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4949U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54949U CN206254949U CN201621262522.XU CN201621262522U CN206254949U CN 206254949 U CN206254949 U CN 206254949U CN 201621262522 U CN201621262522 U CN 201621262522U CN 206254949 U CN206254949 U CN 2062549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plate
- lorry
- shock
- wel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6863 Masked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包括内表面钢性层,所述内表面钢性层右端安装有弹簧吸振层,所述弹簧吸振层右端安装有阻尼橡胶层,所述阻尼橡胶层右端安装有外表面钢性层,通过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缓冲吸振装置和防撞板结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大大减小轿车在追尾货车时的撞击力,并且防撞板设计尺寸较宽,且增大受力面积,轿车在追尾过程不会钻到货车下面,降低了轿车驾驶员自身的伤害程度,同时对货车车身也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后防护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 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在各个家庭的不断普及,可以说我们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小汽车,但汽 车行驶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呈不断递增状态,一些事故是由于追尾所致,在追尾事 故中,轿车追尾货车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货车的车身较高,而轿车的车身较低,当轿车追 尾货车时,往往轿车随着惯性的作用直接钻进货车下面,由于常见货车后防撞护栏只是单 一的窄板,受力面积小,发挥不了缓冲吸振和抵御变形的作用,从而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不 仅造成轿车驾驶员的严重伤害,而且对货车尾部也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为此,提出一种降低 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 防撞护栏,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包括内表面钢性层,所述内表面 钢性层右端安装有弹簧吸振层,所述弹簧吸振层右端安装有阻尼橡胶层,所述阻尼橡胶层 右端安装有外表面钢性层,所述上固定板中部两侧焊接有第一凸块,所述防撞板顶部中部 两侧焊接有第二凸块,所述下固定板两端焊接有第三凸块,所述防撞板底部两端焊接有第 四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和第三凸块与第四凸块之间设有缓冲吸振装置,所 述缓冲吸振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壁套接有移动管,所述固定管和移动管两端均 焊接有球头,且缓冲吸振装置通过球头转动安装在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和第四凸 块上,所述固定管底部与弹簧一端焊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移动管内腔底部焊接,所述固定 管外壁底部均匀设置有半圆凹槽,所述移动管内壁顶部均匀开设有与半圆凹槽配合的半圆 凸起块。
[0005]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设为半圆弧形。
[0006]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为阻尼弹簧。
[0007]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和防撞板之间缓冲吸振装置的安装距离小于下固定板与防 撞板之间缓冲吸振装置的安装距离。
[0008] 优选的,所述半圆凹槽和半圆凸起块均设为三组。
[0009]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设为同一规格尺寸。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 撞护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易于操作,通过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缓冲吸振装置和防撞板 结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大大减小轿车在追尾货车时的撞击力,并且防撞板设计尺寸较宽,且 增大受力面积,轿车在追尾过程不会钻到货车下面,降低了轿车驾驶员自身的伤害程度,同 时对货车车身也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吸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防撞板,31、内表面钢性层,32、弹簧吸振层,33、 阻尼橡胶层,34、外表面钢性层,4、第一凸块,5、第二凸块,6、第三凸块,7、第四凸块,8、缓冲 吸振装置,81、固定管,82、移动管,抑、球头,84、弹簧,邪、半圆凹槽,86、半圆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 护栏,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和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包括内表面钢性层31,所述内表 面钢性层31右端安装有弹簧吸振层32,所述弹簧吸振层32右端安装有阻尼橡胶层33,所述 阻尼橡胶层33右端安装有外表面钢性层34,弹簧吸振层32和阻尼橡胶层33均起到缓冲吸振 作用,当轿车正面追尾货车时,通过防撞板3即可降低一部分冲击力,防撞板3尺寸设计为较 宽的板,增大受力面积,防止正面追尾时轿车钻进货车下面,所述上固定板1中部两侧焊接 有第一凸块4,所述防撞板3顶部中部两侧焊接有第二凸块5,所述下固定板2两端焊接有第 三凸块6,所述防撞板3底部两端焊接有第四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4与第二凸块5之间和第三 凸块6与第四凸块7之间均设有缓冲吸振装置8,缓冲吸振装置8进一步缓冲吸振,再次降低 冲击力,所述缓冲吸振装置8包括固定管81,所述固定管81外壁套接有移动管82,所述固定 管81和移动管82两端均焊接有球头83,且缓冲吸振装置8通过球头83转动安装在第一凸块 4、第二凸块5、第三凸块6和第四凸块7上,当轿车转急弯侧面追尾货车时,缓冲吸振装置8的 球头83可在凸块上产生转动,不产生硬碰撞,起到缓冲作用,减低冲击力,所述固定管81底 部与弹簧84—端焊接,所述弹簧84另一端与移动管S2内腔底部焊接,所述固定管81外壁底 部均匀设置有半圆凹槽85,所述移动管S2内壁顶部均匀开设有与半圆凹槽85配合的半圆凸 起块86,当轿车正面撞击防撞板3时,撞击力迫使半圆凸起块86与半圆凹槽85分离,使移动 管82沿着固定管81移动,同时弹簧84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收缩,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0019] 具体而言,所述防撞板3设为半圆弧形,半圆弧形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
[0020] 具体而言,所述弹簧84设为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与普通弹簧相比增大缓冲吸振的 效果。
[0021] 具体而言,所述上固定板1和防撞板3之间缓冲吸振装置8的安装距离小于下固定 板2与防撞板3之间缓冲吸振装置8的安装距离,增大支撑效果,减轻车辆碰撞程度。
