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0956U -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0956U
CN207390956U CN201721415828.9U CN201721415828U CN207390956U CN 207390956 U CN207390956 U CN 207390956U CN 201721415828 U CN201721415828 U CN 201721415828U CN 207390956 U CN207390956 U CN 207390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section
load
handrail
bear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5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朝斌
杨鑫
成锋
刘佳胜
金小勇
郭瑞
杨复兴
晁党伟
陈虎
王德彬
寇海宁
李铁宁
穆文
颉志杰
苏世雄
白婷婷
周倩
姚旭锋
朱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5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0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0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0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运输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用于搬运路缘石的搬运车操作时不省力且不安全的问题。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包括车架、车轮、吊绳、防护杆组和配重装置;所述车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和车轴杆;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一钢管分为承重段、连接段和扶手段,承重段的一端连接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扶手段的一端;承重段、第四钢管和车轴杆之间相互垂直;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连接段相对承重段倾斜设置,所述扶手段相对所述承重段也倾斜设置;所述车轮各设置于车轴杆的两端。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美化城市空间已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求。建基路缘石以其高强度,高质感,抗耐磨,不褪色及流畅的线性等特点,已成了当今道路路基建设的一种常用材料。
当前搬运路缘石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叉车等大型搬运设备进行搬运,另一种是采用自制的搬运车进行搬运,还有一种是采用人工进行搬运。但是由于使用叉车等大型设备会对现有的水稳基层造成反复碾压破坏,且机械操作不灵活,操作还需专人指挥,经济成本较高。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存在时间差导致对原材料的损坏和工人受伤,而当前的自制搬运车一般都不具备减震的性能,但是搬运车行进的路面常常是颠簸不平的,这样一来要搬运的路缘石就容易直接掉落在地面上,容易打伤工人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另外用自制的搬运车进行卸货时,由于路缘石很重,工人需要大力压着搬运车缓慢卸下路缘石,长期以往工人的体力大量消耗,容易产生疲倦。而用人手搬的方法极其不方便且浪费时间和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省力且使用安全的路缘石搬运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包括车架、车轮、吊绳、防护杆组和配重装置;
所述车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和车轴杆;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一钢管分为承重段、连接段和扶手段,承重段的一端连接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扶手段的一端;承重段、第四钢管和车轴杆之间相互垂直;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连接段相对承重段倾斜设置,所述扶手段相对所述承重段也倾斜设置;
所述车轮各设置于车轴杆的两端;
所述吊绳设置于所述承重段另一端的端部处;
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三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三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同处于一个平面内;
所述防护杆组包括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防护杆组处于承重段的下方,且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也与地面平行;
所述防护一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防护二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
所述配重装置包括活动件和配重块;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上,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活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活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配重块沿着所述连接段移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件为丝杆螺母副,包括丝杆和螺母;
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的连接段内,丝杆的两端设置于轴承上,丝杆的一端的端部与连接段的另一端的端部平齐;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杆上与丝杆配合传动;
所述连接段的外壳设置有移动缺口,移动缺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段的轴线方向相同;
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移动缺口上且连接于所述螺母。
优选的,所述配重装置还包括手柄;
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丝杆一端的端部,所述手柄用于带动所述丝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承重段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块;
所述吊绳为封闭的圆形钢丝绳;吊起路缘石时,吊绳的中部放置于两个限位凸块之间,吊绳的两端圆环绕在路缘石上。
优选的,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平行时,所述连接段相对所述承重段倾斜的角度范围为20-30°,所述扶手段相对所述承重段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50°。
优选的,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五钢管和第六钢管;
所述第二钢管与所述第一钢管的连接处为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也为承重段和连接段的过渡处;
所述第五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五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且靠近车轮;所述第六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六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且靠近另一车轮。
优选的,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七连杆;
所述第七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的上方,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
