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6428U - 筒形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筒形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6428U
CN206386428U CN201621375896.2U CN201621375896U CN206386428U CN 206386428 U CN206386428 U CN 206386428U CN 201621375896 U CN201621375896 U CN 201621375896U CN 206386428 U CN206386428 U CN 206386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member
middle ring
tea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58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口晋平
梅村聪
棚桥洋昭
西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58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6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6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6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以非固定的方式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进行安装的构造中,能够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在轴向上相对地进行定位的、新型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部件(18)形成为在周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构造,外筒部件(18)将中间环(14、14)在径向上夹入而使得外筒部件(18)相对于中间环(14、14)以非固定的方式外嵌,并且,在外筒部件(18)以在轴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限制突部(60、72(62、74)),这些限制突部(60、72(62、74))配置于中间环(14、14)的轴向两侧,通过中间环(14、14)和限制突部(60、72(62、74))在轴向上的抵接而构成对中间环(14、14)和外筒部件(18)在轴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Description

筒形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差速器支架、车身支架、构件支架(member mount)等的筒形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夹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部件之间、且对这些部件相互进行防振连结的防振连结体的一种而已知有筒形防振装置,该筒形防振装置作为在车辆车身(副架)对汽车的差速装置(差速齿轮)进行防振支承的差速器支架等而被采用。该筒形防振装置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进行弹性连结的构造,更详细而言,如日本特开2005-330976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该筒形防振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具备在径向上突出的止动部的内轴部件和中间环进行弹性连结,并且外筒部件外嵌于中间环。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以非固定的方式安装。而且,外筒部件的轴向外端向内周侧弯折而与中间环的轴向外表面重叠,由此防止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向轴向外侧脱离。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向轴向内侧的相对位移仅是由作用于中间环的外周面与外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等限制而已,输入较大载荷时对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的相对位移的限制并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097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所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以非固定的方式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进行安装的构造中能够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在轴向上相对地进行定位的、新型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筒形防振装置,在内轴部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突出的止动部,并且,在该内轴部件的周围在周向上延伸的一组中间环分别配置于在轴向上隔着该止动部的各一侧,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该止动部和该中间环进行弹性连结,并且,外筒部件外嵌于该中间环,所述筒形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件形成为在周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构造,通过该外筒部件在径向上将所述中间环夹入而使得该外筒部件相对于该中间环以非固定的方式外嵌,并且,在该外筒部件以在轴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限制突部,这些限制突部配置于该中间环的轴向两侧,通过该中间环与该限制突部在轴向上的抵接而构成在轴向上对该中间环和该外筒部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在一个备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筒形防振装置,在内轴部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突出的止动部,并且,在该内轴部件的周围在周向上延伸的一对中间环分别配置于在轴向上隔着该止动部的各一侧,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该止动部和该中间环进行弹性连结,并且,外筒部件外嵌于该中间环,所述筒形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件形成为在周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构造,通过该外筒部件在径向上将所述中间环夹入而使得该外筒部件相对于该中间环以非固定的方式外嵌,并且,在该外筒部件在轴方向的端部两侧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限制突部,在与这些限制突部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卡合凸部和卡合孔部中的任一个,通过该卡合凸部和卡合孔部的弹性卡合,而将该外筒部件一体化。
