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4771U -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4771U
CN206124771U CN201621041303.9U CN201621041303U CN206124771U CN 206124771 U CN206124771 U CN 206124771U CN 201621041303 U CN201621041303 U CN 201621041303U CN 206124771 U CN206124771 U CN 206124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support
panel installation
instrument panel
instrument board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13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艳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13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4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4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4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该支架本体(10)包括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车身连接部(101)、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仪表板连接部(102)以及位于所述车身连接部(101)和所述仪表板连接部(102)之间的过渡部(103),其中,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1)还包括加强板(11),该加强板(11)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部(103)的加强板(11)。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具有较大的刚度,有效降低了仪表板的振动,避免产生异响,提高了车辆的乘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仪表板通常通过仪表板安装支架连接到仪表板横梁上,仪表板横梁的左右两端通常均设置有仪表板安装支架。通常情况下,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仪表板下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其中,仪表板下安装支架的上端连接于车身,下端用于与仪表板连接,连接点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的定点配合实现仪表板与车身之间安装。由于仪表板下安装支架的上端连接于车身的位置与连接于仪表板的位置之间距离较大,设计刚度不足,当车辆行驶在路况较差的环境下,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与仪表板之间的安装点受到较大的激励,仪表板安装点容易产生较高的响应加速度,由此引起较大的振动,甚至由此产生异响,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仪表板安装支架具有较大的刚度,有效降低了仪表板的振动,避免产生异响,提高车辆的乘用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其中,该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包括位于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车身连接部、位于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仪表板连接部以及位于车身连接部和仪表板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仪表板安装支架还包括加强板,该加强板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于过渡部的加强板。
可选地,加强板的宽度大致与过渡部的宽度相同,以便于在宽度方向上加强板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支架本体的对应于过渡部两侧的边缘。
可选地,支架本体的对应于过渡部的两侧设置有翻边,加强板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翻边的边缘。
可选地,过渡部上设置有沿该过渡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肋部,该第一肋部朝向支架本体的未设置有加强板的一侧突出;
可选地,加强板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肋部,该第二肋部朝向远离支架本体的一侧突出。
可选地,车身连接部上设置有沿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加强板的靠近车身连接部的一端朝向远离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搭耳,该搭耳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分别与紧固件配合以使得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为所述过渡部的至少三分之二。
可选地,加强板的远离车身连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减重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其中,该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该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为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仪表板,其中,车辆还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通过车身连接部连接于车身,通过仪表板连接部连接仪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通过设置固定连接于过渡部的加强板,提高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从而提升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整体刚度和模态,能够有效避免行车过程中受路况激励引发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共振的现象,减弱甚至因振动引发的噪声干扰,提高车辆的舒适度。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因此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和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支架本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加强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的装配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板安装支架;10支架本体;101车身连接部;101a第一安装孔;101b第二安装孔;101c自定位孔;102仪表板连接部;102a仪表板安装孔;103过渡部;103a翻边;103b第一肋部;
11加强板;111第二肋部;112搭耳;112a第三安装孔;113减重孔;
2仪表板上安装支架;3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4仪表板横梁加强板;5仪表板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分别对应于车辆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内、外”通常是指相应部件相对于自身的内、外,但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公开,并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此外,使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仅用于说明仪表板安装支架具有长度和宽度,但并不限定长度必须大于宽度。
图2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支架本体。参考图2和图3,仪表板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该支架本体10包括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车身连接部101、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仪表板连接部102以及位于车身连接部101和仪表板连接部102之间的过渡部103,仪表板安装支架1还包括加强板11,该加强板11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于过渡部103的加强板11。
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支架本体10通过车身连接部101与车身钣金连接,仪表板连接部102与仪表板连接,以实现仪表板与车身之间的固定安装,而加强板11的设置目的在于增大过渡部的强度,从而提升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整体刚度和模态,能够有效避免行车过程中受路况激励引发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共振的现象,同时减弱因振动引发的噪声干扰。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1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于过渡部103。例如,可以参考图2中所示,加强板11的宽度大致与过渡部103的宽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便于在宽度方向上加强板11两侧的边缘可以分别对应地焊接于过渡部103两侧的边缘,从而加强板11与过渡部103能够形成封闭的横截面,进一步增大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刚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大致”意在表明:加强板11的宽度只要能够使得其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过渡部103两侧的边缘即可,不需要恰好与过度部103的宽度相等,可以允许较小范围的波动。
一般来说,封闭的横截面的面积越大,则对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刚度的帮助就越大,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大上述封闭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尽可能地增大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刚度。例如,支架本体10的对应于过渡部103的两侧可以设置有翻边103a,加强板11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翻边103a的边缘,使得过渡部103与加强板11在相互连接之后所形成的封闭的横截面具有较大的面积。再者,如图3中所示,过渡部103上可以设置有沿该过渡部1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肋部103b,该第一肋部103b朝向支架本体10的未设置有加强板11的一侧突出;相应地,如图4中所示,加强板11上可以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肋部111,该第二肋部111朝向远离支架本体10的一侧突出。通过设置第一肋部103b和/或第二肋部111能够使得过渡部103与加强板11在相互连接之后所形成的封闭的横截面具有较大的面积。有鉴于此,在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同时设置上述翻边103a、第一肋部103b以及第二肋部111,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强度和刚度。
