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6160U -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6160U
CN206466160U CN201621412275.7U CN201621412275U CN206466160U CN 206466160 U CN206466160 U CN 206466160U CN 201621412275 U CN201621412275 U CN 201621412275U CN 206466160 U CN206466160 U CN 206466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n
horn section
section
end subgroup
conduc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22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镇良
苏文兵
吕航
罗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22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6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616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146 priority patent/WO201811348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30Parts of fuselage relatively movable to reduce overall dimensions of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10Wings
    • B64U30/12Variable or detachable wings, e.g. wings with adjustable sweep
    • B64U30/14Variable or detachable wings, e.g. wings with adjustable sweep detach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其中,可拆卸机臂组件包括第一机臂段和第二机臂段;第一机臂段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组,第一导电端子组连接第一导线组;第二机臂段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组,第二导电端子组连接第二导线组;当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导通,进而使得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同步实现其电气线路的稳固连接,其结构简单、紧凑,可最大程度的实现线路转接与机械插拔的功能集成,从而使得该可拆卸机臂组件在飞行器上拆卸操作更加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多轴飞行器,又称旋翼飞行器,其设有多个螺旋桨,通过多个电机控制多个螺旋桨来实现飞行,广泛用于航拍、检测、搜救、资源勘查、农业等各个领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费用低、操作灵活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多轴飞行器拥有多个机臂,多轴飞行器上给螺旋桨提供动力的电机一般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机臂上,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板安装在飞行器的机身中。
为了方便携带,现如今多轴飞行器的机臂往往要求可折叠或者可拆卸,以达到减小体积的目的。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来拆装机臂时,一般需要将电机引线和电机控制板分别做插拔接头,以实现对电机引线的接头和飞行器机身中的电机控制板的接头进行插拔,来达到电机与电机控制板之间的断开或者导通的目的。上述操作较为繁琐,插拔接头较为费时,导致拆装机臂的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实现多轴飞行器机臂中的电气结构快速拆装,以实现机臂的快速拆装成为了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多轴飞行器的机臂在拆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机引线的接头与电机控制板的接头进行插拔,进而造成拆装机臂效率低下的技术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机臂组件,包括第一机臂段和第二机臂段;第一机臂段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组,第一导电端子组连接第一导线组;第二机臂段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组,第二导电端子组连接第二导线组;当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导通。
作为优选,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导电端子组为导电金属片组,第二导电端子为导电金属弹片组。
作为优选,第一机臂段设置有第一定位件,第二机臂段设置有第二定位件;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进行定位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件设置在第一机臂段的外壁上,第一定位件为定位凸块;第二定位件设置在第二机臂段的内壁上,第二定位件为定位凹槽。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件设置在第一机臂段的外壁上,第一定位件为定位凹槽;第二定位件设置在第二机臂段的内壁上,第二定位件为定位凸块。
作为优选,第一机臂段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限位部,当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第二机臂段靠近第二固定板的端面抵持于限位部。
作为优选,第一机臂段上设置有锁紧部,第二机臂段上设置有与锁紧部相适配的配合部;锁紧部与配合部相配合,使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机臂段为固定机臂段,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第二机臂段为可拆卸机臂段,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机臂段为固定机臂段,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第一机臂段为可拆卸机臂段,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机身和上述任一项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可拆卸机臂组件设于机身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由于可拆卸机臂组件的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导通,进而使得第一机臂段与第二机臂段连接时,同步实现其电气线路的稳固连接,其结构简单、紧凑,可最大程度的实现线路转接与机械插拔的功能集成,从而使得该可拆卸机臂组件在飞行器上拆卸操作更加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机臂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拆卸机臂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可拆卸机臂组件的第一机臂段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可拆卸机臂组件的第二机臂段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第一机臂段;11-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固定孔;
12-第一导电端子组;13-第一导线组;14-第一定位件;
15-限位部;16-第一加强柱;161-第一加强孔;
20-第二机臂段;21-第二固定板;211-第二固定孔;
22-第二导电端子组;23-第二导线组;24-第二定位件;
25-第二加强柱;251-第二加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一种飞行器(图未示),包括机身和可拆卸机臂组件,可拆卸机臂组件设于机身的外侧。其中,可拆卸机臂组件均匀分布在机身的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可拆卸机臂组件包括第一机臂段10和第二机臂段20,其中,第一机臂段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组12,第一导电端子组12连接第一导线组13;第二机臂段2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1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组22,第二导电端子组22连接第二导线组23;当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13与第二导线组23导通;当将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拆卸开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断开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13与第二导线组23不导通。
上述飞行器,由于可拆卸机臂组件的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13与第二导线组23导通;在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断开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断开连接,使得第一导线组13与第二导线组23不导通。使得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或断开时,同步实现其电气线路的稳固连接或断开,其结构简单、紧凑,可最大程度的实现线路转接与机械插拔的功能集成,从而使得该可拆卸机臂组件在飞行器上拆装操作更加简单有效,拆装机臂的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线组13和第二导线组23都分别包括电源和信号线。
