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7332U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97332U
CN206397332U CN201590000746.0U CN201590000746U CN206397332U CN 206397332 U CN206397332 U CN 206397332U CN 201590000746 U CN201590000746 U CN 201590000746U CN 206397332 U CN206397332 U CN 206397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fixed part
bracket
lowering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7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野克己
铃木滋之
片山英史
铃村宏和
上野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665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98849A1/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97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973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具备支承板、使窗玻璃升降的支架、以及用于使支架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备缆线、滚筒、带轮、以及用于将带轮安装于支承板的托架。在支承板设置有第1以及第2固定部。第1固定部配置于缆线的外侧,第2固定部配置于缆线的内侧。托架具有与第1以及第2固定部分别对应的第1以及第2安装部。第1安装部具有与第1固定部的外表面接触的第1延长部,第2安装部具有与第2固定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第2臂部。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车辆的窗玻璃进行升降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使安装于车辆的侧门的窗玻璃升降的升降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升降装置具备支承板、使窗玻璃升降的支架、以及使支架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承板移动。
驱动机构具备:通过马达的动力而旋转的滚筒;由滚筒牵拉的缆线;以及引导缆线的带轮。带轮经由托架安装于支承板。托架具有2个安装部。在支承板设置有固定部。托架在使安装部与固定部卡合的状态下固定于支承板。
然而,马达在窗玻璃在全开状态或者全闭状态下停止的瞬间处于旋转驱动状态。因此,对缆线施加大的张力。此时,张力的一部分经由带轮作用于托架。施加于托架的力的一部分进行作用而使托架以托架的一端为支点旋转。因此,如果施加于托架的力变得过大,则存在托架从支承板脱离的顾虑。
专利文献1:德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第202010002223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托架从支承板脱离的升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对窗玻璃进行升降的升降装置,具备:支承板;支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承板移动,并且使窗玻璃升降;以及驱动机构,用于使支架移动。驱动机构具备:与支架连接的缆线;牵拉缆线的滚筒;引导缆线的带轮;以及用于将带轮安装于支承板的托架。在支承板设置有供带轮配置的带轮配置部;以及配置于带轮配置部 的两侧的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第1固定部配置于缆线的外侧,第2固定部配置于缆线的内侧。托架具有:供带轮配置的主体部;安装于第1固定部的第1安装部;以及安装于第2固定部的第2安装部。第1安装部具有:从主体部延伸的第1臂部;以及从第1臂部延伸且与第1固定部的外表面接触的第1延长部。第2安装部具有从主体部延伸且与第2固定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第2臂部。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在第1固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1卡合部,在第1安装部的第1延长部设置有与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1勾挂部。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第2安装部具有第2臂部、以及从第2臂部延伸的第2延长部,支承板在第2固定部的外侧具有供第2安装部的第2延长部抵接的壁部,在第2固定部与壁部之间设置有空间。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在壁部设置有第2卡合部,在第2安装部的第2延长部设置有与第2卡合部卡合的第2勾挂部。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在支承板设置有供第1安装部嵌合的第1嵌合部以及供第2安装部嵌合的第2嵌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第1固定部是第1嵌合部的一部分,第2固定部是第2嵌合部的一部分。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在第1安装部设置有沿着第1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在第2安装部设置有沿着第2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托架具有相对于沿着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轴线呈线对称的构造。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托架具有旋转对称性。
在上述的升降装置中,优选为,支承板在带轮的旋转轴的下方具有用于停止支架的止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内侧观察侧门时的示意图。
图2是从外侧观察升降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D方向观察升降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带轮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托架的立体图。
图7是托架的第1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8是托架的俯视图。
