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0126U -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0126U
CN207360126U CN201721467423.XU CN201721467423U CN207360126U CN 207360126 U CN207360126 U CN 207360126U CN 201721467423 U CN201721467423 U CN 201721467423U CN 207360126 U CN207360126 U CN 207360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nnecting plate
linkage block
linkage
tetr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674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洋
彭辉
张少彦
谭思行
罗历砖
周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ns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ns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ns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ns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674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0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0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01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包括连接板(1),在所述连接板(1)正面的一侧设有解锁手柄(2),第一拉杆(21),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第一联动块(51)、第二拉杆孔(511)和连杆摇臂(4);所述连接板(1)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2),在所述第一连接轴(11)上从下往上依次重叠套设有第一固定杆(61)、第二联动块(52)、第三联动块(53)和连接片(7),所述第二连接轴(12)上套设有第四联动块(54)。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拉杆在两个不同位置,带动同一组联动部件的转动实现座椅靠背和滑轨锁止器的解锁,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舒适性观念的提升,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必要方式。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对座椅的个性化功能要求和整体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座椅解锁的方便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有的汽车座椅,当有三排存在时,后排进人比较困难,普通中排座椅的让位操作复杂,且让位空间狭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便于操作,又能一键解锁的座椅解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包括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一侧铰接有解锁手柄,在所述解锁手柄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拉杆孔,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上还铰接有第二联动杆,在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中部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还固设有第一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上设有第二拉杆孔,该转轴穿设过连接板,该穿出端套设有拉簧和调角器,该第二联动杆上还铰接有连杆摇臂,所述连杆摇臂的一端嵌设在连接板上的对应位置处;
所述连接板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上从下往上依次重叠套设有固定杆、第二联动块、第三联动块和连接片,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对第二联动块抵接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杆对第三联动块抵接限位;所述第二联动块的非套设端与连杆摇臂的嵌设端铰接固定,所述第三联动块上连接有滑轨锁止器,该第三联动块的套设端设有延伸段,在所述延伸段的上端设有第四联动块,所述第四联动块和延伸段均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四联动块的一侧与第二联动块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也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第一拉杆孔位置连接的拉杆拉动解锁手柄,解锁手柄依次带动第一连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一联动块和连杆摇臂转动,与此同时,连杆摇臂也会带动第二联动块转动,第二联动块转动后,会带动第三联动块同时转动,另外,抵接的第四联动块沿第二联动块移动的方向移动,并远离拉簧的位置方向,同时,第一联动块又会带动拉簧和调角器转动,调角器转动到一定角度并与第四联动块抵接限位,即可实现座椅靠背解锁;由于解锁手柄的转动角度有限,如要连杆摇臂继续转动解锁座椅的滑轨锁止器,则可以拉动第二拉杆孔位置连接的拉杆带动第二联动块移动,第四联动块继续远离拉簧位置,直至调角器不再与第四联动块抵接,在解锁座椅靠背以后,还能继续转动并带动第二联动块和第三联动块移动,最后,第一限位杆对第二联动块抵接限位,同时,第二限位杆对第三联动块抵接限位,此时,第三联动块移动到位,实现解锁滑轨锁止器,座椅即可水平移动,调整车辆后排位置的空间,这样,座椅靠背解锁,座椅滑轨都实现解锁,便于上、下乘客;在这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拉杆孔位置的拉动解锁座椅靠背,也能由第二拉杆孔位置的拉动解锁座椅靠背和滑轨锁止器,乘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两个拉杆,以便于提高使用舒适性,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为了便于连接板上正、背两面的部件联动,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连杆摇臂的非铰接端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插入第一弧形槽滑动连接,该第一导向杆的插入端与第二联动块的非套设端铰接连接。
为了便于第三联动块回位,同时简化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回位簧,所述第一回位簧的一端卡接在连接板上,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联动块上,该第一回位簧的上端面与固定杆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
为了限定第三联动块的移动范围,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板的背面设有第二导向杆,在所述第三联动块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在第二弧形槽内滑动连接。
为了便于第四联动块的回位控制,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回位簧,所述第二回位簧的一端穿设在第四联动块上,另一端挂接在延伸段上。
为了便于给调角器的转动限位,作为优选,在所述调角器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拉簧的一端设有挂钩,所述连接板对应挂钩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块,在该拉簧未转动时,挂钩与定位块挂接固定,所述解锁手柄带动拉簧转动时,挂钩脱离定位块,所述挡块随调角器转动并与第四联动块抵接限位。
