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82128U -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82128U
CN206082128U CN201621066574.XU CN201621066574U CN206082128U CN 206082128 U CN206082128 U CN 206082128U CN 201621066574 U CN201621066574 U CN 201621066574U CN 206082128 U CN206082128 U CN 206082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removal
mercaptans
outlet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65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云霞
张竹梅
李晋楼
李出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0665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82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82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82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该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入口(11)、增压装置(1)、补氧装置和尾气出口(12)。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将原本要排放至燃烧炉进行燃烧的尾气经增压装置增压后进入补氧装置,使尾气中的各组分含量适于继续进行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脱硫醇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本公开的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在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下游装置处理尾气的压力,能有效实现尾气资源的再利用,起到节能降排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化气、汽油脱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液化气、汽油脱硫醇的过程中产生的富抽提碱液进入碱液氧化塔进行再生,碱液氧化塔下部通入过量的空气,富抽提碱液中的RSNa与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RSSR,同时碱得以再生。氧化塔顶,氧化剩余的尾气从碱液中逸出,为了保证氧尾气中的烃含量在爆炸极限以内,在氧化塔顶引入一定量的瓦斯气,脱硫醇尾气经压控后去其它装置加热炉,或经适当处理后在安全部位放空。
炼厂脱硫醇装置尾气的特点是基本不含有硫化氢,但其中的有机硫浓度较高,也含有一定的烃类。如果直接将其排放,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因脱硫醇尾气中很多组分含量超过国家环保法规要求的排放标准限制,直接排放会违反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
将脱硫醇尾气引入其它装置加热炉,可能会引起烟气SO2量增高,或者对加热炉的炉管、炉壁、空气预热器等部位造成一定腐蚀,增加加热炉的损耗。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国家对排放烟气中SO2含量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炼厂严格控制送入加热炉含硫废气的量。另一方面,当脱硫醇尾气组成和量不稳定时,会引起加热炉操作的波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如对脱硫醇尾气进行低温柴油洗涤,低温柴油的制取将消耗大量的电能,且经低温柴油洗涤吸收后的尾气仍无法保证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脱硫醇碱液再生塔中尾气排放的问题,实现脱硫醇尾气的零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入口、增压装置、补氧装置和尾气出口;
所述增压装置的气体入口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所述补氧装置包括混氧阀和氧气气源,所述混氧阀包括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混氧阀的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混氧阀的第二气体入口与氧气气源管线连通,所述混氧阀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混氧阀内设置有喷头和气体混合室;
所述混氧阀的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连通;
所述混氧阀的第二气体入口与所述喷头的入口连通,以使氧气从所述混氧阀的第二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喷头,并由所述喷头的出口喷至混氧阀内,与通过所述混氧阀的第一气体入口进入的所述脱硫醇尾气混合;
所述混氧阀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喷头的出口为喇叭形。
可选地,所述补氧装置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与所述混氧阀的气体出口连通;
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混氧阀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氧阀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判断当前混氧阀所需的氧气流量,并向所述补氧装置提供所需流量的氧气。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所述分液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气体入口连通。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混氧阀的第一气体入口连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碱液再生系统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连通;所述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碱液再生系统包括碱液再生塔和三相分离器;
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与所述碱液再生塔的入口连通,富碱液管线与所述碱液再生塔的入口连通,所述碱液再生塔的产物出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碱液再生塔的塔顶气出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碱液再生系统还包括尾气缓冲罐,所述碱液再生塔的塔顶气出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尾气缓冲罐的入口连通,所述尾气缓冲罐的出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还包括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的液体入口与富碱液管线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碱液再生塔的入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将原本要排放至燃烧炉进行燃烧的尾气经增压装置增压后进入补氧装置,使尾气中的各组分含量适于继续进行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脱硫醇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本公开的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在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下游装置处理尾气的压力,能有效实现尾气资源的再利用,起到节能降排的作用。
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将原本要排放至燃烧炉进行燃烧的含硫尾气引至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通过该处理系统处理后再将尾气引入碱液再生塔内进行循环,可以实现脱硫醇尾气的零排放。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增压装置 2 混氧阀
3 氧气气源 4 氧含量检测装置
5 分液装置 6 冷却装置
7 气液混合器 8 碱液再生塔
9 三相分离器 10 尾气缓冲罐
11 尾气入口 12 尾气出口
13 富碱液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入口11、增压装置1、补氧装置和尾气出口12;
增压装置1的气体入口与尾气入口11连通;补氧装置包括混氧阀2和氧气气源3,混氧阀2包括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与增压装置1的气体出口连通,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与氧气气源3连通,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与尾气出口12连通。
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将原本要排放至燃烧炉进行燃烧的尾气经增压装置1增压后进入补氧装置,使尾气中的各组分含量适于继续进行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脱硫醇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本公开的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在脱硫醇碱液再生过程中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下游装置处理尾气的压力,能有效实现尾气资源的再利用,起到节能降排的作用。
其中,增压装置1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气体增压的装置,例如,压缩机;氧气气源3可以为能够提供氧气的任何装置,例如氧气罐;混氧阀2可以为用于气体混合的任何形式,例如混氧阀2可以为三通结构,氧气和脱硫醇尾气分别经过混氧阀2的两个气体入口进入混氧阀2混合后从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流出。
根据本公开,为了便于脱硫醇尾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在本公开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混氧阀2内可以设置有喷头和气体混合室;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可以与气体混合室连通;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可以与喷头的入口连通,以使氧气从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进入喷头,并由喷头的出口喷至混氧阀2内,与通过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进入的硫醇尾气混合;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可以与气体混合室连通。在这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氧气经喷头进入气体混合室后可以与脱硫醇尾气更为均匀地混合,可以避免由于混合不均匀造成混氧阀2内局部脱硫醇尾气聚集而引起的可燃烃气体浓度过高或超过爆炸极限的问题。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氧气和脱硫醇尾气混合均匀性,优选地,喷头可以为从入口到出口口径逐渐增大,更优选地,喷头的出口可以为喇叭形。
