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1245U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01245U CN205801245U CN201620496933.9U CN201620496933U CN205801245U CN 205801245 U CN205801245 U CN 205801245U CN 201620496933 U CN201620496933 U CN 201620496933U CN 205801245 U CN205801245 U CN 2058012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bracket
- rear overhang
- shock absorber
- crossbeam portion
- longe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横梁部、设置在所述横梁部两端的装配部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部上的减震器安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减震器安装部设置在横梁部上,从而结构上具有加强自身刚度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横梁部,能够横跨纵梁固定,从而能够提升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整车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悬安装总成包括用于安装后减震器和后螺旋簧等的支架,这些支架通过焊接固定于车辆的纵梁上或者横梁之间。但是,这种支架结构会形成悬臂结构,对其自身的刚度具有减弱的效果,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不利于力的分散,从而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在这种支架形式的后悬安装总成上设置加强件来加强其刚度和强度,但这种加强只能加强其自身,对于整个车架没有贡献。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后悬安装总成强度和刚度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在加强自身的同时对车架刚度加强产生贡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减震器安装支架包括横梁部、设置在所述横梁部两端的装配部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部上的减震器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装配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横梁部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装配部包括管座和设置在所述管座顶部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通过横向穿设于所述横梁部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横梁部。
优选地,所述横梁部内固定有加强管件,所述加强管件套设在所述紧固 件的位于所述横梁部内的部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横梁部的端部的凹槽,以包围所述端部的底部和至少部分侧部。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安装部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横梁部下侧的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减震器安装部设置在横梁部上,从而结构上具有加强自身刚度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横梁部,能够横跨纵梁固定,从而能够提升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整车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悬安装总成,以在加强自身的同时对车架刚度加强产生贡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悬安装总成,其中,所述后悬安装总成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后悬安装总成包括螺旋簧安装支架,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和横梁的支座主体,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的上侧的用于固定于所述纵梁的第一加强件和/或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的下侧的用于固定于所述纵梁的第二加强件。
优选地,所述支座主体包括主体部和贴合所述主体部的上侧或下侧固定的第三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悬安装结构,以提供足够刚度的后悬安装总成并提高车架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悬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后悬安装结构包括纵梁,所述后悬安装 结构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后悬安装总成,所述横梁部通过所述装配部横跨地固定于所述纵梁。
所述后悬安装结构、后悬安装总成与上述减震器安装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悬安装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减震器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减震器安装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减震器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局部说明图1中的螺旋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减震器安装支架,11-横梁部,12-装配部,13-减震器安装部,13a-焊接部,14-管座,15-第一安装架,16-加强管件,17-螺栓,18-安装板,19-安装孔,20-螺旋簧安装支架,21-支座主体,22-第一加强件,23-第二加强件,24-第三加强件,30-纵梁,4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 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10,所述减震器安装支架10包括横梁部11、设置在所述横梁部11两端的装配部12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部11上的减震器安装部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的减震器安装部13设置在横梁部11上,通过设置横梁部11,可以加强减震器安装支架10自身的刚度。此外,通过设置横梁部11,能够横跨纵梁30固定,避免减震器安装支架10成为悬臂结构,从而能够提升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整车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即能够加强自身刚度,还对车架的性能提升做出了贡献。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中,装配部12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设置在横梁部11的两端。例如,装配部12可以焊接在横梁部11上。优选地,所述装配部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横梁部11的两端。由此,可以将装配部12和横梁部11形成可拆卸结构,以便在需要更换或维护横梁部11以及设置在横梁部11上的减震器安装部13时,可以方便地将横梁部11和减震器安装部13作为整体取下,避免了将整个减震器安装支架10取下,降低了维护成本。
其中,装配部12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部11,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装配部12的具体结构。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装配部12可以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30的管座14和设置在所述管座14顶部的第一安装架15,所述第一安装架15通过横向穿设于所述横梁部11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横梁部11。其中,管座14用于固定在纵梁30上, 例如,可以在避开相关零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焊接于纵梁30上,以将减震器安装支架10稳定地连接到纵梁30上。另外,第一安装架15可以固定(例如焊接)于管座14的顶部。其中,第一安装架15可以形成有能够容纳横梁部11的端部的凹槽结构,以包围横梁部11的端部的底部和至少部分侧部,对横梁部11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另外,紧固件横向穿设于横梁部11,能够贯穿横梁部11的两侧形成平稳支撑。其中,紧固件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横梁部11和第一安装架15即可,例如可以是图3所示的螺栓17。
另外,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部11内可以固定有加强管件16,所述加强管件16套设在所述紧固件的位于所述横梁部11内的部分的外侧,从而能够加强横梁部11和第一安装架15的连接。具体地,加强管件16一方面在使用紧固件连接横梁部11和第一安装架15时避免横梁部11变形,另一方面避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横梁部11变形产生的力矩衰减。可以理解的,为实现上述加强作用,加强管件16可以由各种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钢管。
所述减震器安装部1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各种适当的形式。优选地,减震器安装部13可以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横梁部11下侧的安装孔19。后减震器可以通过安装孔19安装于安装板18。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安装孔19的位置,例如可以将安装孔19设置为沿Z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与横梁部11底部间距19-21mm,以便于车辆运动过程中力的传递与分散,避免了因应力过大导致开裂。
