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3518U -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3518U
CN207403518U CN201721385045.0U CN201721385045U CN207403518U CN 207403518 U CN207403518 U CN 207403518U CN 201721385045 U CN201721385045 U CN 201721385045U CN 207403518 U CN207403518 U CN 207403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rod
automobile
damper
suspen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50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炜强
于慧
魏广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50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3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3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3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车用悬架系统包括:上控制臂总成;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上;下控制臂总成,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与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前滑柱总成,所述前滑柱总成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和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之间,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通过将前滑柱总成设在上控制臂总成和下控制臂总成之间,并分别与安装支架和下控制臂总成相连,不仅结构紧凑,为新一代发动机的布置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平顺及操稳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用悬架系统使用扭杆弹簧系统,但采用新一代发动机系统后,扭杆弹簧会和变速箱壳体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用悬架系统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包括:
上控制臂总成;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上;
下控制臂总成,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与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前滑柱总成,所述前滑柱总成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和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之间,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前滑柱总成包括:
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可伸缩地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和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之间,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
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
托盘,所述托盘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的活动范围;
上垫,所述上垫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包括:
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上垫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可伸缩的活塞杆;
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上端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所述托盘设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和所述上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杆体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垫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
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形成为柱状,所述防尘罩穿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部分位于所述螺旋弹簧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形成为圆环形,所述软垫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形成为柱状,所述上支撑部设在所述软垫上,所述上支撑部的下端穿过所述软垫与所述上垫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部的上端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通过将前滑柱总成设在上控制臂总成和下控制臂总成之间,并分别与安装支架和下控制臂总成相连,不仅结构紧凑,为新一代发动机的布置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平顺及操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车用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用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用悬架系统的前滑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用悬架系统100;
上控制臂总成10;
安装支架20;
下控制臂总成30;
前滑柱总成40;减振器41;第一杆体411;第二杆体412;缓冲块413;活塞杆414;螺旋弹簧42;托盘43;上垫44;防尘罩45;软垫46;上支撑部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以下事实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传统的车用悬架系统主要由前减振器总成1、上控制臂总成2、下控制臂总成3和扭杆弹簧系统4组成,但采用新一代发动机系统后,扭杆弹簧会和变速箱壳体发生干涉。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针对传统的车用悬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出一种车用悬架系统100。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包括上控制臂总成10、安装支架20、下控制臂总成30和前滑柱总成40。
具体而言,安装支架2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上,下控制臂总成30与上控制臂总成1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前滑柱总成4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前滑柱总成40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前滑柱总成40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
换言之,车用悬架系统100主要由上控制臂总成10、安装支架20、下控制臂总成30和前滑柱总成40组成,其中,安装支架2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上,下控制臂总成30与上控制臂总成1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上控制臂总成10位于下控制臂总成30的上方,前滑柱总成4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前滑柱总成40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前滑柱总成40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连接稳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通过将前滑柱总成4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并分别与安装支架20和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不仅结构紧凑,为新一代发动机的布置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平顺及操稳性能。
优选地,前滑柱总成40包括减振器41、螺旋弹簧42、托盘43和上垫44,其中,减振器41可伸缩地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减振器41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减振器41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螺旋弹簧42套设在减振器41上,托盘43设在减振器41上且位于螺旋弹簧42的一端以限制螺旋弹簧42的活动范围,上垫44设在减振器41上且位于螺旋弹簧42的另一端以限制螺旋弹簧42的活动范围。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前滑柱总成40主要由减振器41、螺旋弹簧42、托盘43和上垫44组成,减振器41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减振器41可以沿其轴向上伸缩,减振器41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减振器41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减振器41上套设有螺旋弹簧42,减振器41上还设有托盘43和上垫44,托盘43位于螺旋弹簧42的一端,上垫44位于螺旋弹簧42的另一端,托盘43和上垫44可以限制螺旋弹簧42的活动范围,使弹簧始终沿着减振器41轴线运动,结构稳固,保证了车用悬架系统100的平稳运行。
