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4030U -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4030U
CN206384030U CN201621410071.XU CN201621410071U CN206384030U CN 206384030 U CN206384030 U CN 206384030U CN 201621410071 U CN201621410071 U CN 201621410071U CN 206384030 U CN206384030 U CN 206384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unting bracket
electric car
bracket assembl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00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顺国
周冬冬
赵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00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4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4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40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两个前纵梁,安装支架总成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连接在两个前纵梁之间,支撑组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的一种,以其绿色环保的性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然而,在现有的电动车结构设计中,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点直接布置在机舱前纵梁的上端,动力总成与一部分电器模块共同安装在悬置上。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前纵梁受力变形以抵抗冲击,由于仅通过前纵梁作为承力部件,因此机舱结构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不高,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电动车包括两个前纵梁,安装支架总成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连接在两个前纵梁之间,支撑组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还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包括:控制单元支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控制单元支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动力单元支架,用于安装动力组件,动力单元支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支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侧,控制组件通过控制单元支架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上侧;动力单元支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下侧,动力组件通过动力单元支架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下侧。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支架包括第一控制支架和第二控制支架,第一控制支架和第二控制支架间隔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立板及连接在两个连接立板之间的多个第一连接梁,两个连接立板与多个第一连接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控制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横板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横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呈凹形。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具有上下设置的多个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平行设置;第三连接梁,连接在第一横梁的下表面和第二横梁的下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前纵梁,电动车还包括设置在前纵梁上的安装支架总成,安装支架总成为上述提供的安装支架总成。
进一步地,安装支架总成与前纵梁的前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电动车还包括横梁安装支架,支撑组件通过横梁安装支架与两个前纵梁相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包括支撑组件,通过将支撑组件连接在两个前纵梁之间,当电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彼此相连接的前纵梁和安装支架总成共同来抵抗冲击,从而能够提高电动车沿车体宽度方向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支撑组件与动力单元支架之间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控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控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安装支架总成的正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前纵梁;101、第一前纵梁;102、第二前纵梁;20、安装支架总成;21、支撑组件;211、第一横梁;212、第二横梁;213、第三连接梁;22、控制单元支架;221、第一控制支架;221a、第一板;221b、第二板;221c、第三板;221d、第四板;222、第二控制支架;222a、第五板;222b、第六板;222c、第七板;222d、第八板;23、动力单元支架;231、第一悬置;232、第二悬置;233、第一悬置支架;234、第二悬置支架;30、横梁安装支架;301、第一横梁安装支架;302、第二横梁安装支架;303、第三横梁安装支架;304、第四横梁安装支架;A、上部容纳空间;B、下部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电动车包括两个前纵梁10,该安装支架总成20包括支撑组件21,支撑组件21连接在两个前纵梁10之间,支撑组件21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安装支架总成20包括支撑组件21,通过将支撑组件21连接在两个前纵梁10之间,当电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彼此相连接的前纵梁和安装支架总成共同来抵抗冲击,从而能够提高电动车沿车体宽度方向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更高。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21包括第一横梁211和第二横梁212,安装支架总成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横梁211和第二横梁212。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安装支架总成强度,可将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配置为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21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布线统一化,便于统一管理和维修且能够整体进行拆卸和维修,如图1所示,可将安装支架总成20配置为包括控制单元支架22和动力单元支架23,控制单元支架22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动力单元支架23用于安装动力组件,控制单元支架22和动力单元支架23均设置在支撑组件21上。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将电动车的大部分控制组件和动力组件安装在安装支架总成20上,使得电动车的布置更加紧凑、美观,布线整齐划一,便于统一管理和维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具有上下布置的多个安装空间。通过设置多个安装空间以实现不同组件的分层安装,从而能够使得电动车的布置更加整洁,线路布局更加合理。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电动车空间紧张,同时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可将控制单元支架22设置在支撑组件21的上侧,控制组件通过控制单元支架22安装在支撑组件21的上侧;动力单元支架23设置在支撑组件21的下侧,动力组件通过动力单元支架23安装在支撑组件21的下侧。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将控制单元支架22和动力单元支架23分别设置在支撑组件21的两侧,如图6所示,通过相连接的支撑组件21与两个前纵梁10将电动车的机舱空间分为上部容纳空间A和下部容纳空间B,控制组件通过控制单元支架22安装在支撑组件21的上侧,控制组件位于上部容纳空间A,动力组件通过动力单元支架23安装在支撑组件21的下侧,动力组件位于下部容纳空间B,从而实现不同组件的分层安装,使得电动车的布置更加整洁,线路布局更加合理。
