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3752U -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3752U
CN207273752U CN201721038622.9U CN201721038622U CN207273752U CN 207273752 U CN207273752 U CN 207273752U CN 201721038622 U CN201721038622 U CN 201721038622U CN 207273752 U CN207273752 U CN 207273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late
core pulling
glue mouth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86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尚军
方沁贤
薛志红
何理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angyan Ti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ngyan Ti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ngyan Ti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ngyan Ti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386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3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3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37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定模固定板靠近动模固定板的板面镶嵌有第一成型模,动模固定板靠近定模固定板的板面镶嵌有第二成型模;第一成型模靠近第二成型模的表面并于主流道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型腔,第二成型模靠近第一成型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型腔,本实用新型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第一型腔能够与第二型腔相互拼接形成两个适应于美缝剂胶嘴外壳外周面的主型腔;熔融状态的塑料液体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将熔融塑料注入至两个主型腔内,以同时完成两个胶嘴外壳的注塑工作,提升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美缝剂的胶嘴外壳1,其主要包括一胶嘴管2,胶嘴管2的一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注胶头3,另一端延伸有与美缝剂胶管的出口相互连接的固定管4。其中注胶头3的内部设置有与胶嘴管2的内腔相连通的注胶孔5,该注胶孔5的现状适应于注胶头3的形状,也呈圆锥状;而固定管4的内径大于胶嘴管2的外径,同时两者呈同心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锥形管6衔接。而现有的注塑模具单次只能够成型一个美缝剂的胶嘴外壳1,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能够单次成型两个美缝剂的胶嘴外壳,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叠放的定模固定板与动模固定板,所述定模固定板靠近动模固定板的板面镶嵌有第一成型模,所述动模固定板靠近定模固定板的板面镶嵌有第二成型模;所述定模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第一成型模的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内开设有主流道;所述第一成型模靠近第二成型模的表面并于主流道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成型模靠近第一成型模的表面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型腔一一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对应的第二型腔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型腔,所述主型腔用于成型胶嘴外壳的外周面,两个主型腔内穿设有用于成型胶嘴外壳内腔的抽芯;还包括连接于抽芯以驱动抽芯插入或者抽离主型腔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模靠近第二成型模的表面设置有连通于主流道并位于两个第一型腔之间的一级分流道,所述一级分流道的两侧均延伸有分别连通于两个第一型腔的第一次级分流道。
采用上述方案,当定模固定板与动模固定板合上后,第一成型模上的第一型腔能够与第二成型模上的第二型腔相互拼接形成两个适应于美缝剂胶嘴外壳外周面的主型腔;而穿设于主型腔内的抽芯能够用于成型胶嘴外壳的内腔;当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浇口套浇入时,塑料液体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顺着主流道流入至一级分流道,并通过一级分流道分别流入至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内,最终通过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将熔融塑料注入至两个主型腔内,以同时完成两个胶嘴外壳的注塑工作,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将抽芯从注塑成型的胶嘴外壳内抽出,以使胶嘴外壳形成内腔。
作为优选,所述主型腔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外周面的主圆柱型腔,所述主圆柱型腔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外周面的圆锥型腔,所述主圆柱型腔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型腔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外周面的副圆柱型腔;所述抽芯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内周面的主圆柱抽芯,所述主圆柱抽芯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内注胶孔的圆锥抽芯,所述主圆柱抽芯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抽芯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内周面的副圆柱抽芯;所述主型腔的内周面与抽芯的外周面之间保持有间隔。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主型腔的内壁能够与胶嘴外壳的外周面相适应,而抽芯能够与胶嘴外壳的内腔相适应;通过将熔融塑料注入主型腔与抽芯之间的间隔,能够快速准确地形成胶嘴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圆锥型腔的内周面沿其锥度方向环设有若干阶梯环槽。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注塑成型的注胶头的外圆锥面能够形成相应的阶梯环槽,从而使胶嘴在使用过程中,注胶头能够插入不同宽度的缝隙内,并通过阶梯环槽进行限位,增加了美缝操作时的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主圆柱抽芯靠近圆锥抽芯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锥抽芯靠近主圆柱抽芯的端面延伸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螺杆。