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1337U -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1337U
CN206841337U CN201720610008.9U CN201720610008U CN206841337U CN 206841337 U CN206841337 U CN 206841337U CN 201720610008 U CN201720610008 U CN 201720610008U CN 206841337 U CN206841337 U CN 206841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girders
support
shell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00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晨曦
张大威
刘晓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00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1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1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1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所述安全支架包括:防撞梁连接部;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防撞梁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凹槽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第二本体与支撑部件之间设有凹槽部件以减弱安全支架的局部结构,这样当安全支架遭受到行人撞击时,安全支架会在凹槽部件处定向折断,达到缓冲的目的,以降低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Description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往往需要安装多样化的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单元配合使用。汽车做为广泛应用控制技术的产业,对传感器的使用程度随之日益增加。
一般来说,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需要车辆在前后端(甚至侧面)安装视频传感器。这意味着需要在车体上配置相应的支架传感器,以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安装支架一般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刚性梁(例如,防撞梁)上并向外突出。这样一来,车辆发生事故碰撞行人时,这些向外突出的安装支架及传感器会对行人造成额外伤害,形成安全隐患。行业内的技术人员迫切需要在撞击情况下发生向内定向断裂的安装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用传感器支架发生碰撞时无法向内溃缩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其特点在于,所述安全支架包括:
防撞梁连接部;
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防撞梁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本体;以及
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凹槽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凸起空腔,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凸起空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本体空腔,所述本体空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壳壁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壁两端的两第二壳壁,两所述第二壳壁与所述第一壳壁组合呈U形,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壳壁的末端,所述凹槽部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壳壁的厚度。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部件开口以及与所述部件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三壳壁,所述第三壳壁的三条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壁、两所述第二壳壁。
较佳地,所述防撞梁连接部包括相邻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一防撞梁连接板以及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较佳地,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端的两折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折弯板的两限位板,两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固定板组合呈U形,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折弯板的更靠近所述防撞梁连接板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防撞梁连接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材质为塑料。
一种车用防撞梁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撞梁组件包括:
防撞梁;
防撞梁连接部,包括与所述防撞梁焊接连接的一防撞梁连接板和固定板;
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防撞梁连接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本体,以及
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凹槽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凸起空腔,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凸起空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本体空腔,所述本体空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壳壁,抵接于所述防撞梁;以及
两第二壳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壁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二壳壁与所述第一壳壁组合呈U形;
其中,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壳壁的末端,所述凹槽部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壳壁的厚度。
较佳地,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还包括:
两折弯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两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固定板组合呈U形;
两限位板,分别与两所述折弯板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折弯板的更靠近所述防撞梁连接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防撞梁焊接连接。
一种汽车,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撞梁组件。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中,第二本体与支撑部件之间设有凹槽部件以减弱安全支架的局部结构,这样当安全支架遭受到行人撞击时,安全支架会在凹槽部件处定向折断,达到缓冲的目的,以降低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汽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传感器已安装。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传感器未安装。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支架组件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支架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支架组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连接板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连接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连接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前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前支架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前支架的前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前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后支架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后支架的后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后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下的防撞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传感器已示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汽车