根据这种依据第一方式而构成的筒形防振装置,将分割为两部分的外筒部件以在径向上将一对中间环夹入的方式非固定地进行安装,因此,能够防止一对中间环的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因外筒部件的安装而大幅地变化。
另外,通过将形成于外筒部件的限制突部配置于中间环的轴向内外两侧,使得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因与限制突部的抵接而被定位于轴向两侧。由此,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被保持为规定的组装状态,从而稳定地实现了作为目的的防振性能。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所述中间环的外周面具备朝向轴向外侧而变为小径的引导倾斜面,并且,相对于该中间环而位于轴向外侧的所述限制突部的轴向内表面形成为与该引导倾斜面对应的保持倾斜面。
根据第二方式,基于由中间环的引导倾斜面和限制突部的保持倾斜面的抵接而产生的引导作用,使得中间环和外筒部件以更大的面积在轴向上重叠而容易且稳定地对它们进行相对的定位。进而,即便是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引导倾斜面和保持倾斜面以非固定的方式重叠的构造,中间环也因向限制突部的抵接而相对于外筒部件在轴向上被定位,因此,还防止了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在轴向上进行相对移位而使得引导倾斜面和保持倾斜面分离。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而言,在第二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利用分割为两部分的所述外筒部件在径向上将所述一对中间环夹入,并利用该外筒部件对这些中间环的所述引导倾斜面进行按压,由此使该一对中间环在轴向上接近地移位而对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施加轴向上的预压缩。
根据第三方式,通过外筒部件针对引导倾斜面的径向上的按压,从而针对一对中间环施加在轴向上相对地接近的方向上的力,由此使得主体橡胶弹性体压缩变形,因此,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拉伸应力降低,实现了耐久性的提高。而且,无需特别的缩径加工工序等,通过外筒部件相对于中间环的安装即可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预压缩,因此还实现了制造的容易性。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所述多个限制突部在周向上延伸,中间环嵌入于在该限制突部的轴向之间形成的嵌合槽。
根据第四方式,由于中间环在周向上达到规定长度且连续地与限制突部抵接,因此,更稳定地实现了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的定位。而且,通过使中间环嵌入于在限制突部的轴向之间形成的嵌合槽,使得中间环相对于外筒部件以在轴向上几乎未移位的状态而被定位,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防振特性的稳定化等。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所述中间环具备在径向的一个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固定部,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对该一对固定部和所述止动部进行弹性连结,并且,该中间环具备将该一对固定部的周向端部之间连结的一对连结部,在该一对连结部的轴向两侧配置有所述限制突部。
根据第五方式,在中间环的周向上设置有一对固定部以及一对连结部,在一对固定部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中间环与内轴部件进行弹性连结,由此在相互大致正交的与轴成直角的两个方向上使得弹性特性有所不同,能够高度实现针对各部件的特性要求。而且,若脱离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连结部分而设置的一对连结部在轴向上被限制突部定位,则还能够避免位于轴向内侧的限制突部与主体橡胶弹性体发生干扰,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形状自由度的提高,从而能够有利地实现作为目的的防振性能。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而言,在第五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在所述一对固定部的轴向两侧和所述一对连结部的轴向两侧均配置有所述限制突部,并且,配置于该一对固定部的轴向内侧的该限制突部与配置于该一对连结部的轴向内侧的该限制突部相比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高度较低。
根据第六方式,遍及整周地实现了由限制突部进行的对中间环在轴向上的定位。而且,限制突部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高度在向固定部抵接的部分和向连结部抵接的部分不同,从而能够防止限制突部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干扰而高度地实现作为目的的弹性特性等,并能够通过在连结部较大地确保限制突部的抵接面积而充分发挥轴向上的定位作用。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第六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在所述外筒部件的与所述止动部在相对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部分贯通形成有窗部。
根据第七方式,既能确保止动间隙,又能较大地确保与外筒部件的径向厚度尺寸相应的止动部的突出高度。故此,能够获得较大的止动部与中间环的轴向投影中的重叠面积,从而能够在轴向上有效地发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第七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在比所述中间环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以非固定的方式与所述外筒部件抵接,该主体橡胶弹性体在向该外筒部件的抵接部分且在所述内轴部件与该外筒部件之间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连续地设置。
