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3834U -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3834U
CN206543834U CN201720155601.9U CN201720155601U CN206543834U CN 206543834 U CN206543834 U CN 206543834U CN 201720155601 U CN201720155601 U CN 201720155601U CN 206543834 U CN206543834 U CN 206543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groove bar
cylindrical groove
pipe fitting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56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祥辉
苏步通
卢衍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56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3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3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38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包括水平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下板体,下板体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A,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经第一油缸驱动进行横向滑移的活动座体,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经第二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上夹板、经第三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下夹板,上夹板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C,下夹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D,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C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D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数量相同,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背景技术
管件为中空的柱形零件。在管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件进行扩口处理,传统的管件在扩口处理时管件的输送结构复杂,管件的运输混乱无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包括水平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下板体,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A,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经第一油缸驱动进行横向滑移的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经第二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上夹板、经第三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C,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D,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C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D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板体的正上方设置有经第四油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的上板体,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B,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B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的数量相同,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与上板体的下表面固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凸块,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上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下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内径均与管件的外径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两相邻支撑杆的顶端横向设置有导杆,两相邻支撑杆的底端横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座体的形状为开口朝横向敞开的U形结构,所述活动座体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用于导杆插入的通孔,所述活动座体的底部经滑块与滑轨连接,所述活动座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根竖直导杆,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竖直导杆插入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下板体在朝向横向的一侧部设置有管件进料机构,所述管件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E,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下板体与接料板的相邻端上的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接料板的高度与下板体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F,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G,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C与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D与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接料板在远离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管件支撑板,所述管件支撑板至上往下沿着下板体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管件支撑板的低端低于接料板,所述管件支撑板与接料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顶起管件的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经第五油缸驱动进行升降,所述顶块的上表面为斜度与管件支撑板相同的斜面,所述顶块的斜面的高端在下降时与管件支撑板相衔接,所述顶块的斜面的低端在上升时与接料板的上表面相衔接。
优选的,所述下板体在与接料板相对的一侧衔接有倾斜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高端与接料板的上表面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管件次序传送夹具的结构简单,在活动座体的横向滑移下,上夹板与下夹板能够上下活动并夹着管件,将位于上一个半圆柱形槽条A上的管件送至下一个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A,工作稳定,管件的输送井然有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上板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板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夹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夹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五。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12所示,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包括水平的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下板体2,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3的半圆柱形槽条A4,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经第一油缸5驱动进行横向滑移的活动座体6,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经第二油缸7驱动进行升降的上夹板8、经第三油缸9驱动进行升降的下夹板10,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C11,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D12,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C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D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数量相同;活动座体在第一油缸的驱动下可以进行横向滑移,上夹板与下夹板在活动座体的带动下可以横向进行位置调节,上夹板可在第二油缸的带动下下降,下夹板可在第三油缸的带动下上升,可以相互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板体的正上方设置有经第四油缸13驱动进行上下升降的上板体14,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B15,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B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的数量相同,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与上板体的下表面固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凸块16,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上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17,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下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上板体可在第四油缸的带动下下降,将下板体的半圆柱形槽条A上的管件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内径均与管件的外径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18,两相邻支撑杆的顶端横向设置有导杆19,两相邻支撑杆的底端横向设置有滑轨20,所述活动座体的形状为开口朝横向敞开的U形结构,所述活动座体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用于导杆插入的通孔,所述活动座体的底部经滑块21与滑轨连接,所述活动座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根竖直导杆22,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竖直导杆插入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板体在朝向横向的一侧部设置有管件进料机构,所述管件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接料板23,所述接料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