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6090U - 一种前板簧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板簧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6090U
CN207106090U CN201721095357.8U CN201721095357U CN207106090U CN 207106090 U CN207106090 U CN 207106090U CN 201721095357 U CN201721095357 U CN 201721095357U CN 207106090 U CN207106090 U CN 20710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ements
installing
connecting plate
instal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53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冲冲
周欣
周一欣
徐琰玮
何彩云
汤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53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6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前板簧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板与连接板,安装板通过两根加强筋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连接,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用于安装前板簧的一号板簧连接端与二号板簧连接端,两根加强筋之间通过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板、连接板相连接,安装板的上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安装板上位于支撑板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连接板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一号板簧连接端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管线支架固定孔的外壁与二号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安装板与车架腹面相连接,连接板上位于二号凹槽两侧的部位与车架下翼面相连接。本设计不仅可靠性高,而且重量轻、生产成本低、安装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前板簧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板簧支座,主要适用于提高可靠性能。
背景技术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为传统的弹性元件,其一般通过板簧支座安装在车架上,起到支撑和固定板簧的作用,板簧支座的结构和重量对于整个汽车的影响较大,随着行业的发展,对板簧支座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刚度等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768447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2月7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板簧支座,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安装面板,车架安装面板上设有第一板簧连接端,与车架安装面板连接的加强斜筋,加强斜筋远离车架安装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板簧连接端,第一板簧连接端与第二板簧连接端位置对应,并且板簧位于第一板簧连接端与第二板簧连接端之间。虽然该实用新型保证了整个板簧支座的强度,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车架安装面板与连接板之间仅通过加强斜筋进行连接,使得板簧支座整体结构强度较低,从而使得板簧支座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前板簧支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前板簧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板与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用于与车架相连接,安装板通过两根一号加强筋与连接板的上端面相连接,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用于安装前板簧的一号板簧连接端与二号板簧连接端,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之间通过支撑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安装板相连接,支撑板的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支撑板包括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接,一号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圆弧部与二号支撑板的一端相连接,二号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与安装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一号支撑板与二号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根二号加强筋。
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支撑板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
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均为折弯型结构,两根一号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上位于一号凹槽两侧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上位于二号板簧连接端正上方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的内侧均为弧形。
所述连接板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
所述一号板簧连接端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所述管线支架固定孔的外壁与二号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根三号加强筋。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一号安装孔,安装板通过一号安装孔与车架腹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位于二号凹槽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二号安装孔,连接板通过二号安装孔与车架下翼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板簧支座中两根一号加强筋之间通过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的上端与安装板相连接,支撑板的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增设支撑板,提高了前板簧支座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前板簧支座的可靠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板簧支座中支撑板设置成向内折弯型结构,不仅能提高前板簧支座的结构强度,而且能降低前板簧支座的自重;安装板的上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根二号加强筋,增设二号加强筋,提高了前板簧支座的结构强度;安装板上位于支撑板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设置一号凹槽,降低了安装板的自重;两根一号加强筋均为折弯型结构,两根一号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上位于一号凹槽两侧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上位于二号板簧连接端正上方的部位相连接,提高了前板簧支座的整体强度;两根一号加强筋的内侧均为弧形,便于后期与车架的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安装简便。
3、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板簧支座中连接板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设置二号凹槽,降低了前板簧支座的自重;安装板通过一号安装孔与车架腹面相连接,连接板通过二号安装孔与车架下翼面相连接,这样使得前板簧支座与车架的连接更加牢固;一号板簧连接端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管线支架固定孔的外壁与二号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根三号加强筋,增设管线支架固定孔,便于管线支架的安装,这样可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增设三号加强筋提高了前板簧支座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重量轻、连接牢固、生产成本低、结构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前板簧支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前板簧支座与车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一号安装孔11、一号凹槽12、连接板2、二号凹槽21、二号安装孔22、一号加强筋3、内侧31、一号板簧连接端4、管线支架固定孔41、三号加强筋42、二号板簧连接端5、支撑板6、一号支撑板61、圆弧部62、二号支撑板63、二号加强筋7、车架8、车架腹面81、车架下翼面8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前板簧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板1与连接板2,所述安装板1用于与车架8相连接,安装板1通过两根一号加强筋3与连接板2的上端面相连接,连接板2的下端面固定有用于安装前板簧的一号板簧连接端4与二号板簧连接端5,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之间通过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支撑板6的下端与连接板2相连接。
所述支撑板6包括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所述一号支撑板61的一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一号支撑板61的另一端通过圆弧部62与二号支撑板63的一端相连接,二号支撑板6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61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与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多根二号加强筋7。
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支撑板6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12。
