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1768U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1768U
CN206671768U CN201720318415.2U CN201720318415U CN206671768U CN 206671768 U CN206671768 U CN 206671768U CN 201720318415 U CN201720318415 U CN 201720318415U CN 206671768 U CN206671768 U CN 20667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xle
delevoping cartridge
supporting member
cartridg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84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圭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1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于设置于显影盒的机构可靠地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的显影盒(1),其具备:显影辊(12),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联轴节(CP),能够将沿着轴向的轴作为中心旋转;第一齿轮(G1),通过从联轴节(CP)接受驱动力而能够以沿着轴向的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G2),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且相对于第一齿轮(G1)能够以第一轴(X1)为中心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支承部件(60),将第二齿轮(G2)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将第一轴(X1)作为中心而与第二齿轮(G2)共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显影辊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显影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具备显影部和显影剂补给部,该显影部具有显影辊,该显影剂补给部具有对显影部内补给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辊。该显影装置具备:补给辊齿轮,该补给辊齿轮固定于显影剂补给辊的旋转轴;驱动源,该驱动源驱动补给辊齿轮;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用于驱动显影辊等;惰轮,该惰轮位于补给辊齿轮和齿轮机构之间。
惰轮能够在卡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该卡合位置是惰轮与补给辊齿轮及齿轮机构啮合的位置,该分离位置是惰轮与补给辊齿轮及齿轮机构脱离的位置。由此,能够进行从补给辊齿轮向齿轮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79167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惰轮沿轴向移动。因此,惰轮在相对于旋转的补给辊齿轮或齿轮机构而从分离位置向卡合位置移动时,存在如下情况:补给辊齿轮的齿轮齿或齿轮机构的齿轮齿发生干涉而无法移动到卡合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于设置于显影盒的机构可靠地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显影盒具备:显影辊,该显影辊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联轴节,该联轴节能够将沿着所述轴向的轴作为中心旋转;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能够通过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而将沿着所述轴向的第一轴作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且该第二齿轮能够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二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该结构,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的第二齿轮设置于显影盒,因此能够通过第二齿轮可靠地进行驱动力向设置于显影盒的机构或安装于显影盒的机构的传递或解除。具体而言,相对于从联轴节接受驱动力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一边啮合一边旋转,因此与例如使两个齿轮间的齿轮沿轴向移动而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对于作为驱动力传递的对象的机构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齿轮支承所述支承部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件沿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支承所述径向上的所述支承部件的一端部,所述支承部件在与所述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支承所述第二齿轮。
由此,与例如第一齿轮支承支承部件的中央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支承部件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齿轮具有齿轮齿,所述支承部件的一端部相比于所述齿轮齿的齿顶圆位于内侧。
由此,与例如支承部件的一端部伸出到第一齿轮的齿轮齿的齿顶圆的外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配置于第一齿轮附近的其它部件与支承部件的一端部的干涉。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件的一端部是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的第一圆筒部,所述第一齿轮具有第二圆筒部,该第二圆筒部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而沿所述轴向延伸,该第二圆筒部支承所述第一圆筒部。
由此,第一圆筒部的方向不根据支承部件的旋转而改变,因此,能够抑制配置于第一圆筒部附近的其它部件与第一圆筒部的干涉。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具备:框体,该框体能够收容显影剂;以及搅拌器,该搅拌器能够搅拌所述框体内的显影剂且具有能够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支承所述第一齿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圆筒部从所述第一齿轮的与框体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沿所述轴向延伸。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具有:联轴节齿轮,该联轴节齿轮与所述联轴节同轴旋转;大径齿轮,该大径齿轮与所述联轴节齿轮啮合;小径齿轮,该小径齿轮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大径齿轮之间并能够与所述大径齿轮一起旋转,该小径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该小径齿轮的外径比所述大径齿轮的外径小,所述第二圆筒部配置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大径齿轮之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具备凸轮,该凸轮通过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而使所述第二齿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凸轮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从而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三轴为中心旋转。