图9是带轮单元装配部的立体图。
图10是配置带轮单元的部分的俯视图。
图11中,(a)是示出安装带轮单元前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出完成带轮单元的安装前的状态的剖视图,(c)是示出完成带轮单元的安装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中,(a)是示出在参考例的带轮单元中对带轮施加张力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c)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d)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3中,(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带轮单元中对带轮施加张力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一例的剖视图,(c)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d)是示出带轮单元的变化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4是第1安装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1安装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第1安装部与第1固定部的卡合构造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第1安装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第1安装部与第1固定部的卡合构造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第2安装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第2安装部与第2固定部的卡合构造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第2安装部的其他实施例的第2安装部与第2固定部的卡合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8对装配于车辆的侧门的升降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的侧门1具备:构成侧门1的外侧的外面板2;构成侧门1的内侧的内面板3;配置于外面板2与内面板3之间的升降装置4;以及由升降装置4升降的窗玻璃5。在升降装置4安装有用于驱动升降装置4的马达单元6。
在内面板3的中央设置有部件安装用的开口部3e。升降装置4安装于内面板3的外表面。升降装置4的上部通过螺栓等的紧固部件紧固于内面板3的上边部3a、即内面板3的开口部3e的上侧部分。升降装置4的下部通过螺栓等的紧固部件紧固于内面板3的下边部3b、即内面板3的开口部3e的下侧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升降装置4的内侧或者内表面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安装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座位侧或者座位侧的面。升降装置4的外侧或者外表面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外侧或者外侧的面。
升降装置4的前侧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前侧。升降装置4的后侧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后侧。前方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车辆的前进方向。后方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车辆的后退方向。
升降装置4的上侧或者上部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上侧或者上侧的部分。升降装置4的下侧或者下部表示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下侧或者下侧的部分。
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4具备:使窗玻璃5升降的驱动机构20;支承驱动机构20的支承板10;以及通过驱动机构20的动力进行升降的2 个支架31、32。支架31、32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支承板10滑动。以下,将配置于升降装置4的前侧的支架称作第1支架31,将配置于升降装置4的后侧的支架称作第2支架32。
支承板10构成为沿着窗玻璃5。例如,在窗玻璃5弯曲而朝外侧膨胀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支承板10构成为朝外侧膨胀。即支承板10构成为当弯曲的窗玻璃5上下移动时将窗玻璃5与支承板10之间的间隙距离保持为恒定。支承板10例如由树脂形成。在支承板10形成有几个开口部14,以便提高成型性。
支承板10具有前侧部10d、后侧部10e、以及配置于前侧部10d与后侧部10e之间的中央部10c。前侧部10d配置于支承板10的前部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后侧部10e配置于支承板10的后部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支承板10在前侧部10d的前侧具有引导第1支架31的第1导轨11。支承板10在后侧部10e的后侧具有引导第2支架32的第2导轨12。
第1以及第2导轨11、12与支承板10一体成型。第1以及第2导轨11、12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地延伸。此外,第1以及第2导轨11、12在窗玻璃5的升降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倾斜”表示相对于在将升降装置4装配于侧门1的情况下的铅垂方向倾斜。
支承板10在前侧部10d的下端具有用于限制第1支架31的移动的止挡件13。止挡件13具有配置于后述的第1带轮21的旋转轴C1的下方的抵接面13a。第1支架31的抵接部35与抵接面13a抵接。第1带轮21的旋转轴C1的下方是指与旋转轴C1正交且与第1导轨11正交的假想线L的下方。
在支承板10的外表面10a设置有驱动机构20。如图1所示,在支承板10的内表面10b配置有驱动驱动机构20的马达单元6。马达单元6具有减速器、齿轮机构。从减速器或者齿轮机构的输出轴(以下,称作“马达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至驱动机构20。马达输出轴插通贯通支承板10的孔并朝支承板10的外表面10a突出。
第1支架31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1导轨11滑动。第2支架32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2导轨12滑动。第1支架31具备:安装于第1 导轨11的支架托架33;安装于支架托架33且保持窗玻璃5的保持架34;以及与止挡件13抵接的抵接部35。抵接部35由树脂或者橡胶制的缓冲部件形成。第2支架32除了不具有抵接部35这一点之外,具有与第1支架31相同的构造。