另外,减震器安装部13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固定于横梁部11,例如焊接。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安装架包括安装板18和连接两个安装板18的连接板(安装板18和连接板可以为一体结构),并通过设置 在连接板上的焊接部13a焊接于横梁部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后悬安装总成,所述后悬安装总成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和螺旋簧安装支架20。优选地,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20可以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30和横梁40的支座主体21,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2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21的上侧的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30的第一加强件22和/或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21的下侧的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30的第二加强件23。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22和/或第二加强件23,可以增强螺旋簧安装支架20与纵梁30的连接,避免螺旋簧安装支架20成为悬臂结构,并且避免了车辆振动过程中在支座主体21上产生应力集中。
其中,如图1所示,螺旋簧安装支架20为两个并可以分别固定在纵梁30和横梁40两端所成的角落处,以便将支座主体21固定(例如焊接)于纵梁30和横梁40。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支座主体2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件22和第二加强件23。其中,第一加强件22和支座主体21形成盒状结构,能够最大化提升螺旋簧安装支架20的安装强度;第二加强件23可以形成为三角形板状,两个侧分别焊接于支座主体21的底部和纵梁30,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避免了车辆振动时在支座主体21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
更优选地,支座主体21可以包括主体部和贴合所述主体部的上侧或下侧固定的第三加强件24,以加强支座主体21本身。在设置有第三加强件24的情况下,第一加强件22和/或第二加强件23可以通过第三加强件24与支座主体21固定。在如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简化结构并兼顾性能,仅在支座主体21的上侧设置了第三加强件24,第三加强件24可以直接与支座主体21贴合焊接,并且,第一加强件22和第三加强件24形成盒状结构, 第一加强件22的后侧焊接于纵梁30,下侧焊接于第三加强件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支架(10)包括横梁部(11)、设置在所述横梁部(11)两端的装配部(12)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部(11)上的减震器安装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横梁部(1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2)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的管座(14)和设置在所述管座(14)顶部的第一安装架(15),所述第一安装架(15)通过横向穿设于所述横梁部(11)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横梁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11)内固定有加强管件(16),所述加强管件(16)套设在所述紧固件的位于所述横梁部(11)内的部分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5)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横梁部(11)的端部的凹槽,以包围所述端部的底部和至少部分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部(13)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横梁部(11)下侧的安装孔(19)。
7.一种后悬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安装总成包括根据权利 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器安装支架(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悬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安装总成包括螺旋簧安装支架(20),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20)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的纵梁(30)和横梁(40)的支座主体(21),所述螺旋簧安装支架(2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21)的上侧的用于固定于所述纵梁(30)的第一加强件(22)和/或固定于所述支座主体(21)的下侧的用于固定于所述纵梁(30)的第二加强件(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悬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21)包括主体部和贴合所述主体部的上侧或下侧固定的第三加强件(24)。
10.一种后悬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安装结构包括纵梁(30),所述后悬安装结构设置有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悬安装总成,所述横梁部(11)通过所述装配部(12)横跨地固定于所述纵梁(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96933.9U CN205801245U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96933.9U CN205801245U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01245U true CN205801245U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750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96933.9U Active CN205801245U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012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4046A (zh) * | 2021-04-06 | 2022-06-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架与汽车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20496933.9U patent/CN2058012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4046A (zh) * | 2021-04-06 | 2022-06-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架与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90307B1 (en) | Rea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5329575B2 (ja) | 車両の車体前部 | |
KR101855766B1 (ko) | 엔진룸 보강유닛 | |
JP6039806B2 (ja) |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 |
US8894134B2 (en) | Front body of vehicle | |
CN103568771B (zh) | 具有用于连接后桥的位于外部的加强件的机动车车身 | |
KR101705146B1 (ko) |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 |
JP6600228B2 (ja)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
EP3395655A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2470900A (zh) | 减震支柱套管,带该减震支柱套管的车身前端和带该车身前端的汽车 | |
CN204197035U (zh) | 汽车前副车架总成结构及车身 | |
US10322753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 |
CN204623108U (zh) | 发动机悬置安装机构及车辆 | |
CN205801245U (zh) | 减震器安装支架、后悬安装总成和后悬安装结构 | |
US8985605B2 (en) | Rear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KR101220372B1 (ko) | 자동차 현가장치의 서브 프레임 | |
JP2017114162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 |
CN206297633U (zh) | 重卡白车身结构 | |
JP2017190124A (ja) | リヤ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支持構造 | |
CN204567198U (zh) | 一种汽车前悬减振器支架及汽车 | |
CN210912613U (zh) |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 |
CN203211388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 | |
KR101339266B1 (ko) |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의 마운팅 구조체 | |
KR20130068065A (ko) |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용 마운팅 유닛 | |
CN106564531A (zh) | 一种前主纵梁及具有该前主纵梁的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