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主圆柱抽芯上的圆锥抽芯能够进行更换,从而适配不同尺寸及锥度的注胶头内腔,增加了适用范围,更加人性化;螺杆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配合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圆锥抽芯的快速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次级分流道包括位于第一型腔的两侧并分别连通于主圆柱型腔两侧的子流道,两个子流道远离第一型腔的一端连通有填充流道,所述填充流道位于第一型腔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并环绕开设于第一型腔的内壁,并且填充流道连通于一级分流道。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次级分流道能够分别从第一型腔的两侧往主型腔内进行注塑,从而使流入主型腔内的熔融塑料能够更加均匀,进而保证了胶嘴外壳的注塑质量以及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成型模靠近第一成型模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次级分流道形状一致并且相互对称的第二次级分流道,所述第一次级分流道与第二次级分流道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次级分流道。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次级分流道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次级分流道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注塑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固定板远离定模固定板的板面设置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并于动模固定板的两侧位置间隔设置有垫块;所述动模座板靠近动模固定板的板面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动模座板的板面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远离动模座板的板面固定有依次贯穿动模固定板、第二成型模以及第二型腔底面的推杆;所述推板与承托板可滑移地连接于两个垫块之间,所述动模座板上贯穿有供驱动杆插入的穿孔。
采用上述方案,垫块能够使动模固定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推板以及承托板的空间,将驱动杆插入穿孔内,能够驱动推板靠近动模固定板,从而驱动承托板上的推杆向着靠近定模固定板的方向平移,进而使推杆的端部能够超出第二型腔的底面,从而将已经注塑成型的产品从第二型腔内脱离,便于成品的取放,增加了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固定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固定有可滑移地贯穿于推板和承托板的导柱。
采用上述方案,导柱能够起引导作用,使得推板与承托板能够稳定地在动模固定板与动模座板之间进行滑移,从而增加了推杆推料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上套设有两端分别抵接于承托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的压簧。
采用上述方案,压簧能够有效将已经靠近动模固定板的承托板以及推板复位,从而将推杆从第二型腔内拔出,方便模具再次进行注塑。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抽芯的驱动块以及连接于驱动块以驱使驱动块远离或者靠近主型腔的动力源。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抽芯能够稳定地被插入或者抽离主型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定模固定板与动模固定板合上后,第一成型模上的第一型腔能够与第二成型模上的第二型腔相互拼接形成两个适应于美缝剂胶嘴外壳外周面的主型腔;而穿设于主型腔内的抽芯能够用于成型胶嘴外壳的内腔;当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浇口套浇入时,塑料液体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顺着主流道流入至一级分流道,并通过一级分流道分别流入至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内,最终通过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将熔融塑料注入至两个主型腔内,以同时完成两个胶嘴外壳的注塑工作,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将抽芯从注塑成型的胶嘴外壳内抽出,以使胶嘴外壳形成内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美缝剂胶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美缝剂胶嘴外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6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抽芯的爆炸图。
图中:1、胶嘴外壳;2、胶嘴管;3、注胶头;4、固定管;5、注胶孔;6、锥形管;7、定模固定板;8、动模固定板;9、第一成型模;10、第二成型模;11、浇口套;12、主流道;13、第一型腔;14、第二型腔;15、主型腔;16、抽芯;17、一级分流道;18、主圆柱型腔;19、圆锥型腔;20、副圆柱型腔;21、主圆柱抽芯;22、圆锥抽芯;23、副圆柱抽芯;24、阶梯环槽;25、螺纹孔;26、螺杆;27、子流道;28、填充流道;29、第二次级分流道;30、动模座板;31、垫块;32、推板;33、承托板;34、推杆;35、穿孔;36、导柱;37、压簧;38、驱动块;39、动力源;40、定模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如图3所示,包括相互叠放的定模固定板7与动模固定板8,定模固定板7远离动模固定板8的板面设置有定模座板40,动模固定板8远离定模固定板7的板面设置有动模座板30。
如图4和图5所示,定模固定板7靠近动模固定板8的板面镶嵌有第一成型模9,动模固定板8靠近定模固定板7的板面镶嵌有第二成型模10,第一成型模9与第二成型模10呈相对设置。定模固定板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成型模9的浇口套11,浇口套11内开设有主流道12,该主流道12垂直于定模固定板7的板面。第一成型模9靠近第二成型模10的表面并于主流道12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型腔13,第二成型模10靠近第一成型模9的表面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型腔13一一对应的第二型腔14,其中第一型腔13与其位置相对的第二型腔14相互对称,第一型腔13与对应的第二型腔14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型腔15,主型腔15用于成型胶嘴外壳1的外周面。两个主型腔15内穿设有用于成型胶嘴外壳1内腔的抽芯16。还包括连接于抽芯16以驱动抽芯16插入或者抽离主型腔15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抽芯16的驱动块38以及连接于驱动块38以驱使驱动块38远离或者靠近主型腔15的动力源39,该动力源39优选为气缸或者油缸,气缸或者油缸的驱动杆连接于驱动块38。