E24,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下板体与接料板的相邻端上的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接料板的高度与下板体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F25,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G26,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C与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D与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板在远离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管件支撑板27,所述管件支撑板至上往下沿着下板体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管件支撑板的低端低于接料板,所述管件支撑板与接料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顶起管件的顶块28,所述顶块的底部经第五油缸29驱动进行升降,所述顶块的上表面为斜度与管件支撑板相同的斜面30,所述顶块的斜面的高端在下降时与管件支撑板相衔接,所述顶块的斜面的低端在上升时与接料板的上表面相衔接;进料时,将纵向延伸的管件放置在管件支撑板上,在倾斜的管件支撑板作用下管件向下滚动,当顶块下降时,管件由接料板的侧壁进行限位;进料时,顶块上升,将位于顶块的斜面上的管件往上顶,管件由斜面滚入接料板右侧的一条半圆柱形槽条E上,然后上夹板、下夹板横向滑移并将管件夹住放入接料板左侧的一条半圆柱形槽条E,顶块同时将新的管件顶入接料板右侧的一条半圆柱形槽条E上,然后上夹板、下夹板再次横向滑移并同时夹住旧的管件与新的管件,旧的管件放入下板体最右侧的一条半圆柱形槽条A上,新的管件放入接料板左侧的一条半圆柱形槽条E上,采用上述步骤,管件有序的从最右的半圆柱形槽条E输送到最左的半圆柱形槽条E、再从最左的半圆柱形槽条E输送到最右的半圆柱形槽条A,并依次向左输送,直至最后输送至最左的半圆柱形槽条A。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板体在与接料板相对的一侧衔接有倾斜的导料板31,所述导料板的高端与接料板的上表面衔接;位于最左的半圆柱形槽条A上的管件可由上夹板与下夹板夹住后继续往左输送并沿导料板滚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下板体,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A,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经第一油缸驱动进行横向滑移的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经第二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上夹板、经第三油缸驱动进行升降的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C,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D,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C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D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数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的正上方设置有经第四油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的上板体,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横向均布有若干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B,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B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的数量相同,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与上板体的下表面固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凸块,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上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下板体的圆柱形凸块插入的圆柱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B、半圆柱形槽条C、半圆柱形槽条D的内径均与管件的外径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在半圆柱形槽条A的一端侧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两相邻支撑杆的顶端横向设置有导杆,两相邻支撑杆的底端横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座体的形状为开口朝横向敞开的U形结构,所述活动座体的顶部横向开设有用于导杆插入的通孔,所述活动座体的底部经滑块与滑轨连接,所述活动座体的内部设置有两根竖直导杆,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竖直导杆插入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在朝向横向的一侧部设置有管件进料机构,所述管件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上表面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用于定位管件的半圆柱形槽条E,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下板体与接料板的相邻端上的半圆柱形槽条A与半圆柱形槽条E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所述接料板的高度与下板体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F,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接料板端横向均布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半圆柱形槽条G,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均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C与半圆柱形槽条F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两相邻的半圆柱形槽条D与半圆柱形槽条G之间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半圆柱形槽条A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板在远离下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管件支撑板,所述管件支撑板至上往下沿着下板体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管件支撑板的低端低于接料板,所述管件支撑板与接料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向上顶起管件的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经第五油缸驱动进行升降,所述顶块的上表面为斜度与管件支撑板相同的斜面,所述顶块的斜面的高端在下降时与管件支撑板相衔接,所述顶块的斜面的低端在上升时与接料板的上表面相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次序传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在与接料板相对的一侧衔接有倾斜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高端与接料板的上表面衔接。
CN201720155601.9U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3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601.9U CN206543834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601.9U CN206543834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3834U true CN206543834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560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3834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38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277A (zh) * 2018-07-13 2018-11-20 森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sc端子生产模具以及生产方法
CN109772975A (zh) * 2019-01-31 2019-05-21 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体翻边设备及翻边方法
CN110014094A (zh) * 2019-05-07 2019-07-16 吴世钊 一种高效管端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02057A (zh) * 2019-12-27 2020-04-14 皖西学院 一种能够防止工件偏移的数控机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277A (zh) * 2018-07-13 2018-11-20 森邦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sc端子生产模具以及生产方法
CN109772975A (zh) * 2019-01-31 2019-05-21 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体翻边设备及翻边方法
CN110014094A (zh) * 2019-05-07 2019-07-16 吴世钊 一种高效管端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02057A (zh) * 2019-12-27 2020-04-14 皖西学院 一种能够防止工件偏移的数控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3834U (zh) 一种管件次序传送夹具
CN207029703U (zh) 用于包装线上的自动下料桶机构
CN108422164B (zh) 用于换热器的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
CN203822203U (zh) 一种机械化修井作业地面自动排管装置
CN112173657B (zh) 工件传输定位夹持组合自动线
CN205629891U (zh) 一种双动轴头压装装置
CN109605662A (zh) 一种叠推式管体全自动上料装置和上料方法
CN106735408A (zh) 一种多轴钻床
CN106742790A (zh) 一种杆状物储存取件装置
CN105922752B (zh) 一种灯管打码自动化流水线
CN20813252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管件自动加工系统的工件转向送料机构
CN211894877U (zh) 一种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
CN207903835U (zh) 管道用自动升降装置
CN201950168U (zh) 砂芯组组装装置
CN205702718U (zh) 一种电梯导轨倒角加工装置
CN109436417A (zh) 一种新型管材自动套管设备
CN209095879U (zh) 一种平推式推料装置
CN110195609B (zh) 首尾交替式超前液压支架
CN205952414U (zh) 轴承自动取料排列装置
CN205208143U (zh) 卧式氧气瓶组框
CN20669141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扎线机
CN206437597U (zh) 轮管机自动输料装置
CN208303725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用弯曲模具
CN216627875U (zh) 一种便于分类存放和查找的档案柜
CN204737395U (zh) 一种双层顶升移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