由此,通过利用来自联轴节的驱动力而旋转的凸轮来使第二齿轮旋转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因此,与例如通过产生大的力的大型螺线管来使第二齿轮旋转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地利用输入到联轴节的驱动力并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凸轮具有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的凸轮面,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沿着所述凸轮面。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具备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能够以所述第三轴为中心旋转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该第三齿轮与所述凸轮一起旋转。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具备杆,该杆能够将沿所述轴向延伸的轴作为中心旋转,所述第三齿轮能够旋转至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该第三位置是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的位置,该第四位置是不从所述联轴节传递驱动力的位置,所述杆构成为与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齿轮卡合。
另外,也可以是,具有弹簧,该弹簧沿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方向对所述第三齿轮施力,以使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杆卡合。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杆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旋转。
由此,杆与第一轴同轴配置,因此,能够实现显影盒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齿轮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齿轮相比远离所述第三齿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从动齿轮啮合,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从动齿轮分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从动齿轮啮合,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从动齿轮分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件通过与所述凸轮接触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二位置,通过与所述凸轮分离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件通过与所述凸轮接触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一位置,通过与所述凸轮分离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中,在内部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剂盒构成为能够装卸,所述显影剂盒具有所述从动齿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剂具备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能够沿着所述轴向输送内部的调色剂以将内部的显影剂排出到外部,且该输送部件能够将沿着所述轴向的轴作为中心旋转,所述从动齿轮构成为使所述输送部件旋转。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显影盒还具备感光鼓。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于设置于显影盒的机构可靠地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2是将显影盒分解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中(a)是从轴向外侧沿着轴向看支承部件的图、(b)是从轴向外侧看支承部件的立体图、(c)是从轴向内侧看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4中(a)是从轴向外侧沿着轴向看第三齿轮的图、(b)是从轴向外侧看第三齿轮的立体图。
图5中(a)是从轴向内侧沿着轴向看第三齿轮的图、(b)是从轴向内侧看第三齿轮的立体图。
图6中(a)是从轴向外侧沿着轴向看杆的图、(b)是从轴向外侧看杆的立体图、(c)是从轴向内侧看杆的立体图。
图7中(a)是从轴向外侧看第二罩的立体图、(b)是从轴向内侧看第二罩的立体图。
图8中(a)~(c)是表示将显影剂盒向显影盒安装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9中(a)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侧视图、(b)是图11的Ⅰ-Ⅰ处剖视图、(c)是图11的Ⅱ-Ⅱ处剖视图。
图10中(a)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侧视图、(b)是图11的Ⅰ-Ⅰ处剖视图、(c)是图11的Ⅱ-Ⅱ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第一罩以及第二罩安装于框体的状态的图。
图12中(a)~(c)是表示第一卡合部从突出部脱离时的各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13中(a)~(c)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时的各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14中(a)~(c)是表示在第一齿轮齿部从第一齿轮脱离时的各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图,(a)~(c)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图,(a)~(c)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图,(a)~(c)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图,(a)~(c)是表示在第二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各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19中(a)、(b)是表示突出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各齿轮齿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显影盒的图。
符号说明
1 显影盒
12 显影辊
31 凸轮
CP 联轴节
G1 第一齿轮
G2 第二齿轮
60 支承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适当的附图一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处理盒PC具备显影盒1和显影剂盒2。
显影盒1具备:框体11、显影辊12、供给辊13、层厚限制刮片14、搅拌器15。框体11在内部收容显影剂。框体11支承层厚限制刮片14,并且可旋转地支承显影辊12、供给辊13、以及搅拌器15。
显影辊12是对在未图示的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供给显影剂的辊。显影辊12能够以在轴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
供给辊13是将框体11内的显影剂向显影辊12供给的辊。层厚限制刮片14是限制显影辊12上的显影剂的厚度的部件。
搅拌器15具备旋转轴15A和搅拌翼15B,该旋转轴15A能够以沿着轴向的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该搅拌翼15B固定在旋转轴15A上。框体11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15A。搅拌翼15B与旋转轴15A一起旋转从而搅拌框体11内的显影剂。
显影剂盒2相对于显影盒1可装卸。显影剂盒2具备框体21和输送部件22,该框体21在内部收容显影剂,该输送部件22将框体21内的显影剂向显影盒1排出。输送部件22能够以沿着轴向的轴为中心旋转,并能够通过旋转来沿着轴向输送内部的显影剂。具体而言,输送部件22是在轴的周面具有螺旋状叶片的螺旋钻。输送部件22的叶片可以与旋转轴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用薄膜状的部件来作为与旋转轴不同的部件形成。
框体21具有排出口21A,该排出口21A用于将框体21内的显影剂送向显影盒1。显影盒1的框体11具有与排出口21A面对面的接收口11A。排出口21A和接收口11A在输送部件22的下方,并且位于输送部件22的轴向的一端侧。由此,当输送部件22将显影剂向轴向的一端侧输送时,被送到一端侧的显影剂经由排出口21A以及接收口11A而被供给到框体11内。
并且,如图9(a)所示,输送部件22具有从动齿轮22G,该从动齿轮22G用于使输送部件22旋转。从动齿轮22G位于如下位置:在显影剂盒2安装于显影盒1的状态下,来自显影盒1的后述可旋转移动的第二齿轮G2的驱动力能够传递到的位置。从动齿轮22G支承在输送部件22的轴上。
如图2及图9(a)所示,显影盒1具备:联轴节CP、显影齿轮Gd、供给齿轮Gs、第四齿轮40、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第三齿轮30、杆50、支承部件60、第一弹簧S1、第二弹簧S2。并且,显影盒1具备安装于框体11的轴向一端侧的第一罩C1以及第二罩C2,第一罩C1使联轴节CP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并从外覆盖联轴节CP的其它部分、显影齿轮Gd以及供给齿轮Gs。第二罩C2从外覆盖第四齿轮40、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第三齿轮30、杆50、支承部件60、第一弹簧S1以及第二弹簧S2。
