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2720Y -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32720Y
CN201432720Y CN 200920186535 CN200920186535U CN201432720Y CN 201432720 Y CN201432720 Y CN 201432720Y CN 200920186535 CN200920186535 CN 200920186535 CN 200920186535 U CN200920186535 U CN 200920186535U CN 201432720 Y CN201432720 Y CN 2014327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arm
propons
rocking arm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201865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青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201865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327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327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327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转向器(1),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通过第一桥传动机构和第二桥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桥转向节臂(13)和第二桥转向节臂(14)连接,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分别设有转向连杆I(3)和转向连杆II(7),所述的转向连杆II(7)上设有长度调节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机构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特别是有很强的通用性,能根据整车的需要而改变前桥的轴距,实现双前桥转向的灵活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重型卡车的转向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当前桥的轴距改变时,整个转向传动机构的重要部件要重新布置,包括垂臂、过渡摇臂的位置、长度等均要改变,设计工作量大,使整个结构的布置难度增大,且安装调试工作量大。如果产品结构相应尺寸有所变化,转向系统重新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目的是在双前桥的轴距改变时,只要改变一个转向连杆的长度,而不需要改变其它所有结构,即能实现整个转向传动机构的运动协调,并能保证前、后桥的转向同步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转向器,所述的动力转向器通过第一桥传动机构和第二桥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桥转向节臂和第二桥转向节臂连接,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分别设有转向连杆I和转向连杆II,所述的转向连杆II上设有长度调节结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以下两个技术方案之一:
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正反旋向的双头螺纹杆与两个套管连接的调节及旋紧结构。
或者,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两端内孔为正反旋向的内螺纹的套管与两个螺纹杆连接的调节及旋紧结构。
所述的动力转向器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所述的第一桥传动机构为:所述的转向垂臂的端部与前转向直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前转向直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转向节臂连接。
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在相对车身前后方向分别设前过渡摇臂和后过渡摇臂,所述的转向连杆II的两端将前过渡摇臂的上端和后过渡摇臂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前过渡摇臂的中间与前过渡摇臂支架铰接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的中间与后过渡摇臂支架铰接连接。
所述的前过渡摇臂支架和后过渡摇臂支架均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的侧面上。
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为:所述的动力转向器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所述的转向垂臂的中部与所述的转向连杆I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向连杆I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过渡摇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的下端与后转向直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转向直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桥转向节臂连接。
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设液压助力油缸,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后过渡摇臂连接。
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通过油缸支架铰接连接在车身纵梁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机构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特别是有很强的通用性,能根据整车的需要而改变前桥的轴距,实现双前桥转向的灵活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动力转向器,2、转向垂臂,3、转向连杆I,4、前转向直拉杆,5、前过渡摇臂支架,6、前过渡摇臂,7、转向连杆II,8、后过渡摇臂支架,9、后过渡摇臂,10、后转向直拉杆,11、液压助力油缸,12、油缸支架,13、第一桥转向节臂,14、第二桥转向节臂,15、车身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的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力转向器1,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通过第一桥传动机构和第二桥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桥转向节臂13和第二桥转向节臂14连接。
