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1723U -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71723U CN206671723U CN201720347959.1U CN201720347959U CN206671723U CN 206671723 U CN206671723 U CN 206671723U CN 201720347959 U CN201720347959 U CN 201720347959U CN 206671723 U CN206671723 U CN 206671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sheet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display
- fac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Geome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薄型窄边框化的背光源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具备:框架,由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接层,设置于框架的第一面,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接层,设置于框架的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经由第一扩散粘接层粘贴于框架;导光板,在框架内设置于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框架内,向导光板入射光。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进一步薄型窄边框化的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6年4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76164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照。
技术领域
在此叙述的实施方式涉及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智能手机、个人辅助设备(PAD)、平板计算机、车辆导航系统等的显示装置,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一般,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面状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重叠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以往的背光源装置具有反射层、导光板(light guide)、光学片、LED等光源、矩形框状的模框架。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相互重叠而层叠配置,配置于模框架(mold frame)内。
最上层的光学片在与模框架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上排列设置,这些模框架的上表面以及光学片经由双面胶带被粘贴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在装置的厚度中,包括双面胶带的厚度,因而其以上的薄型化变得困难。同时,存在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与光学片之间,产生双面胶带的厚度量的间隙(缝隙),成为薄型化的妨碍,并且在负荷对液晶显示面板作用时,液晶显示面板弯曲上述缝隙量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薄型窄边框化的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1)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具备:壳体;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光学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第二光学片,层叠于所述第一光学片;第一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及第二光学片的至少某一方的光学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将该至少一方的光学片粘贴到所述壳体;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导光板入射光。
(2)第二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是根据第(1)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备: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第一面且粘贴到所述第一粘接部件的周缘部。
(3)第三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是根据第(2)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设置于比在所述壳体中所收容的导光板的出射面低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一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第一面,并且与所述第一光学片粘接的粘接面在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相同的平面上排列。
(4)第四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是根据第(3)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粘接部件的缺口部,所述第二光学片具有从该第二光学片的侧缘延伸出的标签,所述标签通过所述缺口部被粘贴到所述第一粘接部件。
(5)第五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是根据第(4)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其中,还具备在所述标签和所述第一粘接部件之间设置的间隔件。
(6)第六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是根据第(1)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其中,还具备重叠粘贴于所述第一光学片的周缘部的第二粘接部件,所述第二光学片以周围被所述第二粘接部件包围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上,所述第二粘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光学片位于同一平面内。
(7)第七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装置以及面板侧粘接部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对基板,相互相对配置;液晶层,封入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以及偏光板,设置于各所述基板的外表面,所述背光源装置具备:壳体;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光学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第二光学片,层叠于所述第一光学片;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导光板入射光,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片并排位于同一平面内,并抵接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板。
(8)第八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7)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和所述偏光板之间。
