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5395U -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85395U
CN206485395U CN201720039905.9U CN201720039905U CN206485395U CN 206485395 U CN206485395 U CN 206485395U CN 201720039905 U CN201720039905 U CN 201720039905U CN 206485395 U CN206485395 U CN 206485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subframe
control arm
curved boom
ar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99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华山
张宇华
钱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399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85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85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85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包括副车架下体,副车架下体上中部设有中心构件群,副车架下体上左侧、右侧均设有边侧构件群,两个边侧构件群以副车架中部为基准左右对称。本实用新型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抗弯曲强度功能,并能够防止副车架下体变弯或断裂的现象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副车架上的焊接件能够有效地在副车架上安装其他构件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强度和刚度,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副车架的刚度和强度,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背景技术
通俗来讲,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目前,传统的汽车前车架存在着抗疲劳强度较差,容易弯曲、断裂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提高抗疲劳强度的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包括副车架下体,所述副车架下体上中部设有中心构件群,所述副车架下体上左侧、右侧均设有边侧构件群,两个边侧构件群以副车架中部为基准左右对称。
所述中心构件群包括均固装在副车架下体上的中大加强板、中小加强板,所述中大加强板的左侧方、中小加强板的右侧方均设有转向机安装导柱,所述中大加强板的下部后方设有发动机悬挂加强板,中大加强板与发动机悬挂加强板之间具有将二者相连的悬置支撑管,所述中小加强板的下方具有两个一号螺母。其中,中大加强板、中小加强板能够有效地提高副车架下体中部的抗弯曲强度,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副车架下体变弯或断裂的现象发生。由于副车架的特殊结构,副车架中间呈拱形,又由于副车架是承载件,当副车架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会由中心向四周分散力,为保证副车架不变形,采用中大加强板、中小加强板将凹槽链接,以保证副车架有足够的刚度。转向机安装导柱的作用是是转向机安装点的过孔,由于需要螺栓穿过,且锁紧,副车架中间如果没有导柱支持,会导致副车架变形。同时,导柱内孔给螺栓装配时提供导向作用。发动机悬挂加强板与悬置螺母中间安装发动机悬置,发动机工作时,有剧烈的抖动,而加强板的作用就是针对此处受力较大的位置进行加强,防止副车架开料。
右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相连的右边加强板,所述右边加强板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右稳定杆安装支架、右前控制臂支架以及右弯臂加强板,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的右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所述前控制臂支架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所述前控制臂支架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右边加强板上的右后挂板,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的下侧、右前控制臂支架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所述右弯臂加强板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右弯臂上板、三号螺母,所述右弯臂加强板与右边加强板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右弯臂加强板的作用类似于垫片的缓冲作用。前控制臂支架能够方便控制臂总成与副车架总成模块化装配时对控制臂的定位。弯臂螺栓导向管位于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的前点,导向管起支撑及导向作用。
在右弯臂加强板中,弯臂是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前点的固定部分,其一。加强板上焊接了螺母,使得螺栓穿过副车架本体后,拧紧,其二,车辆运动过程中,车辆启动和制动以及转向,控制臂都会运动,此时,弯臂会受到各个方向的力,如果单有一个外板,很容易损坏。此时,加强板就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左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相连的左边加强板,所述左边加强板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左稳定杆安装支架、左前控制臂支架以及左弯臂加强板,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的左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所述前控制臂支架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所述前控制臂支架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左边加强板上的左后挂板,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的下侧、左前控制臂支架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所述左弯臂加强板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左弯臂上板、三号螺母,所述左弯臂加强板与左边加强板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整个左侧的边侧构件群上的部件与右侧的边侧构件群上的部件相同,作用相同。
所述一号螺母均安装在副车架下体上,两个二号螺母以一一对应方式分别固装在右边加强板、左边加强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边侧构件群的结构能够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更方便地与车身钢板相连,并能够保证连接处的刚度,防止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抗弯曲强度功能,并能够防止副车架下体变弯或断裂的现象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副车架上的焊接件能够有效地在副车架上安装其他构件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强度和刚度,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副车架的刚度和强度,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包括副车架下体1,所述副车架下体1上中部设有中心构件群,所述副车架下体1上左侧、右侧均设有边侧构件群,两个边侧构件群以副车架中部为基准左右对称。
所述中心构件群包括均固装在副车架下体1上的中大加强板5、中小加强板6,所述中大加强板5的左侧方、中小加强板6的右侧方均设有转向机安装导柱4,所述中大加强板5的下部后方设有发动机悬挂加强板19,中大加强板5与发动机悬挂加强板19之间具有将二者相连的悬置支撑管20,所述中小加强板6的下方具有两个一号螺母18。其中,中大加强板5、中小加强板6能够有效地提高副车架下体1中部的抗弯曲强度,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副车架下体1变弯或断裂的现象发生。由于副车架的特殊结构,副车架中间呈拱形,又由于副车架是承载件,当副车架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会由中心向四周分散力,为保证副车架不变形,采用中大加强板5、中小加强板6将凹槽链接,以保证副车架有足够的刚度。转向机安装导柱4的作用是是转向机安装点的过孔,由于需要螺栓穿过,且锁紧,副车架中间如果没有导柱支持,会导致副车架变形。同时,导柱内孔给螺栓装配时提供导向作用。发动机悬挂加强板19与悬置螺母中间安装发动机悬置,发动机工作时,有剧烈的抖动,而加强板的作用就是针对此处受力较大的位置进行加强,防止副车架开料。