根据第八方式,由于主体橡胶弹性体在比中间环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且在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的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之间连续,因此,因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接近而有效地产生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变形,从而表现出基于压缩弹性的较硬的弹性。另一方面,由于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垂直于轴的连续部分相对于外筒部件以非固定的方式抵接,因此,因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分离而使得作用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拉伸应力降低,从而实现了针对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输入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而言,在第一方式~第八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中,将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固定的所述中间环的内周面在纵截面中形成为凸向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倾斜弯曲面。
根据第九方式,较大地确保了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自由表面,有利地确保了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并且,通过减少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橡胶量而实现了较硬的弹性特性。总之,有效地兼顾实现了基于较硬的弹性特性的实现而产生的防振性能的提高、以及基于自由表面的确保而产生的耐久性的提高。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分割为两部分的外筒部件以将一对中间环非固定地在径向上夹入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防止了因外筒部件的安装而引起的一对中间环的轴向位置的偏移。另外,通过中间环相对于在外筒部件形成的限制突部的抵接而构成在轴向上对中间环和外筒部件相对地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因此,防止了因载荷的输入而引起的中间环的轴向上的错位,稳定地实现了作为目的的防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差速器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右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仰视图。
图5是图2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剖视图。
图7是构成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带止动部的内轴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带止动部的内轴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带止动部的内轴部件的右视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带止动部的内轴部件的仰视图。
图11是构成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中间环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中间环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中间环的右视图。
图14是构成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右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仰视图。
图18是图15的XVIII-XVIII剖视图。
图19是图15的XIX-XIX剖视图。
图20是构成图1所示的差速器支架的外筒部件的半筒分割体的立体图
图21显示了新增的一个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显示了图21中的支架沿横截面方向和纵向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差速器支架(筒形防振装置);12:内轴部件;14:中间环;16:主体橡胶弹性体;18:外筒部件;30:固定部;32:连结部;34:引导倾斜面;36:倾斜弯曲面;60第一外侧限制突部(限制突部);62:第二外侧限制突部(限制突部);64:保持倾斜面;72:第一内侧限制突部(限制突部);74:第二内侧限制突部(限制突部);76:第一嵌合槽(嵌合槽);78:第二嵌合槽(嵌合槽);80:窗部;限制突部103;卡合凸部101;卡合孔部1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6中,作为依据本实用新型而构成的筒形防振装置一个实施方式而示出了汽车用的差速器支架10。差速器支架10具有如下构造: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对内轴部件12和中间环14进行弹性连结,并且将外筒部件18外嵌于中间环14,由此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部件12和外筒部件18进行弹性连结。然后,将内轴部件12安装于未图示的差速装置,并且将外筒部件18安装于副架的安装筒部20,由此利用副架对差速装置进行防振支承。
更详细而言,内轴部件12是由铁、铝合金、纤维增强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高刚性的部件,如图7~图10所示,该内轴部件12具有直线延伸的小径的近似圆筒形状。
进一步,在内轴部件12的轴向中央部分安装有止动部件22。止动部件22是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环状的部件,将内轴部件12插通固定于该止动部件22的中心孔,由此该止动部件22在内轴部件12的轴向中央部分向与轴成直角的方向突出。另外,止动部件22一体地具备:作为止动部的第一止动突部24、24,它们从内轴部件12在垂直于轴的一个方向上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以及第二止动突部26、26,它们在与上述第一止动突部24、24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相互朝相反方向突出。第一止动突部24与第二止动突部26相比而突出尺寸更大,并且一体形成有内周固定部28,该内周固定部28朝轴向两侧突出且随着趋向内周侧而突出尺寸逐渐增大。此外,第一、第二止动突部24、26的突出前端均形成为轴向中央部分比轴向两端部分更大幅度突出的带台阶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11~图13所示,中间环14由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且形成为环状的部件,该中间环14一体地具备:一对固定部30、30,它们在径向的一个方向上对置配置;以及一对连结部32、32,它们将上述固定部30、30的周向端部之间连结。
