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2581U -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2581U
CN207332581U CN201721212408.0U CN201721212408U CN207332581U CN 207332581 U CN207332581 U CN 207332581U CN 201721212408 U CN201721212408 U CN 201721212408U CN 207332581 U CN207332581 U CN 207332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member
tube body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cover board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24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 Bo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Ning Bo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 Bo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Ning Bo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7212124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2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2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2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速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它包括设置有行程轴腔的外壳及顺序地装设于行程轴腔内的单向液压阻尼器、轴向移动套件和周向旋转套件,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滚柱和卡簧,周向旋转套件上设置有第二滚柱。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液压阻尼器所具有的压缩速度越快、输出阻抗越大的特点、周向旋转套件与轴向移动套件之间的旋转运动转直线运动的效果以及滚柱和卡簧的结构特点,当盖板翻转的下落速度快时,阻尼器会产生较大的阻抗,从而可保证盖板翻转后的下落速度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当盖板翻转到设定角度时,滚柱之间产生阻力,使盖板可以悬停在设定的角度上,不会因盖板的重力或盖板的打开角度不够而使盖板自动下落。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速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诸如洗衣机(尤其是波轮机)、马桶、冰柜等翻盖式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产品上的盖板进行翻转操作(如90°-0°范围内);以马桶盖板为例,当盖板相对于马桶主体由纵向方向(即:盖板与马桶主体之间的夹角呈90°)翻转至水平方向(即:盖板与马桶主体之间的夹角呈0°) 过程中,盖板会形成一个翻转下落的运动效果,由于受盖板的重力作用以及因重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影响,盖板的下落速度会逐渐加快,当盖板翻转至水平方向时,盖板的速度会达到最大值,此时往往会因为与马桶主体发生碰撞而产生极大的冲击噪音和冲击力,从而很容易造成盖板损坏或者发生伤人事故。
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利用诸如阻尼转轴等缓冲装置将盖板与产品主体进行连接以减小盖板翻转下落速度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却普遍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的缓冲装置因不能实现在盖板打开到特定角度(或小角度) 时,使盖板悬停,从而因为盖板的重力或者盖板打开的角度不够而使盖板自动下落;2、现有的缓冲装置因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结构相对复杂且输出扭力有限,当遇到较大(或较重)的盖板时,缓冲装置所产生的缓冲效果并不明显或者根本起不到缓冲作用;3、如果向上翻转比较重的盖板且翻转角度过小时(如小于20°)就放手,缓冲装置一般无法起到缓冲效果,盖板再次下落时很可能出现夹伤事故,从而影响产品使用的安全性;4、如果需要向上翻转较重的盖板时,由于缓冲装置本身阻抗的影响,人力操作时会比较费力,不便于用户对产品进行方便舒适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它包括一外壳,一单向液压阻尼器,一周向旋转套件以及一轴向移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一外端开口、内端口封闭以及内部形成有行程轴腔的管体部和一由管体部外端口向外延伸成形且直径小于管体部的管口部,所述管体部的内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槽,所述管口部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槽口,每个所述第一槽口内对位嵌合有直径大于管口部的壁厚的第一滚柱,所述管口部的外周壁上套接有一卡簧,所述第一槽口位于卡簧的轮廓覆盖范围内;
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插套于行程轴腔内,且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内端与行程轴腔的内端面相连;
所述轴向移动套件插套于行程轴腔内,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内端部与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外端相连,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设置有对位嵌合于导向滑槽内的导向滑轨;