(9)第九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8)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还具备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光学片之间设置的壳体侧粘接部件。
(10)第十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9)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备: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第一面且被粘贴到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的周缘部。
(11)第十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10)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设置于比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低的高度位置,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第一面,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在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相同的平面上排列。
(12)第十二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11)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的缺口部,所述第二光学片具有从该第二光学片的侧缘延伸出的标签,所述标签通过所述缺口部被粘贴到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
(13)第十三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7)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备: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背光源装置还具备: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该缓冲材料具有弹性恢复力,以将所述反射片向从所述底板离开的第一方向按压,并且,所述缓冲材料通过来自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按压收缩到可收缩的程度的状态收容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光学片以及第二光学片处于隔着所述反射片以及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缓冲材料被按压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侧的状态,所述第二光学片抵接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板。
(14)第十四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13)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中,在至少与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壳体侧电极部,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面板侧电极部,与所述壳体侧电极部隔着所述缓冲材料相对;以及控制部,向任一方的电极部发送传感器驱动信号,并且从另一方的电极部接收基于这些一对电极部之间的电容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所述壳体侧电极部以及所述面板侧电极部通过隔着所述缓冲材料相对,从而伴随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按压,能够在各个位置处变更相互的距离,所述控制部探测与所述距离的变化相伴的接收信号的变化。
(15)第十五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14)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面板侧电极部设置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
(16)第十六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根据第(14)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备与一对基板相对的罩面板,所述面板侧电极部设置于所述罩面板和所述一对基板之间。
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背光源装置,能够进一步薄型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背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所述背光源装置的光学片以及粘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1的线C-C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所述背光源装置的光学片以及粘接部件的层叠构造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背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此外,公开仅为一个例子,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中,关于确保实用新型的主旨的适宜变更,可容易想到的变形当然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使说明变得更明确,相比于实际的样式,有示意地表示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的情况,但仅为一个例子,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此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发挥与关于既出的图上述的部分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参照符号,有时适宜省略所重复的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是分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以及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液晶显示装置(下面称作显示装置)10能够嵌入到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终端、可移动电话机、笔记本类型PC、可移动型游戏机、电子词典、电视机装置、车辆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来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显示装置10具备:有源矩阵型的平板状的液晶显示面板(下面称为显示面板)12;透明的罩面板14,重叠配置于作为显示面板12的一方的平板面的显示面12a,覆盖该显示面12a整体;以及背光源单元(背光源装置)20,相对配置于作为显示面板12的另一方的平板面的背面侧。
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如图3至图5所示,显示面板12具备:矩形平板状的第一基板SUB1;矩形平板状的第二基板SUB2,相对配置于第一基板SUB1;以及液晶层LQ,密封于第一基板SUB1与第二基板SUB2之间。第二基板SUB2的周缘部通过密封材料SE被贴合到第一基板SUB1。在第二基板SUB2的表面上粘贴偏光板PL1,形成有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在第一基板SUB1的表面(显示面板12的背面)上粘贴有偏光板PL2。此外,在至少一方的基板、例如第一基板SUB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共同电极等多个电极15以及图中没示的布线等。