20:防撞梁组件
100:防撞梁
200:传感器
210:定位螺栓
211:定位部件
300:安全支架
310:防撞梁连接部
311:防撞梁连接板
312:固定板
313:折弯板
314:限位板
315:凹部
316:定位通孔
317:定位螺母
320:安装支架
330:支架螺栓
400:前支架(第一支架)
410:前本体(第一本体)
411:固定孔
420:翻边
430:凸起部
431:定位孔
432:凸起空腔
433:定位板
500:后支架(第二支架)
510:后本体(第二本体)
511:本体空腔
512:空心圆柱体
520:凹槽部件
530:支撑部件
531:上壳壁(第一壳壁)
532:侧壳壁(第二壳壁)
533:后壳壁(第三壳壁)
534:部件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可以理解地,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10,该汽车10的前端设置保险杠。保险杠将防撞梁(见图2)遮在车体内部。防撞梁安装传感器,以向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信号。
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防撞梁组件20的示意性结构。防撞梁组件20包括防撞梁100和安全支架300,安全支架300固定设置于防撞梁100。传感器200安装在安全支架300上,接收汽车的前端信号并发送到控制器(未示出)。传感器200的位置相对于防撞梁略向前突出。本实施中,安全支架30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防撞梁100上。
图4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安全支架300的示意性结构,其中,安全支架300包括防撞梁连接部310和安装支架320。安装支架320包括前支架400和后支架500。前支架400和后支架500分体制成,固定在一起后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撞梁连接部310上。
图8至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防撞梁连接部310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防撞梁连接部310包括相邻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一防撞梁连接板311以及一固定板3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撞梁连接部310还包括位于固定板312两端的两折弯板313以及分别连接于两折弯板313的两限位板314。两折弯板313与固定板312组合呈U形。限位板314连接于折弯板313的更靠近防撞梁连接板311的一端,即限位板314位于折弯板313的上端。固定板312、折弯板313之间通过圆角过渡,折弯板313、限位板314之间通过圆角过渡,防止应力集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撞梁连接板311的长度小于固定板312的长度。防撞梁连接板311和固定板312的连接处形成有两个凹部315,两个凹部315的设置减弱了防撞梁连接板311和固定板312的连接处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312上设有两个定位通孔316,两个定位通孔316均为圆孔,它们的后侧相应地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母317,两个定位螺母317均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板312的后表面。
防撞梁连接部310的材质可为金属。具体地,防撞梁连接部310可为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
图12、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前支架400两个角度下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14、图15分别示出了前支架400的前视和侧视示意性结构。其中图12主要显示的为前支架400的前面和侧面,图13主要显示的为前支架400的后面和侧面。
前支架400包括前本体410。前支架400可为塑料件,可采用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等方法制造。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本体410呈板状结构,前支架400还具有翻边420,翻边420设置在前本体410的三个周边,以增加结构强度。
前本体410的上部分上设有两个固定孔411,两个固定孔411中的一个为圆孔,另一个为一字孔,方便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本体410的下部分上设有三个凸起部430。每个凸起部430具有一个凸起空腔432,且每个凸起部430上设有一个定位孔431,凸起空腔432与定位孔431相连通。三个凸起部430均设置在前本体410的侧面。且凸起部430往前本体410的前侧凸起。凸起部430的前端板为定位板433。定位孔431为异形孔,截面类似于两个交叉的Z字。异形孔的形状、凸起部430的个数均与传感器200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凸起部430的个数为三,也不限制异形孔的具体形状。
图16、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后支架500两个角度下的示意性立体结构,图18、图19分别示出了后支架500的后视和侧视示性结构。其中图16主要显示的为后支架500的前面和侧面,图17主要显示的为后支架500的后面和侧面。后支架500从下至上依次为后本体510、凹槽部件520、支撑部件530。后支架500可为塑料件,可采用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等方法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本体510具有一本体空腔511,本体空腔511内设有若干加强筋。如图16所示,本体空腔511内的若干加强筋呈网格状。如上可以满足传感器安装时所需的调节强度。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网格状的加强筋,其他能起到加强作用、抗变形作用的加强筋均可以适用。本体空腔511内还设有三个空心圆柱体512,它们与前支架400的三个凸起空腔432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530包括上壳壁531以及分别位于上壳壁531两端的两个侧壳壁532。同时,支撑部件530还包括后壳壁533、部件开口534,其中部件开口534面向前本体410(可结合参考图6),后壳壁533与部件开口534相对设置。
两个侧壳壁532与上壳壁531组合呈U形,凹槽部件520连接于侧壳壁532的远离上壳壁531的末端。即凹槽部件520位于侧壳壁532的下端。后壳壁533的三条边缘分别连接于上壳壁531、两个侧壳壁532。凹槽部件520的厚度小于侧壳壁532的厚度。凹槽部件520处形成凹槽结构。上壳壁531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出的条纹状加强筋。
结合图4-7,安全支架300中,前支架400的前本体410与后支架500的后本体510采用超音波熔接等焊接方法固定连接,以形成安装支架320。空心圆柱体512的前凸出部分位于凸起空腔432内。前本体410盖合本体空腔511。前本体410的上部分以及支撑部件530分别设置于固定板312的两侧。固定板312不超出凹槽部件520与后本体510的连接边缘,即固定板312位于凹槽部件520的下边缘的上方。前本体410的上部分的固定孔411与固定板312的定位通孔316对齐,通过螺栓以及定位螺母317将前本体410与固定板312固定连接,具有安装可靠、拆卸方便的优点。
在可替代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20也可一体成型,前本体410、后本体510一体成型为一个支架本体。
图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示出了防撞梁组件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驾驶辅助系统的传感器200。防撞梁组件20的装配过程大致如下:先将防撞梁连接部310焊接于防撞梁100;前支架400与后支架500通过超音波焊接方式焊接为安装支架320,此后,通过支架螺栓330将安装支架320与防撞梁连接部310固定;最后,将传感器200安装于前支架400。
结合图2-3,在防撞梁组件20中,防撞梁连接板311与防撞梁100焊接。且限位板314抵接于防撞梁的一下表面。上壳壁531的上表面的加强筋同样抵接于防撞梁100的下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板314与防撞梁100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如此支撑部件530可以与防撞梁100具有相互的力的作用。在传感器200安装时,传感器200的调整力会具有一部分垂直向上的分力,此时,防撞梁100对支撑部件530的垂直向下的压力可以抵消这部分分力,支撑部件530起到支撑作用。一旦发生行人撞击,安装支架320会在凹槽部件520处折断,固定板312的下部分,即前本体410的下部分和后本体510会往后弯折、溃缩,达到缓冲的目的,以降低对行人造成的伤害。且在前本体410的下部分和后本体510有往后弯折的趋势或往后弯折期间,防撞梁100也会对支撑部件530施加压力,这样支撑部件530基本保持位置不变,而使得凹槽部件520处更易、更快折断,进一步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此外,当撞击力进一步增大时,防撞梁连接部310易在凹部315处发生弯折甚至断裂,固定板312往后弯折、溃缩,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200具有三个定位螺栓210,每个定位螺栓210具有一个定位部件211。定位部件21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异形板体,分别为前异形板体、后异形板体。定位孔431的形状根据定位部件211的形状具体设计,凸起部430的个数也与定位螺栓210的个数相匹配。