所述周向旋转套件依次贯穿管体部的外端口以及管口部分布,且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与轴向移动套件的外端相连,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外端部的周壁上且位于管口部的覆盖范围内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对位嵌合有两个直径大于第二槽口深度的第二滚柱。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置于行程轴腔内的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的外端与轴向移动套件的内端面相抵、内端与行程轴腔的内端面相抵,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插套于助力弹簧内并与助力弹簧同轴分布。
优选地,所述管体部还包括插套于管体部的内端口内的端盖以及沿管体部的径向方向同时贯穿端盖和管体部分布的定位销,所述行程轴腔由管体部的内部空间经端盖对管体部的内端口进行封堵后成型,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内端插套于端盖的外端面的中心处,所述助力弹簧的内端与端盖的外端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旋转套件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第一缺口导向槽的相对侧开设有第二缺口导向槽;
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和第二缺口导向槽的其中一个轴向侧壁均为平面、另一个轴向侧壁均为螺旋斜面,且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的平面侧壁与第二缺口导向槽的平面侧壁相向分布,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的螺旋斜面与第二缺口导向槽的螺旋斜面相向分布,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环绕周向旋转套件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缺口导向槽一一对位分布的第二缺口导向槽,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中心区域且沿周向旋转套件的轴向方向向内延伸后形成有一定位轴,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中心区域还开设有一用于供定位轴对位插套的定位轴孔。
优选地,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外端部且位于管口部的轮廓范围外为扁圆柱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管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加强筋。优选地,它还包括。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液压阻尼器所具有的压缩速度越快、输出阻抗越大的特点、周向旋转套件与轴向移动套件之间的旋转运动转直线运动的效果以及滚柱和卡簧的结构特点,当盖板翻转的下落速度快时,阻尼器会产生较大的阻抗,从而可保证盖板翻转后的下落速度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盖板因重力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噪音及冲击力,对产品本身及操作人员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同时当盖板翻转到设定角度时,滚柱之间产生阻力,使盖板可以悬停在设定的角度上,不会因盖板的重力或盖板的打开角度不够而使盖板自动下落;其结构简单紧凑、适用范围广、缓冲效果及助力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配状态下的轴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口部的径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周向旋转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移动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移动套件与周向旋转套件的装配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装配于诸如洗衣机、马桶、冰柜等翻盖式产品或类似产品上以用于实现盖板相对于产品主体进行相对翻转运动的功能;它包括一固定装配于产品主体上且形成有一具有外端口且内端封闭的行程轴腔a的外壳10、一主要由贮存有液压油的液压主体21和活塞杆22构成且整体插套于行程轴腔a内的单向液压阻尼器20、一插套于行程轴腔a内的轴向移动套件30以及一端部固定装配于盖板上且整体贯穿于行程轴腔a的外端口分布的周向旋转套件40;其中,外壳10 包括一外端开口、内端口封闭以及内部形成有行程轴腔a的管体部11和一由管体部11外端口向外延伸成形且直径小于管体部的管口部12,管体部a的内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槽111,管口部12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槽口121,每个第一槽口121 内对位嵌合有直径大于管口部的壁厚的第一滚柱122,管口部11的外周壁上套接有一卡簧123,第一槽口121位于卡簧123的轮廓覆盖范围内;单向液压阻尼器20插套于行程轴腔a内,且单向液压阻尼器20的内端(其内外端主要取决于其放置在行程轴腔a内的方向,如当活塞杆22处于行程轴腔a的内端时,则活塞杆22的端部作为阻尼器的内端、液压主体21的端部则作为阻尼器的外端;反之,则液压主体21的端部作为阻尼器的内端、活塞杆22的端部作为阻尼器的外端,为保证整个缓冲器的运动性能,本实施例优选为活塞杆22的端部作为阻尼器的内端、液压主体21的端部则作为阻尼器的外端,以下均以此优选方式为例进行相关说明)与行程轴腔a的内端面相连;轴向移动套件30插套于行程轴腔a内,且轴向移动套件30的内端部与单向液压阻尼器20的外端(即:液压主体21的端部)相连,在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设置有对位嵌合于导向滑槽111内的导向滑轨31;周向旋转套件40依次贯穿管体部11的外端口以及管口部12分布,且周向旋转套件40的内端部与轴向移动套件30的外端相连,相应的在周向旋转套件40的外端部的周壁上且位于管口部12的覆盖范围内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槽口41,且第二槽口41内对位嵌合有两个直径大于第二槽口41深度的第二滚柱42。