优选的,所述扶手段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且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或者直角,所述手柄处于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形成的夹角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套有橡胶或者塑料。
优选的,还包括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轮与车轴杆之间,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杆和拉杆;所述减震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的一端,所述减震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的车轴,所述减震杆与地面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车轮的车轴杆相互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准备搬运前,所述配重块是被移动至靠近所述承重段的,这样一来,搬运车的重心就落在前方,从而方便工人抬起所述扶手段而降落所述承重段,这样动作时也能够省力操作,加快搬运的效率。在用吊绳套住路缘石后,所述配重块被移动至靠近所述扶手段了,能够使搬运车的重心往后挪,使得搬运车的重心落在其中部或者是中部靠后的位置,这样工人对扶手段往下压时,所述配重块能够平衡掉一部分抬起路缘石所产生的力矩,这样一来,操作工人就能够用更少的力去抬起路缘石,能够帮助工人节省体力,减少疲劳感,做到舒服操作的效果。而且,上述的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是处于路缘石的正下方的,与路缘石的距离并不大,因为运输的路面都是颠簸不平的,万一吊绳断裂,也能够即时落在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上,而不至于落空,使得扶手段急速往下坠,拉伤人们的手臂,从而能够保障到人们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车架1,第一钢管11,第二钢管12,第三钢管13,第四钢管14,车轴杆15,限位凸块16,第五钢管17,第六钢管18,第七连杆19,承重段111,连接段112,扶手段113,移动缺口1121,第一扶手1131,第二扶手1132,车轮2,吊绳3,防护杆组4,防护一杆41,防护二杆42,配重装置5,活动件51,配重块52,手柄53,丝杆511,螺母512,减震装置6,减震杆61,拉杆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包括车架1、车轮2、吊绳3、防护杆组4和配重装置5;
所述车架1包括第一钢管11、第二钢管12、第三钢管13、第四钢管14和车轴杆15;所述第二钢管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管11,所述第二钢管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15;所述第一钢管11分为承重段111、连接段112和扶手段113,承重段111的一端连接连接段112的一端,连接段112的另一端连接扶手段113的一端;承重段111、第四钢管14和车轴杆15之间相互垂直;当所述承重段111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连接段112相对承重段111倾斜设置,所述扶手段113相对所述承重段111也倾斜设置;
所述车轮2各设置于车轴杆15的两端;
所述吊绳3设置于所述承重段111另一端的端部处;
所述第二钢管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111,所述第二钢管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15;所述第三钢管1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112,所述第三钢管1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15;所述第一钢管11、第二钢管12、第三钢管13和第四钢管14同处于一个平面内;
所述防护杆组4包括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当所述承重段111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防护杆组4处于承重段111的下方,且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也与地面平行;
所述防护一杆4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15,所述防护二杆4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15;
所述配重装置5包括活动件51和配重块52;所述活动件51设置于所述连接段112上,所述配重块52连接于所述活动件5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活动件51用于带动所述配重块52沿着所述连接段112移动。
当所述搬运车要搬运路缘石时,操作工人先是操作所述活动件51,使得所述配重块52沿所述连接段112往承重段111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工人抬高所述扶手段113,使得所述承重段111往下降,然后将吊绳3绑在或者套在路缘石上,完成后,这时打开所述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使得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处于路缘石的下方。后工人操作所述活动件51,使得所述配重块52沿所述承重段111往扶手段113方向移动,然后工人将扶手段113往下压,使得所述承重段111抬起,同时的就能够抬起路缘石,最后使得所述承重段111和地面接近平行时便可以推动搬运车,对路缘石进行搬运了。
在准备搬运前,所述配重块52是被移动至靠近所述承重段111的,这样一来,搬运车的重心就落在前方,从而方便工人抬起所述扶手段113而降落所述承重段111,这样动作时也能够省力操作,加快搬运的效率。在用吊绳3套住路缘石后,所述配重块52被移动至靠近所述扶手段113了,能够使搬运车的重心往后挪,使得搬运车的重心落在其中部或者是中部靠后的位置,这样工人对扶手段113往下压时,所述配重块52能够平衡掉一部分抬起路缘石所产生的力矩,这样一来,操作工人就能够用更少的力去抬起路缘石,能够帮助工人节省体力,减少疲劳感,做到舒服操作的效果。
而且,上述的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是处于路缘石的正下方的,与路缘石的距离并不大,因为运输的路面都是颠簸不平的,万一吊绳3断裂,也能够即时落在防护一杆41和防护二杆42上,而不至于落空,使得扶手段113急速往下坠,拉伤人们的手臂,从而能够保障到人们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上述的所述第一钢管11、第二钢管12、第三钢管13和第四钢管14形成了两个三角形,能够保障搬运车结构的稳定性,为安全运输提供保障。
承重段111、连接段112和扶手段113均是不断倾斜设置的,这样的目的是方便降落所述承重段111,因为只需使得扶手段113网上抬升一小段便能够令承重段111贴近地面了,从而方便吊绳3套住路缘石。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51为丝杆螺母副,包括丝杆511和螺母512;
所述丝杆511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11的连接段112内,丝杆511的两端设置于轴承上,丝杆511的一端的端部与连接段112的另一端的端部平齐;所述螺母512设置于所述丝杆511上与丝杆511配合传动;
所述连接段112的外壳设置有移动缺口1121,移动缺口112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段112的轴线方向相同;
所述配重块52设置于所述移动缺口1121上且连接于所述螺母512。
通过转动正反转所述丝杆511,就能够使得所述螺母512实现移动,螺母512的移动在移动缺口1121中进行移动的,所以就能够的得到移动缺口1121的限制,不会滑出连接段112。
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装置5还包括手柄53;
所述手柄53连接于所述丝杆511一端的端部,所述手柄53用于带动所述丝杆511转动。
工人转动手柄53即可带动丝杆511绕其轴线转动,而且转动手柄53的操作也是相当简便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段111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块16;