驱动机构20具备:3根缆线(以下,将各缆线称作“第1缆线25”、“第2缆线26”、“第3缆线27”。);牵拉第1以及第2缆线25、26的滚筒28;以及引导第1~第3缆线25~27的4个带轮(以下,将各带轮称作“第1带轮21”~“第4带轮24”。)。滚筒28收纳于在支承板10的中央配置的收纳部29。滚筒28与马达单元6的马达输出轴连接,通过马达单元6的驱动而旋转。
第1~第4带轮21~24如下所述那样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支承板10旋转。第1带轮21安装于支承板10的前侧部10d的下部。第2带轮22安装于支承板10的前侧部10d的上部。第3带轮23安装于支承板10的后侧部10e的下部。第4带轮24安装于支承板10的后侧部10e的上部。
第1缆线25将第1支架31的下端部与滚筒28相互连接。具体而言,第1缆线25的一端与第1支架31的下端连接。第1缆线25在第1支架31的下端朝下方牵拉,并且,在第1缆线25的中间部通过第1带轮21被向上方折回。第1缆线25的另一端与滚筒28连接。
第2缆线26将第2支架32的上端与滚筒28相互连接。具体而言,第2缆线26的一端与第2支架32的上端连接。第2缆线26在第2支架32的上端朝上方牵拉,并且,在第2缆线26的中间部通过第4带轮24被向下方折回。第2缆线26的另一端与滚筒28连接。
第3缆线27将第1支架31与第2支架32连接。具体而言,第3缆线27的一端与第1支架31的上端连接。第3缆线27在第1支架31的上端朝上方牵拉,并且,在第3缆线27的一端与中间部之间通过第2带轮22被向下方折回。第3缆线27在第3缆线27的另一端与中间部之间朝相比第3带轮23靠上方的位置折返。第3缆线27的另一端与第2支架32的下端连接。
接着,参照图2对驱动机构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滚筒28进行旋转以便将第1缆线25卷入到滚筒28。将此时的滚筒28的旋转方向称作“第1方向”。于是,第1支架31朝下方移动。此外,伴随着第1支架31朝下方的移动,第3缆线27被牵拉。因此,第2支架32也伴随着第1支架31的移动而朝下方移动。即基于滚筒28的第1方向的旋转,第1支架31与第2支架32朝下方移动相同的距离。
滚筒28进行旋转以便将第2缆线26卷入到滚筒28。将此时的滚筒28的旋转方向称作“第2方向”。于是,第2支架32朝上方移动。此外,伴随着第2支架32朝上方的移动,第3缆线27被牵拉。因此,第1支架31也伴随着第2支架32的移动而朝上方移动。即基于滚筒28的第2方向的旋转,第1支架31与第2支架32朝上方移动相同的距离。
接着,参照图4~图18对第1带轮21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第2~第4带轮22~24的安装构造与第1带轮21的安装构造相同。
如图4所示,第1带轮21经由轴部件40装配于托架50。第1带轮21、轴部件40以及托架50构筑成一个单元(以下,称作“带轮单元7”。)。带轮单元7装配于支承板10的带轮单元装配部100。
如图5所示,第1带轮21具有圆环构造。在第1带轮21的外周面设置有引导第1缆线25的槽。轴部件40具备:固定于托架50的固定部41;从固定部41延伸的轴部42;以及设置于轴部42的凸缘43。第1带轮21能够旋转地装配于轴部42。
如图6所示,托架50具有朝向径向DR的内方的内表面;以及朝向径向DR的外方的外表面。托架50具有主体部51、第1安装部60以及第2安装部70。第1安装部60从主体部51的外周部延伸,第2安装部70在主体部51的外周部中从与第1安装部60相反侧的位置延伸。
主体部51是供第1带轮21配置的部分。在主体部51的中心部设置有供轴部件40的固定部41嵌合的嵌合部51a。例如,如图6所示,嵌合部51a是圆形的贯通孔。
如图5所示,在带轮单元装配部100设置有第1固定部120。第1安装部60构成为跨越第1固定部120且沿着第1固定部120。具体而言,第1安装部60具有第1臂部61、以及从第1臂部61延伸的第1延长部65。第1臂部61具有:从主体部51沿其径向DR延伸的基部62;从基部62沿中心轴方向DC延伸的倾斜部63;以及从倾斜部63沿径向DR延伸的连接部64。连接部64是连接倾斜部63与第1延长部65的部分。在第1臂部61设置有2根加强肋67。2根加强肋67从基部62延伸至连接部64。
第1延长部65从连接部64朝向支承板10延伸。如图11(c)所示,第1延长部65的内表面65a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接触。第1延长部65的内表面65a例如是与第1对称轴M1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第1对称轴M1是沿着托架50的第1安装部60与第2安装部7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轴线。
如图7所示,在第1延长部65设置有与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123卡合的第1勾挂部66。例如,第1勾挂部66是设置于第1延长部65的矩形的贯通孔。如图11(c)所示,在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与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面123a抵接的抵接面66a。
接着,参照图5以及图6对第2安装部7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带轮单元装配部100设置有第2固定部130。第2安装部70构成为跨越第2固定部130且沿着第2固定部130。具体而言,第2安装部70具有第2臂部71、以及从第2臂部71延伸的第2延长部75。
第2臂部71具有:从主体部51沿其径向DR延伸的基部72;从基部72沿中心轴方向DC延伸的倾斜部73;以及从倾斜部73沿径向DR延伸的连接部74。连接部74是连接倾斜部73与第2延长部75的部分。如图11(c)所示,倾斜部73与第2固定部130的内表面131接触。在第2臂部71设置有2根加强肋77。2根加强肋77从基部72朝连接部74延伸。
第2延长部75从连接部74朝支承板10延伸。第2延长部75的外 表面75a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壁部140接触。第2延长部75的外表面75a例如是与第1对称轴M1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
如图9所示,在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壁部140设置有第2卡合部142。图11(c)所示,在第2延长部75设置有与第2卡合部142卡合的第2勾挂部76。例如,第2勾挂部76是设置于第2延长部75的矩形的贯通孔。在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与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面142a抵接的抵接面76a。