传感器200安装过程中,定位部件211中的后异形板体可以穿过定位孔431以进入凸起空腔432,且进入凸起空腔432后可旋转一个角度。此后,后异形板体便无法穿过该定位孔431以离开凸起空腔432。而此时,前异形板体也无法穿过该定位孔431,如此以实现定位。即,传感器200装配完成后,传感器200的定位螺栓210的一部分位于该凸起空腔432内,两个异形板体卡设于定位板433,即后异形板体、前异形板体分别位于定位板433的两侧。这样采用三个定位板433对传感器200实现定位,精度较高,操作也较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支架包括:
防撞梁连接部;
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防撞梁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本体;以及
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凹槽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凸起空腔,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凸起空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本体空腔,所述本体空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壳壁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壁两端的两第二壳壁,两所述第二壳壁与所述第一壳壁组合呈U形,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壳壁的末端,所述凹槽部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壳壁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部件开口以及与所述部件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三壳壁,所述第三壳壁的三条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壁、两所述第二壳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部包括相邻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一防撞梁连接板以及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两端的两折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折弯板的两限位板,两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固定板组合呈U形,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折弯板的更靠近所述防撞梁连接板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支架,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材质为塑料。
9.一种车用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组件包括:
防撞梁;
防撞梁连接部,包括与所述防撞梁焊接连接的一防撞梁连接板和固定板;
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防撞梁连接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本体,以及
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本体、凹槽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支撑部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凸起空腔,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凸起空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梁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本体空腔,所述本体空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梁组件,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壳壁,抵接于所述防撞梁;以及
两第二壳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壁的两端,且两所述第二壳壁与所述第一壳壁组合呈U形;
其中,所述凹槽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壁的远离所述第一壳壁的末端,所述凹槽部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壳壁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梁组件,其中,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还包括:
两折弯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两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固定板组合呈U形;
两限位板,分别与两所述折弯板连接,且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折弯板的更靠近所述防撞梁连接板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防撞梁焊接连接。
1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组件。
CN201720610008.9U 2017-05-27 2017-05-27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Active CN206841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0008.9U CN206841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0008.9U CN206841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1337U true CN206841337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0008.9U Active CN206841337U (zh) 2017-05-27 2017-05-27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1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519A (zh) * 2017-05-27 2017-08-11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519A (zh) * 2017-05-27 2017-08-11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CN107031519B (zh) * 2017-05-27 2023-09-01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6575U (zh) 双层前防撞梁总成
CN206954318U (zh) 汽车的车身
CN105365721B (zh) 保险杠模块
CN104540724B (zh) 包括在碰撞情况下受控变形的翼子板支承件的车辆结构
CN206841337U (zh)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CN203294198U (zh)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汽车前端模块载架
CN209410163U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车架总成
CN109941350B (zh) 车身前部框架结构及汽车
CN107031519A (zh) 车用传感器安全支架及包括其的防撞梁组件和汽车
CN206485405U (zh) 汽车翼子板固定结构
CN209336845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5352391B (zh) 一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6579706U (zh) 车身骨架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06436960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碰撞横梁加强结构
CN106143633B (zh) 车身侧围b柱连接结构
CN207809521U (zh)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N209634571U (zh) 汽车车架的悬臂式安装支架
CN210063146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子板
CN203854731U (zh) 一种车辆水箱上横梁总成
CN209008521U (zh) 一种新型结构复合材料汽车前防撞梁
CN207737366U (zh) 一种汽车的铝合金前防撞梁
CN213323369U (zh) 翼子板与车身连接结构
CN209290271U (zh) 高位刹车灯支架和汽车
CN110712602A (zh) 一种汽车辅助驾驶用车道偏航预警装置
CN203974947U (zh) 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及车辆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