具体的,第一机臂段10为固定机臂段,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第二机臂段20为可拆卸机臂段,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进而通过第一机臂段10和第二机臂段20之间的组装固定,实现了动力电机与机身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卡扣卡紧的方式,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第二机臂段20为固定机臂段,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第一机臂段10为可拆卸机臂段,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
当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电性连接。同时,第一机臂段10设置有第一定位件14,第二机臂段20设置有第二定位件24;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通过第一定位件14与第二定位件24配合进行定位连接,进而通过第一定位件14和第二定位件24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机臂段10和第二机臂段20之间在周向上的快速精准定位。其中,第一定位件14可以沿第一机臂段10的轴向延伸,相应地,第二定位件24也沿第二机臂段20的轴向延伸。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为导电金属片组,第二导电端子组22为导电金属弹片组。其中,导电金属片组为导电的非弹性固定金属片组,导电金属弹片组为导电的弹性金属片组。即第一导电端子组12由若干个非弹性的固定导电金属片(如固定铜片)组成,一个导电端子对应一个固定导电金属片;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由若干个弹性的导电金属片(如弹性铜片)组成,一个导电端子对应一个弹性导电金属片。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中导电端子的数量与第二导电端子22中导电端子的数量相同。当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弹性抵接时,固定导电金属片与弹性导电金属片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为导电金属弹片组,第二导电端子组22为导电金属片组。即第一导电端子组12由若干个弹性的导电金属片组成,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由若干个非弹性的固定导电金属片组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为导电金属弹片组,第二导电端子组22为导电金属弹片组。即第一导电端子组12和第二导电端子组22均由相同数量的弹性的导电金属片组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为导电金属片组,第二导电端子组22导电金属片组。即第一导电端子组12和第二导电端子组22均由相同数量的非弹性的固定导电金属片组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端子组12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如图1和3所示),一部分可以用于接电源线,一部分可以用于接信号线,此时,第一导线组13即由电源线和信号线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导电端子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上下排列,也可以是左右排列,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同理,第二导电端子组22也由两部分组成(如图2和4所示),一部分用于接电源线,一部分用于接信号线,此时,第二导线组23即由电源线和信号线两部分组成。第二导电端子组22中两部分导电端子的排列位置需要与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中两部分导电端子的排列位置相对应,使得两边接电源线的导电端子互相抵接,接信号线的导电端子也互相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不需要布局信号线时,第一导电端子组12和第二导电端子组22均只需要包括一组接电源线的导电端子即可,而无需设置接信号线的导电端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14设置在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第一定位件14为定位凸块;第二定位件24设置在第二机臂段20的内壁上,第二定位件24为定位凹槽,如图3和图4所示。
作为变形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位件14设置在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第一定位件14为定位凹槽;第二定位件24设置在第二机臂段20的内壁上,第二定位件24为定位凸块。
在第一机臂段10和第二机臂段20的组装过程中,除了要对它们在周向上进行精准定位外,往往还要求其在轴向上能够进行准确定位和组装,对此,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限位部15,当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第二机臂段20靠近第二固定板21的端面抵持于限位部15。限位部15可以是设置成绕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一圈并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一个环形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独立设置的限位凸块组合而成,几个独立的限位凸块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限位部15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了第一机臂段10中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第二机臂段20中第二导电端子组22之间的有效接触。
为了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机臂段10上可以设置有锁紧部,在第二机臂段20上可以设置有与该锁紧部相适配的配合部;锁紧部与配合部相适合,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锁紧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螺纹孔,配合部也为对应数量的螺纹孔,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套接后,将两者上的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螺钉旋紧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在一起,通过旋松螺钉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拆卸开来。又如,锁紧部为一个或多个卡扣,配合部为相适配的卡槽,通过将卡扣扣紧卡槽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在一起。再如,锁紧部为一个紧固螺环,配合部为设于第二机臂段的外表面上的外螺纹,通过将紧固螺环与外螺纹旋紧使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连接在一起;通过将紧固螺环与外螺纹旋松可实现第一机臂段10与第二机臂段20拆卸开来。锁紧部与配合部的实现形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第一固定板11在第一机臂段10上的稳固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机臂段10位于第一固定板11背离第二机臂段20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柱16,第一加强柱16与第一机臂段10固定连接,两者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柱16上沿第一机臂段10的轴向开设有第一加强孔161;同时,第一固定板11上对应于第一加强孔161开设有贯穿第一固定板11的第一固定孔111,第一固定板11通过连接件(图未示)固定设置在第一机臂段10内。
除此之外,第一固定板11还可以采用电子胶水粘合的方式来实现固定在第一机臂段10上,具体不以此为限。
相应的,第二机臂段20位于第二固定板21背离第一机臂段10的一侧,如图1和2所示,第二机臂段2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柱25,第二加强柱25上沿第二机臂段20的轴向开设有第二加强孔251;同时,第二固定板21上对应于第二加强孔开设有贯穿第二固定板21的第二固定孔211,第二固定板21通过连接件(图未示)固定设置在第二机臂段20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臂段(10)和第二机臂段(20);
所述第一机臂段(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端子组(1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12)连接第一导线组(13);
所述第二机臂段(2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端子组(2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连接第二导线组(23);
