位的耐磨性能,且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防止所述第二EPP层直接与轿厢底盘接触,防磨,且包覆的设计所述第二EPP层与所述地毯本体间不用胶水,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的主视图(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地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地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包括设置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地毯本体1,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XPE层101、聚乙烯(英文简称:PE)层102和氯丁橡胶层103;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所述XPE层、所述聚乙烯层和所述氯丁橡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所述簇绒层其中之一的设计;所述氯丁橡胶起到固定所述地毯本体基本形状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不同汽车轿厢内底盘的形状进行弯曲,凹凸;XPE即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该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泡孔细、抗物理撞击、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无气味的优点,置于所述聚乙烯层上,轿厢底盘振动产生的声音经所述XPE层吸收后剩余的少量的音波由所述聚乙烯层折射回所述聚乙烯层由所述聚乙烯层的孔隙继续吸收,有效保证了所述地毯本体的隔音、减震效果;且所述XPE层质软,用力踩踏后可以迅速回弹,给踩踏人的脚提供缓冲,提高整车质感;所述聚乙烯层还具有防水的特点,防止所述地毯本体上部滴落的水进入所述地毯本体下部,不易干的问题。
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工字口2;所述工字口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弹性围挡201和右弹性围挡202;所述左弹性围挡和所述右弹性围挡均为矩形;所述左弹性围挡的底端与所述地毯本体相接,所述右弹性围挡的底端与所述地毯本体相接,所述左弹性围挡的顶端与所述右弹性围挡的顶端相对,所述左弹性围挡的上、下两侧边与所述地毯本体间的缝隙,所述右弹性围挡的上、下两侧边与所述地毯本体间的缝隙以及所述左弹性围挡的顶端与所述右弹性围挡的顶端间的缝隙组成工字型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所述工字口的设计,开启手柄穿过所述工字口,由所述工字口的两弹性围挡对开启手柄进行遮挡,防止热量和噪音从所述工字口传入轿厢内,同时防止轿厢内的灰尘从所述工字口进入地毯下方。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前脚踏地毯分区301;位于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一EPP层105(EPP为发泡聚丙烯的英文缩写,英文全称:Expanded polypropylene)和第一PU层106(PU是Polyurethane的缩写,中文名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设置;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为汽车轿厢内主、副驾驶前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汽车前排主、副驾驶座位前方的位置,即坐主、副驾驶位置的人的脚的活动区域;所述前脚踏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位置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设置;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前端的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对该凹陷进行填充,使所述地毯本体的上表面平整。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增大所述地毯本体位于前脚踏部位的耐磨性能,且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防止所述第一EPP层直接与轿厢底盘接触,防磨,且包覆的设计所述第一EPP层与所述地毯本体间不用胶水,安全环保。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还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302;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EPP层107和第二PU层108,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所述第二PU层与与汽车轿厢底盘相接。本实施例中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位置为汽车轿厢内后排座位前方的位置,在汽车轿厢底盘上为凹陷的;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为当本实用新型铺设于汽车轿厢内时,所述地毯本体上汽车后排座位前方的位置,即坐后排座位的人的脚的活动区域;所述后脚踏分区的形状根据不同汽车型号确定,具体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汽车轿厢底盘后脚踏位置的凹陷的形状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的设计;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填充于汽车轿厢底盘后端的脚踏部位的凹陷内,使本实用新型更好的与汽车轿厢底盘贴合,在踩踏时不打滑,不位移;且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对该凹陷进行填充,使所述地毯本体的上表面平整。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增大所述地毯本体位于后脚踏部位的耐磨性能,且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防止所述第二EPP层直接与轿厢底盘接触,防磨,且包覆的设计所述第二EPP层与所述地毯本体间不用胶水,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的设计;形成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EPP层的厚度为15-30mm;所述第二EPP层的厚度为15-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EPP层厚后30mm,所述第二EPP层厚30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3-1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1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为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5立方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本实施例其中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15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U层的厚度为5-30mm,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PU层厚20mm。
下面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的制作过程进行简单描述:
S1:将SBR一面喷胶与PET连接后,将SBR另一面与PE火焰复合;
S2:将S1中PE的另一面与XPE火焰复合;
S3:将S2放在模具中模压成型;
S4:将S3制得的材料放入发泡模具中,并在所述XPE层上对应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放上剪裁好的所述第一EPP层后加入PU材料发泡成所述第一PU层;在所述XPE层上对应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放上剪裁好的所述第二EPP层后加入PU材料发泡成所述第二PU层;得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该汽车地毯较市场上的其他地毯轻65%以上,减小了汽车自身质量,有利于提高车速,减少汽车运行时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包括设置于汽车轿厢底盘上的地毯本体4,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XPE层401、聚乙烯层402和氯丁橡胶层403;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簇绒层40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EPP层厚后15mm,所述第二EPP层厚1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PE层厚度为8mm。且所述XPE层为1立方米聚乙烯发泡至30立方米形成的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
本实施例中所述PU层厚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该汽车地毯较市场上的其他地毯轻95%以上,减小了汽车自身质量,有利于提高车速,减少汽车运行时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毯本体,所述地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敷设置的XPE层、聚乙烯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地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叠敷设置于所述氯丁橡胶层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簇绒层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本体上设有与油箱口开启手柄位置对应的工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本体前端设有前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前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一EPP层和第一PU层,所述第一PU层包覆所述第一EPP层设置;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与汽车轿厢前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EPP层和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毯本体后端还设有后脚踏地毯分区;位于所述后脚踏地毯分区处的所述地毯本体下方设置有第二EPP层和第二PU层,所述第二PU层包覆所述第二EPP层设置;所述第二EPP层和所述第二PU层与汽车轿厢后端的脚踏位置对应铺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P层和所述第一PU层一体模压于所述XPE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P层的厚度为15-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EPP层的厚度为15-3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XPE层厚度为3-10mm。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
CN201721398608.XU 2017-10-26 2017-10-26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Active CN207403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608.XU CN20740362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608.XU CN20740362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3627U true CN207403627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8608.XU Active CN20740362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3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9524B1 (en) Main floor part for a small utility vehicle
JP2010521245A (ja) 低質量の音響的に強化された床カーペット機構
JPS62502745A (ja) 自動車の附属品フロアマツト
US20130257133A1 (en) Rear seat cushion sound reduction mat
CN107921913A (zh) 机动车用内外装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03627U (zh) 用于汽车轿厢内的地毯及汽车
JP2020522423A (ja) 審美的フロアカバー材機構
CN201849365U (zh) 汽车驾驶座舱地毯
JP2010023596A (ja) 自動車用遮音・吸音フットマット
JP5522519B2 (ja) 車両用内装品
CN206719044U (zh) 一种汽车轿厢内地毯及汽车
JP6937185B2 (ja) 車両用内装材
JP5719238B2 (ja) 車両用座席部材
WO2017098923A1 (ja) 車両用内装材
JP2014028611A (ja) 自動車用防音材
CN203172493U (zh) 防震防滑汽车地毯
CN112498206A (zh) 一种汽车地毯结构及排布方式
CN217145212U (zh) 一种新型高吸隔声性能车用地垫
CN106541876A (zh) 一种多层复合防滑透气阻燃汽车脚垫用材料
JP4203841B2 (ja) 床面の吸音構造
JP2014028612A (ja) 吸音材
JP2016020158A (ja) 自動車用内装材
JP6931109B2 (ja) 車両用フロアカーペット
CN216268027U (zh) 一种环保型地毯
CN218615801U (zh) 汽车地毯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