如图5所示,固定部30在纵截面中具有朝向轴向外侧而逐渐变为小径的倾斜形状,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且以在周向上不足半周的规定长度而连续。进一步,固定部30的外周面的轴向外端部分形成为朝向轴向外侧而变为小径的引导倾斜面34,并且内周面形成为具有朝向轴向外侧而变为小径的倾斜形状、且具有凸向内侧的弯曲形状的倾斜弯曲面36。
连结部32在纵截面中呈将矩形的一个角部倾斜地切除后的形状,并以从固定部30的轴向外端部分朝周向外侧伸出的方式与固定部30一体地形成。由此,利用一对连结部32、32在周向上将一对固定部30、30连接,从而一体地形成遍及整周地连续的中间环14。
而且,以相对于垂直于轴的平面而面对称的方式配置的一对中间环14、14外插于内轴部件12,在隔着止动部件22的轴向各一侧相对于内轴部件12以及止动部件22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对如上配置的带止动部件22的内轴部件12和一对中间环14、14进行弹性连结。如图5所示,主体橡胶弹性体16具备四个橡胶臂部38,这些橡胶臂部38具有朝向轴向外侧而逐渐向外周侧倾斜的截面形状、且在周向上以规定长度延伸。而且,各橡胶臂部38形成于止动部件22的第一止动突部24的内周固定部28与中间环14的固定部30的倾斜弯曲面36的对置面之间,并与上述止动部件22的第一止动突部24以及中间环14的固定部30硫化接合。总之,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为图14~图19所示那样的、具备内轴部件12及止动部件22和一对中间环14、14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轴部件12的外周面和中间环14的表面整体被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覆盖橡胶层42覆盖。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橡胶臂部38在内周固定部28的轴向外表面和倾斜弯曲面36的大致对置的方向上延伸。
进一步,在橡胶臂部38上,在轴向中间部分一体形成有朝外周侧突出的抵接突部44。该抵接突部44相对于由覆盖橡胶层42覆盖的中间环14在轴向内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突出地形成,在中间环14和抵接突部44的轴向之间形成有在橡胶臂部38的外周面开口、且在周向上延伸的嵌接周槽46。
更进一步,在第一、第二止动突部24、26的突出前端面固定有外周止动橡胶48,并且在第二止动突部26的轴向两面固定有轴向止动橡胶50,这些外周止动橡胶48和轴向止动橡胶50均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地形成。此外,对于外周止动橡胶48而言,在第一止动突部24的突出前端的轴向两端固定的部分比在轴向中央固定的部分更厚,外周止动橡胶48的轴向两端部分到达比轴向中央部分更靠外周侧的位置。进一步,在外周止动橡胶48的轴向两端部分与轴向中央部分之间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截面为近似V字形的槽,从而充分允许外周止动橡胶48的伴随着径向上的压缩变形的轴向上的鼓出变形。
在形成为如上构造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相对于中间环14、14而安装有外筒部件18。如图1~图6所示,外筒部件18是由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或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的高刚性的部件,其整体具有近似圆筒形状。另外,外筒部件18具有通过将分别形成为近似半圆筒形状的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参照图20)组合而构成的对半分割构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形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并将这些相同形状的半筒分割体52、52对置组合而构成外筒部件18。
更详细而言,半筒分割体52的外周面具有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周向两端部分形成为内径尺寸较大的薄壁筒部54,并且周向中央部分形成为内径尺寸较小的厚壁筒部56。此外,在厚壁筒部56的轴向中央部分形成有在内周侧开口的槽状部58,从而内径尺寸在局部增大。另外,在半筒分割体52的周向两端部分,在轴向中央部分在径向上贯通地形成有在周向端面开口的切口。
此处,在半筒分割体52的轴向端部,在薄壁筒部54上一体地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作为限制突部的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60,并且在厚壁筒部56上一体地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作为限制突部的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62。
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在周向上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延伸,如图5所示,该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一体地具备:基端部分,其朝向突出前端而逐渐在轴向上缩小宽度;以及前端部分,其从基端部分朝内周侧以大致恒定的轴向宽度而突出。更详细而言,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的基端部分的轴向外表面形成为在大致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并且轴向内表面形成为随着趋向内周侧而逐渐朝轴向外侧倾斜的保持倾斜面64。此外,在半筒分割体52的轴向的一侧(图5中的左侧)的端部形成有在轴向外侧开口且遍及周向全长地延伸的变形允许槽66,变形允许槽66在薄壁筒部54中形成于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的基端部分。另外,在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的基端部分形成有圆形突起状的嵌接突起68以及嵌接孔70中的任一个,其中,嵌接突起68朝周向外侧突出,嵌接孔70以与嵌接突起68大致对应的孔的截面形状而在周向端面开口。
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在周向上以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而延伸,如图6所示,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一体地具备:基端部分,其朝向突出前端而逐渐在轴向上缩小宽度;以及前端部分,其从基端部分朝内周侧以大致恒定的轴向宽度尺寸而突出。
