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2491U -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2491U
CN207212491U CN201721126820.0U CN201721126820U CN207212491U CN 207212491 U CN207212491 U CN 207212491U CN 201721126820 U CN201721126820 U CN 201721126820U CN 207212491 U CN207212491 U CN 207212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elt wheel
pulley
wheel
idl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68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冶金鑫
胡必谦
陈晓东
胡志胜
郑久林
杨洪震
孙高宾
吴鹏
李昌
王海宁
穆立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1268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2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2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24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包括主动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动转泵带轮、水泵带轮、发电机带轮、压缩机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和自动张紧器带轮;主动轮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同轴设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动转泵带轮、水泵带轮以及发电机带轮传动连接;第二惰轮设置在动转泵带轮与水泵带轮之间,第一惰轮压紧在第一皮带的外周上;第二惰轮设置在水泵带轮与发电机带轮之间,第二惰轮压紧在第一皮带的外周上;第三惰轮设置在发动机带轮和第一带轮之间,第三惰轮压紧在第一皮带的内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能够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和传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通常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参与传动皮带为单皮带,张紧器为自动张紧器或手动张紧器。前端轮系的基本功能是在发动机运行的时候通过皮带传动将发动机的部分动力用于除整车运行外的其它部件,如带动动力转向泵提供整车助力转向、带动发电机发电为整车储存和提供用电量、以及带动空调运转等。
现有柴油发动机附件系统采用皮带传动,包括发电机带轮、动力转向泵带轮、空调压缩机带轮、水泵带轮、风扇带轮、曲轴减振皮带轮、张紧轮Ⅰ、张紧轮Ⅱ、手动张紧器和皮带。发动机附件系统驱动附件较多,系统和皮带走向复杂,若采用单皮带驱动,整个轮系负载较大,皮带打滑风险较大;单根皮带长度较长,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增加多个惰轮过渡,系统传动效率较低,可靠性较低。采用的手动张紧器不能自动调节皮带张紧力,需要定期检查张紧力是否衰减,并进行手动调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发动机附件系统驱动附件较多且个别附件负载较大,系统和皮带走向复杂,采用单皮带驱动,整个轮系负载较大,皮带打滑风险较大;单根皮带长度较长,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增加多个惰轮过渡,系统传动效率较低,可靠性较低。手动张紧器不能自动调节皮带张紧力,需要定期检查张紧力是否衰减,并进行手动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避免单一轮系负载过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包括主动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动转泵带轮、水泵带轮、发电机带轮、压缩机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和自动张紧器带轮;
所述主动轮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动转泵带轮、所述水泵带轮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惰轮设置在所述动转泵带轮与所述水泵带轮之间,所述第一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所述第二惰轮设置在所述水泵带轮与所述发电机带轮之间,所述第二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所述第三惰轮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周上;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惰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
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与所述压缩机带轮传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带轮、所述动转泵带轮、所述第三惰轮、所述水泵带轮和所述发电机带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齿。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皮带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带轮、所述压缩机带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齿。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皮带均为聚酯线绳皮带。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皮带为弹性皮带,且所述第二皮带的伸长率不小于10%。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和所述第二皮带的外周均为平滑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动轮设置成同轴安装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动转泵带轮、所述水泵带轮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传动连接;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所述压缩机带轮传动连接。通过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第三惰轮对第一皮带压紧,能够使第一皮带在动转泵带轮、水泵带轮以及发电机带轮上形成的包角较为合理,同时减小了皮带抖动产生的噪音的风险。此外,通过设置自动张紧器带轮,能够对第一皮带的张力进行实施调节,防止打滑现象的产生。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传动,避免疸轮系负载过大,且缩短了皮带的长度,能够提高可靠性及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主动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动轮,2-第一皮带,3-第二皮带,4-动转泵带轮,5-水泵带轮,6-发电机带轮,7-压缩机带轮,8-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第三惰轮,11-自动张紧器带轮,12-第一带轮,13-第二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主动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中,包括主动轮1、第一皮带2、第二皮带3、动转泵带轮4、水泵带轮5、发电机带轮6、压缩机带轮7、第一惰轮8、第二惰轮9、第三惰轮10和自动张紧器带轮11;