在显示面板12中,在俯视该显示面板(称为从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对该显示面板进行视觉辨认的状态。以下相同)的状态下,在成为密封材料SE的内侧的区域中设置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域)DA,在该显示区域DA中显示图像。此外,在该显示区域DA的周围,设置有矩形框状的边框区域(非显示区域)ED。显示面板12是具备通过使显示区域DA选择性地透射来自背光源单元20的光来显示图像的透射显示功能的透射型。在显示面板12中,作为显示模式,既可以主要具有和利用与基板面大致平行的横电场的横电场模式对应的构成,也可以主要具有和利用与基板面大致垂直的纵电场的纵电场模式对应的构成。
在图示的例子中,对第一基板SUB1的短边侧的端部接合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23,从显示面板12延伸出到外方。在FPC23中,作为供给为了驱动显示面板12而所需的信号的信号供给源,安装有驱动IC芯片21等半导体元件。
如图1至图5所示,通过例如玻璃板或者丙烯酸系的透明树脂等,按照矩形平板状形成罩面板14。罩面板14具有比显示面板12的尺寸(宽度、长度)大的宽度以及长度,在俯视时具有比显示面板12大的面积。在罩面板14的背面(显示面板12侧的面)的周缘部中形成有框状的遮光层RS。在罩面板14中,显示面板12的与显示区域DA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遮光层RS遮光。此外,遮光层RS也可以形成于罩面板14的上表面(显示面)。
罩面板14的背面(里面)通过具有光透射性、或者、由透明的粘结剂或者粘接剂、例如光学用透明树脂构成的粘接片AD,被粘贴到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1,覆盖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的全面。此外,粘接片AD被形成为与偏光板PL1相同的尺寸,与偏光板PL1排列而粘贴。
在俯视将罩面板14粘贴到显示面板12的状态的情况下,该罩面板14的周缘部比显示面板12的外周缘向外侧突出。罩面板14的各长边和显示面板12的长边隔着预定的间隔而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罩面板14的各短边和显示面板12的短边隔着预定的间隔而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面板14的长边与显示面板12的长边的间隔、即罩面板14的长边侧周缘部的宽度被形成为小于罩面板14的短边与显示面板12的短边的间隔、即罩面板的短边侧周缘部的宽度。
图6是背光源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背光源单元20具备:偏平的矩形形状的壳体22;矩形框状的支撑框架16,粘贴于显示面板12的背面;反射片RE,配置于壳体22的底面上;多个光学部件,配置于壳体22内;以及光源单元30,供给入射到光学部件的光。
壳体22具有:矩形框状的支撑框架16,具有第一面(上端面)16a及与其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下端面)16b;以及矩形形状的底板18,粘贴于支撑框架16的第二面16b,构成壳体22的底。支撑框架16是例如用合成树脂进行模成型而得到的框架,例如宽度W1形成为0.5mm、高度T1形成为0.45mm程度。此外,支撑框架16的外形尺寸被形成为与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的外形尺寸大致相等。底板18由例如板厚0.3mm的不锈钢板(SUS板)构成。
反射片RE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内形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形尺寸,覆盖底板18的大致全面。在反射片RE中,使用膜厚是200μm以下优选50~90μm、反射率是90%以上优选95%以上的反射片。在背光源单元20中,作为光学部件,具有在俯视时矩形形状的导光板LG、以及在导光板LG上重叠配置的多张例如两张第一光学片OS1及第二光学片OS2。此外,光学片不限于两张,也可以使用三张以上的光学片。
导光板LG具有成为出射面的第一面S1、该第一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S2、以及连结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的入射面EF。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光板LG的短边侧的一侧面设为入射面EF。导光板LG在俯视时被形成为比框架16的内径尺寸稍微小的外形尺寸(长度、宽度)、并且、比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稍微大的外形尺寸。在导光板LG中,使用板厚成为例如0.23~0.32mm程度的例子。
导光板LG在第二面S2侧与反射片RE相对的状态下,配置于支撑框架16内,载置到反射片RE上。在该状态下,从壳体22的底板18至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的高度T2高于支撑框架16的高度T1。换言之,支撑框架16被形成为第一面16a成为比导光板LG的第一面(上表面)S1低的位置的高度T1。高度T2和T1的差(T2-T1)被形成为等于后述粘接部件(双面带带)的厚度。
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与支撑框架16的短边部隔开稍微的间隙而相对。如图6所示,光源单元30具有例如细长的带状的电路基板32a、和在该电路基板32a上排列安装的多个光源(例如LED)32b。此外,在以使多个光源32b与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相对的方式,在支撑框架16内配置有光源单元30。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例如,使用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合成树脂形成且具有光透射性的扩散片以及棱镜片。第一光学片OS1被形成为具有与支撑框架16的外形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形尺寸的矩形形状。第一光学片OS1具有多个边例如相对的两个短边、以及在一方的长边中分别形成的缺口部(凹部)24。各缺口部24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深度)。
第一光学片OS1重叠配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进而,其周缘部通过双面胶带等第一粘接部件(壳体侧粘接部件)TP1被粘贴到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
第一粘接部件TP1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相同的尺寸的矩形框状。即,第一粘接部件TP1具有与支撑框架16相同的外形尺寸,进而,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尺寸上的“相同”、“相等”这样的语言并没有积极地排除将在实际的产品中在制造上无法避免的误差、把相关的误差在设计时估计为公差的情况,根据上述观点包括大致相同。以下也是同样的。
如图4所示,第一粘接部件TP1具有与支撑框架16的高度T1和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的高度T2的差(T2-T1)相等的膜厚。第一粘接部件TP1能够使用膜厚是例如0.05~0.1mm的例子。通过将第一粘接部件TP1重叠配置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从而第一粘接部件TP1的上表面(第一光学片侧的粘接面)位于与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相同的平面。此外,重叠配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上的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被粘贴到第一粘接部件TP1的上表面,由此,第一光学片OS1经由第一粘接部件TP1粘贴到支撑框架16。
