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5761U -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5761U
CN207125761U CN201720159054.1U CN201720159054U CN207125761U CN 207125761 U CN207125761 U CN 207125761U CN 201720159054 U CN201720159054 U CN 201720159054U CN 207125761 U CN207125761 U CN 207125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snare
blood vessel
foreign matter
exp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90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海全
王晓天
李晓强
余艺龙
王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hongshengji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hongshengji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hongshengji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90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5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5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5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包括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圈套器包括手柄、末端与手柄的前端连接的指引导管、穿设于指引导管内的导丝、可滑动的安装于手柄上的扭控器以及位于指引导管前端的圈套环,导丝的前端与末端分别连接圈套环和扭控器,抓捕组件还包括盒体、外径大于回收鞘管外径的保护鞘管以及与所述的保护鞘管的末端连接的止血阀以及固定件,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通过固定件与盒体保持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将实施血管异物取出术所需要的全部部件组合并固定于一个盒体内,极大了方便医院采购和医生手术。通过增加11F保护鞘管,进行手术时,可以在推进9F回收鞘管前先推进11F保护鞘管对血管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血管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导丝、导管、支架等器材断裂和脱载可能,或者患者外伤后血管内异物,这时需要将这些异物取出。目前临床上,医生首先将圈套器通过导引头传入导管,借助8.6F扩张器对血管进行扩张,接着将9F回收鞘管推进到血管内设定位置,最后将6F导管穿过9F回收鞘管将圈套器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抓捕。一旦圈套器抓圈住异物,向前推进9F回收鞘管使圈套器收紧而抓住异物,然后在保持圈套器收紧的情况下,回拉圈套器使异物收进9F回收鞘管,然后使之与导管、圈套器及9F回收鞘管一起退出体外。因此,对每一个血管异物取出术来说,6F导管、8.6F扩张器和9F回收鞘管必不可少。然而,目前市场上所有的6F导管、8.6F扩张器和9F回收鞘管都是单独销售的,医院必须单独购买,然后医生在手术时组合使用,这样非常不方便,容易出现数量不能很好匹配等影响手术的问题,同时医院的采购很麻烦。此外,这种手术在血管内进行,对于操作者的经验和状态非常依赖,目前的这种操作方式没有对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当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或状态不好时,很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而且当异物比较大或者不规则或者难以控制时,还会出现异物难以被全部回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在移动鞘管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对血管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包括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圈套器包括手柄、末端与手柄的前端连接的指引导管、穿设于指引导管内的导丝、可滑动的安装于手柄上的扭控器以及位于指引导管前端的圈套环,导丝的前端与末端分别连接圈套环和扭控器,抓捕组件还包括盒体、外径大于回收鞘管外径的保护鞘管以及与所述的保护鞘管的末端连接的止血阀以及用于对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以及保护鞘管进行固定或定位的固定件,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盒体保持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指引导管、扩张器、回收鞘管和保护鞘管的外径分别为6F、8.6F、9F和11F。
优选地,血管异物抓捕组件还包括套设于圈套器的指引导管和圈套环外周的保护管以及用于将卡纸、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止血阀密封包装的包装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没有特别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且优选方面,所述固定件为具有多个卡合部的卡纸,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分别通过多个卡合部固定在卡纸上。此外,固定件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例如盘管形式,通过将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收容在盘管内予以固定/定位。
进一步地,各卡合部包括凸出于卡纸表面的卡耳和形成在卡耳上的卡槽和/或卡孔,圈套器、扩张器、回收鞘管、保护鞘管的管体卡在卡槽内或穿过卡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卡合部形成沿着卡纸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卡合单元,其中各卡合单元由沿着卡纸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卡合部组成。
优选地,卡合单元为二个,分别为第一卡合单元和第二卡合单元,该二个卡合单元分别由3~8个卡合部组成。
进一步地,组成第一卡合单元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一个卡槽,圈套器及其外的保护管(如有)同时与第一卡合单元的多个卡槽配合而固定在卡纸上;组成第二卡合单元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轴线平行的二个卡孔,扩张器和保护鞘管分别穿过二个卡孔设置。
优选地,第二卡合单元中靠近卡纸一端的一个或多个卡合部上还形成有卡槽,圈套器及其外的保护管的一部分弯曲并与第二卡合单元中的卡槽配合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最大化减小整体包装体积,便于存储和运输。
进一步地,扩张器和保护鞘管呈直线延伸,圈套器及其外的保护管(如有)的一部分呈直线延伸,另一部分弯曲。
进一步地,卡纸的长度为900mm~1600mm。