接着,参照图8对托架50的对称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第1安装部60与第2安装部70配置于支承板10中的不同的部分,不过优选使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的外形相同而使托架50具有对称性。如图5、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50具有对称性。例如,如图8所示,优选托架50俯视观察相对于第1对称轴M1呈线对称。由此,能够使经由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施加于第1以及第2固定部120、130的力均匀地分散于第2对称轴M2的两侧。
进而,优选托架50相对于第1对称轴M1呈线对称性,并且,也相对于与第1对称轴M1正交的第2对称轴M2呈线对称。由此,能够使托架50具有绕中心轴C2的旋转对称性、即双面对称性。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带轮单元7以规定的朝向装配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或者将带轮单元7以从规定的朝向旋转180度后的朝向装配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因此,提高带轮单元7的安装性。
接着,参照图9对带轮单元装配部100进行说明。
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外侧表示远离图5所示的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中心轴C3的部位。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内侧表示接近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中心轴C3的部位。
如图9所示,带轮单元装配部100具有:第1带轮21所处的带轮配置部110;供托架50的第1安装部60嵌合的第1嵌合部111;以及供托架50的第2安装部70嵌合的第2嵌合部112。带轮配置部110是配置托架50的主体部51的部分。
带轮配置部110具有供托架50的紧固部52插通的贯通孔110a。托架50在使紧固部52的端面与内面板3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螺栓固定于内面板3。在该状态下,如图11(c)所示,带轮配置部110夹在内面板3与托架50之间。
第1嵌合部111与第2嵌合部112配置于带轮配置部110的两侧。第1嵌合部111配置于第1缆线25附近。如图10所示,第2嵌合部112配置在与第1嵌合部111相反的一侧,以便在与第1嵌合部111之间夹持带轮配置部110。
根据该关系,第1固定部120与第2固定部130配置于带轮配置部110的两侧。此外,第1固定部120配置于第1缆线25附近。第2固定部130配置于与第1固定部120相反的一侧,以便在与第1固定部120之间夹持带轮配置部110。具体而言,第1固定部120配置于第1缆线25的外侧。即第1固定部120配置于当利用第1缆线25划分支承板10时不包含第1带轮21的部分。第2固定部130配置于第1缆线25的内侧。即第2固定部130配置于当利用第1缆线25划分支承板10时不包含第1带轮21的部分。
接着,参照图9对第1嵌合部111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第1嵌合部111具有与第1安装部60的侧面抵接的一对侧壁111a。在第1嵌合部111设置有供第1安装部60安装的第1固定部120、以及配置于第1固定部120的外侧的壁部124。在第1固定部120与壁部124之间设置有供托架50的第1延长部65插通的第1插通孔125。
第1固定部120设置于第1嵌合部111的一对侧壁111a之间。第1固定部120从带轮配置部110突出直至与第1带轮21大致相同的高度。第1固定部120具有设置于带轮配置部110附近的内壁部121、以及从内壁部121延伸的外壁部122。如图11(c)所示,在内壁部121与外壁部122之间设置有空间S1。第1固定部120构成为其剖面呈V字状。由此,外壁部122能够朝向内壁部121挠曲。
在外壁部122的外表面122a设置有与托架50的第1勾挂部66卡 合的第1卡合部123。第1卡合部123具有供第1勾挂部66的抵接面66a接触的卡合面123a。例如,第1卡合部123是从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突出的凸起。卡合面123a是与中心轴C2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
接着,也参照图9对第2嵌合部112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第2嵌合部112具有与第2安装部70的侧面抵接的一对侧壁112a。在第2嵌合部112设置有供第2安装部70安装的第2固定部130、以及配置于第2固定部130的外侧的壁部140。在第2固定部130与壁部140之间设置有供托架50的第2延长部75插通的第2插通孔133。
第2固定部130设置于第2嵌合部112的一对侧壁112a之间。第2固定部130从带轮配置部110突出直至与第1带轮21大致相同的高度。如图11(a)所示,第2固定部130具有配置于带轮配置部110附近的内表面131、以及配置于与内表面131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132。
壁部140是支承板10的阶梯部15的一部分。在壁部140的里侧设置有空间S2。壁部140构成为能够朝向阶梯部15挠曲。在壁部140的壁面141设置有与托架50的第2勾挂部76卡合的第2卡合部142。第2卡合部142具有与第2勾挂部76的抵接面76a接触的卡合面142a。例如,第2卡合部142是从壁部140的壁面141突出的凸起。卡合面142a是与中心轴C2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
接着,参照图10对带轮单元7的配置方向进行说明。
图10的点划线X表示带轮单元7的配置方向。带轮单元7的配置方向根据与施加于带轮单元7的力之间的关系设定。带轮单元7的配置方向表示相对于第1缆线25的配线构造的带轮单元7的朝向。带轮单元7的朝向被定义为穿过带轮单元7的中心点且沿着第1安装部60与第2安装部7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基准线。例如,在带轮单元7相对于第1对称轴M1具有线对称性的情况下,带轮单元7的朝向与第1对称轴M1一致。
以下,参照图10对带轮单元7的配置方向进行说明。
存在对第1缆线25施加强的张力的情况。例如,在第1支架31与止挡件13抵接而窗玻璃5在全开状态下停止、或者窗玻璃5与外面板2的外框抵接而在全闭状态下停止的情况下,马达单元6在窗玻璃5停止的瞬间处于旋转驱动状态。此时,对第1缆线25或者第2缆线26施加大的张力。
如图10所示,如果对第1缆线25施加强的张力,则对第1带轮21施加作用于第1带轮21与第2带轮22之间的第1张力F1、和作用于第1带轮21与滚筒28之间的第2张力F2的合力(以下,称作“牵拉合力Fa”。)。牵拉合力Fa的方向是第1张力F1与第2张力F2的向量和的方向。即牵拉合力Fa的方向同将第1带轮21与第2带轮22之间的第1缆线25的悬架方向和第1带轮21与滚筒28之间的第1缆线25的悬架方向之间二等分的二等分线一致。
为了将牵拉合力Fa经由托架50有效地传递至支承板10,优选使牵拉合力Fa的朝向与带轮单元7的朝向、即带轮单元7的基准线一致。据此,带轮单元7被配置成使带轮单元7的朝向、即带轮单元7的基准线与牵拉合力Fa的方向一致。如果如此配置带轮单元7,则第1缆线25被牵拉而施加于带轮单元7的牵拉合力Fa的大部分经由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传递至第1以及第2固定部120、130。由此,施加于托架50的垂直分力、即沿着中心轴C2作用的分力减少。