第一弹簧S1是在旋转方向对杆50施力用的扭矩弹簧。第一弹簧具有线圈部S13、第一棒状部S11、第二棒状部S12,第一棒状部S11从线圈部S13的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第二棒状部S12在轴向上从线圈部S13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第一弹簧S1的线圈部S13收容于后述的杆50的主体部54内。第一弹簧S1的第二棒状部S12与框体11的卡合突起11C卡合。卡合突起11C是从轴套11F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肋,轴套11F可旋转地支承第4齿轮40。第一弹簧S1的第一棒状部S11与后述的杆50的第一臂51卡合。
第二弹簧S2是对第三齿轮30施力用的扭矩弹簧。第二弹簧S2具有线圈部S23、第一棒状部S21、第二棒状部S22,第一棒状部S21从线圈部S23的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第二棒状部S22在轴向上从线圈部S23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第二弹簧S2的线圈部S23由形成于框体11的支承轴11D支承。支承轴11D从框体11向轴向突出。第二弹簧S2的第二棒状部S22与形成于框体11的突出片11E卡合。第二弹簧S2的第一棒状部S21与后述第三齿轮30的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或第二弹簧卡合部34卡合。
联轴节CP能够以沿着轴向的轴为中心旋转。联轴节CP构成为输入驱动力,该驱动力来自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框体的电动机等驱动源。联轴节CP具有联轴节齿轮Gc。联轴节齿轮Gc与联轴节CP同轴并与联轴节CP一起旋转。
显影齿轮Gd是驱动显影辊1用的齿轮。显影齿轮Gd固定在显影辊12的旋转轴的端部。显影齿轮Gd与联轴节齿轮Gc啮合。由此,显影齿轮Gd受到来自联轴节齿轮Gc的驱动力而与显影辊12一起旋转。
供给齿轮Gs是驱动供给辊13用的齿轮。供给齿轮Gs固定在供给辊13的旋转轴的端部。供给齿轮Gs与联轴节齿轮Gc啮合。由此,供给齿轮Gs受到来自联轴节齿轮Gc的驱动力而与供给辊13一起旋转。
第四齿轮40能够以向轴向延伸的第四轴X4为中心旋转。具体而言,轴套11F可旋转地支承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具有大径齿轮41和小径齿轮42。大径齿轮41相比于小径齿轮42配置于在轴向上远离框体11的外表面的位置。大径齿轮41面向第一齿轮G1的与框体11相反侧的面。大径齿轮41与联轴节齿轮Gc啮合。由此,大径齿轮41受到来自联轴节CP的驱动力而与小径齿轮42一起以第四轴X4为中心旋转。
小径齿轮42在轴向上位于框体11和大径齿轮41之间。小径齿轮42的外径比大径齿轮41的外径小。如图9(c)所示,小径齿轮42与第一齿轮G1啮合。由此,第一齿轮G1受到来自小径齿轮42的驱动力而旋转。
第一齿轮G1能够以沿着轴向的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第一齿轮G1固定在搅拌器15的旋转轴15A上。换言之,搅拌器15的旋转轴15A支承第一齿轮G1。由此第一齿轮G1与搅拌器15一起旋转。
如图9(a)和图2所示,第一齿轮G1具有形成于周面的齿轮齿G11和第二圆筒部G12。第二圆筒部G12从第一齿轮G1的与框体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向轴向延伸。第二圆筒部G12可旋转地支承第一圆筒部61的内周面,该第一圆筒部61是后述的支承部件60的一端部。另外,第一圆筒部61相比于第一齿轮G1的齿轮齿G11的齿顶圆位于内侧。
第二圆筒部G12在轴向上位于框体11和大径齿轮41之间。从轴向看,第二圆筒部G12与大径齿轮41重叠。第二圆筒部G12形成为以第一轴X1(参照图9(c))为中心的圆筒状。
如图9(c)所示,第二齿轮G2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第二轴X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G2与第一齿轮G1啮合。第二齿轮G2能够相对于第一齿轮G1以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移动。具体而言,第二齿轮G2能够在图9(c)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10(c)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第二齿轮G2在位于第一位置时与从动齿轮22G分离。第二齿轮G2在位于第二位置时,与从动齿轮22G相邻并与该从动齿轮22G啮合。由此,第二齿轮G2在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对从动齿轮22G输出驱动力。
如图9(a)以及图2所示,支承部件60是可旋转地支承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的部件。支承部件60能够与第二齿轮G2一起以第一轴X1(参照图9(c))为中心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如图3(a)~(c)所示,支承部件60具有:第一圆筒部61、第一延伸部62、第二延伸部63,第一延伸部62从第一圆筒部61向第一齿轮G1的径向延伸,第二延伸部63从第一圆筒部61以及第一延伸部62向第三齿轮30(参照图9(a))延伸。第一圆筒部61设置于第一齿轮G1的径向上的第一延伸部62的一端部。第一圆筒部61形成为以第一轴X1为中心的圆筒状。
第一延伸部62在与设有第一圆筒部61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具有圆筒状的支承轴部62A。支承轴部62A从第一延伸部62向轴向内侧突出。支承轴部62A可旋转地支承第二齿轮G2。第一延伸部62具有在周缘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的肋62B。
第二延伸部63具有能够与后述凸轮面31D接触的弯曲部63A。弯曲部63A弯曲为沿着凸轮面31D(参照图9(a))。具体而言,弯曲部63A以随着远离第一圆筒部61而远离后述第三轴X3的方式从第一圆筒部61延伸后,以靠近第三轴X3的方式延伸。第二延伸部63具有在周缘部向轴向内侧突出的肋63B。肋63B的轴向内侧的端面与第一延伸部62的肋62B的端面面对面,并连接于该肋62B。由此,第二延伸部63相比于第一延伸部62位于轴向外侧。
如图9(a)所示,第三齿轮30能够以沿着轴向的第三轴X3为中心旋转。第三齿轮30具有使第二齿轮G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凸轮31。第三齿轮30和凸轮31构成为一个部件,并能够一起以第三轴X3为中心旋转。
具体而言,如图4(a)、(b)所示,第三齿轮30一体地具有:以第三轴X3为中心的旋转轴32;以第三轴X3为中心的圆板状的圆板部33;从圆板部33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凸轮31;从圆板部33向轴向外侧突出的第二弹簧卡合部34。框体11可旋转地支承旋转轴32。圆板部33从旋转轴32的轴向的中央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第二弹簧卡合部34是能够与第二弹簧S2的第一棒状部S21(参照图10(a))卡合的部位。第二弹簧卡合部34从圆板部33的与框体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第二弹簧卡合部34位于在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远离凸轮31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弹簧卡合部34相对于第三轴X3位于凸轮31的相反侧。第二弹簧卡合部34具有第四部位34A、第五部位34B、第六部位34C,第四部位34A向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延伸,第五部位34B从第四部位34A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向第三轴X3侧延伸,第六部位34C从第四部位34A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第三轴X3延伸。
第四部位34A在从第六部位34C沿着大致旋转方向延伸后,向第五部位34B圆弧状地弯曲。第五部位34B以及第六部位34C与旋转轴32连接。第四部位34A在第三齿轮30的径向上位于第三齿轮30的后述齿轮齿部35的齿顶的内侧。
凸轮31从圆板部33的与框体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凸轮31的轴向的长度比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轴向的长度长。凸轮31具有第一部位31A、第二部位31B、第三部位31C,第一部位31A向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延伸,第二部位31B从第一部位31A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向第三轴X3侧延伸,第三部位31C从第一部位31A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第三轴X3侧延伸。
第一部位31A在从第三部位31C沿着大致旋转方向延伸后,向第二部位31B圆弧状地弯曲。第二部位31B以及第三部位31C与旋转轴32连接。并且,第一部位31A的外周面变为能够与支承部件60(参照图9(a))接触的凸轮面31D。第一部位31A在第三齿轮30的径向上位于第三齿轮30的后述齿轮齿部35的齿顶的内侧。