如图6和图7所示,主型腔15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2外周面的主圆柱型腔18,主圆柱型腔18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3外周面的圆锥型腔19,主圆柱型腔18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型腔18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4外周面的副圆柱型腔20。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抽芯16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2内周面的主圆柱抽芯21,主圆柱抽芯21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3内注胶孔5的圆锥抽芯22,主圆柱抽芯21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抽芯21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4内周面的副圆柱抽芯23;主型腔15的内周面与抽芯16的外周面之间保持有间隔。圆锥型腔19的内周面沿其锥度方向环设有若干阶梯环槽24。主圆柱抽芯21靠近圆锥抽芯22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25,圆锥抽芯22靠近主圆柱抽芯21的端面延伸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5内的螺杆26,使得圆锥抽芯22能够与主圆柱抽芯21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一成型模9靠近第二成型模10的表面设置有连通于主流道12并位于两个第一型腔13之间的一级分流道17,一级分流道17的两侧均延伸有分别连通于两个第一型腔13的第一次级分流道。第一次级分流道包括位于第一型腔13的两侧并分别连通于主圆柱型腔18两侧的子流道27,两个子流道27远离第一型腔13的一端连通有填充流道28,填充流道28位于第一型腔13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并环绕开设于第一型腔13的内壁,并且填充流道28连通于一级分流道17。第二成型模10靠近第一成型模9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次级分流道形状一致并且相互对称的第二次级分流道29,第一次级分流道与第二次级分流道29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次级分流道。
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之间并于动模固定板8的两侧位置间隔设置有垫块31,通过垫块31能够使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之间形成空间。动模座板30靠近动模固定板8的板面固定有推板32,推板32远离动模座板30的板面固定有承托板33,承托板33远离动模座板30的板面固定有依次贯穿动模固定板8、第二成型模10以及第二型腔14底面的推杆34;推板32与承托板33可滑移地连接于两个垫块31之间,动模座板30上贯穿有供驱动杆插入的穿孔35。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之间固定有可滑移地贯穿于推板32和承托板33的导柱36。导柱36上套设有两端分别抵接于承托板33和动模固定板8之间的压簧37。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定模固定板7与动模固定板8合上后,第一成型模9上的第一型腔13能够与第二成型模10上的第二型腔14相互拼接形成两个适应于美缝剂胶嘴外壳1外周面的主型腔15;而穿设于主型腔15内的抽芯16能够用于成型胶嘴外壳1的内腔;当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浇口套11浇入时,塑料液体能够在压力作用下顺着主流道12流入至一级分流道17,并通过一级分流道17分别流入至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内,最终通过两个第一次级分流道将熔融塑料注入至两个主型腔15内,以同时完成两个胶嘴外壳1的注塑工作,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进行注塑的过程中,熔融塑料是经过填充流道28流入对应的两个子流道27内,然后通过两个子流道27同时向主型腔15的两侧注入塑料,以使熔融塑料能够均匀并且快速地填满抽芯16与主型腔15之间的间隔,从而完成注塑。
当产品注塑成型后,通过动力源39驱动抽芯16离开模具,以使抽芯16完全抽离成型后的胶嘴外壳1,然后进行开模;在开模的过程中,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向着远离定模固定板7的方向平移,此时外部的驱动杆插入至穿孔35内,以将推板32推向定模固定板7,从而使承托板33上的推杆34能够向着靠近定模固定板7的方向平移,以使推杆34的端部超出第二型腔14的底面,从而将成型后的产品顶出,方便拿取。当定模固定板7与动模固定板8重新合模后,推板32以及承托板33又能在压簧37的挤压作用下复位,以使推杆34重新收回至第二型腔14内。

Claims (10)

1.一种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叠放的定模固定板(7)与动模固定板(8),其特征是:所述定模固定板(7)靠近动模固定板(8)的板面镶嵌有第一成型模(9),所述动模固定板(8)靠近定模固定板(7)的板面镶嵌有第二成型模(10);所述定模固定板(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成型模(9)的浇口套(11),所述浇口套(11)内开设有主流道(12);所述第一成型模(9)靠近第二成型模(10)的表面并于主流道(12)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型腔(13),所述第二成型模(10)靠近第一成型模(9)的表面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型腔(13)一一对应的第二型腔(14),所述第一型腔(13)与对应的第二型腔(14)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型腔(15),所述主型腔(15)用于成型胶嘴外壳(1)的外周面,两个主型腔(15)内穿设有用于成型胶嘴外壳(1)内腔的抽芯(16);还包括连接于抽芯(16)以驱动抽芯(16)插入或者抽离主型腔(15)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模(9)靠近第二成型模(10)的表面设置有连通于主流道(12)并位于两个第一型腔(13)之间的一级分流道(17),所述一级分流道(17)的两侧均延伸有分别连通于两个第一型腔(13)的第一次级分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型腔(15)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2)外周面的主圆柱型腔(18),所述主圆柱型腔(18)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3)外周面的圆锥型腔(19),所述主圆柱型腔(18)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型腔(18)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4)外周面的副圆柱型腔(20);所述抽芯(16)包括呈圆柱状并用于成型胶嘴管(2)内周面的主圆柱抽芯(21),所述主圆柱抽芯(21)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呈圆锥状并用于成型注胶头(3)内注胶孔(5)的圆锥抽芯(22),所述主圆柱抽芯(21)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延伸有直径大于主圆柱抽芯(21)的直径并用于成型固定管(4)内周面的副圆柱抽芯(23);所述主型腔(15)的内周面与抽芯(16)的外周面之间保持