接着,参照图11(a)~图11(c),对在支承板10安装带轮单元7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带轮单元7如图11(a)所示那样配置。即,以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中心轴C3与带轮单元7的中心轴C2一致的方式相对于支承板10配置带轮单元7。
接着,如图11(b)所示,沿着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中心轴C3使带轮单元7移动。如果如此使带轮单元7移动,则托架50的第1延长部65插通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第1插通孔125,第1延长部65的前端抵接于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123。并且,通过第1延长部65与第1卡合部123的抵接,第1固定部120的外壁部122挠曲。此外,托架50的第2延长部75插通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第2插通 孔133,第2延长部75的前端抵接于壁部140的第2卡合部142。并且,通过第2延长部75与第2卡合部142的抵接,壁部140挠曲。
使带轮单元7沿着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中心轴C3进一步移动。于是,如图11(c)所示,托架50的第1勾挂部66卡合于第1卡合部123,托架50的第2勾挂部76卡合于第2卡合部142。在该状态下,第1勾挂部66的抵接面66a抵接于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面123a,第2勾挂部76的抵接面76a抵接于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面142a。这样,带轮单元7呈直线状移动,由此安装于支承板10的带轮单元装配部100。
接着,参照图12(a)~图13(d)对升降装置4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举出参考例的升降装置4对托架50的脱离现象进行说明。图12(a)示出参考例的带轮单元7X的剖视图。
如图12(a)所示,带轮单元7X的托架500具有主体部510、以及从主体部510突出的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0、700。并且,在带轮单元装配部900设置有第1卡合部910与第2卡合部920。第1安装部600的外表面610与第1卡合部910接触,且第1安装部600的端面620与第1卡合部910卡合。第2安装部700的外表面710与第2卡合部920接触,且第2安装部700的端面720与第2卡合部920卡合。即,利用按压第1安装部600的端面620的第1卡合部910与按压第2安装部700的端面720的第2卡合部920,对带轮单元7X进行保持。
当对这样的带轮单元7X的缆线施加张力时,对带轮单元7X施加如图12(a)所示的牵拉合力Fa。此时,如图12(b)的箭头Fb1所示,牵拉合力Fa的一部分经由轴部件400以及托架500传递至带轮单元装配部900的第2卡合部920。如果牵拉合力Fa变大,则带轮单元7X变形而使轴部件400接近第2卡合部920。尤其地,应力集中在第2安装部700的基端部、即主体部510与第2安装部700之间的部分。因此,第2安装部700的基端部弯曲。
此外,如图12(b)的箭头Fb2所示,施加于托架500的力的一部分沿着中心轴C2作用于带轮单元7X。因此,带轮单元7X以第2安装部700与第2卡合部920的接触部为支点P进行旋转。通过如此带轮单 元7X变形并旋转,在第1安装部600与第1卡合部910之间形成间隙G。由此,第1安装部600与第1卡合部910的卡合解除,或者成为容易解除的状态。
图12(c)示出对带轮200施加牵拉合力Fa、且对位于支承板10的下端的带轮单元装配部900施加力时的带轮单元7X的变化方式。例如,当第1支架31抵接于止挡件13而窗玻璃5在全开状态下停止时,马达单元6在窗玻璃5停止的瞬间处于旋转驱动状态。因此,对缆线施加大的张力。此外,此时,在窗玻璃5为全开状态的瞬间第1支架31与止挡件13碰撞。该碰撞力使支承板10变形。尤其地,在支承板10具有弯曲构造的情况下,支承板10挠曲而使得弯曲程度增加,如图12(c)的箭头Fb3所示,第1卡合部910朝内面板3向内方移动。
因此,由于因施加于带轮200的牵拉合力Fa而引起的带轮单元7X的变形、以及因第1支架31向止挡件13的碰撞而引起的支承板10的变形,使得第1安装部600与第1卡合部910之间的间隙G变大。因此,第1安装部600与第1卡合部910的卡合解除的可能性变高。
图12(d)示出从图12(c)的带轮单元7X的状态起继续产生的变化。如果在图12(c)所示的状况下马达单元6停止,则施加于缆线的张力降低,施加于带轮200的牵拉合力Fa消失,蓄积于带轮单元7X的应力被释放。结果,带轮单元7X从图12(c)的状态变形或者旋转。此时,第1安装部600与第1卡合部910之间的间隙G伴随着带轮单元7X的旋转或者变形而变小,另一方面,在第2安装部700与第2卡合部920之间产生间隙G。由此,第2安装部700与第2卡合部920的卡合解除,或者成为容易解除的状态。
如以上所示,基于因施加于带轮单元7X的牵拉合力Fa而引起的带轮单元7X的变形、以及因第1支架31向止挡件13的碰撞而引起的带轮单元装配部900的变形中的至少一方,托架500从支承板10脱离。
接着,参照图13(a)~图13(d)对升降装置4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3(a)~图13(d)是沿着图2的B-B线的带轮单元7的剖视图。当对第1缆线25施加张力时,如图13(a)所示,对带轮单元7 施加牵拉合力Fa。此时,如图13(b)所示,牵拉合力Fa的一部分经由轴部件40施加于托架50。施加于托架50的力的一部分Fa1经由第1安装部60的第1延长部65传递至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第1固定部120。施加于托架50的力的一部分Fa2经由第2安装部70的第2臂部71传递至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第2固定部130。施加于托架50的力的又一部分Fa3也经由第2安装部70的第2延长部75传递至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的壁部140。即,牵拉合力Fa分散后传递至带轮单元装配部100。
如果牵拉合力Fa大,则使轴部件40接近第2固定部130的压缩力增大。但是,此时,第1安装部60的第1延长部65按压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因此,与参考例的带轮单元7X相比,上述压缩力减少。此外,该压缩力作用于托架50而使第1延长部65朝向轴部件40移动。但是,第1延长部65的移动被第1固定部120阻止,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的变形。
此外,施加于托架50的力的一部分Fc进行作用而使带轮单元7以第2安装部70的第2延长部75与壁部140的接触部为支点P旋转。但是,如上所述,牵拉合力Fa被分散至第1固定部120、第2固定部130以及壁部140,因此,使带轮单元7旋转的力减少。
