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9521U -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9521U
CN207809521U CN201721764065.9U CN201721764065U CN207809521U CN 207809521 U CN207809521 U CN 207809521U CN 201721764065 U CN201721764065 U CN 201721764065U CN 207809521 U CN207809521 U CN 207809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ft front
hole
plate
backboard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40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忠浪
董炜江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illion Heng Smar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illion Heng Smar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efei Billion Heng Smar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7640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9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9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9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包括左前门槛内板,左前门槛内板包括底板和背板,底板和背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左前门槛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利用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使得左前门槛内板与后冷凝器螺母板、风扇螺母板之间的装配操作变得简单,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左前门槛内板中底板和背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利用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使得左前挡泥板与左前门槛内板之间的装配操作变得简单,方便装配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第1000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大国行列。
当今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车身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可行性、简便性对设计者来讲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汽车焊装主拼线、下部线工艺对生产节拍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定,其中门槛内板的结构形式更是关系到其焊接工位及下部工艺模块的划分,直接影响到生产线节拍。
目前常见门槛内板结构方式为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必须在车身下部线焊接,如汽车左前门槛内板以及汽车右前门槛内板。其车身下部焊接方式为:首先将前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焊接完成,然后将左右门槛分别沿Y的正负方向装件,然后完成下部总成焊接,这种焊接方式的主要优点为:工艺简单、门槛装件不受地板横梁Y向尺寸偏差影响,容易实现。其中,左门槛包括左前门槛内板。目前的左前门槛内板结构单一,其结构类似L形,其包括底板和背板,底板的尾端和背板的尾端连接为一体,为增加结构强度,在左前门槛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型槽,所述第一压型槽由位于底板侧壁的第一分槽和位于背板侧壁的第二分槽连通组成。当左前门槛内板装配完成后,往左前门槛内板上安装驾驶室空调系统中的后冷凝器螺母板、风扇螺母板及左前挡泥板等时发现,由于焊接角度刁钻,使得后冷凝器螺母板、风扇螺母板及左前挡泥板与左前门槛内板之间的焊接固定操作变得麻烦,不利于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包括左前门槛内板,所述左前门槛内板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底板的尾端和背板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型槽,所述第一压型槽由位于底板侧壁的第一分槽和位于背板侧壁的第二分槽连通组成,所述第一压型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底板和背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设置在第一压型槽的内部,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包括与底板和背板的连接处相适配的加强板体,所述加强板体与第一压型槽的槽底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所述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包括L形安装板,安装板包括横板和纵板,所述横板的尾部与纵板的尾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与背板焊接连接,所述纵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块,两个凸块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凸块的中央设置有贯穿凸块和纵板的第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加强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翻边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压型槽,两个第二压型槽之间设置有间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板的首部还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纵板的首部还设置有第四翻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翻边与横板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翻边与纵板相互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利用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使得左前门槛内板与后冷凝器螺母板、风扇螺母板之间的装配操作变得简单,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左前门槛内板中底板和背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利用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使得左前挡泥板与左前门槛内板之间的装配操作变得简单,方便装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结构示意图(侧视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结构示意图(仰视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所述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包括左前门槛内板,所述左前门槛内板包括底板11和背板12,所述底板11的尾端和背板12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型槽13,所述第一压型槽13由位于底板11侧壁的第一分槽131和位于背板12侧壁的第二分槽132连通组成,所述第一压型槽13的槽底设置有两个圆形的第一通孔14;所述底板11和背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设置在第一压型槽13的内部,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包括与底板11和背板12的连接处相适配的加强板体21,所述加强板体21与第一压型槽13的槽底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4位置相对应的圆形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11的直径与第一通孔14的直径相等;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所述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包括L形安装板,安装板包括横板31和纵板32,所述横板31的尾部与纵板32的尾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31与背板12焊接连接,所述纵板3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块33,两个凸块33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凸块33的中央设置有贯穿凸块33和纵板32的第三通孔331。