此外,在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在多个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三个部位)形成有缺口部(concave portion)24。第一光学片OS1的各缺口部24重叠于第一粘接部件TP1上。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第二光学片OS2被形成为具有比支撑框架16的内形尺寸稍微小的外形尺寸的矩形形状。第二光学片OS2具有多个边例如相对的两个短边、以及从一方的长边分别突出的三个标签26。这些标签26设置于与第一光学片OS1的三个缺口部24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各标签26被形成为例如矩形形状,具有与支撑框架16的外缘一致的突出高度、以及比缺口部24的长度短的宽度。在各标签26的里面、即支撑框架16侧的面上,粘贴有与标签26相同的形状的间隔件28。间隔件28使用例如单面胶带或者双面胶带。间隔件28的膜厚被形成为与第一光学片OS1的膜厚相等。此外,间隔件28还能够采用设置于第一粘接部件TP1上且与标签26对应的位置处的构成。
第二光学片OS2重叠载置于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的各标签26通过第一光学片OS1的缺口部24,并且隔着间隔件28,粘贴到第一粘接部件TP1。
图7是示出第二光学片的标签部分、第一光学片、第一粘接部件TP1、以及第二粘接部件TP2的位置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包括沿着图1的线C-C的标签部分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9是示意地示出第一光学片、第二光学片、第一粘接部件、第二粘接部件的层叠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5、图7至图9所示,第二光学片OS2的各标签26与第一光学片OS1的缺口部24相对,间隔件28位于该缺口部24内,粘贴到第一粘接部件TP1的上表面。通过这样将三个标签26粘贴到第一粘接部件TP1,第二光学片OS2被固定到支撑框架16。此外,各标签26的突出端位于与支撑框架16的外侧面相同的平面。
如图3以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背光源单元20具备两面带等第二粘接部件(adhesive)(面板侧粘接部件)TP2。第二粘接部件TP2被形成为同一宽度。第二粘接部件TP2具有与第二光学片OS2的膜厚大致相同的膜厚,例如,能够使用膜厚0.05~0.1mm的例子。此外,第二粘接部件TP2在俯视时设置于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相对的位置的第二光学片OS2的周边部。进而,第二粘接部件TP2隔开空隙而配置于多个部位、在此与第二光学片OS2的三个标签26对应的三个部位处。在与各标签26对应的部位处,隔开比标签26的宽度大的间隔而排列有第二粘接部件TP2。
如图3至图9所示,第二粘接部件TP2粘贴到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上,沿着第一光学片OS1的外缘设置。此时,以使第二光学片OS2的三个标签26分别位于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分断部分的间隙内的方式,即在避开了标签26的状态下,在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上,粘贴第二粘接部件TP2。由此,第二粘接部件TP2不重叠到标签26,而位于第二光学片OS2的周围,第二粘接部件TP2的上表面在与第二光学片OS2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上排列、即在一面中排列。
根据上述构成的背光源单元20,如图4以及图8所示,在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上,在高度方向上重叠配置有第一粘接部件TP1、第一光学片OS1、第二粘接部件TP2。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通过在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与第一光学片OS1之间设置的第一粘接部件TP1被固定于支撑框架16。
如图5以及图8所示,在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的部分中,在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上,在高度方向上重叠配置有第一粘接部件TP1、间隔件28、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通过在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与标签26之间设置的间隔件28以及第一粘接部件TP1被固定于支撑框架16。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背光源单元20如图2至图5所示,与显示面板12的背面相对地配置,通过第二粘接部件TP2,安装于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即,壳体22的支撑框架16通过第二粘接部件TP2,被粘贴到偏光板PL2的背面周缘部,支撑框架16的外周缘以及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外周缘被配置成与偏光板PL2的周缘排列的状态。第二粘接部件TP2的上表面和第二光学片OS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因而通过将第二粘接部件TP2粘贴到偏光板PL2,从而第二光学片OS2抵接到偏光板PL2。特别,在第二光学片OS2是棱镜片的情况下,至少各棱镜的前端抵接到偏光板PL2。此外,偏光板PL2设为具备反射偏光层和粘贴到该反射偏光层的透明部件,还能够采用棱镜片的前端接触到该透明部件的构成。
支撑框架16处于显示面板12的与边框区域ED相对的位置,并且,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以及导光板LG与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相对。光源单元30的印刷电路基板32经由连接端部31与FPC23连接(参照图6)。由此,经由FPC23以及印刷电路基板32对LED34提供驱动电流。从LED34所射出的光从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入射到导光板LG内,在导光板LG内传播、或者从导光板LG的第二面S2射出之后被反射片RE反射而再次入射到导光板LG内。在通过这样的光路之后,从第一面(出射面)S1的全面向显示面板12侧出射来自LED34的光。所出射的光在通过第一光学片OS1以及第二光学片OS2扩散之后,照射到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以及背光源单元20,将背光源单元20的粘接部件(例如双面胶带)分割为光学片粘结用的第一粘接部件TP1、和显示面板粘结用的第二粘接部件TP2,将这些第一粘接部件以及第二粘接部件与光学片一起在高度方向上层叠而粘结到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上。由此,能够将第一粘接部件以及第二粘接部件的膜厚量包含于背光源单元20的导光板LG以及光学片OS1、OS2的厚度量中。其结果,能够使背光源单元20、以及显示装置10薄型化。同时,能够消除背光源单元20的第二光学片OS2、与显示面板12之间的间隙,而使装置整体进一步薄型化。进而,通过消除间隙,从而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实质上成为一体而阻碍弯曲。其结果,在负荷对显示面板作用时,能够抑制显示面板的弯曲,提高显示质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片OS1的标签26不限于三个,设置至少一个或者两个即可。或者,还能够将标签26设置四个以上。此外,标签的形状、大小能够选择各种。背光源单元20的光学片不限于两张,还能够设置三张以上。例如,在设置第三张的第三光学片的情况下,按照与第二光学片大致相同的尺寸形成该光学片,设置从多个边突出的多个标签。这些标签设置于相对第二光学片的标签偏移的位置。然后,在第二光学片上重叠载置第三光学片,将第三光学片的各标签粘贴到第二粘接部件。将与第二粘接部件TP2同样的第三粘接部件重叠粘贴到第二粘接部件TP2,在第三光学片的周围配置于与第三光学片相同的面即可。