为了便于给解锁手柄的转动限位,避免各个部件之间的传动干涉,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解锁手柄的非铰接端移动时与限位块抵接限位。
为了便于使解锁手柄回位,作为优选,在所述解锁手柄上还连接有第三回位簧,所述第三回位簧的另一端挂接固定在连接板上。
为了给调角器的回位位置进行限位,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对挡块抵接限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拉杆在两个不同位置,带动同一组联动部件的转动实现座椅靠背和滑轨锁止器的解锁,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2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连接板1等组成,在所述连接板1正面的一侧铰接有解锁手柄2,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限位块22,所述解锁手柄2的非铰接端移动时与限位块22抵接限位;在所述解锁手柄2上还连接有第三回位簧23,所述第三回位簧23的另一端挂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所述连接板1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2,在所述连接轴11上从下往上依次重叠套设有固定杆61、第二联动块52、第三联动块53和连接片7。
在所述解锁手柄2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拉杆孔21,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联动杆31,所述第一联动杆31上还铰接有第二联动杆32,在所述第二联动杆32的中部固设有转轴321,所述转轴321上还固设有第一联动块51,所述第一联动块51上设有第二拉杆孔511,该转轴321穿设过连接板1,该穿出端套设有拉簧81和调角器9,在调角器9的一端设有挡块82,拉簧81的一端设有挂钩83,所述连接板1对应挂钩83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块19,在该拉簧81未转动时,挂钩83与定位块19挂接固定,所述解锁手柄2带动拉簧81转动时,挂钩83脱离定位块19,所述挡块82随调角器9转动并与第四联动块54抵接限位;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定位板821,所述定位板821对挡块82抵接限位。
该第二联动杆32上还铰接有连杆摇臂4,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第一弧形槽13,所述连杆摇臂4的非铰接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1,所述第一导向杆41插入第一弧形槽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41的插入端与第二联动块52的非套设端铰接连接。
所述固定杆61与连接板1之间设有第一回位簧15,所述第一回位簧15的一端卡接在连接板1上,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联动块53上,该第一回位簧15的上端面与固定杆61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在所述固定杆6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611和第二限位杆612,所述第一限位杆611对第二联动块52抵接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杆612对第三联动块53抵接限位。
在所述连接板1的背面设有第二导向杆17,在所述第三联动块53上设有第二弧形槽18,所述第二导向杆17穿设在第二弧形槽18内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联动块53上连接有滑轨锁止器未标示。
该第三联动块53的套设端设有延伸段531,在所述延伸段531的上端设有第四联动块54,所述第四联动块54和延伸段531均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2上;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2上套设有第二回位簧16,所述第二回位簧16的一端穿设在第四联动块54上,另一端挂接在延伸段531上。
所述第四联动块54的一侧与第二联动块52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也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2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结合图1和图2,利用第一拉杆孔21位置处的拉杆(未标示)拉动解锁手柄2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锁手柄2与第一联动杆31铰接,并带动第一联动杆31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铰接,并带动第二联动杆32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也带动第一联动块51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连杆摇臂4向拉簧81位置的上端移动;与此同时,连杆摇臂4的非铰接端由第一导向杆41在第一弧形槽13内的移动,带动第二联动块52朝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联动块52转动后,第四联动块54会沿着第二联动块52移动的方向移动,并向下远离拉簧81的位置方向,这样会扯动第二回位簧16的在第四联动块54上的插接端,而由此牵动第二回位簧16在延伸段531上的挂接端,由此带动延伸段531逆时针转动,最后带动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1上的第三联动块53同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联动块51由转轴321会带动拉簧81和调角器9转动,在拉簧81未转动时,挂钩83与定位块19挂接固定,解锁手柄2带动拉簧81转动时,挂钩83脱离定位块19,调角器9逆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挡块82随之与第四联动块54抵接限位,此时,解锁手柄2也与限位块22抵接限位,即可实现座椅靠背解锁。
由于解锁手柄2的转动角度有限,如要连杆摇臂4继续转动解锁座椅的滑轨锁止器,则可以逆时针方向拉动第二拉杆孔511位置的拉杆(未标示),连杆摇臂4继续带动第二联动块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四联动块54抵接住第二联动块52,继续沿逆时针方向向下远离拉簧81位置,同时,第一联动块51由转轴321带动拉簧81和调角器9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四联动块54持续向逆时针方向移动,直至挡块82不再与第四联动块54抵接,这样,在解锁座椅靠背以后,拉簧81还能继续转动,在第二回位簧16的挂接端继续带动延伸段531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延伸段531带动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3上的第三联动块5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最后,第一限位杆611对第二联动块52抵接限位,同时,第二限位杆612对第三联动块53抵接限位,第二导向杆17在第二弧形槽18内移动到位,即第三联动块53移动到位,实现解锁滑轨锁止器,座椅即可水平移动,调整车辆后排位置的空间,这样,座椅靠背解锁,座椅滑轨都实现解锁,便于上、下乘客。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拉杆孔21位置的拉动解锁座椅靠背,也能由第二拉杆孔511位置的拉动解锁座椅靠背和滑轨锁止器,乘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两个拉杆,以便于提高使用舒适性,操作灵活,实用性强;当把靠背翻转起来时,调角器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靠背移动到位时,定位板821对挡块82抵接限位。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1)正面的一侧铰接有解锁手柄(2),在所述解锁手柄(2)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拉杆孔(21),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联动杆(31),所述第一联动杆(31)上还铰接有第二联动杆(32),在所述第二联动杆(32)的中部固设有转轴(321),所述转轴(321)上还固设有第一联动块(51),所述第一联动块(51)上设有第二拉杆孔(511),该转轴(321)穿设过连接板(1),穿出端套设有拉簧(81)和调角器(9),该第二联动杆(32)上还铰接有连杆摇臂(4),所述连杆摇臂(4)的一端嵌设在连接板(1)上的对应位置处;