另一方面,在半筒分割体52的轴向中间部分,在薄壁筒部54上一体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作为限制突部的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72,并且在厚壁筒部56上一体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作为限制突部的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74。
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以具有大致恒定的轴向宽度尺寸的截面形状而在周向上延伸,并以与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相比更小的突出尺寸而朝内周侧突出。此外,一对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72相对于轴向两侧的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60的一方分别设置于在轴向内侧以规定距离隔开的位置,在上述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与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的轴向之间形成有在内周侧开口、且在周向上延伸的作为嵌合槽的第一嵌合槽76。
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以具有与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相比更大的突出尺寸以及与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相比更大的轴向宽度尺寸的大致恒定的截面形状而在周向上延伸,并以与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大致相同的突出尺寸而朝内周侧突出。此外,一对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74相对于轴向两侧的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62的一方分别设置于在轴向内侧以规定距离隔开的位置,在上述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与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的轴向之间形成有在内周侧开口、且在周向上延伸的作为嵌合槽的第二嵌合槽78。另外,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74形成于隔着槽状部58的轴向两侧。
此外,将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的轴向宽度尺寸设为大于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的轴向宽度尺寸,从而对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赋予与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相比更大的变形刚性。另外,将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尺寸设为大于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尺寸,从而使得后述的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相对于连结部32的抵接面积大于同样后述的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相对于固定部30的抵接面积。
将形成为这种构造的半筒分割体52以周向端面相互重叠的方式组合成一对,通过使设置于周向端部的嵌接突起68嵌入于嵌接孔70而使上述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相互固定,由此构成外筒部件18。此外,通过将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组合而将各半筒分割体52的切口的周向端部连接,由此形成在径向上贯通的一对窗部80、80。
而且,外筒部件18相对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而外嵌安装。即,以在径向上从两侧将一体硫化成形品40夹入的方式将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进行组合而将它们相互固定,由此将一对中间环14、14保持在上述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的径向之间,并将外筒部件18以将一体硫化成形品40的外周面覆盖的方式非固定地进行外嵌。通过像这样将外筒部件18安装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支架10。
此处,构成一体硫化成形品40的中间环14的一对固定部30、30嵌入于第一嵌合槽76,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配置在各固定部30的轴向外侧,并且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配置在各固定部30的轴向内侧。进一步,中间环14的一对连结部32、32嵌入于第二嵌合槽78,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配置在各连结部32的轴向外侧,并且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配置在各连结部32的轴向内侧。
于是,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向轴向外侧的相对位移因向第一、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0、62的抵接而被限制,并且向轴向内侧的相对位移被第一、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2、74限制。由此,通过第一、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0、62以及第一、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2、74相对于中间环14的抵接而构成将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在轴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0、62预先与中间环14的轴向外表面抵接,并且第一、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2、74预先与中间环14的轴向内表面抵接,从而将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在轴向上固定地进行定位。