右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1相连的右边加强板12,所述右边加强板12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右前控制臂支架17以及右弯臂加强板14,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的右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9,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10,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右边加强板12上的右后挂板8,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的下侧、右前控制臂支架17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11,所述右弯臂加强板14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右弯臂上板13、三号螺母16,所述右弯臂加强板14与右边加强板12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15。右弯臂加强板14的作用类似于垫片的缓冲作用。前控制臂支架9能够方便控制臂总成与副车架总成模块化装配时对控制臂的定位。弯臂螺栓导向管(15)位于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的前点,导向管起支撑及导向作用。
在右弯臂加强板14中,弯臂是控制臂与副车架安装前点的固定部分,其一。加强板上焊接了螺母,使得螺栓穿过副车架本体后,拧紧,其二,车辆运动过程中,车辆启动和制动以及转向,控制臂都会运动,此时,弯臂会受到各个方向的力,如果单有一个外板,很容易损坏。此时,加强板就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左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1相连的左边加强板25,所述左边加强板25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左前控制臂支架22以及左弯臂加强板23,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的左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9,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10,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左边加强板25上的左后挂板26,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的下侧、左前控制臂支架22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11,所述左弯臂加强板23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左弯臂上板24、三号螺母16,所述左弯臂加强板23与左边加强板25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15。整个左侧的边侧构件群上的部件与右侧的边侧构件群上的部件相同,作用相同。
所述一号螺母18均安装在副车架下体1上,两个二号螺母11以一一对应方式分别固装在右边加强板12、左边加强板25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边侧构件群的结构能够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更方便地与车身钢板相连,并能够保证连接处的刚度,防止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包括副车架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下体(1)上中部设有中心构件群,所述副车架下体(1)上左侧、右侧均设有边侧构件群,两个边侧构件群以副车架中部为基准左右对称;
所述中心构件群包括均固装在副车架下体(1)上的中大加强板(5)、中小加强板(6),所述中大加强板(5)的左侧方、中小加强板(6)的右侧方均设有转向机安装导柱(4),所述中大加强板(5)的下部后方设有发动机悬挂加强板(19),中大加强板(5)与发动机悬挂加强板(19)之间具有将二者相连的悬置支撑管(20),所述中小加强板(6)的下方具有两个一号螺母(18);
右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1)相连的右边加强板(12),所述右边加强板(12)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右前控制臂支架(17)以及右弯臂加强板(14),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的右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9),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10),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右边加强板(12)上的右后挂板(8),所述右稳定杆安装支架(7)的下侧、右前控制臂支架(17)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11),所述右弯臂加强板(14)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右弯臂上板(13)、三号螺母(16),所述右弯臂加强板(14)与右边加强板(12)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15);
左侧的边侧构件群包括与副车架下体(1)相连的左边加强板(25),所述左边加强板(25)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左前控制臂支架(22)以及左弯臂加强板(23),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的左侧设有前控制臂支架(9),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上安装有衬套限位片(10),所述前控制臂支架(9)的上侧方具有固装在左边加强板(25)上的左后挂板(26),所述左稳定杆安装支架(2)的下侧、左前控制臂支架(22)的下侧均设有二号螺母(11),所述左弯臂加强板(23)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安装有左弯臂上板(24)、三号螺母(16),所述左弯臂加强板(23)与左边加强板(25)之间设有将二者相连的弯臂螺栓导向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螺母(18)均安装在副车架下体(1)上,两个二号螺母(11)以一一对应方式分别固装在右边加强板(12)、左边加强板(25)上。
CN201720039905.9U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Active CN206485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9905.9U CN206485395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9905.9U CN206485395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85395U true CN206485395U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6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9905.9U Active CN206485395U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85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8857U (zh) 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
CN204687784U (zh) 一种非独立悬挂扭杆式后扭力梁总成
CN107662466A (zh) 前减震器安装支座
CN206485395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焊接总成
CN206277932U (zh) 一种汽车
CN200945901Y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与平叉组合
CN105150822B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左悬置总成
CN205059197U (zh) 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左悬置总成
CN201646995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806931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横拉杆式后悬架
CN204998331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02764648U (zh) U形稳定推力杆空气悬架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CN206841630U (zh) 一种摩托车及带缓冲结构的车架
MX2013007602A (es) Bastidor de armazon de vehiculo tipo montura.
KR20110038832A (ko) 로어암 구조
CN103183083A (zh) 摩托车发动机悬挂结构
CN102795264A (zh) 一种前副车架的加强结构
CN101323338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装置
CN105564562A (zh) 骑乘型车辆
CN205059191U (zh) 高性能车用发动机左悬置组件
CN208515681U (zh) 一种具有保险措施的后副车架
CN201040566Y (zh) 跨骑式摩托车车架
CN106042812B (zh) 一种双驱动桥空气悬架总成
CN207241350U (zh) 汽车后扭转梁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