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凸轮31(凸轮面31D)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支承部件60的弯曲部63A接触。并且,如图10(a)所示,凸轮31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二位置时,从支承部件60分离。另外,支承部件60通过被旋转的凸轮31推压而与第二齿轮G2一起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位于第一位置的支承部件60通过凸轮31向从支承部件60分离的方向旋转而一边由凸轮31支承一边与第二齿轮G2一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并且,在支承部件60与凸轮31接触时的第二轴X2和第三轴X3之间的距离比在支承部件60与凸轮31分离时的第二轴X2和第三轴X3之间的距离长。换言之,配置于第一位置的第二齿轮G2相比于配置于第二位置的第二齿轮G2,位于远离第三轴X3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第二轴X2和第三轴X3之间的距离比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第二轴X2和第三轴X3之间的距离长。
如图4(a)、(b)所示,凸轮31在圆板部33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第二弹簧S2(参照图9(a))卡合的第一弹簧卡合部31E。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是轴向的长度与第二弹簧卡合部34相同的部分,为了方便起见,用填充的方式在图中表示。
在此,上述支承部件60的第二延伸部63和圆板部33之间的距离比第一弹簧卡合部31E以及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轴向的长度大。由此,如图9(a)以及图10(a)所示,对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或第二弹簧卡合部34施力的第二弹簧S2相比于第二延伸部63配置于轴向内侧,以使第二弹簧S2不与第二延伸部63干涉。
如图5(a)、(b)所示,第三齿轮30在周面具有齿轮齿部35和缺齿部36。齿轮齿部35以及缺齿部36从圆板部33向轴向内侧突出。具体而言,齿轮齿部35形成于从圆板部33向轴向内侧突出的圆筒部38的周面。并且,缺齿部36构成圆筒部38的周面。圆筒部38与旋转轴32同轴且比旋转轴32的直径大。
齿轮齿部35包含第一齿轮齿部35A和第二齿轮齿部35B而构成。第一齿轮齿部35A相对于第三轴X3位于与第二齿轮齿部35B相反的一侧。第一齿轮齿部35A的一部分位于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和第二弹簧卡合部34之间。第二齿轮齿部35B的一部分位于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和第二弹簧卡合部34之间。
第一齿轮齿部35A以及第二齿轮齿部35B位于能够与第一齿轮G1(参照图9(c))啮合的位置。换言之,第一齿轮齿部35A以及第二齿轮齿部35B的齿顶圆与第一齿轮G1的齿轮齿G11的齿顶圆重合。第一齿轮齿部35A在第二齿轮G2从第一位置(图9(a)的位置)旋转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0(a)的位置)时,与第一齿轮G1啮合。由此,通过第一齿轮齿部35A或第二齿轮齿部35B与第一齿轮G1啮合,驱动力从第一齿轮G1被传递到第三齿轮30,而使凸轮31仅旋转规定角度(大致180°)。
缺齿部36包含第一缺齿部36A和第二缺齿部36B而构成。第一缺齿部36A相对于第三轴X3位于第二缺齿部36B的相反侧。换言之,在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第一缺齿部36A或第二缺齿部36B位于第一齿轮齿部35A和第二缺齿部35B之间。
第一缺齿部36A在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和第二弹簧卡合部34之间。第二缺齿部36B在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和第二弹簧卡合部34之间。
如图9(c)所示,第一缺齿部36A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齿轮G1相对。如图10(c)所示,第二缺齿部36B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齿轮G1相对。
即,第三齿轮30能够旋转到第一齿轮G1与齿轮齿部35啮合的第三位置和缺齿部36与第一齿轮G1相对的第四位置。在此,第三位置是指第一齿轮G1与第一齿轮齿部35A或第二齿轮齿部35B中的任一个齿轮齿啮合的任意位置。并且,第四位置是指第一齿轮G1与第一缺齿部36A或第二缺齿部36B相对的任意位置。并且,第三齿轮30在位于第三位置时从第一齿轮G1受到驱动力,在位于第四位置时从第一齿轮G1传递来的驱动力被切断。
回到图5(a)、(b),第三齿轮30具有突出部37。突出部37位于第二齿轮齿部35B的轴向内侧。换言之,突出部37在轴向上配置于框体11和齿轮齿部35之间。突出部37从旋转轴32的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37相比于第二齿轮齿部35B的齿顶圆位于径向内侧。
突出部37具有第七部位37A、第八部位37B、第九部位37C,第七部位37A向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延伸,第八部位37B从第七部位37A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向第三轴X3侧延伸,第九部位37C从第七部位37A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第三轴X3延伸。第七部位37A以第三轴X3为中心形成为圆弧状。第八部位37B以及第九部位37C与旋转轴32连接。
如图2所示,框体11具有圆筒状的圆筒部11B,该圆筒部11B以第一轴X1为中心向轴向延伸。圆筒部11B形成为包围搅拌器15的旋转轴15A。圆筒部11B可旋转地支承杆50。杆50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齿轮G1和框体11之间。并且,杆50在轴向上配置于大径齿轮41和框体11之间。
如图6(a)~(c)所示,杆50能够以第一轴X1为中心在第五位置(图9(b)的位置)和第六位置(图10(b)的位置)之间旋转。杆50具有:以第一轴X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主体部54;和能够与主体部54一起旋转的第一臂51、第二臂52、以及第三臂53。
主体部54具有:以第一轴X1为中心的环状的板状部54A;从板状部54A的内周缘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内周凸缘部54B;从板状部54A的外周缘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圆弧状的第一外周凸缘部54C以及第二外周凸缘部54D。内周凸缘部54B的外周面和各外周凸缘部54C、54D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是如图2所示的收容第一弹簧S1的线圈部S13用的收容空间。
第一外周凸缘部54C相对于第一轴X1位于第二外周凸缘部54D的相反侧。第一外周凸缘部54C的旋转方向的两端部从第三臂53向杆50的旋转方向分离。第一外周凸缘部54C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在旋转方向上位于第一臂51和第二臂52之间。第一外周凸缘部54C的轴向外侧的端面具有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54E。凹部54E内的空间是如图2所示的第一弹簧S1的第一棒部S11所插入的空间。凹部54E在径向上与第一臂51的后述的弹簧钩挂部51D面对面。第一弹簧S1的第一棒状部S11通过凹部54E内而与弹簧钩挂部51D卡合。由此,第一弹簧S1将杆50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沿杆50的旋转方向施力(参照图9(b)、图10(b))。
第二外周凸缘部54D从第三臂53的基端部到第二臂52的基端部为止沿着旋转方向延伸。第二外周凸缘部54D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体而言与第二臂5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第一外周凸缘部54C之间的空间是如图2所示的第一弹簧S1的第二棒部S12所插入的空间。
并且,板状部54A的轴向内侧的面具有向轴向内侧突出的旋转限制部54F。旋转限制部54F位于在框体11上形成的未图示的圆弧状的槽内。并且,通过框体11的槽的各端部来限制旋转限制部54F的移动,从而将杆50限制在第五位置或第六位置。
第一臂51在杆50位于第五位置时,从主体部54向第三齿轮30延伸(参照图9(b))。第一臂51具有板状部51A、第一卡合部51B、连接部51C,板状部51A与第一轴X1正交,第一卡合部51B从板状部51A的与主体部5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连接部51C将第一卡合部51B和主体部54的第一外周凸缘部54C连接。
第一卡合部51B与第一轴X1正交并且形成为包含面51F的板状,面51F与穿过第一轴X1的第一直线L1正交。第一卡合部51B的面51F是第一卡合部51B中的主体部54的径向内侧的面。如图9(b)所示,第一卡合部51B的面51F在杆50位于第五位置时能够与第三齿轮30的突出部37卡合。即,在杆50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一卡合部51B位于突出部37的旋转轨迹内。并且,如图10(b)所示,在杆50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一卡合部51B位于突出部37的旋转轨迹外。