接下来,说明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变形例以及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符号而省略或者简化其详细的说明,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详细说明。
(第一变形例)
图10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剖面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源单元20的第一光学片OS1的外侧面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的端面向支撑框架16的外侧面露出。因此,存在光从这些第一光学片OS1的外侧面以及标签端面稍微泄漏的可能性。因此,如图10所示,根据第一变形例,使壳体22的底板18的一部分折弯来形成侧板18a,用该侧板18a覆盖支撑框架16的外侧面、第一粘接部件TP1、第二粘接部件TP2的端面、第一光学片OS1的外侧面、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的端面。
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能够防止光从第一光学片OS1以及第二光学片OS2泄漏。
(第二变形例)
图11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剖面图。
也可以如图所示,代替侧板,而将遮光树脂、遮光膜或者遮光带等遮光部件50设置于支撑框架16的外侧面,通过该遮光部件50,覆盖支撑框架16的外侧面、第一粘接部件TP1、第二粘接部件TP2的端面、第一光学片OS1的外侧面、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的端面。在该情况下,如果用遮光部件50覆盖至少第一光学片OS1的外侧面、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标签26的端面,则得到光泄漏防止效果。
(第三变形例)
图12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第三变形例,如图12所示,第一光学片OS1被形成为具有比支撑框架16的内形尺寸稍微小的外形尺寸的矩形形状。第一光学片OS1一体地具有多个边例如相对的两个短边、以及从一方的长边分别突出的三个标签26。在各标签26的上表面、即第二光学片OS2侧的面上,粘贴有与标签26相同的形状的间隔件28。间隔件28使用例如单面带或者两面带。间隔件28的膜厚被形成为与后述第二光学片OS2的膜厚相等。第一光学片OS1重叠载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面,各标签26载置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上。此外,在第三变形例中,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的高度位置被设置于与导光板LG的出射面(第一面S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
第一粘接部件TP1设置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上。进而,在多个部位、在此与第一光学片OS1的三个标签26对应的三个部位处隔开空隙而配置有第一粘接部件TP1。第一粘接部件TP1在与各标签26对应的部位处,隔开比标签26的宽度大的间隔而排列。此外,第一粘接部件TP1具有与第一光学片OS1的膜厚大致相同的膜厚,在第一面16a上所粘贴的第一粘接部件TP1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与在导光板LG上所载置的第一光学片OS1的上表面相等。即,第一光学片OS1除了与标签26对应的位置被第一粘接部件TP1包围。第一光学片OS1的三个标签26和间隔件28分别位于第一粘接部件TP1的间隙部分,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接触。
第二光学片OS2被形成为具有与支撑框架16的外形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形尺寸的矩形形状。第二光学片OS2具有多个边例如相对的两个短边、以及在一方的长边上分别所形成的缺口部(凹部)24。各缺口部24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深度)。此外,这些缺口部24设置于与第一光学片OS1的标签26对应的位置处。
第二光学片OS2重叠载置于第一光学片OS1,进而,其周缘部通过第一粘接部件TP1被粘贴到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第二光学片OS2的缺口部24与第一光学片OS1的标签26重叠设置。各标签26上的间隔件28位于缺口部24内,其上表面与第二光学片OS2的上表面在一面中排列。
第二粘接部件TP2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相同的尺寸的矩形框状。即,第二粘接部件TP2具有与支撑框架16相同的外形尺寸,进而,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第二粘接部件TP2被粘贴到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上。同时,第二粘接部件TP2被粘贴到间隔件28。由此,第一光学片OS1的标签26隔着间隔件28被固定到第二粘接部件TP2。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三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实现背光源单元20的窄边框化以及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即,通过在高度方向上重叠配置背光源单元20的支撑框架、光学片、第一粘接部件以及第二粘接部件,从而相比于将它们在平面方向上排列配置的情况,能够使背光源单元20成为窄边框。
此外,通过使图中没有示出的显示面板的背光源部件侧的偏光板成为比框状的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内形尺寸小的形状,从而能够形成显著减小第二光学片OS2与该偏光板之间的间隙、或者使作为棱镜片的第二光学片OS2的棱镜前端抵接到偏光板的构成。由此,还实现显示装置整体的薄型化。
此外,上述偏光板设为具备反射偏光层和粘贴到该反射偏光层的透明部件,还能够采用棱镜片的前端接触到该透明部件的构成。
(第四变形例)
图13是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根据第四变形例,第二粘接部件TP2被预先粘贴到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的背面周缘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偏光板片上粘贴了第二粘接部件TP2的状态下,对偏光板片以及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外形一起进行穿孔,从而形成带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偏光板P2。然后,将该偏光板P2粘贴到显示面板12的第一基板SUB1的表面。
另一方面,背光源单元20除了第二粘接部件TP2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背光源单元20通过将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粘贴到显示面板12侧的第二粘接部件TP2,从而安装到显示面板12。将背光源单元20安装到显示面板12后的显示装置10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相同。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第四变形例,能够在一面中形成偏光板PL2和第二粘接部件TP2的外形,即能够消除第二粘接部件TP2与偏光板PL2之间的位置偏移,能够最大限确保第二粘接部件TP2的粘结面积。由此,能够针对显示面板12紧固地固定背光源单元20。此外,在第三变形例中,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剖面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壳体22的底板18上铺设有矩形形状的缓冲片(缓冲材料)54。缓冲片54通过例如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海绵等弹性材料形成。重叠于该缓冲片54,而依次载置有反射片RE以及导光板LG。此外,缓冲片54以可弹性恢复的状态设置。即,缓冲片54具有弹性恢复力,在将反射片RE向远离底板18的第一方向(显示面板方向)按压、并且、通过来自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按压收缩到可收缩的程度的状态下,收容于反射片RE与底板18之间。