所述吊绳3为封闭的圆形钢丝绳;吊起路缘石时,吊绳3的中部放置于两个限位凸块16之间,吊绳3的两端圆环绕在路缘石上。
上述的限位凸块16能够限制住吊绳3的滑动,以免吊起路缘石时,吊绳3脱落。而且这里承托路缘石重量的为承重段111,而非传统搬运车所用的挂钩,而用挂钩是搬运重量大的路缘石时是容易被拉断的,而本申请所用的方法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承重段111与地面平行时,所述连接段112相对所述承重段111倾斜的角度范围为20-30°,所述扶手段113相对所述承重段111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50°。
上述的连接段112和扶手段113是不断倾斜的,所以在保证路缘石重量所产生的力矩相同的情况下,这里的连接段112和扶手段113相当于增长了工人作用的力臂长度,从而实际上使得人手作用的力就能够减少,方便抬起和下降路缘石。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还包括第五钢管17和第六钢管18;
所述第二钢管12与所述第一钢管11的连接处为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也为承重段111和连接段112的过渡处;
所述第五钢管1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五钢管1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15且靠近车轮2;所述第六钢管1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六钢管18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15且靠近另一车轮2。
上述的第五钢管17和第六钢管18均是与第二钢管12形成了两个三角形,能够为车架1加强支撑,从而保证搬运安全。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还包括第七连杆19;
所述第七连杆19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11的上方,所述第七连杆1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111,所述第七连杆1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112。
对路缘石进行搬运时,是要两个工人配合的,一个工人负责操控扶手段113,抬起或者放下路缘石,另一个工人负责推车,手压所述第七连杆19推动搬运车,上述的第七连杆19能够为车架1加强支撑,也能够为工人提供推车的扶手位置,方便相互配合推车。
更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段113包括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
所述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112的另一端,且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或者直角,所述手柄53处于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形成的夹角之间。
工人可以手握两个扶手进行操作,而不用单手压,能够增强操控的稳定性,同时在手摇手柄53的过程中,也能够单手下压其中一个扶手,而用另一只手去操控手柄53,方便调整操控的站位和角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上套有橡胶或者塑料。
假若第一扶手1131和第二扶手1132直接是钢管的话,因为钢管容易生锈,发生锈蚀时人手不好握住扶手,另外,手握扶手的质感也不好,而手握橡胶或者塑料时,其使用体验感会好很多且在下压或者抬起过程中手也不易打滑,增强安全性能。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震装置6;
所述减震装置6设置于所述车轮2与车轴杆15之间,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减震杆61和拉杆62;所述减震杆6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15的一端,所述减震杆6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2的车轴,所述减震杆61与地面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拉杆6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15,所述拉杆62的另一端与车轮2的车轴杆15相互铰接。
因为施工路面都是颠簸不平的,所以如果搬运车没有减震的话,则吊起的路缘石容易发生脱落。而这里增加了减震装置6,能够在推动小车过程中,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时,能够减少震动,减震弹簧杆能够实现减震的功能,而拉杆62能够限制车轮2的摆动,保证搬运运输过程的安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轮、吊绳、防护杆组和配重装置;
所述车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四钢管和车轴杆;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一钢管分为承重段、连接段和扶手段,承重段的一端连接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扶手段的一端;承重段、第四钢管和车轴杆之间相互垂直;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连接段相对承重段倾斜设置,所述扶手段相对所述承重段也倾斜设置;
所述车轮各设置于车轴杆的两端;
所述吊绳设置于所述承重段另一端的端部处;
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三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三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和第四钢管同处于一个平面内;
所述防护杆组包括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相互平行时,所述防护杆组处于承重段的下方,且防护一杆和防护二杆也与地面平行;
所述防护一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防护二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
所述配重装置包括活动件和配重块;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上,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活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活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配重块沿着所述连接段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丝杆螺母副,包括丝杆和螺母;
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的连接段内,丝杆的两端设置于轴承上,丝杆的一端的端部与连接段的另一端的端部平齐;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杆上与丝杆配合传动;
所述连接段的外壳设置有移动缺口,移动缺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段的轴线方向相同;
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移动缺口上且连接于所述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还包括手柄;
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丝杆一端的端部,所述手柄用于带动所述丝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段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块;
所述吊绳为封闭的圆形钢丝绳;吊起路缘石时,吊绳的中部放置于两个限位凸块之间,吊绳的两端圆环绕在路缘石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重段与地面平行时,所述连接段相对所述承重段倾斜的角度范围为20-30°,所述扶手段相对所述承重段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五钢管和第六钢管;
所述第二钢管与所述第一钢管的连接处为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也为承重段和连接段的过渡处;
