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8178U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18178U CN202618178U CN201220072422.6U CN201220072422U CN202618178U CN 202618178 U CN202618178 U CN 202618178U CN 201220072422 U CN201220072422 U CN 201220072422U CN 202618178 U CN202618178 U CN 202618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kneading
- tea
- bucket
- dis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动力传动机构、揉捻盘,揉捻盘底部设有出茶口,揉捻桶的上方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有中心进料管,中心进料管和揉捻桶间设有压盖,进料斗和中心进料管的内中央设有带绞龙片的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揉捻桶同轴心的上下封闭旋转滚筒,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分别分布着倾斜的揉筋,揉捻桶的内壁与旋转滚筒外壁组成了狭长的初揉捻区。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轴的绞龙片的带动下,送料装置实现茶叶连续进料,在狭长型的揉捻区连续初揉捻,然后进入复揉捻,加工过程中无须停机,可连续揉捻;揉捻的压力和时间较为一致,茶叶揉捻质量均一,揉捻速度快,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茶叶加工机械技术的发展,茶叶加工设备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我国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揉捻工序一直沿用传统的盘式揉捻机完成。最常见的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30514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桶,揉桶传动连接有传动动力机构,揉桶下方布置有揉盘,揉桶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桶内的加压机构,其原理是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作平面圆周运动,压盖、揉桶、揉盘及安装在揉盘上的棱骨产生的综合作用使茶叶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完成揉捻成形过程。但是传统揉捻机的结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每加工完一桶茶叶都必须停机、打开压盖才能加料,不能实现连续加料和出料,只能一桶一桶的加工,而且由于人工操作揉捻每桶时的压力和时间都难以一致,也会导致茶叶的品质不一样。
为实现茶叶的连续化揉捻,人们也不断地进行研究和试验。如申请号为200910117074.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滚筒可调式连续茶叶揉捻机,包括有揉捻装置、机架构件和传动装置组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机架构件出茶口端直接安装于地面上,进茶口端通过升降杆连接到安装地面;以出茶口端为支点,通过升降杆的升降可以抬起进茶口端,使机器整体与安装地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揉捻装置有互套的外筒和内筒,内筒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安装于机架上,由传动装置驱动;机架上安装有外环,外环内通过支座安装有支托轴承,外筒架设于支托轴承上,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形成的环形空间区域为揉茶区;外筒内壁及内筒外壁上分别固定有揉茶棱,所述的揉茶棱与筒壁纵向有倾斜角。该技术方案目的是为了实现连续式的茶叶揉捻。在具体的实施中,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形成的环形空间区域的揉茶区,其空间狭小,揉捻的茶叶量很少,其茶叶的输送速度很慢,工作效率低,在工作中,由于揉捻速度慢,经常需要停止送料;内、外筒与安装地平面间呈一定倾斜角度,茶叶由进茶口进入,当茶叶进入揉捻区揉捻时,茶叶自身的部分重力作用,促使茶叶在揉茶区沿揉筒纵向方向前进,这样由于没有其它辅助的压力推进,其揉捻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具有茶叶揉捻速度快、揉捻质量一致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控制揉捻桶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揉捻桶下方的揉捻盘,揉捻盘底部设有出茶口,其特征是揉捻桶的上方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有中心进料管,中心进料管和揉捻桶间设有压盖,进料斗和中心进料管的内中央设有带绞龙片的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