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1113U -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1113U
CN205381113U CN201620010271.XU CN201620010271U CN205381113U CN 205381113 U CN205381113 U CN 205381113U CN 201620010271 U CN201620010271 U CN 201620010271U CN 205381113 U CN205381113 U CN 20538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er shoe
backup pad
shock absorber
amortisseu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02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02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1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所述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下控制臂、减震器下支架以及减震器下筒;其中,所述减震器下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垂直并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减震器下筒固定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所述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支承刚度大,不易弯曲变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高,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整体性能也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而汽车的整体性能与汽车各部件之间的关联密不可分;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汽车减震器,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汽车减震器的性能是考量汽车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减震器连接结构的好坏将影响到汽车减震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所述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支承刚度大,不易弯曲变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高,应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所述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下控制臂、减震器下支架以及减震器下筒。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下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垂直并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下筒固定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
具体的,所述减震器下筒一端设有一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所述减震器下筒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连接螺栓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减震器下支架的三个支撑板都分别与下控制臂焊接固定,有效增强了减震器下支架的侧向支撑刚度,解决了传统减震器下支架易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能够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震器支架的下控制臂与减震器下支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震器支架的减震器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震器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下控制臂;2-减震器下支架;3-减震器下筒;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所述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支承刚度大,不易弯曲变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高,应用范围广。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下控制臂1、减震器下支架2以及减震器下筒3,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2所示,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为U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垂直并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1,三个支撑板同时与所述下控制臂1连接,有效增强了减震器下支架2的侧向支撑刚度,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弯曲或者断裂。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5。
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器下筒3固定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
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1。
所述减震器下筒3一端设有一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所述减震器下筒3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连接螺栓6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固定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
上述方案中,减震器下支架的三个支撑板都分别与下控制臂焊接固定,有效增强了减震器下支架的侧向支撑刚度,解决了传统减震器下支架易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能够广泛的应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控制臂(1)、减震器下支架(2)以及减震器下筒(3);其中,
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为U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垂直并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1);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5);
所述减震器下筒(3)固定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下控制臂(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下筒(3)一端设有一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所述减震器下筒(3)通过穿设于所述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连接螺栓(6)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2)固定连接。
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
CN201620010271.XU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538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271.XU CN205381113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271.XU CN205381113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1113U true CN205381113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7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0271.XU Active CN205381113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1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315A (zh) * 2018-04-02 2018-08-0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CN111002774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315A (zh) * 2018-04-02 2018-08-0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CN108357315B (zh) * 2018-04-02 2024-01-19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总成及汽车
CN111002774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CN111002774B (zh) * 2018-10-05 2023-04-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前下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111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04890494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103863036B (zh) 一种悬架控制臂偏心衬套以及车辆后悬架控制臂总成
CN208749439U (zh) 客车排气系统的发动机后处理器总成固定装置
CN203186029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5706141U (zh) 一种悬置支架及汽车
CN204567198U (zh) 一种汽车前悬减振器支架及汽车
CN209616818U (zh) 一种汽车悬置拉杆结构
CN103486174B (zh) 一种减震弹簧
CN204055197U (zh) 一种转向限位支架与稳定杆连杆安装支架一体式结构
CN203211038U (zh) 一种高强度橡胶衬套汽车悬臂
CN205930091U (zh) 扭杆弹簧悬架总成及汽车
CN206202157U (zh) 一种防震型汽车导航仪
CN206801669U (zh) 用于轿车前排气管减震缓冲块
CN206067397U (zh) 一种双叉臂式悬架的控制臂结构
CN203472996U (zh) 一种前纵梁及具有前纵梁的汽车
CN206856434U (zh) 一种连接杆
CN20505926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减震安装结构
CN204506383U (zh) 汽车摆臂安装支架总成
CN107933233B (zh) 一种汽车悬架的减震装置
CN218257603U (zh)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CN215622470U (zh) 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摩托车架
CN203198657U (zh) 一种汽车摆臂总成
CN208745680U (zh) 一种可自动探测损坏情况的汽车摆臂
CN206217620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5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7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