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9324U -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9324U
CN206719324U CN201720258682.5U CN201720258682U CN206719324U CN 206719324 U CN206719324 U CN 206719324U CN 201720258682 U CN201720258682 U CN 201720258682U CN 206719324 U CN206719324 U CN 206719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pring
positive compensation
time
compensation gas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586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岭
李晖
白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586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9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9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9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提供回正力补偿而存在的小角度补偿力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任何转向操作工况下都需要车辆快速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就需要车辆具有较好的回正性能,部分车辆由于前期匹配或转向系统加工工艺限制,回正阻力较大,整车回正性能差,这样就需要驾驶员提供额外的操作动作和手力来帮助车辆回到直线行驶状态,长时间行驶过程明显增加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强度。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大主销后倾角和减小转向系统摩擦的办法来提升转向回正性能,但主销内倾角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主销内倾角会引发新的不良问题,如轮胎磨损、高速发抖等问题;由于受到国内转向器生产工艺水平的限制,通过优化转向器加工工艺,来降低转向系统摩擦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回正力矩小的液压助力转向车型转向回正缓慢或无法完全回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公开号为CN2640874Y、申请名称为“汽车车桥阻尼转向机构”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车桥阻尼转向机构,该阻尼转向机构包括一对布置于车桥与横向拉杆之间的螺旋弹簧。当车辆转向时,横向拉杆压缩对应侧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储能为车辆回正提供助力,从而提高车辆的回正能力。车辆自身的转向系统本身就具备回正能力,在回正行程末端车辆不能完全回正或者小角度转向时回正力不够才是车辆存在的真实问题,通过螺旋弹簧提高车辆的回正力则存在以下问题:螺旋弹簧所能提供的回正力与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关系很大,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小则回正力小,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大则回正力大,根据车辆的实际工作状况,车辆在小转角(小转角可以是车辆本身转角较小,或者是大转角转向回正行程的末尾)时才需要回正力补偿,也就是说小转角时需要能够提供较大的回正力补偿,而现有的螺旋弹簧在小转角时,由于弹簧的压缩量较小,因此只能提供较小的回正力补偿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果提高螺旋弹簧弹性系数的话,会导致在大角度转向时,转向阻力过大,另外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提供回正力补偿而存在的小角度补偿力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技术方案为:
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卡环与转向拉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的技术方案为:
车辆,包括底盘和方向盘,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方向盘和其中一个转向节传动相连,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卡环与转向拉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提供回正补偿力,当转向节朝左转向时,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储能,当转向结束后由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提供回正补偿力,当转向节朝右转向时,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储能,当转向结束后由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提供回正补偿力,气弹簧与螺旋弹簧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气弹簧可以在其行程范围内提恒定的作用力,因此可以为车辆在较小转角时提供较大的补偿力,保证车辆的回正性能,同时还可以实现车辆大角度转弯时也不会造成过大的转弯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的实施例1中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的实施例2中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车辆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及设置于底盘上的车身(图中未示出),车身的驾驶区设置有方向盘,底盘包括车桥8及设置车桥两端的转向节10,方向盘与其中一个转向节传动相连,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9。车桥8与转向拉杆9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1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1、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左右布置,车桥上设置有实现与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4,气弹簧连接板4为水平设置的凸字形结构,气弹簧连接板4的窄边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桥8上,气弹簧连接板4的宽边上通过左万向球铰3、右万向球铰分别铰接有与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1、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对应设置的左气弹簧导向套2和右气弹簧导向套6,左、右气弹簧导向套分别形成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的作用是为了在车辆转弯的时候,不起作用的回正补偿气弹簧可以沿导向结构自由动作,而起作用的回正补偿气弹簧可以在导向结构导向下压缩储能,万向球铰3的一端与对应弹簧导向套螺纹连接,另外一端通过螺母与气弹簧连接板4固定相连,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均包括弹簧缸体及导向装配在弹簧缸体上的活塞杆,弹簧缸体的活塞腔中冲有压缩气体,各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弹簧缸体分别导向移动装配于对应的气弹簧导向套中,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即挡板,各回正补偿气弹簧的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接卡环7,连接卡环7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向拉杆9上。
