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0651U - 波导体 - Google Patents

波导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0651U
CN206340651U CN201590000668.4U CN201590000668U CN206340651U CN 206340651 U CN206340651 U CN 206340651U CN 201590000668 U CN201590000668 U CN 201590000668U CN 206340651 U CN206340651 U CN 20634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dielectric substance
wave
componen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6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塚原刚
星川重之
田中美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6507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86567A1/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06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通过在介电体的长方形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外侧配置一对供电线,使波导体变得柔性高、可传送电力、易于制造、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靠度高。为此,具备: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实心的介电体(51)、配置于该介电体(51)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外侧的一对供电线(91)、以及围绕所述介电体(51)周围的外部导电体;且,所述介电体(51)的外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紧贴于所述外部导电体的内表面。

Description

波导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波导体。
背景技术
迄今提案有一种波导体,该波导体通过以介电体包围导线的周围,传送微波、极高频波等高频带的电磁波,并且传送电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6为现有的波导体的截面图。
图中,891为配置于中心且作为导线的中心导体,851、852及853为介电常数不同的介电体。此外,892为其他导体。通过以使介电体852的介电常数为最高的方式进行选择,电磁波在被封闭于所述介电体852内的状态下进行传送。另外,可在所述中心导体891与导体892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以传送电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昭57-1988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述现有的波导体,无法将截面形状作成方形,因此作为微波、极高频波等波导体无法提供通常的截面形状为方形的方形波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现有的波导体的问题,并通过在介电体的长方形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外侧配置一对供电线,而提供柔性高、可传送电力、易于制造、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靠度高的波导体。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波导体中,具备: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实心的介电体、配置于该介电体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外侧的一对供电线以及围绕所述介电体的周围的外部导电体;且,所述介电体的外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紧贴于所述外部导电体的内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波导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所述介电体的横截面的短边方向外侧的一对平板状外部导体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波导体中,进一步地,所述介电体及所述供电线在所述介电体的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列而配置,且所述外部导体构件层叠于所述介电体及所述供电线的排列方向两侧的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波导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导体构件粘接于所述供电线的两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波导体中,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所述介电体与供电线之间的调整构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介电体的长方形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外侧配置一对供电线。由此,波导体的柔性高且可传送电力。此外,波导体易于制造,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提高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第1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第2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横截面图。
图4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层叠步骤的横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框部的横截面图。
图6为现有的波导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并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第1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第2立体图,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横截面图。
图中,50为本实施方式的波导体,其作为用以传送微波、极高频波等高频率带的电磁波的传输路径而发挥功能。所述波导体50通常为长条构件,但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了便于图示而将其中段删除,仅显示其两端,且,在一端,为了显示内部构造,位于外侧的构成构件被一层层地剥除,而在另一端则是单纯地被切断。另,图2为从另一角度看图1所示的一端的图,图1所示的另一端的部分的图示则被省略。所述波导体50是宽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为例如5(mm),且厚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例如0.5(mm)的扁平带状长条构件,但其尺寸可适当变更。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说明波导体50及其他构件的构成及动作而使用的表示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的表示方式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该表示方式在波导体50及其他构件为图中所示的姿态时是适当的,但在波导体50及其他构件的姿态变化后,应视姿态的变化而加以变更并解释。
所述波导体50具备:具有扁平长方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实心介电体51;一对调整构件53,该调整构件在所述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配置于所述介电体51的两侧且具有长方形的横截面形状;作为一对供电线的供电构件91,该供电构件在所述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配置于各调整构件53的外侧;以及一对平板状的外部导体构件61,该外部导体构件在所述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配置于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的两侧。所述调整构件53、供电构件91及外部导体构件61作为围绕所述介电体51的周围的外部导电体而发挥功能。又,关于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在所述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即厚度,是相同的。此外,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供电构件91及外部导体构件61为细长的棒状、线状或带状的长条构件。
并且,所述介电体51由合成树脂等具备柔性的介电性材料,例如如聚四氟乙烯的氟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COP)树脂、环状烯烃共聚物(COC)树脂、聚丙烯(PP)树脂、聚乙烯(PE)树脂等所形成。又,所述介电体51例如是通过挤出成形法制造而得的连续的实心棒状或线状构件;该挤出成形法将已熔融的介电性材料从模具的预定形状开口挤出,赋予预定的横截面形状并使其硬化。如图3所示,所述介电体51的横截面形状是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长边51a、及彼此相对的一对短边51b的长方形。
此外,所述调整构件53由金属等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例如铜、金、银、或铝、以及这些材料的合金等所形成。又,所述调整构件53也可为例如在介电性材料的周围覆盖金属等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而成的构件。即,所述调整构件53只要是相当于长方形横截面的4边中的至少与介电体51及外部导体构件61相对的3边的部分,由金属等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的构件即可。并且,所述调整构件53在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下述情形时能够适当调整:在一对供电构件91间的距离为已给予的情况下,为了将介电体51的长边51a的尺寸形成为例如适于传送电波的值的情形;或者,在介电体51的长边51a的尺寸为已给予的情况下,为了将一对供电构件91间的距离形成为例如适于与未图示的电连接器连接的值的情形。而且,所述调整构件53也可省略。