再者,由于将电动车的大部分控制组件和动力组件均安装在安装支架总成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控制组件和动力组件分散安装在汽车各个部位而言,能够极大地节省空间,使得电动车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由于动力组件通过动力单元支架23安装在支撑组件21的下侧,动力组件位于下部容纳空间B,当电动车受到碰撞时,动力组件下沉,从而有利于保护驾驶室。再者,当动力组件发生故障时,由于其位于下部容纳空间B,因此更加方便维修或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多个控制组件的安装以及方便区域化管理,优化空间布局,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可将控制单元支架22配置为包括第一控制支架221和第二控制支架222,第一控制支架221和第二控制支架222间隔设置在支撑组件21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大部分控制组件均设置在机舱内,因此在机舱布置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以配置相应的散热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个不同重量、尺寸及类型的控制组件的安装,可将第一控制支架221和第二控制支架222配置为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第一控制支架221配置为封闭式结构,第二控制支架222配置为开放式结构。
如图4所示,可将第一控制支架221配置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立板及连接在两个连接立板之间的多个第一连接梁,两个连接立板与多个第一连接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具体地,第一控制支架221包括第一板221a、第二板221b、第三板221c和第四板221d,两个连接立板分别为第一板221a和第二板221b,第一连接梁为第三板221c,第一板221a和第二板221b相对设置,第三板221c设置在第一板221a和第二板221b之间以将第一板221a和第二板221b相连接,第四板221d设置在第一板221a和第二板221b上,第一控制支架221通过第四板221d与支撑组件21相连接。
其中,可将第三板221c配置为多个以增大第一控制支架221的结构强度,第四板221d可配置为四个,在第一板221a的外侧两个侧边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第四板221d,在第二板221b的外侧两个侧边端部各设置一个第四板221d,通过均匀设置在第一控制支架221外部的第四板221d,可以实现第一控制支架221与支撑组件21的稳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控制支架221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第四板221d与支撑组件21相连接。考虑第一控制支架221的结构强度,可将第一板221a、第二板221b、第三板221c和第四板221d均配置为钣金件。
为了实现对结构尺寸较大的控制组件的安装,可将第二控制支架222配置为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横板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横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呈凹形。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第二控制支架222包括第五板222a、第六板222b、第七板222c和第八板222d,两个连接横板为第五板222a和第六板222b,第二连接梁包括第七板222c和第八板222d,第七板222c和第八板222d为凹形构件,第七板222c和第八板222d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板222a和第六板222b,由此即形成凹形结构。
由于第二控制支架222的结构构成,当需要进行控制组件的安装时,由于第二控制支架222具有向下凹的容纳部,因此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高度大小的控制组件的安装。具体地,控制组件可以安装在第五板222a和第六板222b上,也可安装在下凹的容纳部中,或者部分位于容纳部,部分支撑在第五板222a和第六板222b。具体地,考虑第二控制支架222的结构强度,可将第五板222a、第六板222b、第七板222c和第八板222d均配置为钣金件。考虑焊接的难易程度,可采用CO2保护焊来实现多块连接板之间的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大横梁的结构强度,可将支撑组件21配置为包括第一横梁211、第二横梁212和第三连接梁213,其中第二横梁212与第一横梁211平行设置,第三连接梁213连接在第一横梁211的下表面和第二横梁212的下表面之间。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三连接梁21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211的两端,第三连接梁213为折弯件,且其两端的弯折部分别连接第一横梁211和第二横梁212。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梁211、第二横梁212和第三连接梁213均为矩形型材。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动力组件的安装,通过在第三连接梁213上配置动力组件悬置支架以实现对动力组件的安装。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三连接梁213为两个,在靠近第一横梁21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三连接梁213,第一悬置231安装在左侧第三连接梁213上,第二悬置232安装在右侧第三连接梁213上,第一悬置231和第二悬置232可用于安装动力组件。进一步地,考虑结构强度及安装方便性,第一悬置231可通过第一悬置支架233与左侧第三连接梁213相连接,第二悬置232可通过第二悬置支架234与右侧第三连接梁213相连接。具体地,第一悬置支架233和第二悬置支架234均可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三连接梁21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前纵梁以及如上所述的设置在前纵梁上的安装支架总成。由上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支撑组件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纵梁10相连接,因此,当电动车发生碰撞时,包括该安装支架总成的电动车能够通过彼此相连接的前纵梁和安装支架总成共同来抵抗冲击,从而能够提高电动车沿车体宽度方向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更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电动车发生碰撞时,为了防止对安装支架总成造成影响,可将安装支架总成20设置为与前纵梁10的前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当电动车受到冲击时,前纵梁10的前段部分发生溃缩变形,由于安装支架总成20与前纵梁10的前端具有预定距离,因此可以保护前纵梁10不受影响,进而能够保护控制组件和动力组件。进一步地,支撑组件21与前纵梁相连接,能够保证电动车整体的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电动车与普通车型共用生产线以缩短开发周期,便于管理,同时进一步分散作用力以提高稳定性,可将电动车配置为还包括横梁安装支架30,支撑组件21通过横梁安装支架30与两个前纵梁10相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横梁安装支架30为四个,第二横梁212的左端通过第一横梁安装支架301与第一前纵梁101相连接,第二横梁212的右端通过第四横梁安装支架304与第二前纵梁102相连接,第一横梁211的左端通过第二横梁安装支架302与第一前纵梁101相连接,第一横梁211的右端通过第三横梁安装支架303与第二前纵梁102相连接。其中,前纵梁10沿用普通车型的定位方式及焊接方式,以提高加工生产线的通用性,满足生产需求,同时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横梁安装支架301、第二横梁安装支架302、第三横梁安装支架303和第四横梁安装支架304上凸焊有M10螺母,支撑组件21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梁安装支架301、第二横梁安装支架302、第三横梁安装支架303和第四横梁安装支架304上以实现与前纵梁10的连接,此种方式能够提高机舱沿车身宽度方向的稳定作用,增大机舱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进一步地,考虑焊接的难易程度,可采用CO2保护焊来实现横梁安装支架与前纵梁之间的焊接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所述电动车包括两个前纵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总成(20)包括:
