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6434U - 一种连接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6434U
CN206856434U CN201720077749.5U CN201720077749U CN206856434U CN 206856434 U CN206856434 U CN 206856434U CN 201720077749 U CN201720077749 U CN 201720077749U CN 206856434 U CN206856434 U CN 206856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damping
vibration
connecting rod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77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祖良
李伟锋
田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UOLIDA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UOLIDA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UOLIDA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UOLIDA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777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6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6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6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杆,旨在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以及结构强度高的连接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连接杆本体包括拉杆以及设置于拉杆两端的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包括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衬套以及置于连接衬套内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及减震块,第一衬套置于连接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减震块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减震块上设有若干减震环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接杆。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大多都装有横向稳定杆来加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以改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而横向稳定杆的两端一般都通过稳定杆连接杆连接到轴节或减振器的支架上,因此,稳定杆连接杆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连接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目前,市场上的连接杆,它包括连接杆本体。这种连接杆本体虽然结构简单,但因为连接杆本体的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较差,会影响到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传动的稳定性,并且结构强度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以及结构强度高的连接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本体包括拉杆以及设置于拉杆两端的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包括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衬套以及置于连接衬套内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及减震块,第一衬套置于连接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减震块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所述减震块上设有若干减震环槽,减震环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震壁、连接部和第二减震壁,第一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均呈圆弧状,减震块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本体包括拉杆以及设置于拉杆两端的连接轴套,为了增加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连接轴套包括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衬套以及置于连接衬套内的减震组件,并且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及减震块,第一衬套置于连接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通过将减震块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且减震块具有弹性,使得第一衬套和连接衬套之间的振感减小传导至第二衬套,同样,第二衬套所产生的振感也不会传导至第一衬套,为了进一步增加减震块的减震效果,减震块上设有若干减震环槽,并且减震环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震壁、连接部和第二减震壁,因为减震环槽的结构,使得第一减震壁和第二减震壁之间存在弹性缓冲空间,从而保证了减小效果,并且第一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均呈圆弧状,呈圆弧状的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则因为圆弧状结构,因为圆弧状的弹性支撑的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对于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部呈圆弧状,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依次连接形成呈“U”形状结构,拉杆和两连接衬套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包括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部呈圆弧状,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依次连接形成呈“U”形状结构,通过将连接部置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并且连接部呈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结构可以减小表面应力的集中,从而增加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依次连接形成的呈“U”形状结构,使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有着一定的弹性支撑效果,拉杆和两连接衬套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环槽为两个,两减震环槽分别设置于减震块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环槽为两个,两减震环槽分别设置于减震块的两端,通过设置的两个减震环槽,并且将两减震环槽分别设置于减震块的两端,从而保证增加减震块的减震效果,以及均匀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加强筋,为了保证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的加强筋,保证了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杆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杆实施例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杆实施例拉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拉杆,10-第一支撑部,11-连接部,12-第二支撑部,20-减震组件,201-第一衬套,202-减震块,203-第二衬套, 21-连接衬套,22-减震环槽,23-第一减震壁,24-连接部,25-第二减震壁,26-第一减震部,27-第二减震部,2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连接杆本体包括拉杆1以及设置于拉杆1两端的连接轴套,为了增加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连接轴套包括用于与拉杆1连接的连接衬套21以及置于连接衬套21内的减震组件20,并且减震组件20包括第一衬套201、第二衬套203及减震块202,第一衬套201置于连接衬套21和第二衬套203之间,通过将减震块202置于第一衬套201和第二衬套203之间,且减震块202 具有弹性,使得第一衬套201和连接衬套21之间的振感减小传导至第二衬套203,同样,第二衬套203所产生的振感也不会传导至第一衬套201,为了进一步增加减震块202的减震效果,减震块202上设有若干减震环槽22,并且减震环槽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震壁23、连接部24和第二减震壁25,因为减震环槽22的结构,使得第一减震壁23和第二减震壁25之间存在弹性缓冲空间,从而保证了减小效果,并且第一减震壁23和连接部24之间形成有第一减震部26,第二减震壁25和连接部24之间形成有第二减震部27,第一减震部26 和第二减震部27均呈圆弧状,呈圆弧状的第一减震部26和第二减震部27则因为圆弧状结构,因为圆弧状的弹性支撑的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对于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拉杆1包括第一支撑部10、连接部 11和第二支撑部12,连接部11呈圆弧状,第一支撑部10、连接部 11和第二支撑部12依次连接形成呈“U”形状结构,通过将连接部 11置于第一支撑部10和第二支撑部12之间,并且连接部11呈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结构可以减小表面应力的集中,从而增加第一支撑部 10和第二支撑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第一支撑部10、连接部 11和第二支撑部12依次连接形成的呈“U”形状结构,使得第一支撑部10和第二支撑部12之间有着一定的弹性支撑效果,拉杆1和两连接衬套21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减震环槽22为两个,两减震环槽22 分别设置于减震块202的两端,通过设置的两个减震环槽22,并且将两减震环槽22分别设置于减震块202的两端,从而保证增加减震块202的减震效果,以及均匀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减震壁25和第二衬套203之间设有加强筋28,为了保证第二减震壁25和第二衬套203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二减震壁25和第二衬套203之间设有的加强筋28,保证了第二减震壁25和第二衬套203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本体包括拉杆以及设置于拉杆两端的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包括用于与拉杆连接的连接衬套以及置于连接衬套内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及减震块,第一衬套置于连接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减震块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所述减震块上设有若干减震环槽,减震环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震壁、连接部和第二减震壁,第一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壁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均呈圆弧状,减震块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杆,其特征是: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部呈圆弧状,第一支撑部、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依次连接形成呈“U”形状结构,拉杆和两连接衬套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杆,其特征是:所述减震环槽为两个,两减震环槽分别设置于减震块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杆,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减震壁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加强筋。
CN201720077749.5U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连接杆 Active CN206856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749.5U CN206856434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连接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749.5U CN206856434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连接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6434U true CN206856434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1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7749.5U Active CN206856434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连接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6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0493B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104442252A (zh) 中型客车用x型导向臂结构的前空气悬架
CN207670175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蓄电池框总成
CN206856434U (zh) 一种连接杆
CN203267709U (zh) 一种单侧橡胶悬架总成与一种橡胶悬架
CN204937243U (zh) 一种前减震器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7284168B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20538111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553494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
CN205075605U (zh) 一种新型汽车连杆衬套
CN204367797U (zh) 中型客车用x形导向臂结构的前空气悬架
CN205186319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3211388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
CN206277935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结构
CN209240811U (zh) 一种单片横置板簧式独立悬挂结构
CN206327098U (zh) 汽车独立悬架装置
CN201849279U (zh) 用于汽车扭力梁上的扭杆稳定装置
CN206579428U (zh) 一种悬架纵臂
CN205311262U (zh) 一种扭力梁式后桥
CN203348426U (zh) 用于游艇发动机室的双孔减震器
CN206218009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和汽车
CN204526804U (zh) 一种排气管与前副车架的连接构件
CN203651895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10554019U (zh) 用于汽车的稳定杆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4309551U (zh) 带有减震器安全套筒加强板的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