当方向盘控制转向节朝左转向时,转向拉杆9也带着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1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朝左移动,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在右气弹簧导向套中自由移动,而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1被左气弹簧导向套的挡板挡止,因此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被压缩储能,在车辆转向结束后,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释放能量为车辆回正提供补偿力,车辆右转时的工作过程与该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车辆遇到的实际问题,即车辆其实仅是在大角度转弯的回正行程末端或者小角度转弯时才会出现不能正常回正的问题,因此只有在这个时刻提供足够大的补偿力才能解决回正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弹簧的压缩行程内的动态力变化小这一特性,选取合适的气弹簧,为车辆小角度回转时提供足够大的回正补偿力,又不至于过多的增加车辆大低速大角度转向时的阻力。此外由于气弹簧的存在,也可以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车辆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左、右气弹簧导向套分别被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4上的左横向导向长孔11、右横向导向长孔12代替,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弹簧缸体上设置有左销轴,左销轴铰接在与左横向导向长孔导向配合的左滑块13上,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弹簧缸体上设置有的右销轴,右销轴铰接在与右横向导向长孔导向配合的右滑块14上。以右转弯为例,当车辆右转弯时,转向拉杆带着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朝右移动,此时左滑块在左横向导向长孔11中自由滑动,右滑块则被右横向导向长孔的右侧孔壁挡止,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5压缩储能,当转弯结束后,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释放能量而为车辆的回正过程提供补偿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实现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导向结构也可以设置于转向拉杆上;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也可以与回正补偿气弹簧的活塞杆端导向配合;气弹簧连接板上也可以设置减重孔。
底盘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底盘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各车辆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10)

1.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卡环与转向拉杆相连。
6.车辆,包括底盘和方向盘,底盘包括车桥及设置于车桥两端的转向节,两个转向节之间设置有转向拉杆,方向盘和其中一个转向节传动相连,其特征在于:车桥与转向拉杆之间设置有成对布置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和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车桥和/或转向拉杆上设置有与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导向配合的气弹簧导向结构,气弹簧导向结构使得转向节朝左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一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转向节朝右转向过程中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中的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向转向拉杆提供回正补偿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桥上设置有实现各回正补偿气弹簧连接的气弹簧连接板,所述气弹簧导向结构设置于气弹簧连接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横向导向长孔,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横向导向长孔导向移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气弹簧导向结构包括与气弹簧连接板铰接相连的分别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对应设置的气弹簧导向套,气弹簧导向套的底部具有限制对应回正补偿气弹簧移动极限的限位结构,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气弹簧导向套导向移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回正补偿气弹簧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卡环与转向拉杆相连。
CN201720258682.5U 2017-03-16 2017-03-16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Active CN206719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8682.5U CN206719324U (zh) 2017-03-16 2017-03-16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8682.5U CN206719324U (zh) 2017-03-16 2017-03-16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9324U true CN206719324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58682.5U Active CN206719324U (zh) 2017-03-16 2017-03-16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9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195A (zh) * 2017-03-16 2018-10-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195A (zh) * 2017-03-16 2018-10-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8755B (zh) 双三角形悬架轮腿式全地形移动机器人
CN206679065U (zh) 一种可转动90度角的车辆悬挂系统
CN104925132A (zh) 具有四轮转向功能的底盘
CN203543564U (zh) 一种车用双横臂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01677925U (zh) 一种用于大型矿用自卸车的转向机构
CN202378942U (zh) 一种随动转向机构及使用该转向机构的独立悬架支撑桥
CN202827729U (zh) 挂车车轮转向装置
CN112092539A (zh) 一种移动式底盘
CN201432720Y (zh)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CN211195750U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集成系统
CN103057589A (zh) 一种转向机构
CN202225905U (zh) 新型四轮转向电动观光车
CN206719324U (zh)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CN203172386U (zh) 载重汽车的双后桥悬挂
CN104890461A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1713276U (zh) 伸缩臂叉装机
CN109109589A (zh) 一种轮腿式全地形搭载平台
CN108622195A (zh) 一种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车辆
CN202225908U (zh) 汽车起重机双前轴动力转向装置
CN202175096U (zh) 大型矿用自卸车前桥对称四连杆转向总成
CN204712807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0971032Y (zh) 沙滩车前轮独立悬架
CN201124866Y (zh) 上置式横置油缸叉车转向桥
CN201784422U (zh) 一种汽车前轮的车轮悬架装置
CN213501652U (zh) 一种移动式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Industrial Zone, eighteen Li River,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