此外,所述供电构件91为配置于介电体51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外侧的一对构件。并且,所述供电构件91各自具备带芯棒部91a及被覆部91b,该带芯棒部91a是由金属等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金、银、铝以及这些材料的合金等形成,该被覆部91b是由具备粘接性及柔性的介电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形成,且被覆部91b覆盖所述带芯棒部91a。
此外,所述外部导体构件61为配置于介电体51的横截面中的短边方向外侧的一对构件。并且,所述外部导体构件61各自具备导体膜部61a及被膜部61b,该导体膜部61a是由金属等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金、银、铝以及这些材料的合金等形成,且为薄膜状或箔状,该被膜部61b是由具备柔性的介电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所形成的薄膜状或箔状构件,且被膜部61b覆盖所述导体膜部61a的一侧的表面。又,所述外部导体构件61也能够使用将铜箔等金属箔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等聚酯薄膜预先贴合而制得的复合薄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构件91的被覆部91b是通过其本身所具有的粘接性而粘接于外部导体构件61的导体膜部61a。即,一对供电构件91与位于其上下的一对外部导体构件61粘接。
然而,所述介电体51并未与位于其周围的任一构件粘接。即,所述介电体51的一对长边51a能够在波导体50的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相对的外部导体构件61的导体膜部61a进行位移,而所述介电体51的一对短边51b能够在波导体50的轴方向上相对于所相对的调整构件53进行位移。因此,即便是赋予使所述波导体50向其厚度方向弯曲这样的外力的情况下,介电体51、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由于不受彼此拘束,故不会发生破损。
假如介电体51、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因粘接而彼此被拘束时,由于所述介电体51、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由不同的材料形成,挠曲特性彼此不同,在赋予使所述波导体50向其厚度方向弯曲这样的外力的情况下,因为会发生例如像在外部导体构件61产生龟裂这样的情况,故电磁波的传送损失变大,而无法稳定地传送电磁波。特别是在采用长方形的横截面形状的介电体51的情况下,由于所传送的电磁波的电场方向为与短边51b平行的方向(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故当位于上下的长边51a的外表面的外部导体构件61发生龟裂时,电场就变得不稳定而传送损失变大。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波导体50的介电体51不粘接于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而形成介电体51、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彼此不被拘束的状态。因而,即便将所述波导体50向厚度方向弯曲的情况下,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也能够一边紧贴于介电体51的外表面一边进行滑动,所述介电体51、外部导体构件61及调整构件53不会破损,所以所述波导体50可稳定地传送电磁波。
接下来,就所述波导体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4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波导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层叠步骤的横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框部的横截面图。
如前所述,介电体51是由介电性材料所形成的细长棒状、线状或带状长条构件,其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长边51a及彼此相对的一对短边51b。
此外,调整构件53为至少相当于特定3边的部分由金属等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的构件,该特定3边为与介电体51及外部导体构件61相对的边,并且该调整构件53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又,所述调整构件53在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介电体51大致相同,与所述短边51b的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各调整构件53在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分别配置于所述介电体51的两侧。此时,所述调整构件53的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抵接于所述介电体51的短边51b。
此外,供电构件91是具备带芯棒部91a及被覆部91b的构件,供电构件9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该带芯棒部91a由金属等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的导电材料形成,该被覆部91b由具备粘接性及柔性的介电材料形成,覆盖所述带芯棒部91a。又,所述供电构件91在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介电体51及调整构件53大致相同,与所述短边51b的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各供电构件91在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分别配置于一对调整构件53的外侧。此时,所述供电构件91的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抵接于所述调整构件53的波导体5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
如上所述,将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在介电体51的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配置时,如图4所示地,在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的排列方向的两侧的面上层压即层叠有一对外部导体构件61。具体而言,使各外部导体构件61的导体膜部61a与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的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两侧的各个侧面抵接,由此以一对外部导体构件61从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两侧将所述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夹入。
此时,使用预热器(preheater)等加热装置,一边加热一边朝向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中心对外部导体构件61进行加压,由此将供电构件91所具备的由具有粘接性的材料所形成的被覆部91b粘接于外部导体构件61的导体膜部61a。由此,一对供电构件91的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外侧的两侧面紧贴于一对外部导体构件61的波导体50的厚度方向内侧的侧面,从而能够制得图5所示的角筒状的框部60。该框部60是作为围绕中央的空间60a周围的一体的电磁屏蔽件发挥功能。并且,所述介电体51及调整构件53形成为不与该空间60a的周面粘接地收容于所述空间60a内的状态。
由此,即可制得图1至3所示的波导体50。另,以将长条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排列的方式一边连续搬送长条介电体51、调整构件53及供电构件91一边进行供给,并且连续地供给一对外部导体构件61来进行层叠,由此能够连续生产该波导体50。
此外,如上述那样制得的波导体50可以以维持长条并卷绕于未图示的辊的状态保管,也可裁切成预定长度来保管。又,在裁切所述波导体50时,可以仅使供电构件91比介电体51及调整构件53长几毫米左右的方式裁断,由此在裁断面仅使供电构件91的端面露出,而不使介电体51及调整构件53的端面露出。即,可使介电体51及调整构件53的端面偏移。由此,可将所述裁断面直接当作将所述波导体50与其他波导体或连接器连接时的连接端面利用。这是因为所述介电体51的端面与其他波导体或连接器所具备的未图示的介电体的相对的端面之间,即使存在着短距离的空间,仍可进行电磁波的传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波导体50具备: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实心介电体51、配置于介电体51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外侧的一对供电构件91、以及围绕介电体51的周围的外部导电体,且介电体51的外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仅贴于外部导电体的内表面。
由此,介电体51与外部导电体的紧贴性变得良好,能够稳定地进行传送,且降低传送损失,并且也可传送电力。此外,因为波导体50的制造容易,且波导体50的结构简单,故可降低成本。另外,可提供可靠度高的波导体50。
此外,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介电体51的横截面中的短边方向外侧的一对平板状外部导体构件61。因此,能够便宜且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外部导电体。
另,介电体51及供电构件91在介电体51的横截面中的长边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配置,外部导体构件61层叠于介电体51及供电构件91的排列方向两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提供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柔性优异且可以传送电力的波导体50。
另,外部导体构件61粘接于供电构件91的两表面。由此便可将制造步骤简化,可提供制造成本低且便宜的波导体50。
另外,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介电体51与供电构件91之间的调整构件53。因此,可适当调整介电体51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的尺寸。
又,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基于本实用新型主旨进行种种变形,且这些方形并不排除于本实用新型的包括范围之外。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波导体。
附图标记说明
50…波导体
51、851、852、853…介电体
51a…长边
51b…短边
53…调整构件
60…框部
60a…空间
61…外部导体构件
61a…导体膜部
61b…被膜部
91…供电构件
91a…带芯棒部
91b…被覆部
891…中心导体
892…导体