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板11的靠近所述车身连接部10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0的方向延伸形成搭耳112,该搭耳112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孔,在这种情况下,当将仪表板安装支架1装配到车辆中时,车身连接部101与车身的连接处、搭耳112与车身的连接处、加强板11与支架本体10的连接处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因此能够增强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整体强度,减小仪表板安装支架1与车身之间的共振。更进一步地,车身连接部101上可以设置有沿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孔101a和第二安装孔101b,搭耳112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112a,第一安装孔101a、第二安装孔101b和第三安装孔112a分别与紧固件(例如螺栓)配合以使得仪表板安装支架1与车身连接,参考图2中所示,该三个连接点之间能够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仪表板安装支架1相对于车身更加稳固,增加了仪表板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刚度,从而提升了在路面激励下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与仪表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减小甚至消除了连接点因路面激励而产生的振动,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异响。
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身连接部101上还可以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孔101a和第二安装孔101b之间的自定位孔101c,以便于装配过程中将仪表板安装支架1准确地放置到待安装位置。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较大程度上提高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整体刚度,加强板11沿长度方向可以延伸过渡部103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长度,从而较好地起到稳定支架本体的作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将仪表板安装支架1装配到车辆上时,可以装配为: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长度方向大致与车辆的高度方向一致;对应地,“横向”或“宽度”对应于车辆的左右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车身连接部101可以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上端,仪表板连接部102位于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下端,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车身连接部101和仪表板连接部102的位置可以互换。
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1的远离车身连接部101的一端可以形成有减重孔113,以减轻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总重量,提高仪表板下支架1的模态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该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为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的装配可以为图4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图4中,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用作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但在具有其它配置的车辆中,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可以用作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参考图4中所示,仪表板安装支架1和仪表板上安装支架2分别连接在横截面为L形的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3的前方和后方,仪表板安装支架1的车身连接部101穿过仪表板横梁加强板4连接于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3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仪表板横梁5连接于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3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仪表板,车辆还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该仪表板安装支架1通过车身连接部101连接于车身,通过仪表板连接部102连接仪表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仪表板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该支架本体(10)包括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车身连接部(101)、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仪表板连接部(102)以及连接在所述车身连接部(101)和所述仪表板连接部(102)之间的过渡部(103),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1)还包括加强板(11),该加强板(11)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部(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的宽度大致与所述过渡部(103)的宽度相同,以便于在宽度方向上所述加强板(11)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所述过渡部(103)两侧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对应于所述过渡部(103)的两侧设置有翻边(103a),所述加强板(11)两侧的边缘分别对应地焊接于所述翻边(103a)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103)上设置有沿该过渡部(1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肋部(103b),该第一肋部(103b)朝向所述支架本体(10)的未设置有所述加强板(11)的一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上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肋部(111),该第二肋部(111)朝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0)的一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部(101)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孔(101a)和第二安装孔(101b),所述加强板(11)的靠近所述车身连接部(10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0)的方向延伸形成搭耳(112),该搭耳(112)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112a),所述第一安装孔(101a)、第二安装孔(101b)和第三安装孔(112a)分别与紧固件配合以使得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1)与车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为所述过渡部(103)的至少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的远离所述车身连接部(101)的一端形成有减重孔(113)。
9.一种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包括相互连接的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所述仪表板上安装支架和仪表板下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1)。
10.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其中,所述仪表板安装支架(1)通过所述车身连接部(101)连接于所述车身,通过所述仪表板连接部(102)连接所述仪表板。
CN201621041303.9U 2016-09-06 2016-09-06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06124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303.9U CN20612477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1303.9U CN20612477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4771U true CN206124771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1303.9U Active CN206124771U (zh) 2016-09-06 2016-09-06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4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9806B2 (ja)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CN106428219A (zh) 前车身结构
KR101705146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KR101755711B1 (ko) 차량의 쇽업소버 장착부 구조
US8967672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20386479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US8215442B2 (en) Rear mount structure of engine
US8876132B2 (en) Front end assembly for vehicle chassis
KR102660343B1 (ko) 차량의 차체 전방 구조체
JP2008290539A (ja) サスクロスメンバ取付け構造
KR10118846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사이드멤버와 서브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CN204623108U (zh) 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及车辆
CN107539371A (zh) 车辆前框架组件及其使用和制造方法
CN204998626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
JP2004001690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19038301A (ja) 車体構造
CN206124771U (zh) 仪表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CN104843069B (zh) 轻型客车底架结构及轻型客车结构
CN204415516U (zh) 前副车架安装结构与汽车
KR20110058181A (ko) 차량 엔진룸 대쉬 패널의 보강구조
CN110816662A (zh) 车辆
JP2013241041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6052605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9023597A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の取付構造
CN205801245U (zh)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strument panel mounting bracket, instrument panel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