如图中所示,双前桥中的第一桥与第二桥的轴距为L,在重型卡车产品中,L是需要根据要求进行调整的,因此,在结构上需要方便地对L进行调节。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在前桥的轴距改变时,整个转向传动机构的能方便地调节,并能保证前、后桥的转向同步性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分别设有转向连杆I 3和转向连杆II 7,所述的转向连杆II 7上设有长度调节结构。
当前桥的轴距L需要改变时,只需要调整转向连杆II 7的长度以及后过渡垂臂9的位置,而不需要改变其他的部件,即能实现整个双前桥的转向机构的传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机构,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特别是有很强的通用性,能根据整车的需要而改变的不同前桥轴距的双前桥转向。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示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参考和应用: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正反旋向的双头螺纹杆与两个套管连接的调节、旋紧结构。
在调节双前桥轴距时,首先,卸下转向连杆II 7,将后过渡摇臂支架8位置调节好后,重新装上转向连杆II7,旋转双头螺纹杆,使长度合适,旋紧锁紧螺母。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两端内孔为正反旋向的内螺纹的套管与两个螺纹杆连接的调节、旋紧结构。
在调节双前桥轴距时,首先,卸下转向连杆II 7,将后过渡摇臂支架8位置调节好后,重新装上转向连杆II 7,旋转内螺纹的套管,使长度合适,旋紧锁紧螺母。
在上述两实施例中,螺杆、套管均应设用于扳手旋转的平面。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2。
所述的第一桥传动机构为:
所述的转向垂臂2的端部与前转向直拉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前转向直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转向节臂13连接。
前转向直拉杆4的前端通过球头销与转向垂臂2的下端段的锥孔相连接;前转向直拉杆4的后端和第一桥转向节臂13相连接。转向垂臂2的上端通过锥花键与动力转向器1的输出轴相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在相对车身前后方向分别设前过渡摇臂6和后过渡摇臂9,所述的转向连杆II 7的两端将前过渡摇臂6的上端和后过渡摇臂9的上端连接,前过渡摇臂6的中端连接在前过渡摇臂支架5上。
转向连杆II 7通过球头销分别与前过渡摇臂6的上端的锥孔和后过渡摇臂9的上端段的锥孔相连接,后过渡摇臂9的中端连接在后过渡摇臂支架8上。
所述的前过渡摇臂6的中间与前过渡摇臂支架5铰接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9的中间与后过渡摇臂支架8铰接连接。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过渡摇臂支架5和后过渡摇臂支架8均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15的侧面上。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为:
如前所述,动力转向器1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2。
所述的转向垂臂2的中部与所述的转向连杆I 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向连杆I 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过渡摇臂6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9的下端与后转向直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转向直拉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桥转向节臂14连接。
转向连杆I 3通过球头销分别与转向垂臂2中端段的锥孔和前过渡摇臂6的下端段的锥孔相连接。
后转向直拉杆10的前端通过球头销与后过渡摇臂9的下端段的锥孔相连接,后转向直拉杆10的后端和第二桥转向节臂14相连接。
后转向直拉杆10的球头销则通过正反旋螺纹组合的方式连接在后转向直拉杆10杆体上,实现后转向直拉杆10的球头距离调整,调整的目的是实现两根前桥转向的转向同步性。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设液压助力油缸11,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11的活塞杆的端部与后过渡摇臂9连接。
液压助力油缸11的作用是增加转向时的转向动力。
后过渡摇臂9的下端段靠上的锥孔与液压助力油缸11的活塞杆上的球头销相连接。
实施例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11通过油缸支架12铰接连接在车身纵梁15的侧面上。
液压助力油缸11的另一端则与固定在大梁侧边上油缸支架12也以球头销的方式相连接。因为液压助力油缸11在转向过程中有一定的回转运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转向器(1),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通过第一桥传动机构和第二桥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桥转向节臂(13)和第二桥转向节臂(1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分别设有转向连杆I(3)和转向连杆II(7),所述的转向连杆II(7)上设有长度调节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正反旋向的双头螺纹杆与两个套管连接的调节及旋紧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为一个两端内孔为正反旋向的内螺纹的套管与两个螺纹杆连接的调节及旋紧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2),所述的第一桥传动机构为:所述的转向垂臂(2)的端部与前转向直拉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前转向直拉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桥转向节臂(13)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在相对车身前后方向分别设前过渡摇臂(6)和后过渡摇臂(9),所述的转向连杆II(7)的两端将前过渡摇臂(6)的上端和后过渡摇臂(9)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前过渡摇臂(6)的中间与前过渡摇臂支架(5)铰接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9)的中间与后过渡摇臂支架(8)铰接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过渡摇臂支架(5)和后过渡摇臂支架(8)均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15)的侧面上。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为:所述的动力转向器(1)的动力输出件为所述的转向垂臂(2),所述的转向垂臂(2)的中部与所述的转向连杆I(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向连杆I(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过渡摇臂(6)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过渡摇臂(9)的下端与后转向直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转向直拉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桥转向节臂(14)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桥传动机构中设液压助力油缸(11),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11)的活塞杆的端部与后过渡摇臂(9)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助力油缸(11)通过油缸支架(12)铰接连接在车身纵梁(15)的侧面上。