根据这种构造,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向轴向外侧的相对位移被第一、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0、62限制,并且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向轴向内侧的相对位移被第一、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2、74限制,从而将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以非固定的方式在轴向上进行定位。故此,针对轴向上输入的振动而有效地引起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从而有效地发挥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内部摩擦等的防振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环14的固定部30与止动部件22的第一止动突部24的轴向之间,在径向上的规定宽度:t1的区域内,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轴向上连续,从而实现了针对轴向上的压缩的较硬的动态弹性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筒部件18向一体硫化成形品40的安装而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施加轴向的预压缩。即,将单体状态下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的由覆盖橡胶层42覆盖的一对中间环14、14的轴向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D,设为大于外筒部件18的一对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60的突出前端的轴向对置面之间的距离(一对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62的突出前端的轴向对置面之间的距离):d。于是,若以相对于一体硫化成形品40从径向两侧夹入的方式将一对半筒分割体52、52进行组装,则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对设置于固定部30的外周面的引导倾斜面34朝径向内侧进行按压,由此使得一对中间环14、14在轴向上接近地移位,从而使得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轴向上压缩变形。同样,通过第二外侧限制突部62与设置于连结部32的外周面的倾斜面抵接,力针对一对中间环14、14以在轴向上接近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而使得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轴向上压缩变形。由此,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施加轴向上的预压缩力,特别是针对在轴向上作用的拉伸力而实现了耐久性的提高。
此外,在相对于一体硫化成形品40的外筒部件18的安装状态下,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而将中间环14的引导倾斜面34按压抵靠于在第一外侧限制突部60的基端部分设置的保持倾斜面64。由此,发挥基于上述倾斜面34、64的抵接而产生的引导作用,容易将中间环14保持于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规定的相对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中间环14的表面由覆盖橡胶层42覆盖,因此,利用覆盖橡胶层42的变形而允许部件的尺寸误差等,从而稳定地发挥引导作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倾斜面64形成为与引导倾斜面34大致对应的形状,从而使它们无间隙地抵接。
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抵接突部44相对于外筒部件18在比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以轴向上规定的宽度尺寸:t2非固定地抵接。由此,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抵接突部44的形成部分处,在带止动部件22的内轴部件12与外筒部件18的对置面之间在径向上连续地配设,上述内轴部件12与外筒部件18的径向之间被橡胶弹性体填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外筒部件18之前的一体硫化成形品40中,抵接突部44比中间环14更朝外周侧突出,通过向一体硫化成形品40安装外筒部件18而对抵接突部44在径向上进行压缩。另外,外筒部件18的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嵌入于嵌接周槽46,抵接突部44的轴向外表面与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抵接。
故此,因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输入而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施加径向的压缩力时,特别是在抵接突部44的抵接部分主体橡胶弹性体16有效地进行压缩变形,从而有效地发挥了作为目的的防振效果。而且,由于在径向上对抵接突部44进行预压缩而实现了较硬的弹性,因此,有效地限制差速装置的滚动位移等。除此之外,由于抵接突部44朝轴向外侧的倾倒被第一内侧限制突部72限制,因此,针对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输入而稳定地发挥了作为目的的弹性特性。
进一步,因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输入而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施加径向的拉伸力时,相对于外筒部件18以非固定的方式抵接的抵接突部44相对于外筒部件18朝径向内侧分离,因此降低了作用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拉伸应力。由此,既能有利地发挥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防振效果,又能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止动部件22的第一止动突部24与外筒部件18的窗部80的位置一致,窗部80形成于外筒部件18的与第一止动突部24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进一步,第二止动突部26在一对第二内侧限制突部74、74的轴向之间插入于槽状部58。而且,在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第一止动突部24相对于副架的安装筒部20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由此构成通过第一止动突部24向安装筒部20的抵接而对内轴部件12和外筒部件18在径向的一个方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第一轴垂直止动机构。进一步,第二止动突部26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槽状部58的外周底壁部在径向内侧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由此构成通过第二止动突部26向外筒部件18的抵接而对内轴部件12和外筒部件18在径向的另外一个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第二轴垂直止动机构。更进一步,第二止动突部26相对于槽状部58的轴向侧壁部在轴向内侧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由此构成通过第二止动突部26向外筒部件18的抵接而对内轴部件12和外筒部件18的朝轴向两侧的相对位移量进行限制的轴向止动机构。