支撑组件(21),所述支撑组件(21)连接在两个所述前纵梁(10)之间,所述支撑组件(21)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还包括:
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上,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控制组件和/或动力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控制单元支架(22),用于安装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单元支架(22)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上;
动力单元支架(23),用于安装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动力单元支架(23)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支架(22)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的上侧,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支架(22)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21)的上侧;
所述动力单元支架(23)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的下侧,所述动力组件通过所述动力单元支架(23)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21)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支架(22)包括第一控制支架(221)和第二控制支架(222),所述第一控制支架(221)和所述第二控制支架(222)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支架(2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立板及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立板之间的多个第一连接梁,两个所述连接立板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支架(22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横板及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横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呈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具有上下设置的多个安装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
第一横梁(211);
第二横梁(212),与所述第一横梁(211)平行设置;
第三连接梁(213),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21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横梁(212)的下表面之间。
10.一种电动车,包括前纵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0)上的安装支架总成(20),所述安装支架总成(20)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总成(20)与所述前纵梁(10)的前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还包括横梁安装支架(30),所述支撑组件(21)通过所述横梁安装支架(30)与两个所述前纵梁(10)相连接。
CN201621410071.XU 2016-12-21 2016-12-21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4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0071.XU CN206384030U (zh) 2016-12-21 2016-12-21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0071.XU CN206384030U (zh) 2016-12-21 2016-12-21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4030U true CN206384030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90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007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4030U (zh) 2016-12-21 2016-12-21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4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3108U (zh) 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及车辆
CN107972476A (zh) 汽车水箱框架总成
CN205566926U (zh) 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柜
CN206384030U (zh) 电动车的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106379413A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框架结构
CN202271943U (zh) 一种车辆防护装置
CN107054042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
CN204383169U (zh) 一种卡车及其催化消声器支架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20666425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
CN203126444U (zh) 连接减震器、稳定杆和推力杆的支座
CN2059714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前横梁结构
CN207657597U (zh) 一种汽车水箱框架总成
CN204249804U (zh) 电动车“u”型电池包布置结构
CN204527317U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206297633U (zh) 重卡白车身结构
CN202806936U (zh) 可调式车端防护栏杆
CN201800660U (zh) 防撞梁连接板溃缩结构
CN206401398U (zh) 一种电动公交车上的电池箱托架
CN206841524U (zh) 车架的前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05674857U (zh) 一种集成变速箱支架总成
CN205097910U (zh) 集成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5930233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CN205326766U (zh) 互补式汽车前门防撞杆
CN212473364U (zh) 一种加强型保险杠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with 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5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with the sam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