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圆锥型腔(19)的内周面沿其锥度方向环设有若干阶梯环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圆柱抽芯(21)靠近圆锥抽芯(22)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25),所述圆锥抽芯(22)靠近主圆柱抽芯(21)的端面延伸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5)内的螺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次级分流道包括位于第一型腔(13)的两侧并分别连通于主圆柱型腔(18)两侧的子流道(27),两个子流道(27)远离第一型腔(13)的一端连通有填充流道(28),所述填充流道(28)位于第一型腔(13)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并环绕开设于第一型腔(13)的内壁,并且填充流道(28)连通于一级分流道(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成型模(10)靠近第一成型模(9)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次级分流道形状一致并且相互对称的第二次级分流道(29),所述第一次级分流道与第二次级分流道(29)相互拼接以形成完整的主次级分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固定板(8)远离定模固定板(7)的板面设置有动模座板(30),所述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之间并于动模固定板(8)的两侧位置间隔设置有垫块(31);所述动模座板(30)靠近动模固定板(8)的板面固定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远离动模座板(30)的板面固定有承托板(33),所述承托板(33)远离动模座板(30)的板面固定有依次贯穿动模固定板(8)、第二成型模(10)以及第二型腔(14)底面的推杆(34);所述推板(32)与承托板(33)可滑移地连接于两个垫块(31)之间,所述动模座板(30)上贯穿有供驱动杆插入的穿孔(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固定板(8)与动模座板(30)之间固定有可滑移地贯穿于推板(32)和承托板(33)的导柱(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柱(36)上套设有两端分别抵接于承托板(33)和动模固定板(8)之间的压簧(3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抽芯(16)的驱动块(38)以及连接于驱动块(38)以驱使驱动块(38)远离或者靠近主型腔(15)的动力源(39)。
CN201721038622.9U 2017-08-18 2017-08-18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73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8622.9U CN207273752U (zh) 2017-08-18 2017-08-18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8622.9U CN207273752U (zh) 2017-08-18 2017-08-18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3752U true CN207273752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86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73752U (zh) 2017-08-18 2017-08-18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37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037A (zh) * 2020-09-21 2021-01-05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成型模具
CN114789541A (zh) * 2022-06-23 2022-07-26 中北大学 大长径比双层圆桶件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037A (zh) * 2020-09-21 2021-01-05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成型模具
CN114789541A (zh) * 2022-06-23 2022-07-26 中北大学 大长径比双层圆桶件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14789541B (zh) * 2022-06-23 2022-09-20 中北大学 大长径比双层圆桶件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US11745402B2 (en) 2022-06-23 2023-09-05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High-precision and high-efficiency injection mold for high-aspect-ratio double-layer cylindrical plastic part and mold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3752U (zh) 美缝剂胶嘴外壳注塑模具
CN205588575U (zh) 一种抽芯脱螺纹且前模顶出的注塑模具
CN104985757A (zh) 叠层模具
CN206367145U (zh) 光伏浮箱上盖的注塑模具
CN206048674U (zh) 一种注塑机射嘴
CN104014732A (zh) 一种组装式蜡模及其制作方法
CN207736687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功能的模具
CN206416425U (zh) 便于螺纹件脱出注塑模具
CN206614761U (zh) 带有抽芯机构的用于生产呼吸罩的双色模具
CN204546913U (zh) 制备砼输送泵管密封圈用模具
CN206367146U (zh) 外墙装饰墙板模具
CN203936323U (zh) 一种组装式蜡模
CN206614762U (zh) 用于生产管件的注塑模具
WO2008090424A1 (en)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acks for cosmetic, medicinal,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or the like
CN206678303U (zh) 一种管材接头注塑模具
CN206796456U (zh) 一种弹针式的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CN104329528B (zh) 一种塑料管道连接头及其生产装置
CN107253316A (zh) 连杯的注塑模具
CN206367159U (zh) 钓鱼箱模具
CN207128189U (zh) 一种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笔记本电脑配件的模具
CN207432688U (zh) 一种断路器底座注塑模具
CN214266399U (zh) 一种铁件包裹模具结构
CN106182638B (zh) 一种塑料垃圾桶模具桶盖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209811168U (zh) 一种阀门阀体一次性成型模具
CN206794664U (zh) 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头及其浇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