由此,对于第一、第二轴垂直止动机构的止动间隙均能够适当地确保,并且能够使第一止动突部24的径向上的突出尺寸大于第二止动突部26的径向上的突出尺寸。故此,较大地确保了将主体橡胶弹性体16固定的中间环14的固定部30和第一止动突部24的轴向投影的重叠面积。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在固定部30与第一止动突部24之间在轴向上连续的部分的宽度尺寸:t1,从而实现了轴向上的较硬的弹性特性。
此外,差速器支架10的内轴部件12借助未图示的安装用螺栓而固定于差速装置,并且外筒部件18嵌入固定于在副架设置的安装筒部20。本实施方式的外筒部件18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图5中的右端部)在周向上间断地设置有朝外周侧突出的多个凸缘状部82,并且,在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图5中的左端部)设置有朝向轴向外侧而逐渐变为小径的卡止爪84。而且,通过使外筒部件18从卡止爪84侧嵌入于安装筒部20,由此将安装筒部20保持在凸缘状部82与卡止爪84的轴向之间,并相对于安装筒部20在轴向上对外筒部件18进行定位。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筒部件18的卡止爪84的形成部分的内周侧设置变形允许槽66而降低变形刚性,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外筒部件18向安装筒部20的嵌入。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具体的记载。例如,可以不必使中间环14与第一限制突部60、72以及第二限制突部62、74预先在轴向上抵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中间环14相对于外筒部件18的轴向上的相对位移。
另外,对于一对中间环而言,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优选将彼此大致相同形状的一对中间环面对称地配置等,但是,出于实现更优异的防振特性等目的,可以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
另外,中间环可以遍及整周地以恒定的截面形状而形成,例如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30的截面形状遍及整周地连续的构造等。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环的截面形状在周向上变化,与此相应地,在周向上连续地设置有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一限制突部60、72和第二限制突部62、74,但在如上所述采用恒定截面的中间环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遍及整周地设置第一限制突部60、72。
另外,中间环14的内周面并非必须在纵截面中形成为凸向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弯曲面(倾斜弯曲面36),例如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引导倾斜面34同样地在纵截面中形成为呈直线形状的锥面。
另外,限制突部可以不在周向上连续地延伸,例如可以是朝径向内侧突出的柱状等。在采用这种柱状的限制突部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中间环与限制突部的抵接时的平衡,优选在周向上设置多个限制突部。
另外,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还可以将抵接突部44省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外筒部件18而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施加轴向以及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预压缩,但针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预压缩并不是必须的,还可以根据特性要求、设想的输入载荷而采用在安装外筒部件18时不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进行预压缩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外筒部件18贯通形成有一对窗部80、80,但这些窗部并不是必须的,还可以通过省略窗部而实现外筒部件的变形刚性的提高、以及与此相伴的较硬的动态弹性特性。
另外,止动部可以是遍及整周的恒定的截面形状,对其具体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
图21显示了新增的一个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显示了图21中的支架沿横截面方向和纵向的剖视图。其中,在该外筒部件在轴方向的端部两侧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限制突部103,在与这些限制突部103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卡合凸部101和卡合孔部102中的任一个,通过该卡合凸部101和卡合孔部102的弹性卡合,而将该外筒部件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应用于差速器支架,还可以应用于作为发动机支架、副架支架、车身支架等而使用的筒形防振装置。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并不限定于汽车用的筒形防振装置,还可以适当地在用于摩托车、铁路用车辆、工业用车辆等的筒形防振装置中采用。

Claims (9)

1.一种筒形防振装置,在内轴部件的轴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突出的止动部,并且,在该内轴部件的周围在周向上延伸的一对中间环分别配置于在轴向上隔着该止动部的各一侧,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对该止动部和该中间环进行弹性连结,并且,外筒部件外嵌于该中间环,
所述筒形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部件形成为在周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构造,通过该外筒部件在径向上将所述中间环夹入而使得该外筒部件相对于该中间环以非固定的方式外嵌,并且,