基于以上结构,当周向旋转套件40相对于外壳10作旋转运动的同时可推动轴向移动套件30沿导向滑槽111的分布方向朝行程轴腔a的内端侧作直线运动以间接通过轴向移动套件30推动单向液压阻尼器20作压缩运动,而当单向液压阻尼器20沿外壳10的轴向方向作扩张运动的同时则可推动轴向移动套件30沿导向滑槽111的分布方向朝行程轴腔a的外端侧作直线运动以间接通过轴向移动套件30带动周向旋转套件40相对于外壳10作旋转运动。
由此,当盖板关闭时,利用盖板带动周向旋转套件40相对于外壳10作旋转运动的同时推动轴向移动套件30沿导向滑槽111的分布方向朝行程轴腔 a的内端侧作直线运动以通过轴向移动套件30推动单向液压阻尼器20作压缩运动;充分利用单向液压阻尼器20在被压迫时其活塞杆22会根据压缩速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阻抗(压缩速度越快,其输出力越大、产生的阻抗也越大,反之,输出力越小、产生的阻抗也越小)的特性,在将周向旋转套件40 与盖板进行装配连接及将外壳10与产品主体进行装配连接后,当盖板翻转的下落速度快时,阻尼器产生较大的阻抗,翻转的下落速度较小时,阻尼器则会产生相应较小的阻抗,从而可保证盖板翻转后的下落速度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盖板因重力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噪音及冲击力,对产品本身及操作人员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
当盖板需要打开时,利用单向液压阻尼器20被压缩的能量会随着盖板的开启而逐步释放,从而单向液压阻尼器20将沿外壳10的轴向方向作扩张运动,同时推动轴向移动套件30沿导向滑槽111的分布方向朝行程轴腔a的外端侧作直线运动,通过轴向移动套件30带动周向旋转套件40相对于外壳10 作旋转运动,从而轴向移动套件30为盖板的打开提供一定的助力,以便于操作人员施加较小的力量即可打开盖板;另外,可通过对行程轴腔a的设置长度的选择,使阻尼器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或者在盖板完全复位时,阻尼器恰好处于被压缩与未被压缩的临界点),可避免盖板在翻转过程中出现虚行程,从而,当盖板在只打开很小角度(如10°)时,仍然可以让其自由慢落。
同时,利用盖板关闭时,通过周向旋转套件40作旋转运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滚柱42相对于管口部12作旋转运动,当第二滚柱42转动至与第一滚柱122 相遇时,由于第二滚柱42和第一滚柱122的直径均大于第二槽口41和第一槽口121所在位置的壁厚,因此第二滚柱42与第一滚柱122会相互挤压变形,从而第一滚柱122会给与第二滚柱42一定的弹性阻力,阻止第二滚柱42继续做周向转动,继而阻止周向旋转套件40继续作旋转运动,最终使盖板停止转动而悬停在该位置上;而卡簧123的作用就在于为第一滚柱122提供一定的弹力限制,提供特定的阻力阻止第一滚柱122沿外壳10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从而有效保证盖板的悬停;同时卡簧123的弹力限制是有限的,盖板在操作人员的提供的助力帮助下,当助力大于卡簧123的弹力限制时,卡簧123 将会产生形变,第一滚柱122沿外壳10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第二滚柱42 即越过第一滚柱122继续作旋转运动,盖板可以继续被关闭;此外,通过对第一槽口121与第二槽口41之间相对周向行程大小的设置可以控制盖板悬停的角度大小,因此当角度设置较小时,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盖板因打开角度较小或者盖板过重而使盖板自动下落的问题。相应的在盖板打开时,盖板在单向液压阻尼器20提供的助力、卡簧的提供的阻力限制和/或操作人员的助力帮助下,盖板可以悬停在设定的角度上,从而适用于操作人员的不同使用需求。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为能够在盖板翻转下落的过程中通过周向旋转套件 40与轴向移动套件30向盖板提供一定的反弹力,帮助阻尼器共同抵消盖板下落时的加速度,同时辅助阻尼器完成复位扩张动作,本实施例的改良式助力缓冲器还包括一置于行程轴腔a内的助力弹簧50,助力弹簧50的外端与轴向移动套件30的内端面相抵、内端与行程轴腔a的内端面相抵,单向液压阻尼器20插套于助力弹簧50内并与助力弹簧50同轴分布。由此,通过选择合适的弹簧和阻尼器进行相互配合,可满足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盖板的翻转使用要求,扩大整个缓冲器的适用范围。
为便于对缓冲器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拆装维护,同时增强各个部件之间的结构紧凑性,本实施例的管体部11还包括插套于管体部11的内端口内的端盖13以及沿管体部11的径向方向同时贯穿端盖13和管体部11分布的定位销14,行程轴腔a由管体部11的内部空间经端盖13对管体部11的内端口进行封堵后成型,单向液压阻尼器20的内端插套于端盖13的外端面的中心处,助力弹簧50的内端与端盖13的外端面相抵。由此,利用管口部12管体部11之间的孔径差异,可将周向旋转套件40、轴向移动套件30、单向液压阻尼器20、助力弹簧50和端盖13,由管体部11的内端口侧顺序地装配于外壳10(也相当于行程轴腔a内或管体部11内)内,然后再利用定位销14将端盖13锁固于管体部11上即可。当然,可以毫无疑义的确定,导向滑槽111 是开设于管体部11的内周壁上的。