所述主动轮1包括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2和所述第二带轮1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带轮12通过所述第一皮带2与所述动转泵带轮4、所述水泵带轮5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惰轮8设置在所述动转泵带轮4与所述水泵带轮5之间,所述第一惰轮8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2的外周上;所述第二惰轮9设置在所述水泵带轮5与所述发电机带轮6之间,所述第二惰轮9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2的外周上;所述第三惰轮10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带轮6和所述第一带轮12之间,所述第三惰轮10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2的内周上;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11设置在所述第三惰轮10与所述第一带轮12之间,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11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2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带轮13通过所述第二皮带3与所述压缩机带轮7传动连接。
具体实施时,由于主动轮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3,第一带轮12通过第一皮带2与所述动转泵带轮4、所述水泵带轮5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6传动连接,第二带轮13通过第二皮带3与所述压缩机带轮7传动连接;如此,能够避免单一轮系负载过大,且缩短皮带长度,能够提高可靠性及传动效率,此外方便安装及维护。采用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3分别对不同的部件进行驱动,能够通过调节第二带轮13的直径来满足压缩机带轮7对于速比的要求。第一皮带2上设有第一惰轮8、第二惰轮9和第三惰轮10,能够使所述动转泵带轮4、水泵带轮5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6的包角更加合理,避免出现过长的皮带段,减小了皮带抖动产生噪音的风险。第一皮带2上设置了自动张紧器带轮11,可以对第一皮带2的张力实时调节,防止皮带打滑。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皮带2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带轮12、所述动转泵带轮4、所述第三惰轮10、所述水泵带轮5和所述发电机带轮6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皮带3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带轮13、所述压缩机带轮7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齿。如此,防止第一皮带2及第二皮带3在传动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现象,能够提高传动效率及传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轮1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带轮13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皮带2为聚酯线绳皮带。具体地,所述第一皮带2的规格为8PK。第二皮带3为5PK弹性多楔带,且所述第二皮带3的伸长率不小于10%,在装配的过程中,使用专用工具强制拉伸到第二带轮13和压缩机带轮7上。通过第二皮带3的弹性变形力来产生足够的张力,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调整张力,因此,不需要使用张紧系统,节约空间及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皮带2的外周和所述第二皮带3的外周均为平滑面。如此,便于通过第一惰轮8和第二惰轮9从第一皮带2的外周对第一皮带2的张紧度进行调节。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动转泵带轮、水泵带轮、发电机带轮、压缩机带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和自动张紧器带轮;
所述主动轮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动转泵带轮、所述水泵带轮以及所述发电机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惰轮设置在所述动转泵带轮与所述水泵带轮之间,所述第一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所述第二惰轮设置在所述水泵带轮与所述发电机带轮之间,所述第二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所述第三惰轮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周上;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惰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所述自动张紧器带轮压紧在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上;
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与所述压缩机带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带轮、所述动转泵带轮、所述第三惰轮、所述水泵带轮和所述发电机带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的内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带轮、所述压缩机带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为聚酯线绳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为弹性皮带,且所述第二皮带的伸长率不小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周和所述第二皮带的外周均为平滑面。
CN201721126820.0U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6820.0U CN20721249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6820.0U CN20721249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2491U true CN207212491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682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2491U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2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9475U (zh) Bsg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附件轮系
CN207131816U (zh) 通过正反丝杠调整的张紧机构
CN207212491U (zh)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机构
CN203362310U (zh) 一种柴油机前端驱动系统
CN106285931B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CN2809340Y (zh) 汽车发动机水泵皮带张紧装置
CN204691900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CN201461088U (zh) 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布置
CN204239064U (zh) 柴油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CN206468442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机构和农业收获机械
CN105443240A (zh) 发动机皮带轮系总成
CN201155363Y (zh) 柴油机前端传动装置
CN201284818Y (zh) 具有张紧装置的可伸缩动力传动装置
CN206368743U (zh) Bsg发动机的轮系布置结构
CN208845270U (zh) 一种发电机动力系统前端轮系驱动系统
CN206917734U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以及汽车
WO2005088165A3 (en) Drive for (semi-)continuous drives having an endless belt
CN204041233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结构
CN204226007U (zh) 柴油机附件系统
CN201177033Y (zh) 主动轮两侧同驱动的多楔带传动装置
CN208153632U (zh) 一种不需要张紧器的正时皮带
CN205206958U (zh) 用于发动机的皮带轮系构造
CN220955825U (zh) 一种混合动力专用柴油机轮系结构
CN206530404U (zh) 一种装载机及其柴油机和柴油机前端轮系
CN107855977B (zh) 发动机弹性皮带的线下手动安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