在该外筒部件在轴方向的端部两侧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限制突部,在与这些限制突部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卡合凸部和卡合孔部中的任一个,通过该卡合凸部和卡合孔部的弹性卡合,而将该外筒部件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环的外周面具备朝向轴向外侧而变为小径的引导倾斜面,并且,相对于该中间环而位于轴向外侧的所述限制突部的轴向内表面形成为与该引导倾斜面对应的保持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分割为两部分的所述外筒部件在径向上将所述一对中间环夹入,并利用该外筒部件对这些中间环的所述引导倾斜面进行按压,由此使该一对中间环在轴向上接近地移位而对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施加轴向的预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限制突部在周向上延伸,中间环嵌入于在该限制突部的轴向之间形成的嵌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环具备在径向的一个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固定部,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对该一对固定部和所述止动部进行弹性连结,并且,该中间环具备将该一对固定部的周向端部之间连结的一对连结部,在该一对连结部的轴向两侧配置有所述限制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固定部的轴向两侧和所述一对连结部的轴向两侧均配置有所述限制突部,并且,配置于该一对固定部的轴向内侧的该限制突部与配置于该一对连结部的轴向内侧的该限制突部相比朝径向内侧突出的高度较低。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筒部件的与所述止动部在相对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部分贯通形成有窗部。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在比所述中间环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以非固定的方式与所述外筒部件抵接,该主体橡胶弹性体在向该外筒部件的抵接部分且在所述内轴部件与该外筒部件之间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连续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形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固定的所述中间环的内周面在纵截面中形成为凸向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倾斜弯曲面。
CN201621375896.2U 2016-12-15 2016-12-15 筒形防振装置 Active CN206386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5896.2U CN206386428U (zh) 2016-12-15 2016-12-15 筒形防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5896.2U CN206386428U (zh) 2016-12-15 2016-12-15 筒形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6428U true CN206386428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5896.2U Active CN206386428U (zh) 2016-12-15 2016-12-15 筒形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64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3484A (zh) * 2017-12-28 2020-07-17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用防振装置的配设结构
CN114623190A (zh) * 2020-12-08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3484A (zh) * 2017-12-28 2020-07-17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用防振装置的配设结构
CN111433484B (zh) * 2017-12-28 2021-11-0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用防振装置的配设结构
CN114623190A (zh) * 2020-12-08 2022-06-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CN114623190B (zh) * 2020-12-08 2023-05-1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2312B2 (en) Stabilizer bushing for vehicle
CN206386428U (zh) 筒形防振装置
CN103097764B (zh) 油箱用橡胶垫
CN104246283B (zh) 液压缓冲器
CN108501651A (zh) 稳定器衬套
CN104620012B (zh) 防振装置
US9200690B2 (en) Cylindrical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103109105B (zh) 减震器安装构造
US20120074630A1 (en) Anti-vibration bush
CN108463647A (zh) 筒形防振装置
CN102947621A (zh) 齿轮装置
CN107110355A (zh) 防尘密封件
CN104736879B (zh) 隔振装置
CN105264261A (zh)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CN105765263A (zh) 车辆用防尘罩组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US9739337B2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CN102144110A (zh) 挤压式传动带
CN105143713A (zh)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CN1009943B (zh) 复合弹簧
CN109923329A (zh)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07921862A (zh) 微型剪切毂双环隔离器
CN102165216B (zh)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1596786A (zh) 一种球铰类橡胶弹性元件组装方式及产品
CN101960171A (zh) 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4011426A (zh) 空气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