所述连接板(1)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2),在所述连接轴(11)上从下往上依次重叠套设有固定杆(61)、第二联动块(52)、第三联动块(53)和连接片(7),在所述固定杆(6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611)和第二限位杆(612),所述第一限位杆(611)对第二联动块(52)抵接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杆(612)对第三联动块(53)抵接限位;所述第二联动块(52)的非套设端与连杆摇臂(4)的嵌设端铰接固定,所述第三联动块(53)上连接有滑轨锁止器,该第三联动块(53)的套设端设有延伸段(531),在所述延伸段(531)的上端设有第四联动块(54),所述第四联动块(54)和延伸段(531)均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2)上,所述第四联动块(54)的一侧与第二联动块(52)的对应位置抵接,所述连接片(7)的一端也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第一弧形槽(13),所述连杆摇臂(4)的非铰接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1),所述第一导向杆(41)插入第一弧形槽(13)滑动连接,该第一导向杆(41)的插入端与第二联动块(52)的非套设端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1)与连接板(1)之间设有第一回位簧(15),所述第一回位簧(15)的一端卡接在连接板(1)上,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联动块(53)上,该第一回位簧(15)的上端面与固定杆(61)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1)的背面设有第二导向杆(17),在所述第三联动块(53)上设有第二弧形槽(18),所述第二导向杆(17)穿设在第二弧形槽(18)内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2)上套设有第二回位簧(16),所述第二回位簧(16)的一端穿设在第四联动块(54)上,另一端挂接在延伸段(5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角器(9)的一端设有挡块(82),所述拉簧(81)的一端设有挂钩(83),所述连接板(1)对应挂钩(83)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块(19),在该拉簧(81)未转动时,挂钩(83)与定位块(19)挂接固定,所述解锁手柄(2)带动拉簧(81)转动时,挂钩(83)脱离定位块(19),所述挡块(82)随调角器(9)转动并与第四联动块(54)抵接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限位块(22),所述解锁手柄(2)的非铰接端移动时与限位块(22)抵接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手柄(2)上还连接有第三回位簧(23),所述第三回位簧(23)的另一端挂接固定在连接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定位板(821),所述定位板(821)对挡块(82)抵接限位。
CN201721467423.XU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0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7423.XU CN207360126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7423.XU CN207360126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0126U true CN207360126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6742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0126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0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9744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联动控制机构及除草设备
CN112119744B (zh) * 2020-09-30 2024-05-31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联动控制机构及除草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9744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联动控制机构及除草设备
CN112119744B (zh) * 2020-09-30 2024-05-31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联动控制机构及除草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2623B (zh) 一种基于商用车座椅的可锁定的滑动部件
CN103079877B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器
KR20110056425A (ko) 자동차 잠금 장치
CN205440035U (zh) 用于锁定车辆座椅轨道的装置
CN107077162B (zh) 作业车辆
CN104228618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DE102014202371A1 (de) Fahrzeugsitz und mit der rückenlehne verknüpfte fussablagevorrichtung
CN101104389A (zh) 用于将婴儿座椅装配到机动车上的底座
DE102009020117A1 (de) Sitzanordnung und verstellbare Kopfstützenanordnung
WO2016001096A1 (de) Lehnenversteller für einen sitz und fahrzeugsitz
CN108515884B (zh) 易进入汽车中排座椅
CN204432435U (zh) 汽车座椅调角器同滑轨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02728006U (zh) 一种靠背坐垫联动座椅
US9296318B2 (en) Vehicle seat
CN105473377A (zh) 具有向前枢转机构和易进入闩锁件的装配件以及具有这种装配件的车辆座椅
DE102013104760B3 (de)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7360126U (zh)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CN102795131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头靠
EP3057823B1 (de) Fahrzeugsitz mit einem integrierten easy-entry-system
DE102006055185B4 (de) Crashaktives System eines Fahrzeugs
US7794018B2 (en) Vehicle seats
US20100244480A1 (en) Suspension mechanism having tilt mechanism mounted therein
KR101593846B1 (ko) 헤드레스트 장치
JP6155753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EP2127937B1 (en)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