为保证盖板的旋转运动效果能够转换为缓冲器的内部部件的直线运动效果,本实施例的周向旋转套件40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旋转套件40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b,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且位于第一缺口导向槽b的相对侧开设有第二缺口导向槽c;第一缺口导向槽b 和第二缺口导向槽c的其中一个轴向侧壁均为平面、另一个轴向侧壁均为螺旋斜面,且第一缺口导向槽b的平面侧壁与第二缺口导向槽c的平面侧壁相向分布,第一缺口导向槽b的螺旋斜面与第二缺口导向槽c的螺旋斜面相向分布(可以理解为: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除了第二缺位导向槽c外的其他盈余部分是对位嵌合于第一缺位导向槽b内的,周向旋转套件40的内端部的周壁上除了第一缺位导向槽b外的其他盈余部分是对位嵌合于第二缺位导向槽c内的),导向滑轨31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c之间。由此,当周向旋转套件20在盖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由于缺口导向槽c的螺旋斜面的作用以及导向滑槽111与导向滑轨 31之间的对位嵌合关系会使得轴向移动套件30只能沿着行程轴腔a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而无法随着周向旋转套件20作同步转动;而利用导向槽的平面侧壁则可对周向旋转套件40与轴向移动套件30两者相对运动的位置进行限位,以达到止停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的导向槽可根据盖板翻转角度的设置作具体数量的选择,如周向旋转套件40与轴向移动套件30分别具有一个导向槽时,可保证盖板能够相对于产品主体作接近180°的最大角度范围的翻转,如设置多个导向槽则可实现小角度的翻转。
由于一般的翻盖式产品只需盖板能够在90°-0°范围内进行翻转,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周向旋转套件40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环绕周向旋转套件40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b,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缺口导向槽b一一对位分布的第二缺口导向槽c,导向滑轨 31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30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c之间。
为保证周向旋转套件40与轴向移动套件30之间的结构紧凑性,避免两者发生脱离或者运动轨迹发生偏差,本实施例的周向旋转套件40的内端部的中心区域且沿周向旋转套件40的轴向方向向内延伸后形成有一定位轴43,轴向移动套件30的中心区域还开设有一用于供定位轴43对位插套的定位轴孔 32。由此,可保证周向旋转套件40只能以定位轴孔32的中轴线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提高旋转运动转直线运动的精确度和顺畅性。
为了便于周向旋转套件40的外端部装配到盖板上,本实施例的周向旋转套件40的外端部且位于管口部12的轮廓范围外为扁圆柱体结构。
为了便于外壳10固定装配于产品主体上,本实施例的管体部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11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加强筋112。由此,也可利用加强筋112增强外壳10的机械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它包括一外壳,一单向液压阻尼器,一周向旋转套件以及一轴向移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一外端开口、内端口封闭以及内部形成有行程轴腔的管体部和一由管体部外端口向外延伸成形且直径小于管体部的管口部,所述管体部的内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槽,所述管口部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槽口,每个所述第一槽口内对位嵌合有直径大于管口部的壁厚的第一滚柱,所述管口部的外周壁上套接有一卡簧,所述第一槽口位于卡簧的轮廓覆盖范围内;
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插套于行程轴腔内,且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内端与行程轴腔的内端面相连;
所述轴向移动套件插套于行程轴腔内,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内端部与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外端相连,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设置有对位嵌合于导向滑槽内的导向滑轨;
所述周向旋转套件依次贯穿管体部的外端口以及管口部分布,且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与轴向移动套件的外端相连,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外端部的周壁上且位于管口部的覆盖范围内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对位嵌合有两个直径大于第二槽口深度的第二滚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置于行程轴腔内的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的外端与轴向移动套件的内端面相抵、内端与行程轴腔的内端面相抵,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插套于助力弹簧内并与助力弹簧同轴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还包括插套于管体部的内端口内的端盖以及沿管体部的径向方向同时贯穿端盖和管体部分布的定位销,所述行程轴腔由管体部的内部空间经端盖对管体部的内端口进行封堵后成型,所述单向液压阻尼器的内端插套于端盖的外端面的中心处,所述助力弹簧的内端与端盖的外端面相抵。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旋转套件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第一缺口导向槽的相对侧开设有第二缺口导向槽;