优选地,卡纸的长度为900mm~120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实施血管异物取出术所需要的全部部件组合在一个盒体内,极大了方便医院采购和医生手术。通过增加11F保护鞘管,进行手术时,可以在推进回收鞘管前先推进保护鞘管对血管进行保护。通过固定件将各个组件与盒体保持相对固定,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产品发生折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各部件的卡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圈套器与指引导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11F保护鞘管与9F的回收鞘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8.6F扩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圈套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向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圈套器部分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钨金显影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圈套器;10、手柄;11、指引导管;12、导丝;13、扭控器;14、圈套环;2、扩张器;3、回收鞘管;4、保护鞘管;41、止血阀;5、盒体;50、卡纸;51、卡耳;51a、第一卡合单元;51b、第二卡合单元;52、卡槽;53、卡孔;60、保护管;61、热缩管;7、绕丝;8、镍钛合金丝;9、钨金显影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包括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圈套器1包括手柄10、末端与手柄10的前端连接的指引导管11、穿设于指引导管11内的导丝12、可滑动的安装于手柄10上的扭控器13以及位于指引导管11前端的圈套环14,导丝12的前端与末端分别连接圈套环14和扭控器13,抓捕组件还包括盒体5、设于盒体5内具有多个卡合部的卡纸50、外径大于回收鞘管3外径的保护鞘管4以及与保护鞘管4的末端连接的止血阀41,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分别通过多个卡合部固定在卡纸50上。指引导管11、扩张器2、回收鞘管3和保护鞘管4的外径分别为6F、8.6F、9F和11F。血管异物抓捕组件还包括套设于圈套器1的指引导管11和圈套环14外周的保护管60以及用于将卡纸50、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止血阀41密封包装的包装袋。各卡合部包括凸出于卡纸50表面的卡耳51和形成在卡耳51上的卡槽52和/或卡孔53,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的管体卡在卡槽52内或穿过卡孔53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卡合部形成沿着卡纸5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卡合单元51a,51b,其中各卡合单元51a,51b由沿着卡纸50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卡合部组成。卡合单元为二个,分别为第一卡合单元51a和第二卡合单元51b,第一卡合单元51a由6个卡合部组成、第二卡合单元51b由7个卡合部组成。组成第一卡合单元51a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一个卡槽52,圈套器1及其外的保护管60同时与第一卡合单元51a的多个卡槽52配合而固定在卡纸50上;组成第二卡合单元51b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轴线平行的二个卡孔53,扩张器2和保护鞘管4分别穿过二个卡孔53设置。第二卡合单元51b中靠近卡纸50一侧的一个或多个卡合部上还形成有卡槽52,圈套器1及其外的保护管60的一部分弯曲并与第二卡合单元51b中的卡槽52配合固定。扩张器2和保护鞘管4呈直线延伸,圈套器1及其外的保护管60的一部分呈直线延伸,另一部分弯曲。本例中,卡纸50的具体长度为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中的6F的指引导管11、8.6F的扩张器2、9F的回收鞘管3、11F的保护鞘管4与抓捕系统和控制手柄10配合使用进而取出血管内异物,抓捕系统包括导丝12和圈套环14,6F指引导管11、8.6F扩张器2、9F回收鞘管3以及11F保护鞘管4依次由内而外同轴套合在一起,导丝12起始端与控制手柄10相连,对应的末端依次穿过6F指引导管11、8.6F扩张器2、9F回收鞘管3以及11F保护鞘管4与圈套环14连接,圈套环14在外部作用力下,收缩进入指引导管11内。
进一步地,导丝12在靠近其末端处设有直径逐渐缩小的渐变段,芯轴的渐变段上缠绕有绕丝7,圈套环14通过绕丝7与导丝12连接,导丝12外周沿径向套设有热缩管61,导丝12通过热缩管61套合在6F指引导管11的内侧,更进一步地,圈套环14被释放展开时所在平面与导丝12垂直,圈套环14由多根镍钛合金丝8编织制成,且多根镍钛合金丝8外紧密缠绕有钨金显影环9。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实施血管异物取出术所需要的全部部件组合在一个包装内进行销售,极大了方便医院采购和医生手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增加11F保护鞘管,进行手术时,可以在推进9F回收鞘管前先推进11F保护鞘管对血管进行保护,在抓捕过程中,不论当异物比较大或者不规则或者难以控制,其都能被控制在11F保护鞘管内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在抓捕完成后,可以保证全部异物都能取出,提高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包括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所述圈套器(1)包括手柄(10)、末端与所述手柄(10)的前端连接的指引导管(11)、穿设于所述指引导管(11)内的导丝(12)、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手柄(10)上的扭控器(13)以及位于所述指引导管(11)前端的圈套环(14),所述导丝(12)的前端与末端分别连接所述圈套环(14)和扭控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组件还包括盒体(5)、外径大于所述的回收鞘管(3)外径的保护鞘管(4)以及与所述的保护鞘管(4)的末端连接的止血阀(41)以及用于对所述的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以及保护鞘管(4)进行固定或定位的固定件,所述的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盒体(5)保持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引导管(11)、扩张器(2)、回收鞘管(3)和保护鞘管(4)的外径分别为6F、8.6F、9F和11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具有多个卡合部的卡纸(50),所述的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卡合部固定在所述卡纸(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异物抓捕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圈套器(1)的指引导管(11)和圈套环(14)外周的保护管(60)以及用于将所述卡纸(50)、所述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止血阀(41)密封包装的包装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合部包括凸出于所述卡纸(50)表面的卡耳(51)和形成在所述卡耳(51)上的卡槽(52)和/或卡孔(53),所述圈套器(1)、扩张器(2)、回收鞘管(3)、保护鞘管(4)的管体卡在所述卡槽(52)内或穿过所述卡孔(5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合部形成沿着卡纸(5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卡合单元(51a,51b),其中各卡合单元(51a,51b)由沿着卡纸(50)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卡合部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单元为二个,分别为第一卡合单元(51a)和第二卡合单元(51b),该二个卡合单元(51a,51b)分别由3~8个卡合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
