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5423U -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5423U
CN206225423U CN201621144316.9U CN201621144316U CN206225423U CN 206225423 U CN206225423 U CN 206225423U CN 201621144316 U CN201621144316 U CN 201621144316U CN 206225423 U CN206225423 U CN 206225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e
casing
anti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absorb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43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国伟
王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443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5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5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5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件的箱体,还包括:在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侧设置的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其中,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部件与所述箱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的防撞击性能好,其所容纳的动力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好,使用该电池箱体的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对其容纳的动力电池组件具有防撞击功能的电池箱体以及使用该电池箱体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中,其可以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中的电机等提供电力驱动。
然而,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直备受汽车行业的重点关注,这是因为诸如锂离子的动力电池的结构体系以及材料体系决定了动力电池在受到外力冲击并挤压时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此,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结构中采用高强度的箱体来保护其内部所容纳的动力电池。但是,在极端碰撞或撞击情况下,箱体的强度很可能不足以完全保护动力电池不受外力冲击,因此,还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防撞击功能的电池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高电动汽车中使用的动力电池组件的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件的箱体,还包括:在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侧设置的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其中,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部件与所述箱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部件为防撞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为U形槽结构或者由至少两层金属板形成的空心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部件与所述箱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吸能部件的第二端不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防撞部件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件为溃缩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溃缩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毫米。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设置所述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使用动力电池组件驱动,并且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电池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的防撞击性能好,其所容纳的动力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好,尤其是在极端碰撞或撞击情况下,动力电池组件也不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使用该电池箱体的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图1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电池箱体10主要包括箱体110、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在该实施例中,在箱体110的前后左右四侧均设置有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其中,吸能部件120固定设置在防撞部件130与箱体110之间。
箱体110具体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正方体结构或长方体结构,其具体形状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例如其可以根据其所容纳的电池组件的形状、电动汽车为电池箱体10预留的空间位置等因素来对箱体110的形状进行具体设计。箱体110可以采用较高强度的板材制成,具体可以采用手工钣金、铸铝以及冲压钣金等制造工艺制备形成。箱体110上也可以设置加强梁等提高箱体110的强度,从而提高其防撞击能力。
在该实施例中,吸能部件120的一端固定在箱体110的侧面上(例如固定在箱体110的加强梁对应位置上),另一端固定在防撞部件130上,可选地,吸能部件120与箱体110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例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这样,在受外部冲击损坏后,由于吸能部件120的吸能缓冲功能,很可能箱体110没有损坏,可以继续使用,通过拆卸损坏的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后,可以进行相应地更换安装。吸能部件120与防撞部件130之间可以焊接或者以其它不可拆卸地方式固定,有利于吸能部件120更好地吸收从防撞部件130传递过来的冲击能量。
对应每个防撞部件130,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能部件120,这样,从防撞部件130传递过来的冲击能量可以分布至多个(例如4个)吸能部件120上,多个吸能部件120所传导过来的对箱体110的相应侧面的冲击也更分散,更有利于避免箱体110的某一区域集中受过冲击力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吸能部件120为溃缩件,其具备溃缩引导功能。在防撞部件130传递的冲击力作用下,该溃缩件可以被压溃损坏并相应地吸收冲击能量。具体地,该溃缩件可以为溃缩管,其长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毫米,例如设置40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吸能部件120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溃缩件,其还可以选择为其他类型的能够瞬间吸收冲击能力的其他部件。
继续如图1所示,防撞部件130是设置在电池箱体10的最外围,因此,其首先接受外部撞击作用。防撞部件130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使用防撞梁,防撞梁具体可以为U形槽结构,或者可以由至少两层金属板(例如铝合金板)形成的空心结构。防撞部件130的外表面131可具体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弧形。
需要说明的,防撞部件130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图示实施例,其可以为任何能够传递撞击能量至吸能部件120的刚性部件。防撞部件130的强度、材料选择等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而选择设置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中的一个或多个防撞部件130受到外部碰撞或撞击的情况下,可以传递撞击能量至相应的吸能部件120,产生吸能缓冲作用,因此,对箱体110的撞击力将大大减小,箱体110也将不容易因此而变形,其内部容纳的动力电池组件将受到很好的防撞击保护,动力电池组件即使在极端或恶劣的撞击工况下,也不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对箱体110的刚度要求也可以相对降低,箱体110的成本减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尤其适合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例如纯电动的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其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以容纳固定动力电池组件,为动力电池组件提供良好的安全保护。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也有利于保证乘客的安全性。
图2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电池箱体20相对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而言,其主要区别是,电池箱体20仅在箱体110的前后两侧设置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这主要是考虑在电动汽车上应用时,外部撞击或碰撞主要来自前后方向。应当理解到,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外部撞击或碰撞的来自方向,可以在箱体110的相应侧设置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例如,在箱体110的上侧和下侧,基本上不会受到外部撞击或碰撞,因此, 电池箱体10和电池箱体20的上侧和下侧未选择设置吸能部件120和防撞部件130。
以上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电池箱体10或电池箱体20可以具体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例如固定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位置附近。该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件的安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并且应当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也应用到与电动汽车具有相似运行工况和防撞击要求的其他装置或设备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前”、“后”、“左”、“右”、“上”和“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电池箱体的置放方位来定义的;并且,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电池箱体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体,其包括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组件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侧设置的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其中,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部件与所述箱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部件为防撞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为U形槽结构或者由至少两层金属板形成的空心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吸能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撞部件与所述箱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的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吸能部件的第二端不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防撞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为溃缩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设置所述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
10.一种电动汽车,其使用动力电池组件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
CN201621144316.9U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206225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4316.9U CN206225423U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4316.9U CN206225423U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5423U true CN206225423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4316.9U Active CN206225423U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54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357A (zh) * 2019-10-11 2021-04-30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3335052A (zh) * 2021-07-08 2021-0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侧碰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357A (zh) * 2019-10-11 2021-04-30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3335052A (zh) * 2021-07-08 2021-0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侧碰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5423U (zh)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
CN201849532U (zh) 一种高效吸能纵梁结构
CN10837675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
CN106476891B (zh) 电动汽车底盘系统
CN207781703U (zh) 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5059492U (zh) 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
CN205202928U (zh) 护栏横梁、车辆的下防护装置和车辆
CN207109583U (zh) 一种多重防护结构的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CN108832054A (zh) 一种变厚度蜂窝汽车电池包壳体结构
CN105000029A (zh) 一种蜂窝芯内置的金属管-蜂窝芯复合式防爬器
CN210467929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
CN204404910U (zh) 装甲机动车辆爆炸冲击波防护装置
CN214797601U (zh) 一种吸能防撞车用动力电池箱
CN209126505U (zh) 提高电动汽车电池包底部耐撞性的新型波纹夹层结构
CN206704134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CN206781867U (zh) 汽车车架
CN207257781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传力结构及其吸能块
CN203603092U (zh) 异型铝合金波形防护栏
CN207403689U (zh) 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
CN205706872U (zh)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651385U (zh) 一种装甲车用防雷装甲及装甲车
CN111649116A (zh) 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
CN20751050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防护高效吸能岛结构
CN206124963U (zh) 汽车铝合金保险杠碰撞缓冲骨架装置
CN219979688U (zh) 一种吸能结构、电池箱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7

Address after: 511458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Patentee after: Hengda 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vehicle (Guang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5 8 floor 909, 105 building 3, Yao 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Music Automotive (Beij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3

Address after: 100015 Building No. 7, 74, Jiuxianqiao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001

Patentee after: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Patentee before: Hengda 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vehicle (Guangdo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