可选地,减振器41包括第一杆体411和第二杆体412,其中,第一杆体411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上垫44设在第一杆体411的上端,第一杆体411的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可伸缩的活塞杆414,第二杆体412的上端与活塞杆414的下端相连,第二杆体412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托盘43设在第二杆体412上,螺旋弹簧42套设在第一杆体411和第二杆体412上且位于托盘43和上垫44之间。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减振器41主要由第一杆体411和第二杆体412组成,第一杆体411的上端与安装支架20相连,第一杆体411的上端套设有上垫44,第一杆体411的下端设有活塞杆414,活塞杆414沿着第一杆体411的轴向上与第一杆体411可活动地相连,第二杆体412的上端与活塞杆414的下端相连,第二杆体412与活塞杆414同轴设置,第二杆体412的下端与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第二杆体412上设有托盘43,螺旋弹簧42套设在第一杆体411和第二杆体412上且位于托盘43和上垫44之间,减振器41结构稳固,减振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减振器41还包括缓冲块413,缓冲块413设在活塞杆414上且位于第一杆体411和第二杆体412之间,当车辆上跳时起到限位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托盘43与第二杆体412焊接,焊接相连结构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上垫44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前滑柱总成40还包括防尘罩45,防尘罩45形成为柱状,防尘罩45穿过通孔套设在减振器41上且位于螺旋弹簧42内,防尘罩45对活塞杆414起保护作用,防止出现行驶过程中泥沙溅到活塞杆414上导致活塞杆414出现划伤并导致减振器41漏油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滑柱总成40还包括软垫46,软垫46形成为圆环形,软垫46套设在减振器41上且位于螺旋弹簧42与安装支架20之间,减少螺旋弹簧42和安装支架20之间的摩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滑柱总成40还包括上支撑部47,上支撑部47形成为柱状,上支撑部47设在软垫46上起到支撑作用,上支撑部47的下端穿过软垫46与上垫44相连,结构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撑部47的上端设有多个螺栓,螺栓用于与安装支架20相连,便于拆卸,连接方便。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通过将前滑柱总成40设在上控制臂总成10和下控制臂总成30之间,并分别与安装支架20和下控制臂总成30相连,不仅结构紧凑,为新一代发动机的布置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平顺及操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用悬架系统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不仅结构紧凑,为新一代发动机的布置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平顺及操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构成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控制臂总成;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上;
下控制臂总成,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与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前滑柱总成,所述前滑柱总成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和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之间,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前滑柱总成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柱总成包括:
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可伸缩地设在所述上控制臂总成和所述下控制臂总成之间,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
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
托盘,所述托盘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的活动范围;
上垫,所述上垫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的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
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上垫设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可伸缩的活塞杆;
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上端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杆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相连,所述托盘设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且位于所述托盘和所述上垫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杆体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
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形成为柱状,所述防尘罩穿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部分位于所述螺旋弹簧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
软垫,所述软垫形成为圆环形,所述软垫套设在所述减振器上且位于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柱总成还包括:
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形成为柱状,所述上支撑部设在所述软垫上,所述上支撑部的下端穿过所述软垫与所述上垫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的上端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用于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悬架系统。
CN201721385045.0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7403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5045.0U CN20740351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5045.0U CN20740351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3518U true CN207403518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7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5045.0U Active CN20740351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35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231A (zh) * 2020-02-11 2020-05-08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汽车前滑柱总成及汽车
CN111660744A (zh) * 2020-06-22 2020-09-15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231A (zh) * 2020-02-11 2020-05-08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汽车前滑柱总成及汽车
CN111660744A (zh) * 2020-06-22 2020-09-15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3518U (zh) 一种车用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2851782U (zh) 一种减震器
CN107314077A (zh) 一种内外双线圈的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3662276A (zh) 适用于油墨生产线使用的输运料桶
CN207450047U (zh)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货车车架
CN205149427U (zh) 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CN206754271U (zh) 一种汽车用可调节减震硬度的减震器
CN205037034U (zh) 一种纺织机械缓冲减震底座
CN204041847U (zh) 一种伸缩式避震器
CN207848304U (zh) 带减振器防尘罩的螺旋弹簧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213024U (zh) 一种外置加油隐藏式弹簧的减震器
CN206571896U (zh) 一种电动车避震器
CN207565263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
CN207060299U (zh) 一种自行车车把
CN20673848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6234302U (zh) 一种新型双弹簧后减震器
CN204419976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减震器
CN206749424U (zh) 含有惯容器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isd悬架
CN207997907U (zh) 一种汽车用直拉杆
CN203926581U (zh) 一种改良型汽车减震器
CN206580021U (zh) 一种用于涂料桶体的防外溅防护罩
CN206299629U (zh) 一种减震器
CN210371797U (zh) 一种双弹簧导座装置
CN206615021U (zh)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汽车减震弹簧结构
CN206582269U (zh) 一种用于机械液压式减震器的机械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7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