[0022]具体而言,所述半圆凹槽85和半圆凸起块86均设为三组,防止货车在行驶过程中 因为振动使移动管82脱离固定管81。
[0023]具体而言,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设为同一规格尺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安 装。
[0024] 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轿车在正后方追尾货车时,首先通过防撞板3内 的弹簧吸振层32和阻尼橡胶层33即可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当防撞板3受到冲击时,迫使缓冲 吸振装置8上移动管82的半圆凸起块部与固定管81上的半圆凹槽85分离,使移动管82沿着 固定管81外壁移动,此时弹簧84吸收撞击力被压缩,进一步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当轿车在 快速超车时从两侧追尾撞击货车时,由于缓冲吸振装置8两端的球头83可在第一凸块4、第 二凸块5、第三凸块6和第四凸块7上产生转动,进而带动本实用新型转动,降低轿车与货车 之间的撞击力,通过本实用新型大大的降低撞击力,不仅保护轿车驾驶员不会受到严重伤 害而且对货车的车身也起到保护作用。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
Claims (6)
1.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和防撞板 (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⑶包括内表面钢性层(31),所述内表面钢性层(31)右端安装 有弹簧吸振层(32),所述弹簧吸振层(32)右端安装有阻尼橡胶层(33),所述阻尼橡胶层 (33)右端安装有外表面钢性层(34),所述上固定板(1)中部两侧焊接有第一凸块(4),所述 防撞板(3)顶部中部两侧焊接有第二凸块(5),所述下固定板(2)两端焊接有第三凸块(6), 所述防撞板⑶底部两端焊接有第四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⑷与第二凸块⑸之间和第三 凸块(6)与第四凸块(7)之间均设有缓冲吸振装置(8),所述缓冲吸振装置(8)包括固定管 (81),所述固定管(81)外壁套接有移动管(82),所述固定管(81)和移动管(82)两端均焊接 有球头(83),且缓冲吸振装置⑻通过球头(83)转动安装在第一凸块(4)、第二凸块(5)、第 三凸块⑹和第四凸块⑺上,所述固定管(81)底部与弹簧(84) —端焊接,所述弹簧(84)另 一端与移动管(82)内腔底部焊接,所述固定管(81)外壁底部均匀设置有半圆凹槽(85),所 述移动管(82)内壁顶部均匀开设有与半圆凹槽(85)配合的半圆凸起块(8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撞板C3)设为半圆弧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84)设为阻尼弹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固定板⑴和防撞板⑶之间缓冲吸振装置(8)的安装距离小于下固定板(2)与防撞板〇3)之 间缓冲吸振装置(8)的安装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半 圆凹槽(85)和半圆凸起块(86)均设为三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固定板⑴和下固定板⑵设为同~规格尺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62522.XU CN206254949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62522.XU CN206254949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54949U true CN206254949U (zh) | 2017-06-16 |
Family
ID=59026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625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4949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549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5954A (zh) * | 2021-03-18 | 2021-06-22 | 福建省海鸿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隔离带 |
-
2016
- 2016-11-24 CN CN201621262522.XU patent/CN2062549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05954A (zh) * | 2021-03-18 | 2021-06-22 | 福建省海鸿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隔离带 |
CN113005954B (zh) * | 2021-03-18 | 2022-05-24 | 福建海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隔离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8397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7328356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汽车碰撞缓冲器 | |
CN203126976U (zh) | 汽车发动机罩内板 | |
CN105398411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6254949U (zh) | 一种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货车后防撞护栏 | |
CN103847665B (zh) | 一种校车 | |
CN209719505U (zh) |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 |
CN206871011U (zh) | 汽车碰撞多级缓冲吸能装置 | |
CN106985776B (zh) |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 |
CN206394590U (zh) |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 |
CN207594887U (zh) | 一种防撞汽车结构 | |
CN210437125U (zh) |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两级式防护栏 | |
CN210760623U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KR20110071250A (ko) | 차량 범퍼의 크래쉬 박스 | |
CN203651916U (zh) | 一种发动机罩 | |
CN208393292U (zh) |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 |
CN207157151U (zh)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 |
CN203318330U (zh) | 一种客车前碰吸能机构 | |
CN207711995U (zh) | 一种新型防汽车追尾碰撞保险杠结构 | |
CN205239416U (zh) | 夹层竖管式吸能缓冲汽车防撞杠 | |
CN206171374U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结构 | |
CN206344785U (zh) |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保险杠 | |
CN204641631U (zh) | 一种碰撞被动安全装置及汽车 | |
CN103448803B (zh) |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 |
CN108001396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