此外,通过第1安装部60的第1勾挂部66与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抑制以第2安装部70的第2延长部75与壁部140的接触部为支点P的带轮单元7的旋转。因此,带轮单元7的装配状态在对带轮单元7施加牵拉合力Fa的前后没有较大地变化。
接着,参照图13(c)示出带轮单元7的其他变化方式。图13(c)示出对第1带轮21施加牵拉合力Fa、且对位于支承板10的下端的带轮单元装配部100施加力时的带轮单元7的变化方式。例如,如使用图12(c)进行说明的那样,当窗玻璃5在全开状态下停止时对支承板10的下端施加力。此时,如上所述,如果第1支架31与止挡件13发生碰撞,则该冲击力施加于支承板10。尤其地,在支承板10具有弯曲构造的情况下,支承板10挠曲而使得其弯曲程度增大。
此时,如图13(c)的箭头Fd所示,支承板10挠曲以使得第1固 定部120朝内面板3向内方移动。但是,通过第1安装部60的第1勾挂部66与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托架50变形而追随支承板10。因此,即便托架50变形,在第1安装部60与第1固定部120之间也不会产生间隙。此外,如图13(c)的箭头Fd所示,第1固定部120的移动方向与第1勾挂部66的抵接面66a和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面123a相互挤压的方向一致或者大致一致。因此,抵接面66a与卡合面123a的卡合位置难以偏移,第1勾挂部66与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也难以解除。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脱离。
图13(d)示出紧接着图13(c)的带轮单元7的状态。
如果在图13(c)所示的状况下马达单元6停止,则施加于第1缆线25的张力降低,施加于第1带轮21的牵拉合力Fa消失,蓄积于带轮单元7的应力被释放。结果,从图13(c)的状态起使带轮单元7变形以及旋转的力Fe作用于带轮单元7。
此时,通过第2安装部70的第2勾挂部76与壁部140的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能够抑制带轮单元7的旋转或者变形。此外,力Fe的方向与第2勾挂部76的抵接面76a和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面142a相互挤压的方向一致或者大致一致。因此,抵接面76a与卡合面142a的卡合位置难以偏移,第2勾挂部76与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也难以解除。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脱离。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升降装置4的效果进行说明。以下,对包括第1带轮21的部分的构造的效果进行说明,不过包括第2~第4带轮22~24的构造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1)在支承板10设置有带轮配置部110、第1以及第2固定部120、130。带轮配置部110配置于第1以及第2固定部120、130间。第1固定部120配置于第1缆线25的外侧,第2固定部130配置于第1缆线25的内侧。托架50具有:配置第1带轮21的主体部51;安装于第1固定部120的第1安装部60;以及安装于第2固定部130的第2安装部70。第1安装部60具有:从主体部51延伸的第1臂部61;以及从第1臂部61延伸且与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接触的第1延长部65。 第2安装部70具有从主体部51延伸且与第2固定部130的内表面131接触的第2臂部71。
根据上述结构,当对第1缆线25施加张力时,托架50的第1延长部65按压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托架50的第2臂部71按压第2固定部130的内表面131。即,当第1缆线25的张力经由第1带轮21施加于托架50时,该力经由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分散传递至第1以及第2固定部120、130。因此,使托架50旋转的力、即使托架50脱离的力变小。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支承板10脱离。
(2)带轮单元装配部100在第1固定部120的外表面122a具有第1卡合部123。在托架50的第1延长部65设置有与第1卡合部123卡合的第1勾挂部66。例如,存在使托架50旋转的力、即令托架50脱离的力作用于托架5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1卡合部123与第1勾挂部66的卡合,阻止托架50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支承板10脱离。此外,优选第1卡合部123的卡合面123a以及第1勾挂部66的抵接面66a是相对于托架50的中心轴C2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由此,能够抑制当作用使托架50旋转的力时第1卡合部123与第1勾挂部66的卡合被解除。
(3)第2安装部70具有第2臂部71、以及从第2臂部71延伸的第2延长部75。支承板10在第2固定部130的外侧具有供第2安装部70的第2延长部75抵接的壁部140。在第2固定部130与壁部140之间设置有空间。根据该结构,当对第1缆线25施加张力时,托架50的第2延长部75按压壁部140。即,当第1缆线25的张力经由第1带轮21施加于托架50时,该力不仅朝第1固定部120以及第2固定部130传递,还朝壁部140传递。因此,使托架50旋转的力、即使托架50脱离的力变小。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支承板10脱离。
(4)在壁部140设置有第2卡合部142。在第2安装部70的第2延长部75设置有与第2卡合部142卡合的第2勾挂部76。根据该结构,当使托架50旋转的力、即令托架50脱离的力施加于托架50时,通过第2卡合部142与第2勾挂部76的卡合,阻止托架50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支承板10脱离。此外,优选第2卡合部142的卡合 面142a以及第2勾挂部76的抵接面76a是相对于托架50的中心轴C2垂直或者大致垂直地交叉的平面。由此,能够抑制当作用使托架50旋转的力时第2卡合部142与第2勾挂部76的卡合被解除。
(5)在支承板10设置有供托架50的第1安装部60嵌合的第1嵌合部111、以及供第2安装部70嵌合的第2嵌合部112。第1固定部120是第1嵌合部111的一部分,第2固定部130是第2嵌合部112的一部分。例如,存在扭转支承板10的力作用于支承板1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根据上述结构,第1安装部60勾挂于第1嵌合部111或者第2安装部70勾挂于第2嵌合部112,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的脱离。