并且,在突出部37与第一卡合部51B卡合的状态下,如图9(c)所示,第三齿轮30的第一缺齿部36A与第一齿轮G1相对。即,第一卡合部51B在第三齿轮30处于从第一齿轮G1传递的驱动力被切断的第四位置时,与突出部37卡合。由此,第三齿轮30维持不会从第一齿轮G1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并且,在第一卡合部51B与突出部37卡合时,如图9(a)所示,第二弹簧S2与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接触。由此,第二弹簧S2在突出部37向第一卡合部51B靠近的方向上对第三齿轮30向旋转方向施力。此时,因为从突出部37接收作用力的第一卡合部51B的面51F与上述第一直线L1正交,所以施加到第一卡合部51B的作用力作用于沿着第一直线L1方向。由此,作用力不作用在使杆50转动的方向上,因此能够通过作用力来抑制杆50的转动。
并且,在突出部37与第一卡合部51B卡合的状态下,如图9(a)所示,凸轮31相比于第三轴X3被保持在上方的位置,且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
回到图6(a)~(c),连接部51C从板状部51A的旋转方向的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连接部51C在径向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弹簧钩挂部51D,该弹簧钩挂部51D向与板状部51A相反的一侧延伸。
第二臂52在杆50位于第六位置时,从主体部54向第三齿轮30延伸(参照图10(b))。第二臂52具有板状部52A、第二卡合部52B、连接部52C,板状部52A与第一轴X1正交,第二卡合部52B从板状部52A的与主体部5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轴向外侧突出,连接部52C连接第二卡合部52B和主体部54的第二外周凸缘部54D。板状部52A和板状部51A通过从主体部54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板状部55而连接。
第二卡合部52B与第一轴X1正交并且形成为包含面52F的板状,面52F与穿过第一轴X1的第二直线L2正交。第二卡合部52B的面52F是第二卡合部52B中的主体部54的径向外侧的面。如图10(b)所示,第二卡合部52B的面52F在杆50位于第六位置时能够与第三齿轮30的突出部37卡合。即,在杆50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二卡合部52B位于突出部37的旋转轨迹内。并且,如图9(b)所示,在杆50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二卡合部52B位于突出部37的旋转轨迹外。
并且,在突出部37与第二卡合部52B卡合的状态下,如图10(c)所示,第三齿轮30的第二缺齿部36B与第一齿轮G1相对。即,第二卡合部52B在第三齿轮30处于从第一齿轮G1传递的驱动力被切断的第四位置时,与突出部37卡合。由此,第三齿轮30维持不会从第一齿轮G1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并且,在第二卡合部52B与突出部37卡合时,如图10(a)所示,第二弹簧S2与第二弹簧卡合部34接触。由此,第二弹簧S2在突出部37向第二卡合部52B靠近的方向上对第三齿轮30向旋转方向施力。此时,因为从突出部37接受作用力的第二卡合部52B的面52F与上述第二直线L2正交,所以施加到第二卡合部52B的作用力作用于沿着第二直线L2的方向。由此,弹性力不作用在使杆50旋转的方向上,因此能够通过作用力来抑制杆50的回动。
并且,在突出部37与第二卡合部52B卡合的状态下,如图10(a)所示,凸轮31相比于第三轴X3被保持在下方的位置,且第二齿轮G2位于第二位置。
回到图6(a)~(c),第三臂53具有第一延伸部53A、第二延伸部53B、第三延伸部53C、接受部53D。第一延伸部53A在从主体部54向第一臂51的相反侧延伸后,向从第五位置到第六位置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53A具有与第一轴X1正交的板状部和从板状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多个肋。
第二延伸部53B从第一延伸部53A的端部向轴向外侧以及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延伸部53B在剖视图中形成为L形状。
第三延伸部53C从第二延伸部53B的端部向上述第一方向的相反侧延伸。第三延伸部53C在剖视图中形成为L形状。
接受部53D从第三延伸部53C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接受部53D构成为接受来自外部的力。具体而言,接受部53D构成为接受来自驱动杆DL(参照图10(a))的力,该驱动杆DL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从接受部53D到第一轴X1的距离比从第一卡合部51B到第一轴X1的距离长。并且,从接受部53D到第一轴X1的距离比从第二卡合部52B到第一轴X1的距离长。
如图7(a)、(b)所示,第二罩C2具有引导部C21,该引导部C21引导设置于显影剂盒2的突起23(参照图8(a))。在此,突起23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长的长条状。突起2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于上述输送部件22(参照图1)的旋转轴。
引导部C21具有第一引导部C22、C23,第二引导部C24、C25,第三引导部C26、C27,第一引导部C22、C23沿着长度方向引导突起23,第二引导部C24、C25对突起23以输送部件22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情况进行引导,第三引导部C26、C27限制突起23的旋转。第一引导部C22、C23的引导面相对于第三引导部C26、C27的引导面成直角。
通过像这样构成引导部C21,显影剂盒2相对于显影盒1,在以图8(a)、(b)所示的方向插入后,旋转90°并以图8(c)所示的方向安装。
接着,对处理盒PC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不使输送部件22旋转,而想要使显影辊12、供给辊13以及搅拌器15旋转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驱动杆DL配置于从杆50分离的位置。由此,杆50通过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而位于第五位置。
此时,如图9(b)所示,第三齿轮30的突出部37与杆50的第一卡合部51B卡合。并且,如图9(c)所示,第三齿轮30的第一缺齿部36A与第一齿轮G1相对。此外,如图9(a)所示,支承部件60由凸轮31抬起。由此,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
通过像这样配置各部件,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联轴节CP输入的驱动力被直接传递到显影齿轮Gd以及供给齿轮Gs,并经由第四齿轮40而传递到第一齿轮G1。另外,第二齿轮G2以从从动齿轮22G分离的状态空转。由此,可以使输送部件22不旋转而只有显影辊12、供给辊13以及搅拌器15旋转。
当使驱动杆DL从该状态旋转到图12(b)所示的位置时,通过驱动杆DL,杆50的第三臂53克服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并被按压,杆50从第五位置旋转到第六位置。由此,杆50的第一卡合部51B从突出部37脱离。
当第一卡合部51B从突出部37脱离时,如图12(a)所示,通过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第三齿轮30绕图示的逆时针旋转。由此,如图12(c)所示,第三齿轮30的第一齿轮齿部35A与第一齿轮G1啮合。
当第一齿轮齿部35A与第一齿轮G1啮合时,如图13(c)所示,来自第一齿轮G1的驱动力被传递,从而使第三齿轮30进一步旋转。由此,如图13(a)所示,凸轮31向离开支承部件60的方向旋转。
当凸轮31像这样旋转时,由凸轮31支承的支承部件60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具体而言,支承部件60通过与第一齿轮G1摩擦卡合而向与第一齿轮G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通过支承部件60的这种旋转,由支承部件60支承的第二齿轮G2也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由此,第二齿轮G2与从动齿轮22G啮合,输送部件22旋转。
之后,通过第三齿轮30进一步旋转,第二弹簧卡合部34与第二弹簧S2的第一棒状部S21接触并将第一棒状部S21按压到图示上方。另外,在由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按压第一棒状部S21的最初阶段中,第二弹簧卡合部34克服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并将第一棒状部S21向上顶起。并且,当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分与第一棒状部S21接触时,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相对于第二弹簧卡合部34向旋转方向下游侧作用。