壳体22的支撑框架16具有在第一面16a的内周侧所形成的更低的阶梯部16c。阶梯部16c的高度T1被形成为比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的高度T2低。此外,阶梯部16c的阶梯(深度)被形成为与后述第一光学片OS1的膜厚和第二光学片OS2的膜厚这两张量的膜厚相等。
第一光学片OS1重叠载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面S1。此外,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载置于支撑框架16的阶梯部16c上。第二光学片OS2重叠载置于第一光学片OS1,进而,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重叠于第一光学片OS1而载置于支撑框架16的阶梯部16c上。通过将第一光学片OS1的周缘部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重叠配置于阶梯部16c,从而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的上表面在与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相同的平面上排列、即在一面中排列。
背光源单元20具有矩形框状的第一粘接部件(例如双面胶带)TP1。第一粘接部件TP1被形成为与支撑框架16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第一粘接部件TP1被粘贴到支撑框架16的第一面16a以及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将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的周缘部固定于支撑框架16。这样,在背光源单元20的高度方向(厚度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第一粘接部件TP1。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背光源单元20与显示面板12的背面相对配置,通过第一粘接部件TP1,安装到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即,壳体22的支撑框架16通过第一粘接部件TP1,被粘贴到偏光板PL2的背面周缘部,支撑框架16的外周缘以及第一粘接部件TP2的外周缘被配置成与偏光板PL2的周缘排列的状态。此外,通过缓冲片54的弹性向显示面板12侧上推反射片RE以及导光板LG,进而,导光板LG将第一光学片OS1以及第二光学片OS2上推,使第二光学片OS2的上表面抵接到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由此,第二光学片OS2的上表面中的、除了周缘部以外的实质上与显示面相对的部分位于与第一粘接部件TP1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即在一面中排列设置、并且、无间隙而抵接到偏光板PL2。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具有探测罩面板14的按压状态的按压探测功能。作为一个例子,显示装置10具备按压传感器62,该按压传感器62具备由显示面板12的多个共同电极、多个检测电极或者多个像素电极的任意电极构成的面板侧电极部15、壳体22的金属制的底板18、以及与它们电连接的控制部60。底板18由例如0.3mm厚的不锈钢板构成,并且与接地电位连接,作为壳体侧电极部发挥功能。按压传感器62的控制部60向面板侧电极部15或者底板18中的某一方、例如面板侧电极部15,发送传感器驱动信号。如果在该状态下向罩面板14输入与触摸等相伴的按压力,则隔着显示面板12以及导光板等,缓冲片54被按压而收缩。由此,以按压部位为中心,显示面板12向底板18侧稍微弯曲,伴随该弯曲,各面板侧电极部15与底板18之间的距离变动。伴随该距离的变动,面板侧电极部15与底板18之间的电容变动,控制部60从某一方的电极部、例如面板侧电极部15接收包含该电容变动的信号。控制部60根据上述接收信号,探测罩面板14的按压状态。
此外,壳体侧电极部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金属制的底板18,但还能够采用在底板上此外设置金属制或者膜状的电极并层叠于底板上的构成。此外,面板侧电极部15除了将在上述一对基板之间设置的电极用作面板侧电极部的构成以外,还能够采用在罩面板14与一对基板之间此外设置电极层的构成。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面板侧电极部也能够采用按照矩阵状配置多个电极,朝向这些壳体侧电极部的各电极输出传感器驱动信号,从面板侧电极部接收接收信号的构成。此外,在按压状态的探测中,既能够采用用上述控制部60处理的构成,也能够采用如上所述在控制部60中预先保存一定量的接收信号,之后使与该显示面板连接的其他处理器实施运算处理的构成。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将背光源单元20的第一粘接部件TP1与第一光学片OS1、第二光学片OS2一起在高度方向上层叠于支撑框架16的阶梯部16c,用第一粘接部件TP1粘结。由此,能够将第一粘接部件TP1的膜厚量包含于背光源单元20的导光板LG以及光学片OS1、OS2的厚度量中,能够实现背光源单元20、以及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同时,能够消除背光源单元20的第二光学片OS2、与显示面板12之间的间隙,实现装置整体的进一步的薄型化。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消除第二光学片OS2与显示面板12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正确地探测输入压力(触摸压力)。即,在第二光学片OS2与显示面板12之间有间隙的情况下,所输入的触摸压力的至少一部分被上述间隙吸收,难以对导光板以及缓冲片正确地传递触摸压力。因此,难以使触摸压力和显示面板的变位量正确地一致。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消除间隙,从而能够经由显示面板、光学片、以及导光板,对缓冲片54正确地传递触摸压力,其结果,能够使液晶表面板的电极的移动量和触摸压力正确地一致。由此,能够正确地探测触摸压力。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未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实施方式、其变形例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要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述各构成为基础适宜进行设计变更而实施所得到的所有构成也只要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要旨,就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关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所带来的其他作用效果从本说明书的记载明确的变形、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适宜想到的变形当然被理解为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源部件的构成部件的外形状以及内形状不限定于矩形形状,也可以使外形或者内形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在俯视时成为多边形形状、圆形、椭圆形、以及组合了它们的形状等其他形状。构成部件的材料不限于上述例子,能够选择各种。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源装置,包括:
壳体;
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光学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
第二光学片,层叠于所述第一光学片;
第一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片的至少任一方的光学片和所述壳体之间,将该至少一方的光学片粘贴到所述壳体;以及