(6)在第1安装部60设置有加强肋67。加强肋67沿着第1安装部6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第2安装部70也设置有加强肋77。加强肋77沿着第2安装部70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由加强肋67、77加强。因此,能够抑制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的变形或者劣化。
(7)托架50相对于第1对称轴M1具有线对称构造。第1对称轴M1是沿着第1安装部60与第2安装部7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轴线。根据该结构,当第1缆线25的张力经由第1安装部60施加于第1固定部120且经由第2安装部70施加于第2固定部130时,该力被均匀地分散传递至第1对称轴M1的两侧。由此,能够抑制因第1缆线25的张力而引起的托架50的形变。
(8)托架50具有旋转对称性。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第1固定部120配置第2安装部70,并在第2固定部130配置第1安装部60。因此,无需在意托架50的朝向,能够将托架50安装于支承板10。因此,提高托架50的安装性。
(9)支承板10在第1带轮21的旋转轴C1的下方具有止挡件13。随着止挡件13向下方配置,第1支架31与止挡件13抵接而产生的支承板10的挠曲增大,托架50容易从支承板10脱离。关于这一点,托架50具备以上述为前提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托架50从支承板10脱离。因此,允许在支承板10在第1带轮21的旋转轴C1的下方设置止挡件13。
(10)在外壁部122以及壁部140都不具有挠性的情况下,带轮单元7的安装性降低。在该情况下,首先,需要使带轮单元7相对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倾斜,在先使第1以及第2安装部60、70中的一方先卡合后,再使另一方卡合。此外,需要与将带轮单元7装配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时相当的力。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设置有第1卡合部123的外壁部122以及设置有第2卡合部142的壁部144都具有挠性。因此,如图11(a)~图11(c)所示,仅凭借使带轮单元7呈直线状移动,便能够相对于带轮单元装配部100简单地装配带轮单元7。因此,带轮单元7的安装性提高。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
·第1勾挂部66以及第2勾挂部76并不限定于贯通孔。图14示出第1勾挂部66的其他实施例。第1勾挂部1010具备供第1卡合部123插入的切口部1011、以及从切口部1011的两侧面突出的爪1012。爪1012的前端相互对置。第2勾挂部76的构造也可以与该实施例相同。
在图7以及图14所示的第1勾挂部66、1010的构造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图7以及图14所示的第1勾挂部66、1010都能够不改变其构造便应用于第2勾挂部76。由此,能够使托架50具有相对于第1对称轴M1以及第2对称轴M2的对称性。
以下,举出第1勾挂部66以及第2勾挂部76的其他例子。即,举出第1勾挂部66与第2勾挂部76不是相同的构造,结果,无法使托架50具有相对于第2对称轴M2的对称性的情况下的例子。在以下的例子中,除了对称性以外,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4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图15示出第1勾挂部66的其他实施例。第1勾挂部1020也可以是设置于第1延长部65的前端且朝托架50中心向内方突出的爪1021。在该情况下,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123也可以是实施方式所示的凸起。此外,如图15所示,第1卡合部2020也可以作为卡合面具有第1固定部120的外壁部122的端面。
图16示出第1勾挂部66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将第1勾挂部1030 设为设置于第1延长部65的前端且朝托架50的中心向内方突出的爪1031,将第1固定部120的第1卡合部2030设为外壁部122的贯通孔。
图17示出第2勾挂部76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将第2勾挂部1040设为设置于第2延长部75的前端且朝与托架50的中心相反侧的外方突出的爪1041。在该情况下,壁部140的第2卡合部142也可以是实施方式所示的凸起。此外,如图17所示,第2卡合部2040也可以作为卡合面具有壁部140的端面。
图18示出第2勾挂部76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将第2勾挂部1050设为设置于第2延长部75的前端且朝与托架50的中心相反侧的外方突出的爪1051,将壁部140的第2卡合部2050设为壁部140的贯通孔。
对于第2勾挂部76,进一步举出其他实施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与第2勾挂部76卡合的第2卡合部142设置于壁部140,不过也可以将第2卡合部142设置于第2固定部130的外表面132。在该情况下,至少能够获得上述(1)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托架50的第2安装部70省略第2延长部75。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基部72以及倾斜部73构成第2安装部70。在该情况下,倾斜部73的端部构成为卡合部。例如,也可以如图12(a)所示的参考例的第2安装部70那样构成第2安装部700。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1)的效果。即,通过使牵拉合力Fa分散作用,能够抑制托架50的脱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托架50也可以不具有对称性。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1)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升降装置,其对窗玻璃进行升降,
所述升降装置具备:
支承板;
支架,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板移动,并且使窗玻璃升降;以及
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支架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具备:
缆线,其与所述支架连接;
滚筒,其牵拉所述缆线;
带轮,其引导所述缆线;以及
托架,其用于将所述带轮安装于所述支承板,
所述升降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板设置有供所述带轮配置的带轮配置部、以及配置于所述带轮配置部的两侧的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
所述第1固定部配置于所述缆线的外侧,
所述第2固定部配置于所述缆线的内侧,