如图14(c)所示,当第三齿轮30的第一齿轮齿部35A从第一齿轮G1脱离时,从第一齿轮G1向第三齿轮30的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此时,如图14(a)所示,第二弹簧S2变为对第二弹簧卡合部34向旋转方向下游侧施力的状态,因此,第三齿轮30通过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而稍微旋转,并如图14(b)所示突出部37与杆50的第二卡合部52B卡合。由此,如图14(a)所示,第三齿轮30的旋转停止,凸轮31保持在从支承部件60离开的位置,因此第二齿轮G2维持在第二位置。
另外,在使驱动杆DL从图14(a)~(c)的状态回到原来的位置(图9(a)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动作与在图12~图14所示的动作大致相同,因此,对相同的动作省略说明。当使驱动杆DL回到原来的位置(图9(a)的位置)时,杆50通过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而从第六位置回到第五位置。由此,第二卡合部52B从突出部37脱离,并通过与上述的动作相同的动作来使凸轮31旋转并停止到图9(a)的位置。支承部件60由这样地旋转的凸轮31按压并旋转,从而第二齿轮G2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例如以下的效果。
能够用联轴节CP的驱动力来使设置于显影盒1的可移动的第二齿轮G2移动。
第二齿轮G2通过利用来自联轴节CP的驱动力旋转的凸轮31而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因此,与在显影盒设置例如产生大的力的大型螺线管并通过螺线管来使第二齿轮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活用输入到联轴节CP的驱动力并实现成本的降低。
支承部件60支承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第二齿轮G2在与第一齿轮G1啮合的状态下,与支承部件60一起以第一轴X1为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由此,第二齿轮G2一边保持与第一齿轮G1之间的距离,一边在第一齿轮G1处于旋转状态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因此,第二齿轮G2能够对于输送部件22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并且,与例如将两个齿轮之间的齿轮向轴向移动而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的结构相比,第二齿轮G2以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对于输送部件22可靠地进行驱动力的传递或解除。
凸轮面31D与支承部件60接触。支承部件60在与凸轮面31D接触的状态下不会相对于凸轮面31D移动。因此,与例如使凸轮面与第二齿轮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凸轮面31D的磨损。
凸轮31和第三齿轮30构成为一个部件,因此与例如使凸轮和第三齿轮分体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结构简单化。
在齿轮齿部35与第一齿轮G1啮合时,凸轮31接受来自第一齿轮G1的驱动力而旋转,因此,能够通过凸轮31使第二齿轮G2良好地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并且,在缺齿部36与第一齿轮G1相对时,凸轮31不接受来自第一齿轮G1的驱动力,因此能够通过凸轮31将第二齿轮G2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即,利用向一个方向旋转的第三齿轮30,能够将第二齿轮G2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杆50与第一齿轮G1配置为同轴。由此,能够设置用于配置与第一齿轮G1啮合的第四齿轮40的空间。因此,能够实现显影盒1的小型化。
从突出部37向第一卡合部51B的面51F施加的力沿着与第一轴X1正交的第一直线L1的方向作用,因此能够通过来自突出部37的力来抑制杆50的摆动。
从突出部37向第二卡合部52B的面52F施加的力沿着与第一轴X1正交的第二直线L2的方向作用,因此,能够通过来自突出部37的力来抑制杆50的摆动。
当杆50和第三齿轮30的卡合解除时,第三齿轮30通过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而旋转,因此能够使齿轮齿部35和第一齿轮G1可靠地卡合。
凸轮31具有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因此凸轮31具有如下两种功能:使第二齿轮G2旋转的功能;和与第二弹簧S2卡合的功能。
在具有凸轮面31D的第一部位31A的旋转方向两端部,设置有向第三轴线X3延伸的第二部位31B以及第三部位31C,因此能够通过第二部位31B以及第三部位31C来加强凸轮面31D。
由于设置有第一弹簧卡合部31E和从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沿旋转方向离开的第二弹簧卡合部34,因此即使第三齿轮30的方向改变,第二弹簧S2也可以对第一弹簧卡合部31E以及第二弹簧卡合部34中的任一个进行施力。
由于通过第四部位34A、向第三轴线X3延伸的第五部位34B以及第六部位34C来构成第二弹簧卡合部34,因此可以提高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刚性。
使凸轮31的轴向的长度比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轴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在第二弹簧卡合部34的轴向的一方侧配置支承部件60。因此,支承部件60能够在不与第二弹簧卡合部34接触的情况下与凸轮31的凸轮面31D接触。
使从接受部53D到第一轴X1的距离比从第一卡合部51B到第一轴X1的距离长,因此即使向接受部53D施加的力小,根据杠杆原理,也能够使第一卡合部51B容易摆动。
使从接受部53D到第一轴X1的距离比从第二卡合部52B到第一轴X1的距离长,因此即使向接受部53D施加的力小,根据杠杆原理,也能够使第二卡合部52B容易摆动。
第一齿轮G1对支承部件60的一端部进行支承,因此与例如第一齿轮对支承部件的中央部进行支承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支承部件60小型化。
支承部件60的一端部相比于第一齿轮G1的齿轮齿G11的齿顶圆位于内侧,因此与例如支承部件的一端部相比于第一齿轮的齿轮齿的齿顶圆向外侧伸出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在第一齿轮G1附近配置的其它的部件与支承部件60的一端部的干涉。
杆50配置于第一齿轮G1和框体11之间,因此能够在第一齿轮G1的框体11的相反侧配置其它的部件(第四齿轮40的大径齿轮41)。
通过将杆50配置于框体11和大径齿轮41之间,能够有效地活用框体11和大径齿轮41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使显影盒1小型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所例示那样以各种方式进行利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一位置(从从动齿轮22G分离的位置)时,凸轮31与支承部件60接触,在第二齿轮G2位于第二位置(与从动齿轮22G啮合的位置)时,凸轮31从支承部件60分离,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5(a)~(c)所示,在第二齿轮G2从从动齿轮22G分离时,凸轮31从支承部件60分离,也可以如图16(a)~(c)所示,在第二齿轮G2与从动齿轮22G啮合时,凸轮31与支承部件600接触。在此,该方式所涉及的支承部件60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60的形状差异大,但是对于以第一轴X1为中心旋转用的结构或可旋转地支承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省略结构的详细说明。另外,其它的部件也存在稍微的形状差异,但是为了实现各部件的功能的结构自身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该结构中,当使驱动杆DL从图15(a)的位置向图16(a)的位置旋转时,杆50从第五位置转动到第六位置,且第一卡合部51B从突出部37脱离。由此,第三齿轮30通过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而旋转,且第一齿轮齿部35A与第一齿轮G1啮合。
当第一齿轮齿部35A与第一齿轮G1啮合时,第三齿轮30从第一齿轮G1接受驱动力并沿着图示顺时针旋转。由此,凸轮31从图示下侧的位置向图示上侧的位置旋转。并且,当凸轮31与支承部件600接触时,支承部件600通过凸轮31而被向上顶起,并与第二齿轮G2一起移动到第一位置。
如图16(c)所示,当第二缺齿部36B与第一齿轮G1相对时,从第一齿轮G1向第三齿轮G3的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之后,通过第二弹簧S2对第一弹簧卡合部31E施力,如图16(b)所示,突出部37与第二卡合部52B卡合,第三齿轮30的旋转被停止且凸轮31维持在支承支承部件600的位置。
当使驱动杆DL从图16(a)的位置向图15(a)的位置旋转时,通过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杆50从第六位置旋转到第五位置,且第二卡合部52B从突出部37脱离。由此,凸轮31向离开支承部件600的方向旋转。通过这样的凸轮31的旋转,由凸轮31支承的支承部件600逐渐向图示下方旋转,且第二齿轮G2移动到图15(a)所示的第二位置。另外,支承部件600通过在第二位置通过未图示的保持部件而保持在第二位置。