光源,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导光板入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
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
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
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
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第一面且粘贴到所述第一粘接部件的周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设置于比在所述壳体中所收容的导光板的出射面低的高度位置,
所述第一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第一面,并且与所述第一光学片粘接的粘接面在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相同的平面上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粘接部件的缺口部,
所述第二光学片具有从该第二光学片的侧缘延伸出的标签,
所述标签通过所述缺口部被粘贴到所述第一粘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标签和所述第一粘接部件之间设置的间隔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中,
还具备重叠粘贴于所述第一光学片的周缘部的第二粘接部件,
所述第二光学片以周围被所述第二粘接部件包围的状态配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上,所述第二粘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光学片位于同一平面内。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装置以及面板侧粘接部件,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
一对基板,相互相对配置;
液晶层,封入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以及
偏光板,设置于各所述基板的外表面,
所述背光源装置具备:
壳体;
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光学片,层叠于所述导光板;
第二光学片,层叠于所述第一光学片;以及
光源,配置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导光板入射光,
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片并排位于同一平面内,并抵接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片和所述偏光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光学片之间设置的壳体侧粘接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
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
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
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
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第一面且被粘贴到所述面板侧粘接部件的周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面设置于比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低的高度位置,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被粘贴到所述第一面,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在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相同的平面上排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片具有重叠位于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的缺口部,
所述第二光学片具有从该第二光学片的侧缘延伸出的标签,
所述标签通过所述缺口部被粘贴到所述壳体侧粘接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
框状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
底板,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面侧,
所述导光板载置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背光源装置还具备:
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
缓冲材料,设置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
该缓冲材料具有弹性恢复力,以将所述反射片向从所述底板离开的第一方向按压,并且,所述缓冲材料通过来自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按压收缩到可收缩的程度的状态收容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第一光学片以及第二光学片处于隔着所述反射片以及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缓冲材料被按压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侧的状态,所述第二光学片抵接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偏光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中,在至少与所述导光板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壳体侧电极部,
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有:
多个面板侧电极部,与所述壳体侧电极部隔着所述缓冲材料相对;以及
控制部,向任一方的电极部发送传感器驱动信号,并且从另一方的电极部接收基于这些一对电极部之间的电容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
所述壳体侧电极部以及所述面板侧电极部通过隔着所述缓冲材料相对,从而伴随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按压,能够在各个位置处变更相互的距离,
所述控制部探测与所述距离的变化相伴的接收信号的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面板侧电极部设置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备与一对基板相对的罩面板,
所述面板侧电极部设置于所述罩面板和所述一对基板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76164 | 2016-04-05 | ||
JP2016076164A JP2017188304A (ja) | 2016-04-05 | 2016-04-05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71723U true CN206671723U (zh) | 2017-11-24 |
Family
ID=5996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47959.1U Active CN206671723U (zh) | 2016-04-05 | 2017-04-05 |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10328B2 (zh) |
JP (1) | JP2017188304A (zh) |