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均为折弯型结构,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1上位于一号凹槽12两侧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板簧连接端5正上方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内侧31均为弧形。
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21。
所述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41,所述管线支架固定孔41的外壁与二号凹槽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根三号加强筋42。
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一号安装孔11,安装板1通过一号安装孔11与车架腹面8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凹槽2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二号安装孔22,连接板2通过二号安装孔22与车架下翼面8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现有的前板簧支座存在如下缺陷:难以兼顾模块化、轻量化、可靠性的要求;轻量化效果差,且局部刚度较大,支座容易开裂,疲劳寿命低;工艺结构复杂,不容易脱模,损害模具,为克服上述缺陷,本设计提供一种轻量化效果好、结构合理、疲劳寿命高,且工艺结构简单,易脱模的新型前板簧支座。安装板上位于支撑板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多个一号安装孔设置在一号凹槽的周围,同时,连接板上位于二号凹槽两侧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安装孔,前板簧支座通过一号安装孔、二号安装孔分别与车架腹面、车架下翼面相连接,这样的设计有效分散应力集中位置,改善受力情况,提高车架疲劳寿命,且实现了轻量化。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前板簧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板1与连接板2,所述安装板1用于与车架8相连接,安装板1通过两根一号加强筋3与连接板2的上端面相连接,连接板2的下端面固定有用于安装前板簧的一号板簧连接端4与二号板簧连接端5,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之间通过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支撑板6的下端与连接板2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包括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所述一号支撑板61的一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一号支撑板61的另一端通过圆弧部62与二号支撑板63的一端相连接,二号支撑板6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61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与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多根二号加强筋7;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支撑板6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12;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均为折弯型结构,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1上位于一号凹槽12两侧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板簧连接端5正上方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内侧31均为弧形;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21;所述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41,所述管线支架固定孔41的外壁与二号凹槽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根三号加强筋42;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一号安装孔11,安装板1通过一号安装孔11与车架腹面8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凹槽2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二号安装孔22,连接板2通过二号安装孔22与车架下翼面82相连接。

Claims (8)

1.一种前板簧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安装板(1)与连接板(2),所述安装板(1)用于与车架(8)相连接,安装板(1)通过两根一号加强筋(3)与连接板(2)的上端面相连接,连接板(2)的下端面固定有用于安装前板簧的一号板簧连接端(4)与二号板簧连接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之间通过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支撑板(6)的下端与连接板(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包括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所述一号支撑板(61)的一端与安装板(1)相连接,一号支撑板(61)的另一端通过圆弧部(62)与二号支撑板(63)的一端相连接,二号支撑板(6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61)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一号支撑板(61)与二号支撑板(6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与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多根二号加强筋(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支撑板(6)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一号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一号加强筋(3)均为折弯型结构,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1)上位于一号凹槽(12)两侧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板簧连接端(5)正上方的部位相连接,两根一号加强筋(3)的内侧(31)均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方的部位设置有二号凹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簧连接端(4)上设置有管线支架固定孔(41),所述管线支架固定孔(41)的外壁与二号凹槽(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根三号加强筋(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板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多个一号安装孔(11),安装板(1)通过一号安装孔(11)与车架腹面(8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上位于二号凹槽(2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二号安装孔(22),连接板(2)通过二号安装孔(22)与车架下翼面(82)相连接。
CN201721095357.8U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前板簧支座 Active CN20710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5357.8U CN207106090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前板簧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5357.8U CN207106090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前板簧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6090U true CN207106090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5357.8U Active CN207106090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前板簧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60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149A (zh) * 2020-11-05 2021-02-2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防止应力集中式支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149A (zh) * 2020-11-05 2021-02-2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防止应力集中式支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6381B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
CN205674843U (zh) 一种悬置支架总成
CN204623052U (zh)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CN207106090U (zh) 一种前板簧支座
CN207106606U (zh) 一种转向器支架
CN201073919Y (zh) 轿车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7712142U (zh) 一种限位块支架
KR20130067446A (ko) 캐리어 일체형 트레일링암의 링크 체결 구조
CN101092108B (zh) 轿车发动机右悬置装置
CN204110146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
CN207173207U (zh) 一种下摆臂总成
CN20671894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后支架总成
CN103847794B (zh)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CN206367375U (zh)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4998331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03957869U (zh)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的圆管梁固定结构
CN209813980U (zh) 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车下设备吊挂装置
CN204140741U (zh) 一种多向减震加强式橡胶人字弹簧
CN108168858B (zh) 一种主减支撑梁疲劳试验装置
CN202439536U (zh) 稳定杆固定夹块
CN206384035U (zh) 车辆的内板组件、后围板组件及车辆
CN205706193U (zh) 缓速器安装机构
CN206367374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与一种汽车
CN109572662A (zh) 一种用于abs安装的安装支架
CN205836485U (zh) 一种尾门气弹簧支架及气弹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