如图15(c)所示,当第一缺齿部36A与第一齿轮G1相对时,从第一齿轮G1向第三齿轮G3的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之后,通过第二弹簧S2对第二弹簧卡合部34施力,如图15(b)所示,突出部37与第一卡合部51B卡合,第三齿轮30的旋转被停止且凸轮31维持在从支承部件600分离的位置。即,在支承部件600与第二齿轮G2一起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轮31从支承部件600分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凸轮31与支承部件60接触/分离来使第二齿轮G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7(a)所示,通过第三齿轮S3将支承部件60以及第二齿轮G2保持在第一位置,如图18(a)所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三齿轮30的凸轮31来解除由第三弹簧S3产生的支承并由此使支承部件60以及第二齿轮G2移动到第二位置。
具体而言,在该结构中,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齿轮30拆除第二弹簧卡合部34,并设置第三弹簧S3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弹簧S2。第三弹簧S3是扭矩弹簧。第三弹簧S3具有线圈部S33、第一棒状部S31、第二棒状部S32,第一棒状部S31从线圈部S33的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第二棒状部S32从线圈部S33的另一端部向外侧延伸。线圈部S33由框体11支承。第二棒状部S32与框体11卡合。第一棒状部S31与位于第一位置的支承部件60接触。第一棒状部S31的一部分位于凸轮31的旋转轨迹内。
在该结构中,当使驱动杆DL从图17(a)的位置向图18(a)的位置旋转时,杆50从第五位置旋转到第六位置,第一卡合部51B从突出部37脱离。由此,第三齿轮30旋转且凸轮31沿着图示逆时针旋转。
如图18(a)所示,当旋转的凸轮31与第三弹簧S3的第一棒部S31接触时,第一棒状部S31通过由凸轮31的按压而沿着图示顺时针转动。由此,第一棒状部S31对支承部件60的支承被解除,支承部件60与第二齿轮G2一起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当使驱动杆DL从图18(a)的位置向图17(a)的位置旋转时,杆50从第六位置旋转到第五位置,第二卡合部52B从突出部37脱离。由此,第三齿轮30旋转,且凸轮31向离开第一棒状部S31的方向旋转。
由此,第一棒状部S31通过其作用力而回到图17(a)所示的位置。在该动作的途中,当第一棒状部S31与支承部件60接触时,支承部件60通过第一棒状部S31被向图示逆时针方向按压。由此,支承部件60与第二齿轮G2一起移动到第一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显影剂盒2可装卸的显影盒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显影剂盒也可以与显影盒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显影盒设置有第一收容部、第二收容部、输送部件、以及从动齿轮,第一收容部在内部收容显影剂,第二收容部接受第一收容部内的显影剂,输送部件设置于第一收容部内且构成为将第一收容部内的显影剂向上述第二收容部输送,从动齿轮是使输送部件旋转用的齿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齿轮可以构成为在位于第二位置时与从动齿轮啮合。
另外,如图21所示,显影盒1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感光鼓PD,该感光鼓PD被从显影辊12供给显影剂。
突出部37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例如图19(a)、(b)所示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19(a)所示,该方式的突出部370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第七部位37A、第八部位37B以及第九部位37C。第七部位37A的外周面具有向旋转轴32凹陷的凹部371。凹部371是能够与第一卡合部51B卡合的大小。从凹部371到配置于第三齿轮3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第九部位37C的距离比从凹部371到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第八部位37B的距离大。
在此,在显影盒1处于全新的状态下受到外部的力时,在杆50稍微绕图示顺时针转动后,存在通过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而回到原来的位置地动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杆50向图示顺时针转动而使第一卡合部51B从突出部370的第八部位37B脱离时,会导致第三齿轮30通过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而绕图示逆时针转动。但是,当杆50通过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以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方式转动时,第一卡合部51B进入凹部371中,因此能够抑制第三齿轮30的意外转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一齿轮齿部35A以及第二齿轮齿部35B由多个齿轮齿构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使第一齿轮齿部135A以及第二齿轮齿部135B由在第三齿轮30的周向连续的板状的橡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齿轮齿部135A以及第二齿轮齿部135B通过摩擦与第一齿轮G1卡合。另外,其它的齿轮的齿轮齿部也同样可以由橡胶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齿轮30构成为与第一齿轮G1直接啮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一齿轮G1和第三齿轮30之间配置堕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齿轮30通过与堕轮啮合而旋转。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Claims (20)

1.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影辊,该显影辊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
联轴节,该联轴节能够将沿着所述轴向的轴作为中心旋转;
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能够通过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而将沿着所述轴向的第一轴作为中心旋转;
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且该第二齿轮能够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二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且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支承所述支承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沿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延伸,
所述第一齿轮在所述径向上支承所述支承部件的一端部,
所述支承部件在与所述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支承所述第二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具有齿轮齿,
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一端部相比于所述齿轮齿的齿顶圆位于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一端部是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的第一圆筒部,
所述第一齿轮具有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而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二圆筒部,该第二圆筒部支承所述第一圆筒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该框体能够收容显影剂;以及
搅拌器,该搅拌器能够搅拌所述框体内的显影剂,且具有能够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支承所述第一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筒部从所述第一齿轮的与框体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沿所述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联轴节齿轮,该联轴节齿轮与所述联轴节同轴地旋转;
大径齿轮,该大径齿轮与所述联轴节齿轮啮合;
