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流切割设备上可移动的切割机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流切割设备上可移动的切割机架。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大规格的铸铁型材而言,传统切割机架一般采用固定式,市场上的切割机架普遍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存放和运输不便,有的虽有可伸缩的工件支撑座但缺少对工件支撑座的支撑,在加工较长工件时易导致机架不稳固,容易翻倒;而且操作过程中板材可能会移动,致使切割长度有所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单流切割设备上可移动的切割机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单流切割设备上可移动的切割机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行走轮梁;设置于其中一行走轮梁上的第一左立柱和第二左立柱;设置于另一行走轮梁上的第一右立柱和第二右立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左立柱和所述第一右立柱之间的前梁;以及连接在第二左立柱和所述第二右立柱之间的后梁;所述第一右立柱和第二右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左立柱和第二左立柱的高度;所述第一右立柱和第二右立柱的顶端设有一顶端连接梁;所述顶端连接梁的内侧设有一油缸座连接板。所述顶端连接梁与所述第一左立柱之间设有一前倾斜梁;所述顶端连接梁与所述第二左立柱之间设有一后倾斜梁。
优选的,每一所述行走轮梁包括一工字形主体;所述工字形主体由平行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通过竖板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工字形主体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补强板;每一端部上的两个第一补强板分别位于所述竖板的两侧,且均连接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工字形主体靠近其中间位置设有多个筋板,每一筋板连接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筋板为梯形筋板或者三角筋板。
优选的,所述下翼板的两端在其下表面上可拆卸地连接一行走轮连接板。
优选的,每一上翼板上均设有两个立柱连接板,所述第一左立柱和所述第二左立柱分别通过两个立柱连接板连接至其中一所述行走轮梁上;所述第一右立柱和所述第二右立柱分别通过另两个立柱连接板连接另一所述行走轮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切割机架结构简单,承载重量大、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割机架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第一行走轮梁1;第一左立柱10;第二左立柱11;第一右立柱12;前梁13;顶端连接梁14;油缸座连接板15;前倾斜梁16;工字形主体101;上翼板102;上翼板102;下翼板103;竖板108;第一补强板104;筋板105;行走轮连接板106;立柱连接板107;竖板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单流切割设备上可移动的切割机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行走轮梁1;设置于其中一行走轮梁1上的第一左立柱10和第二左立柱11;设置于另一行走轮梁1上的第一右立柱12和第二右立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左立柱10和所述第一右立柱12之间的前梁13;以及连接在第二左立柱11和所述第二右立柱之间的后梁;所述第一右立柱12和第二右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左立柱10和第二左立柱11的高度;所述第一右立柱12和第二右立柱的顶端设有一顶端连接梁14;所述顶端连接梁14的内侧设有一油缸座连接板15。所述顶端连接梁14与所述第一左立柱10之间设有一前倾斜梁16;所述顶端连接梁14与所述第二左立柱11之间设有一后倾斜梁。
每一所述行走轮梁1包括一工字形主体101;所述工字形主体101由平行设置的上翼板102和下翼板103通过竖板108连接而成。
所述工字形主体10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补强板104;每一端部上的两个第一补强板104分别位于所述竖板108的两侧,且均连接在上翼板102和下翼板103之间。通过增加第一补强板104降低所述工字形主体101的应力集中,提高所述工字形主体101的强度。
所述工字形主体101靠近其中间位置设有多个筋板105,每一筋板105连接在上翼板102和下翼板103之间,通过筋板105减小所述上翼板102和下翼板103的抗扭力、减少失稳,使所述工字形主体101受力不变形,加强承受能力。所述筋板105可选择梯形筋板或者三角筋板,优选梯形筋板,梯形筋板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和焊接咬边,且更具有美观性。
所述下翼板103的两端在其下表面上可拆卸地连接一行走轮连接板106,通过行走轮连接板106连接主动轮系或者被动轮系,可拆卸的方式可选择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的方式等等。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方便主动轮系或者被动轮系的拆卸和维修。
每一上翼板102上均设有两个立柱连接板107,所述第一左立柱10和所述第二左立柱11分别通过两个立柱连接板107连接至其中一所述行走轮梁1上;所述第一右立柱12和所述第二右立柱分别通过另两个立柱连接板107连接另一所述行走轮梁1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