揉捻桶同轴心的上下封闭旋转滚筒,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分别分布着倾斜的揉筋,揉捻桶的内壁与旋转滚筒外壁组成了狭长的初揉捻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需要揉捻的茶叶输入进料斗,旋转轴转动,在旋转轴的绞龙片的带动下,茶叶挤压进入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之间,由于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分布着倾斜的揉筋,就会对茶叶进行初揉捻,初揉捻的茶叶依次进入揉捻桶下方的揉捻盘内,由于旋转滚筒的底部为封闭结构,旋转滚筒的底部施加作用力于揉捻盘上部的茶叶,因此,在动力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揉捻桶在揉捻盘上方做圆周运动,揉捻盘与旋转滚筒的底部的配合,通过初揉捻进入复揉捻,通过复揉捻的成型茶叶逐渐从从揉捻盘底部的出茶口输出成品,实现茶叶揉捻的连续进出料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点有:通过初揉捻和复揉捻的两道工序,可以有效地在短时间内完成茶叶的揉捻,提高了茶叶品级,增加了生产效率;另外采用旋转轴的绞龙片的带动茶叶进入初揉捻,确保有一定的施加作用力于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之间初揉捻的茶叶,保证其得到有效地初揉捻;本实用新型通过初揉捻和复揉捻的两道工序,大大增加了茶叶的揉捻空间,保证其茶叶连续输入进料斗,并实现先进的先出,后进的后出,有序地进行茶叶揉捻,加工过程中无须停机,可以连续揉捻;而且揉捻的压力和时间较为一致,有利于提升茶叶的品质,茶叶揉捻质量均一;旋转滚筒的底部采用封闭结构,揉捻盘内的茶叶翻动,旋转滚筒的底部施加作用力于揉捻盘内的茶叶,保证能有效地进行复揉捻。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轴的绞龙片的带动下,送料装置实现茶叶连续进料,在狭长型的揉捻区连续初揉捻,然后进入复揉捻,加工过程中无须停机,可以连续揉捻;而且揉捻的压力和时间较为一致,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
作为优选,揉捻桶通过多个曲柄摇杆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其中一个曲柄摇杆机构与上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支架的一脚经曲柄摇杆机构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进而带动揉捻桶在揉捻盘上方做圆周运动,实现其复揉捻的功能。
作为优选,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箱,传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箱工作,传动箱输出端连接曲柄摇杆机构。电机、传动箱,传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箱工作,使得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支架上的揉捻桶在揉捻盘上方做圆周运动,实现其复揉捻的功能。
作为优选,揉捻桶的高度为1米至2米之间。现有技术的揉捻桶通常为0.5米左右,本实用新型对揉捻桶加高,以增加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之间初揉捻茶叶的空间,保证揉捻桶的内壁与旋转滚筒外壁组成了狭长的初揉捻区,一方面保证其初揉捻的质量,另外一方面可增加输入进料斗茶叶的速度,增加茶叶揉捻的连续工作。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立柱,中心进料管外壁上套有加压臂,加压臂与压盖之间设有压簧,加压臂的基部设置在立柱上。压盖防止进入初揉捻区的茶叶外溢,在压盖上设置压簧,压盖对初揉捻区的茶叶施加了一定的作用力,同时在具体实施时,可在压簧上设置压力传感器来判断进入茶叶的压力情况,通过压力信号的大小来控制带动旋转轴的电动机转速,以保证茶叶输入的合理速度。
作为优选,旋转轴的上端设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带动旋转轴的转动,调速电机为可调速,根据茶叶进入初揉捻和复揉捻的情况,以及不同的茶叶、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调速电机的转速,以保证茶叶输入的合理速度,茶叶揉捻质量均一。
作为优选,出茶口处设有出茶门,出茶门可调节出茶口的大小。根据茶叶的揉捻情况,调节出茶口的大小,保证茶叶揉捻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常在进料斗上设置茶叶提升机,是经过杀青的茶叶经过提升机进入进料斗,以实现茶叶连续化清洁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通过旋转轴的绞龙片的带动下,送料装置实现茶叶连续进料,在狭长型的揉捻区连续初揉捻,然后进入复揉捻,加工过程中无须停机,可以连续揉捻;而且揉捻的压力和时间较为一致,茶叶揉捻质量均一,揉捻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 2、中心进料管 3、压盖 4、揉捻桶 5、揉捻盘 6、棱骨 7、出茶口8、出茶口门 9、加压臂 10、立柱 11、支架 12、曲柄摇杆机构 13、动力传动机构 14、机架 15、旋转轴 16、压簧 17、旋转滚筒 18、揉筋 