CN 200920186535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27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186535 CN201432720Y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186535 CN201432720Y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32720Y true CN201432720Y (zh) 2010-03-31

Family

ID=4205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201865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2720Y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32720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191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8x8越野车独立悬架带双转向器的双转向装置
CN103167797A (zh) * 2010-10-11 2013-06-19 大虎株式会社 拖拉机
CN103359162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859713A (zh) * 2015-05-06 2015-08-26 安徽舒凯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下作业车辆上所用液压拉杆
CN104691233B (zh) * 2015-02-04 2017-01-04 台州吉利润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设有转向连杆的电动汽车前桥及加工方法
CN108773411A (zh) * 2018-06-08 2018-11-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摆臂
CN111216791A (zh) * 2020-01-09 2020-06-02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传动系统连接件、转向传动系统及汽车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797A (zh) * 2010-10-11 2013-06-19 大虎株式会社 拖拉机
CN103167797B (zh) * 2010-10-11 2016-05-04 大虎株式会社 拖拉机
CN103359162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359162B (zh) * 2012-04-01 2016-03-3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923191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8x8越野车独立悬架带双转向器的双转向装置
CN104691233B (zh) * 2015-02-04 2017-01-04 台州吉利润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设有转向连杆的电动汽车前桥及加工方法
CN104859713A (zh) * 2015-05-06 2015-08-26 安徽舒凯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下作业车辆上所用液压拉杆
CN108773411A (zh) * 2018-06-08 2018-11-0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摆臂
CN108773411B (zh) * 2018-06-08 2019-1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拉杆摆臂
CN111216791A (zh) * 2020-01-09 2020-06-02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转向传动系统连接件、转向传动系统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2720Y (zh)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
CN102431586B (zh) 一体化转向和悬架系统
CN101486382B (zh) 可收展与主动调节平衡悬架系统
CN105667587A (zh) 一种电动车的行走转向机构
CN205311696U (zh) 一种电动车的全转向机构
CN201761299U (zh) 车轮间距调节机构
CN201951546U (zh) 五轴货车后轮随动转向装置
KR20070079739A (ko) 후륜 토우각 제어장치의 액튜에이터 구조
CN102632921A (zh) 一种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电动推杆式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225908U (zh) 汽车起重机双前轴动力转向装置
CN110682757A (zh) 一种机械式主动悬架机构
CN2761449Y (zh) 双横臂摇杆式独立悬架
CN102050147B (zh) 五轴货车后轮随动转向装置
CN112793661B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WO2021093693A1 (zh) 一种机械式主动悬架机构
CN204264261U (zh) 一种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
CN101428642B (zh) 五轴重型汽车转向系统
CN200971108Y (zh) 汽车方向盘调节机构
CN2830138Y (zh) 汽车消扭悬架
CN201619600U (zh) 前后桥用机械传输的转向系统
CN2933945Y (zh) 七桥超重型多功能特种汽车
CN2926004Y (zh) 汽车多轴转向桥的转向装置
CN200985048Y (zh) 后桥装置转向桥的汽车
CN101670853B (zh) 一种双体车的转向机构
CN2934011Y (zh) 一种后桥转向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Qingl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G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hui

Inventor before: Yang Qingl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QINGLONG TO: YANG QINGLONG ZHANG GANG ZHANG YONGHUI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