Claims (6)

1.一种波导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a)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实心的介电体;
(b)配置于该介电体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外侧的一对供电线;以及
(c)围绕所述介电体的周围的外部导电体;且,
(d)所述介电体的外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紧贴于所述外部导电体的内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体,其中,所述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所述介电体的横截面的短边方向外侧的一对平板状的外部导体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体,其中,所述介电体及所述供电线在所述介电体的横截面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列而配置,且所述外部导体构件层叠于所述介电体及所述供电线的排列方向两侧的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体,其中,所述外部导体构件粘接于所述供电线的两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导体,其中,所述外部导体构件粘接于所述供电线的两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波导体,其中,所述外部导电体包括配置于所述介电体与所述供电线之间的调整构件。
CN201590000668.4U 2014-06-02 2015-05-26 波导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06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3901 2014-06-02
JP2014-113901 2014-06-02
PCT/JP2015/065074 WO2015186567A1 (ja) 2014-06-02 2015-05-26 導波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0651U true CN206340651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66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0651U (zh) 2014-06-02 2015-05-26 波导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0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85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莫列斯有限公司 波导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85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莫列斯有限公司 波导管
CN111653855B (zh) * 2019-03-04 2021-10-01 莫列斯有限公司 波导管及波导管的制造方法
US11233305B2 (en) 2019-03-04 2022-01-25 Molex, Llc Waveguide comprising a conductor layer formed on a resin tube including fittings held by the resin tube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waveguid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4987B1 (en) Wireless charging coil
JP6893947B2 (ja) 電気ケーブル用縁部絶縁構造
US10847298B2 (en) Coil device
TW201214467A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JP6290165B2 (ja)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KR20130020901A (ko) 플랫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9208004A1 (ja) インダクタ
CN206059013U (zh) 屏蔽缆线
CN206340651U (zh) 波导体
CN106920915B (zh) 引线部件及使用该引线部件的电池
US20210257626A1 (en) Battery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524838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KR101806437B1 (ko) 라미네이티드 션트 및 제조방법
JP5854008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207124812U (zh) 线圈内置基板
CN206497797U (zh) 多层基板
JP6279977B2 (ja) 導波体
CN209912526U (zh) 柔性扁平电缆
CN203799698U (zh) 注塑成型的叠层母排
JP7038275B2 (ja) 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39112A (zh) 复合扁平电缆及复合扁平电缆的制造方法
CN201773698U (zh) 铜箔胶带贴合结构
CN105609694A (zh) 引线部件以及电池
JP6196167B2 (ja) 導波体
CN218585660U (zh) 一种铜排导电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