19、调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14、控制揉捻桶4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13、设置在揉捻桶4下方的揉捻盘5,揉捻桶4的高度为1.5米,揉捻盘5底部设有出茶口7,出茶口7处设有出茶门8,出茶门8可调节出茶口7的大小;揉捻桶4通过三个曲柄摇杆机构12安装在支架11上,其中一个曲柄摇杆机构12与动力传动机构13连接,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箱,传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箱工作,传动箱输出端连接曲柄摇杆机构12,支架11的一脚经曲柄摇杆机构12由动力传动机构13驱动,进而带动揉捻桶4在揉捻盘5上方做圆周运动,实现其复揉捻的功能。揉捻桶4的上方设有进料斗1,进料斗1的进料口连接有中心进料管2,中心进料管2和揉捻桶4间设有压盖3,支架11上设有立柱10,中心进料管2外壁上套有加压臂9,加压臂9与压盖3之间设有压簧16,加压臂9的基部设置在立柱10上。进料斗1和中心进料管2的内中央设有带绞龙片的旋转轴15,旋转轴15的上端设有调速电机19,调速电机19用支杆固定在进料斗上,旋转轴15的下端焊接设有与揉捻桶4同轴心的上下封闭旋转滚筒17,揉捻桶4的内壁和旋转滚筒17外壁分别分布着倾斜的揉筋18,揉捻桶4的内壁与旋转滚筒17外壁组成了狭长的初揉捻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需要揉捻的茶叶输入进料斗1,调速电机19带动旋转轴15转动,在旋转轴15的绞龙片的带动下,茶叶挤压进入揉捻桶4的内壁和旋转滚筒17外壁之间,旋转滚筒17随着旋转轴15一同旋转,由于揉捻桶4的内壁和旋转滚筒17外壁分布着倾斜的揉筋18,在揉捻桶4内壁和旋转滚筒17外壁的揉筋18作用下,就会对茶叶进行初揉捻,茶叶边揉捻边往下部流动;初揉捻的茶叶依次进入揉捻桶4下方的揉捻盘5内,由于旋转滚筒17的底部为封闭结构,旋转滚筒17的底部施加作用力于揉捻盘5上部的茶叶,因此,在动力传动机构13的带动下,揉捻桶4在揉捻盘5上方做圆周运动,揉捻盘5与旋转滚筒17的底部的配合,通过初揉捻的茶叶进入揉捻盘5内的棱骨6进行复揉捻,通过复揉捻的揉捻成形茶叶逐渐从从揉捻盘底部的出茶口7输出成品,实现茶叶揉捻的连续进出料功能。本实用新型随着揉捻桶4在揉捻盘5上转动时,压盖3、揉捻桶4和旋转滚筒17、揉捻盘5及安装在揉捻桶4和旋转滚筒17内壁与外壁的揉筋18、及揉捻盘5上的棱骨6产生的综合作用下,使茶叶细胞受到破坏,完成揉捻成形的过程。揉捻成形后的茶叶经揉盘5底部的出茶口7慢慢排出前被收集起来,出茶口7处的出茶门8可以调节出茶口7的大小,从而控制出茶量。调速电机19为可调速,根据茶叶进入初揉捻和复揉捻的情况,以及不同的茶叶、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调速电机19的转速,以保证茶叶输入的合理速度,茶叶揉捻质量均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轴15的绞龙片的带动下,送料装置实现茶叶连续进料,在狭长型的揉捻区连续揉捻,加工过程中无须停机,可以连续揉捻;而且揉捻的压力和时间较为一致,有利于提升茶叶品质。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包括机架、控制揉捻桶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揉捻桶下方的揉捻盘,揉捻盘底部设有出茶口,其特征是揉捻桶的上方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进料口连接有中心进料管,中心进料管和揉捻桶间设有压盖,进料斗和中心进料管的内中央设有带绞龙片的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揉捻桶同轴心的上下封闭旋转滚筒,揉捻桶的内壁和旋转滚筒外壁分别分布着倾斜的揉筋,揉捻桶的内壁与旋转滚筒外壁组成了狭长的初揉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是揉捻桶通过多个曲柄摇杆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其中一个曲柄摇杆机构与上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是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箱,传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箱工作,传动箱输出端连接曲柄摇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是揉捻桶的高度为1米至2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是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立柱,中心进料管外壁上套有加压臂,加压臂与压盖之间设有压簧,加压臂的基部设置在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其特征是出茶口处设有出茶门,出茶门可调节出茶口的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72422.6U CN202618178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72422.6U CN202618178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18178U true CN202618178U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737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72422.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8178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18178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71057A (zh) * | 2014-07-30 | 2014-12-03 | 安溪华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 | 二维茶叶摇青机 |