CN (1) | CN20667172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9533A (zh) * | 2018-02-13 | 2018-07-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0333628A (zh) * | 2019-07-09 | 2019-10-1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49450B1 (ko) * | 2018-02-08 | 2022-09-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압력 센서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20210008231A (ko) * | 2019-07-11 | 2021-01-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89090B2 (ja) * | 1996-08-28 | 2007-03-07 | 株式会社東芝 | シート保持装置 |
JP2011103221A (ja) * | 2009-11-11 | 2011-05-26 | Sony Corp |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4998545B2 (ja) * | 2009-12-28 | 2012-08-15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5610465B2 (ja) * | 2010-02-18 | 2014-10-2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2064420A (ja) * | 2010-09-16 | 2012-03-29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光源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20140092339A1 (en) * | 2011-05-12 | 2014-04-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720162B2 (en) * | 2011-10-28 | 2017-08-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sheets formed with two-part protrusions on its edges |
CN104169636B (zh) * | 2012-04-26 | 2016-04-06 | 夏普株式会社 | 背光源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
JP2014119672A (ja) * | 2012-12-19 | 2014-06-30 | Japan Display Inc | 液晶表示装置 |
JP5946419B2 (ja) | 2013-03-01 | 2016-07-0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20150114113A (ko) * | 2014-03-31 | 2015-10-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2119583B1 (ko) * | 2014-03-31 | 2020-06-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4501046A (zh) * | 2014-12-24 | 2015-04-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窄边框背光模组、移动终端 |
CN108027533A (zh) * | 2015-09-30 | 2018-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04-05 JP JP2016076164A patent/JP2017188304A/ja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4-04 US US15/478,612 patent/US103103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4-05 CN CN201720347959.1U patent/CN2066717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79533A (zh) * | 2018-02-13 | 2018-07-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8279533B (zh) * | 2018-02-13 | 2021-04-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0333628A (zh) * | 2019-07-09 | 2019-10-1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10328B2 (en) | 2019-06-04 |
US20170285255A1 (en) | 2017-10-05 |
JP2017188304A (ja) | 2017-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09555B2 (en) | Force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06671723U (zh) | 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2117712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
JP5252431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8227259B (zh) | 电子装置 | |
US20210055471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3970336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JP4665983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03386162U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JP6616448B2 (ja) | 表示装置 | |
TWI522857B (zh) | 觸控顯示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 | |
CN114755855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1708206B (zh) |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JP2017223834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
US10761370B2 (en) |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2019096525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6689727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
KR20180060291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7086717B2 (ja) | 光源装置、これ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351509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170026995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2014142379A (ja) | 平面表示装置 | |
CN108302385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JP2017142902A (ja) |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TWI499949B (zh) |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