组成所述第一卡合单元(51a)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一个卡槽(52),所述的圈套器(1)同时与所述第一卡合单元(51a)的多个卡槽(52)配合而固定在卡纸(50)上;
组成所述第二卡合单元(51b)的各卡合部上分别形成轴线平行的二个卡孔(53),所述的扩张器(2)和保护鞘管(4)分别穿过所述二个卡孔(53)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合单元(51b)中靠近卡纸(50)一端的一个或多个卡合部上还形成有卡槽(52),所述的圈套器(1)的一部分弯曲并与所述的第二卡合单元(51b)中的卡槽(52)配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异物抓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张器(2)和保护鞘管(4)呈直线延伸,所述的圈套器(1)的一部分呈直线延伸,另一部分弯曲。
CN201720159054.1U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Active CN207125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9054.1U CN207125761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9054.1U CN207125761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5761U true CN207125761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0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9054.1U Active CN207125761U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576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633A (zh) * 2018-11-05 2019-01-15 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9223249A (zh) * 2018-10-29 2019-01-18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应用和包装
CN109498206A (zh) * 2018-12-06 2019-03-22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应用和包装
CN110200685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刘存发 圈套式血管异物取出器
CN111820994A (zh) * 2020-07-23 2020-10-27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圈套器系统及其用途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3249A (zh) * 2018-10-29 2019-01-18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应用和包装
CN109199633A (zh) * 2018-11-05 2019-01-15 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9199633B (zh) * 2018-11-05 2023-10-27 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下腔静脉滤器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9498206A (zh) * 2018-12-06 2019-03-22 深圳市科奕顿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体回收器械及其应用和包装
CN110200685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刘存发 圈套式血管异物取出器
CN110200685B (zh) * 2019-06-28 2024-02-27 刘存发 圈套式血管异物取出器
CN111820994A (zh) * 2020-07-23 2020-10-27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圈套器系统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5761U (zh) 一种血管异物抓捕组件
CN103861195B (zh) 经桡动脉介入超滑导丝
CN102415924B (zh) 一种分支鞘及应用该分支鞘的血管支架输送释放装置
CN102488576A (zh)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释放装置
CN103566456B (zh) 导丝
CN107095712A (zh) 一种带卷线拉环的标本袋取物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US20050061698A1 (en) Mid-stream flushing adapter assembly
CN105982716B (zh) 一种取石网篮
US20100312321A1 (en) Embolization coil and delivery system
CN106618747A (zh) 一种包含卷曲型标本袋的一次性使用产品包
CN203776985U (zh) 一种取石网篮
CN108433781A (zh) 一种颅内血管箝式取栓装置
CN102028510B (zh) 输送装置
CN115737059A (zh) 一种螺旋式无切割取栓装置
CN215778428U (zh) 超声溶栓装置
US2023000114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Small Arteries for Conveying Catheters to Target Vessels
US11937836B2 (en) Clot retrieval system with expandable clot engaging framework
CN206342523U (zh) 一种血管腔内抓捕装置
CN209059349U (zh) 应用于内窥镜下抓取异物的网篮
CN201596232U (zh) 球囊导管
CN210697778U (zh) 圈套式血管异物取出器
CN103892946A (zh) 一种食道临时支架取出器
CN211633413U (zh) 一种医用包皮牵开器
CN213098552U (zh)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N209285643U (zh) 一种血栓移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s 202, 501, and 502,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163 South 2nd Floor, Building 11, No. 8, Jinfe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Suzhou Hi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VENM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