CN104798927A (zh) * | 2015-03-31 | 2015-07-29 | 安徽国康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上料茶叶揉捻机 |
CN106359696A (zh) * | 2016-11-25 | 2017-02-01 | 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卷曲形茶清洁化生产装置 |
CN110547344A (zh) * | 2019-08-22 | 2019-12-10 | 湖南三十九铺茶业有限公司 | 茶叶揉捻装置 |
CN113080274A (zh) * | 2021-05-11 | 2021-07-0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茶叶揉捻机和茶叶连续揉捻机组 |
-
2012
- 2012-03-01 CN CN201220072422.6U patent/CN20261817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71057A (zh) * | 2014-07-30 | 2014-12-03 | 安溪华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 | 二维茶叶摇青机 |
CN104798927A (zh) * | 2015-03-31 | 2015-07-29 | 安徽国康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上料茶叶揉捻机 |
CN106359696A (zh) * | 2016-11-25 | 2017-02-01 | 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卷曲形茶清洁化生产装置 |
CN110547344A (zh) * | 2019-08-22 | 2019-12-10 | 湖南三十九铺茶业有限公司 | 茶叶揉捻装置 |
CN110547344B (zh) * | 2019-08-22 | 2022-05-03 | 湖南三十九铺茶业有限公司 | 茶叶揉捻装置 |
CN113080274A (zh) * | 2021-05-11 | 2021-07-0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茶叶揉捻机和茶叶连续揉捻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78311B (zh)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
CN202603523U (zh) | 一种内筒偏心式双滚筒连续揉捻机 | |
CN205233361U (zh) | 一种新型茶叶揉捻机 | |
CN202618178U (zh) | 一种连续进出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
CN106417699A (zh) | 一种茶叶加工全自动生产线 | |
CN104028195A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205922764U (zh) | 茶叶揉捻机 | |
CN102580914A (zh) | 一种茶鲜叶分级机 | |
CN204616954U (zh) | 一种双动多层茶叶连续揉捻机 | |
CN201230547Y (zh) | 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 | |
CN206980672U (zh) | 一种医药生产用制粒机 | |
CN202857743U (zh) | 一种长条型连续进出料揉捻机 | |
CN104399382A (zh) | 一种v型混料机 | |
CN203990438U (zh) | 颗粒致密机 | |
CN104686687A (zh) |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 | |
CN202168434U (zh) | 可以连续进料的茶叶揉捻装置 | |
CN206199128U (zh) | 一种物料配料混合装置 | |
CN207084035U (zh) | 茶叶揉捻机 | |
CN203899557U (zh) | 升降式物料混合装置 | |
CN203028035U (zh) | 一种双层茶叶连续揉捻机 | |
CN203886551U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106135504A (zh) | 一种双动多层茶叶连续揉捻机 | |
CN202098738U (zh) | 一种颗粒状物料堆积排放装置 | |
CN206404731U (zh) | 一种造粒机 | |
CN207370062U (zh) | 一种自动漏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