所述托架具有:供所述带轮配置的主体部;安装于所述第1固定部的第1安装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2固定部的第2安装部,
所述第1安装部具有: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第1臂部;以及从所述第1臂部延伸且与所述第1固定部的外表面接触的第1延长部,
所述第2安装部具有从所述主体部延伸且与所述第2固定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第2臂部,
所述第2安装部具有所述第2臂部、以及从所述第2臂部延伸的第2延长部,
所述支承板在所述第2固定部的外侧具有供所述第2安装部的所述第2延长部抵接的壁部,
在所述第2固定部与所述壁部之间设置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固定部的所述外表面设置有第1卡合部,
在所述第1安装部的所述第1延长部设置有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1勾挂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在所述壁部设置有第2卡合部,
在所述第2安装部的所述第2延长部设置有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的第2勾挂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在所述支承板设置有供所述第1安装部嵌合的第1嵌合部以及供所述第2安装部嵌合的第2嵌合部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第1固定部是所述第1嵌合部的一部分,
所述第2固定部是所述第2嵌合部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安装部设置有沿着所述第1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
在所述第2安装部设置有沿着所述第2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托架具有相对于沿着所述第1安装部与所述第2安装部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轴线呈线对称的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托架具有旋转对称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板在所述带轮的旋转轴的下方具有用于停止所述支架的止挡件。
CN201590000746.0U 2014-06-23 2015-06-08 升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973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8237 2014-06-23
JP2014-128237 2014-06-23
PCT/JP2015/066519 WO2015198849A1 (ja) 2014-06-23 2015-06-08 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97332U true CN206397332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0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7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97332U (zh) 2014-06-23 2015-06-08 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973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2575A (zh) * 2018-12-14 2019-02-12 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导轨升降器上的滑轮连接结构及所构成的导轨升降器
CN109750931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班贝克有限公司 车窗升降器组件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0931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班贝克有限公司 车窗升降器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9750931B (zh) * 2017-11-01 2021-06-11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班贝克有限公司 车窗升降器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9322575A (zh) * 2018-12-14 2019-02-12 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导轨升降器上的滑轮连接结构及所构成的导轨升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98849A1 (ja) 昇降装置
CN206397332U (zh) 升降装置
JP6014470B2 (ja) 昇降式駐輪機
JP3152344U (ja) 吊り戸装置
JP4637206B2 (ja) 上吊り用戸車の取付構造および上吊り用戸車
CN205800947U (zh) 一种门槛护板安装支架
CN204236268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滑轨
CN218876764U (zh) 一种万向轮刹车装置、医疗控制台及手术机器人系统
CN207156904U (zh) 遮阳帘驱动系统
CN109025594A (zh) 车窗玻璃升降装置
CN217944865U (zh) 一种电动侧滑门系统用拉线铰链安装结构及电动侧滑门系统
CN209761140U (zh) 用于塞拉门的吊轨机构和车辆
CN213534856U (zh) 一种重型卡车及其卡车引擎盖限位装置
CN214729269U (zh) 一种童车座椅升降解锁件的安装结构
JPH0715507Y2 (ja) カーテン開閉装置
JP4468100B2 (ja) スライドドア支持装置
CN210396516U (zh) 一种窗扇拼接通用压线
CN214445895U (zh) 塞拉门携门架滚轮拆装一体工装
CN209492617U (zh) 汽车门槛边梁装置及汽车
JP201002400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CN203047396U (zh) 一种货车无遮挡防护栏
CN111319433B (zh) 玻璃导轨和车门
JP399021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乗りかご
JP3964986B2 (ja) ウィンドレギュレータ装置におけるシューの構造
JP2005271837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