所述第五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五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且靠近车轮;所述第六钢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处,所述第六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轴杆且靠近另一车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七连杆;
所述第七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的上方,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段,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段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且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或者直角,所述手柄处于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形成的夹角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套有橡胶或者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轮与车轴杆之间,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杆和拉杆;所述减震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的一端,所述减震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的车轴,所述减震杆与地面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轴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车轮的车轴杆相互铰接。
CN201721415828.9U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Active CN207390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5828.9U CN207390956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5828.9U CN207390956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0956U true CN207390956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2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5828.9U Active CN207390956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0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639A (zh) * 2019-08-26 2020-01-17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型结构平稳搬移的装置
CN112897375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黄益田 用于路面施工的简易型轮式搬运装置及其搬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639A (zh) * 2019-08-26 2020-01-17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型结构平稳搬移的装置
CN112897375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黄益田 用于路面施工的简易型轮式搬运装置及其搬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154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物料装卸小推车装置
CN207360379U (zh) 一种翻斗省力的推料车
CN207390956U (zh) 一种简易高效的路缘石搬运车
CN203381649U (zh) 杆件材料手推式运输车
CN206767511U (zh) 一种液压起吊翻转装置
CN206537306U (zh) 一种新型原料桶车的翻转装置
CN206203674U (zh) 一种能防止水平晃动的起重机用小车
CN214267639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方便卸料的手推车
CN207657838U (zh) 一种重物搬运车
CN204588542U (zh) 一种微型便携式移动吊机
CN206395750U (zh) 一种蓄能电站拦污栅检修起吊装置
CN211813029U (zh) 一种起重机的抓取装置
CN201587828U (zh) 龙门吊
CN206926692U (zh) 一种建筑搬运手推车
CN206417796U (zh) 一种建筑材料输送装置
CN110668322A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用起吊装置
CN106185626B (zh) 适用于大体积和重量构件的可移动式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
CN205615603U (zh) 双驱动可遥控救援车
CN203319089U (zh) 一种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
CN204454220U (zh) 集装箱正面吊旋转减速器吊装专用工具
CN203920540U (zh) 一种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
CN201437489U (zh) 一种烧结台车起吊装置
CN206486043U (zh) 一种便于磨具移动和装卸的设备
CN206705585U (zh) 一种轮式倒运车
CN207957692U (zh) 一种可使大型辊筒轴端翻转竖立的搬运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eng Chaobin

Inventor after: Wang Debin

Inventor after: Kou Haining

Inventor after: Li Dieyu

Inventor after: Mu Wen

Inventor after: Jia Zhijie

Inventor after: Su Shixiong

Inventor after: Bai Tingting

Inventor after: Zhou Qian

Inventor after: Yao Xufeng

Inventor after: Zhu Wentao

Inventor after: Yang Xin

Inventor after: Cheng Feng

Inventor after: Liu Jiasheng

Inventor after: Jin Xiaoyong

Inventor after: Guo Rui

Inventor after: Yang Fuxing

Inventor after: Chao Dangwei

Inventor after: Chen Hu

Inventor before: Zeng Chaobin

Inventor before: Wang Debin

Inventor before: Kou Haining

Inventor before: Li Tiening

Inventor before: Mu Wen

Inventor before: Jia Zhijie

Inventor before: Su Shixiong

Inventor before: Bai Tingt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Qian

Inventor before: Yao Xufeng

Inventor before: Zhu Wentao

Inventor before: Yang Xin

Inventor before: Cheng 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asheng

Inventor before: Jin Xiaoyong

Inventor before: Guo Rui

Inventor before: Yang Fuxing

Inventor before: Chao Dang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H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