所述第一压型槽13使得左前门槛内板的抗弯强度和抗压显著提高,其中,第一压型槽13使得底板11的抗弯强度和抗压显著提高,第二分槽132使得背板12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显著提高。用来固定汽车驾驶室内空调系统中的后冷凝器及风扇的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被固定在底板11和背板12的连接处,螺栓穿过其中一个第二通孔211后与后冷凝器的螺母板螺纹连接,螺栓穿过另外一个第二通孔211后与风扇螺母板螺纹连接;所述加强板体21还能够提高底板11和背板12连接处的机械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22,所述加强板体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23。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的存在,不但使得所述加强板体21的安装变得方便,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板体21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翻边2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压型槽231,两个第二压型槽231之间设置有间隔。两个第二压型槽231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板体21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这使得加装在底板11和背板12连接处的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不但能够用于冷凝器螺母板以及风扇螺母板的固定,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底板11和背板12连接处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
汽车驾驶室下方的左前挡泥板与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螺栓穿过第三通孔331后与左前挡泥板之间完成螺栓连接,凸块33起到“垫片”的作用,使得固定结构更紧固。通过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将左前挡泥板与左前门槛内板之间完成固定,使得左前挡泥板与左前门槛内板之间的装配操作变得简单。进一步地,所述横板31的首部还设置有第三翻边311,所述纵板32的首部还设置有第四翻边3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翻边311与横板31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翻边321与纵板32相互垂直。第三翻边311能够提高横板31的抗弯强度,同时也避免横板31的首部在安装时伤人。第四翻边321能够提高纵板32的抗弯强度,同时也避免纵板32的首部在安装时伤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包括左前门槛内板,所述左前门槛内板包括底板(11)和背板(12),所述底板(11)的尾端和背板(12)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型槽(13),所述第一压型槽(13)由位于底板(11)侧壁的第一分槽(131)和位于背板(12)侧壁的第二分槽(132)连通组成,所述第一压型槽(13)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和背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设置在第一压型槽(13)的内部,所述后冷凝器及风扇螺母板组件(2)包括与底板(11)和背板(12)的连接处相适配的加强板体(21),所述加强板体(21)与第一压型槽(13)的槽底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1);所述左前门槛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所述左前挡泥板安装支架组件(3)包括L形安装板,安装板包括横板(31)和纵板(32),所述横板(31)的尾部与纵板(32)的尾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31)与背板(12)焊接连接,所述纵板(3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矩形凸块(33),两个凸块(33)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凸块(33)的中央设置有贯穿凸块(33)和纵板(32)的第三通孔(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22),所述加强板体(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2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压型槽(231),两个第二压型槽(231)之间设置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1)的首部还设置有第三翻边(311),所述纵板(32)的首部还设置有第四翻边(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边(311)与横板(31)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翻边(321)与纵板(32)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211)均为圆孔,所述第一通孔(14)的直径与第二通孔(211)的直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4)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11)的个数为两个。
CN201721764065.9U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Active CN207809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4065.9U CN207809521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4065.9U CN207809521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9521U true CN207809521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4065.9U Active CN207809521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9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039A (zh) * 2017-12-18 2018-06-01 合肥亿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039A (zh) * 2017-12-18 2018-06-01 合肥亿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N108100039B (zh) * 2017-12-18 2023-10-17 合肥亿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61695A1 (zh) 汽车的车身
CN106379417A (zh) 一种汽车前端支架总成
CN207809521U (zh)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N203473021U (zh) 一种翼子板及具有该翼子板的车辆
CN215622274U (zh) 一种汽车车身c柱结构
CN206734399U (zh) 一种纤维增强型车身前端框架
CN206485405U (zh) 汽车翼子板固定结构
CN106184390B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
CN209336845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07758885U (zh) 一种复合材料仪表板横梁
CN108100039A (zh)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N203637949U (zh) 一种汽车前挡板总成
CN206367513U (zh)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CN106143633B (zh) 车身侧围b柱连接结构
CN106985911A (zh)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CN209535216U (zh) 半承载式车身的车身结构
CN215043324U (zh) 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塑料板安装支架
CN110182025A (zh) 一种汽车车门下铰链加强件
CN209921217U (zh) 车载通信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20924306U (zh) 一种车载翼子板安装板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16034674U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204775518U (zh) 一种汽车前风窗框结构及汽车
CN209776574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6086905U (zh) 一种用于消除翼子板安装间隙及面差的连接支架
CN218021859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000 intersection of Tian Du road and Tang Lu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after: HEFEI Y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intersection of Tian Du road and Tang Lu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EFEI Y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