小径齿轮,该小径齿轮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大径齿轮之间且能够与所述大径齿轮一起旋转,该小径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该小径齿轮的外径比所述大径齿轮的外径小,
所述第二圆筒部位于所述框体与所述大径齿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具备凸轮,该凸轮通过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而使所述第二齿轮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凸轮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从而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第三轴为中心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能够以所述第三轴为中心旋转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该第三齿轮与所述凸轮一起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具备杆,该杆能够将沿所述轴向延伸的轴作为中心旋转,
所述第三齿轮能够旋转至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该第三位置是从所述联轴节接受驱动力的位置,该第四位置是不从所述联轴节传递驱动力的位置,
所述杆构成为与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所述第三齿轮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具有弹簧,该弹簧沿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方向对所述第三齿轮施力,以使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杆卡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能够将所述第一轴作为中心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二齿轮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二齿轮相比远离所述第三齿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从动齿轮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从动齿轮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通过与所述凸轮接触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支承部件通过与所述凸轮分离而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在内部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剂盒构成能够可装卸,
所述显影剂盒具有所述从动齿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盒具备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能够沿着所述轴向输送内部的显影剂以将所述内部的显影剂排出到外部,且该输送部件能够将沿着所述轴向的轴作为中心旋转,
所述从动齿轮构成为使所述输送部件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感光鼓。
CN201720318415.2U 2016-03-31 2017-03-29 显影盒 Active CN2066717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2192 2016-03-31
JP2016072192A JP6766410B2 (ja) 2016-03-31 2016-03-31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1768U true CN206671768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00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8415.2U Active CN206671768U (zh) 2016-03-31 2017-03-29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66410B2 (zh)
CN (1) CN2066717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5483A (zh) * 2018-07-31 2018-11-20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显影盒
CN111367154A (zh) * 2020-04-27 2020-07-03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7391B2 (ja) 2018-07-02 2022-08-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31446B2 (ja) * 2019-03-19 2022-09-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808A (ja) * 2000-07-27 2002-02-06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44653B1 (ko) * 2004-11-27 2006-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9003375A (ja) * 2007-06-25 2009-01-08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JP4752950B2 (ja) * 2009-05-29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1803B2 (ja) * 2013-03-29 2017-04-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99221A (ja) * 2013-11-18 2015-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5483A (zh) * 2018-07-31 2018-11-20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显影盒
CN111367154A (zh) * 2020-04-27 2020-07-03 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66410B2 (ja) 2020-10-14
JP2017181947A (ja)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1768U (zh) 显影盒
CN107272372A (zh) 显影盒
RU2018119487A (ru) Картридж,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JP7081017B2 (ja) ドラム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102666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262056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206671769U (zh) 显影盒
EP1666986A3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14468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WO2017154299A1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207301637U (zh) 显影盒
CN103186070B (zh) 显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3735614B1 (en) Developing device
JP7298234B2 (ja) 現像器
JP7298233B2 (ja) 現像器
JP7111139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2831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11443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WO2019085997A1 (zh) 处理盒
CN107577131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WO2021065565A1 (ja) 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2873193U (zh) 一种显影盒
JP74726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7783A (ja) 回転体回転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5506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