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和第二缺口导向槽的其中一个轴向侧壁均为平面、另一个轴向侧壁均为螺旋斜面,且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的平面侧壁与第二缺口导向槽的平面侧壁相向分布,所述第一缺口导向槽的螺旋斜面与第二缺口导向槽的螺旋斜面相向分布,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环绕周向旋转套件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导向槽,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缺口导向槽一一对位分布的第二缺口导向槽,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轴向移动套件的周壁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缺口导向槽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内端部的中心区域且沿周向旋转套件的轴向方向向内延伸后形成有一定位轴,所述轴向移动套件的中心区域还开设有一用于供定位轴对位插套的定位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旋转套件的外端部且位于管口部的轮廓范围外为扁圆柱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管体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加强筋。
CN201721212408.0U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Active CN207332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2408.0U CN207332581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2408.0U CN207332581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2581U true CN207332581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2408.0U Active CN207332581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25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9392A (zh) * 2018-07-06 2018-11-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螺旋式阻尼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9965763A (zh) * 2019-04-16 2019-07-0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便器盖板的扭矩助力器及便器
CN110319135A (zh) * 2019-08-16 2019-10-11 东莞市培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阻尼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9392A (zh) * 2018-07-06 2018-11-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螺旋式阻尼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9965763A (zh) * 2019-04-16 2019-07-0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便器盖板的扭矩助力器及便器
CN110319135A (zh) * 2019-08-16 2019-10-11 东莞市培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2581U (zh) 一种改良式助力缓冲器
CN207260829U (zh) 一种助力缓冲器
CN203022493U (zh) 一种改良的阻尼结构
CN207144697U (zh) 一种助力型阻尼器、阻尼组件及盖板装置
CN207048533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门铰链
CN103807398A (zh) 一种复合式运动机构
CN110644639B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消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20587B (zh) 一种装有上盖闭合缓冲装置的洗衣机
CN106896686B (zh)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206666870U (zh) 一种阻尼器及其洗衣机
CN103405186A (zh) 一种马桶用缓降阻尼装置以及缓降阻尼方法
CN205738296U (zh) 一种定量量取装置
CN205207723U (zh) 大曲生产线用圆形下料阀
CN208813450U (zh) 一种船舶用液压式上翻门
CN202618178U (zh)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CN202039711U (zh) 一种盖板慢落机构
CN203285226U (zh) 一种165°钢珠离合机械缓冲铰链
CN108450584A (zh) 茶叶双向揉捻装置
CN202148758U (zh) 一种阻尼式机构
CN104746316A (zh) 一种洗衣机上盖的开闭辅助结构及洗衣机
CN202148752U (zh) 液压闭门缓冲合页
CN107233841A (zh) 混合机开门机构
CN207850193U (zh) 一种活门
CN209146565U (zh) 一种补偿器
CN201902490U (zh) 转动部件的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