当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与所述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导线组(13)与所述第二导线组(23)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弹性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12)为导电金属片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22)为导电金属弹片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段(10)设置有第一定位件(14),所述第二机臂段(20)设置有第二定位件(24);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与所述第二机臂段(20)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14)与所述第二定位件(24)配合进行定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定位件(14)为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定位件(2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臂段(2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件(24)为定位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定位件(14)为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件(2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臂段(2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件(24)为定位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段(10)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限位部(15),当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与所述第二机臂段(20)连接时,所述第二机臂段(20)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端面抵持于所述限位部(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上设置有锁紧部,所述第二机臂段(20)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部相适配的配合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使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与所述第二机臂段(2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为固定机臂段,所述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臂段(20)为可拆卸机臂段,所述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臂段(20)为固定机臂段,所述固定机臂段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臂段(10)为可拆卸机臂段,所述可拆卸机臂段与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动力电机连接。
1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卸机臂组件,所述可拆卸机臂组件设于所述机身的外侧。
CN201621412275.7U 2016-12-21 2016-12-21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Active CN206466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275.7U CN206466160U (zh) 2016-12-21 2016-12-21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PCT/CN2017/113146 WO2018113480A1 (zh) 2016-12-21 2017-11-27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275.7U CN206466160U (zh) 2016-12-21 2016-12-21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6160U true CN206466160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1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2275.7U Active CN206466160U (zh) 2016-12-21 2016-12-21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6160U (zh)
WO (1) WO201811348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3480A1 (zh) * 2016-12-21 2018-06-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CN109070990A (zh) * 2017-12-28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WO2020062757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倾转机构
CN112455648A (zh) * 2019-09-09 2021-03-09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571A (zh) * 2019-06-10 2019-08-02 山东蜂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机臂连接组件及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330B (zh) * 2015-06-29 2017-05-17 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桨臂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N205381386U (zh) * 2015-12-24 2016-07-1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组件及旋翼组件
CN105939927B (zh) * 2015-12-24 2020-12-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组件及旋翼组件
CN205633054U (zh) * 2016-04-28 2016-10-12 深圳市龙云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轴无人机机臂快速拆换和均匀承力的紧固结构
CN106184703A (zh) * 2016-07-29 2016-12-07 深圳亿天航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多旋翼飞行器
CN206466160U (zh) * 2016-12-21 2017-09-0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3480A1 (zh) * 2016-12-21 2018-06-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CN109070990A (zh) * 2017-12-28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WO2020062757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倾转机构
CN112455648A (zh) * 2019-09-09 2021-03-09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13480A1 (zh)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6160U (zh)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CN206466158U (zh) 可拆卸机臂组件及飞行器
WO2023072025A1 (zh) 冗余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2017502471A (ja) 信号収集アセンブリおよび該信号収集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パワー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104986330A (zh) 桨臂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CN102608847A (zh) 应用于投影装置的磁性固定结构
US20180281919A1 (en) Aircraft fuselage and aircraft with same
CN105548658A (zh) 一种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CN209441671U (zh) 飞行器
CN208256939U (zh) 一种fpc与pcb的连接结构
US20200045400A1 (en) Microphone assembly
CN106114841A (zh)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机身
CN108238245B (zh) 一种四轴飞行器的机翼安装结构
EP281902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16194335A1 (ja) 光電変換装置
CN206640446U (zh) 电机及电机固定结构
CN210381688U (zh) 一种便捷安装的安全线路板
CN108797047B (zh) 一种干衣机连接装置
CN215098272U (zh) 一种便于调节gps的无人机
CN206640568U (zh) 移动终端
CN206673607U (zh) 一种无人机电源
CN215323306U (zh) 一种方便连接电调和电机的无人机
CN203261608U (zh) 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机壳上的紧固装置
CN219761140U (zh) 车载摄像头
CN211554908U (zh) 一种电子画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No. 1001, Zhiyuan Road, B1 9.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otong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No. 1001, Zhiyuan Road, B1 9.

Patentee before: AUTEL ROBO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