根据本公开,为了实时监测混氧阀2出口管线内的氧气浓度,优选情况下,补氧装置还可以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4,氧含量检测装置4可以与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连通;其中,为了便于监测和控制出口管线的氧气浓度,氧含量检测装置4可以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判断当前混氧阀2所需的氧气流量,并向补氧装置提供所需流量的氧气。当脱硫醇尾气流量或浓度变化时,通过该氧含量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出口管线的氧气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调节入口阀门对进入混氧阀2的氧气量进行调整,可以保证混氧阀2出口管线内的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且可以保证混合气体的中各组分含量可以满足用于碱液再生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分液装置5,分液装置5的入口可以与尾气入口11连通,分液装置5的气体出口可以与增压装置1的气体入口连通。脱硫醇尾气经分液装置5进行气液分离后,可以去除尾气中夹带的碱液和硫化物,从而提高尾气处理效率。
为了便于使脱硫醇尾气降温后进行处理,优选情况下,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冷却装置6,冷却装置6的入口可以与增压装置1的气体出口连通,冷却装置6的出口可以与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连通。
采用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使脱硫醇尾气从尾气入口11进入,经分液罐分去尾气中的夹带的碱液和硫化物后进入增压装置1压缩机,增压后的脱硫醇尾气经冷却器降温冷却后进入混氧阀2,与进入混氧阀2的氧气混合均匀,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4实时监测混氧阀2出口管线的氧气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通过调节入口阀门对进入混氧阀2的氧气量进行调整,得到的混合气体作为处理后的尾气经尾气出口12流出该系统。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碱液再生系统和上述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入口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连通;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出口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将原本要排放至燃烧炉进行燃烧的尾气引至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通过该处理系统处理后再将尾气引入碱液再生塔8内进行循环,可以实现脱硫醇尾气的零排放,从而减少了下游装置处理尾气的压力。
根据本公开,如图2所示,碱液再生系统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用于脱硫醇尾气处理碱液再生的装置,例如,碱液再生系统可以包括碱液再生塔8和三相分离器9;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可以与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富碱液管线13可以与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碱液再生塔8的产物出口可以与三相分离器9的入口连通,碱液再生塔8的塔顶气出口和三相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可以分别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为了控制从碱液再生系统进入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流量,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碱液再生系统还可以包括尾气缓冲罐10,碱液再生塔8的塔顶气出口和三相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可以分别与尾气缓冲罐10的入口连通,尾气缓冲罐10的出口可以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为了使脱硫醇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尾气与富碱液混合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提高碱液再生塔8的再生效率,优选地,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还可以包括气液混合器7;气液混合器7的气体入口可以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连通,气液混合器7的液体入口可以与富碱液管线13连通,气液混合器7的出口可以与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得到的处理后的尾气与富碱液在气液混合器7内混合均匀后再进入碱液再生塔8进行碱液再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塔内的再生反应效率。
采用本公开的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进行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使从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得到的处理后的尾气进入碱液再生塔8,与进入碱液再生塔8的富碱液进行碱液再生反应,使富碱液中的RSNa转化为RSSR和NaOH,碱液再生产物进入三相分离器9进行分离,使碱液再生塔8的塔顶气和三相分离器9的气体分离物作为碱液再生系统的尾气进入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经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的处理后的尾气再次进入碱液再生系统,使尾气中残余未反应的RSNa继续进行再生转化,从而有效降低尾气中RSNa的含量,并实现尾气循环。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将该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中的循环尾气(主要为烃类)定期引出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以减轻系统运行负荷,该循环尾气经过多次碱液再生循环处理,其中的二硫化物等含量较低,可以满足排放要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入口(11)、增压装置(1)、补氧装置和尾气出口(12);
所述增压装置(1)的气体入口与所述尾气入口(11)连通;所述补氧装置包括混氧阀(2)和氧气气源(3),所述混氧阀(2)包括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1)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与氧气气源(3)连通,所述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出口(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氧阀(2)内设置有喷头和气体混合室;
所述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连通;
所述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与所述喷头的入口连通,以使氧气从所述混氧阀(2)的第二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喷头,并由所述喷头的出口喷至混氧阀(2)内,与通过所述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进入的所述脱硫醇尾气混合;
所述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出口为喇叭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氧装置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4),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4)与所述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连通;
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4)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氧阀(2)的气体出口的氧气含量判断当前混氧阀(2)所需的氧气流量,并向所述补氧装置提供所需流量的氧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分液装置(5),所述分液装置(5)的入口与所述尾气入口(11)连通,所述分液装置(5)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增压装置(1)的气体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6),所述冷却装置(6)的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1)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混氧阀(2)的第一气体入口连通。
7.一种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碱液再生系统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连通;所述碱液再生系统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再生系统包括碱液再生塔(8)和三相分离器(9);
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与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富碱液管线(13)与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产物出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9)的入口连通,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塔顶气出口和所述三相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再生系统还包括尾气缓冲罐(10),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塔顶气出口与所述三相分离器(9)的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尾气缓冲罐(10)的入口连通,所述尾气缓冲罐(10)的出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入口(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还包括气液混合器(7);所述气液混合器(7)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的尾气出口(12)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7)的液体入口与富碱液管线(13)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7)的出口与所述碱液再生塔(8)的入口连通。
CN201621066574.XU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Active CN206082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574.XU CN2060821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574.XU CN2060821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82128U true CN206082128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6574.XU Active CN206082128U (zh) 2016-09-20 2016-09-20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821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715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处理脱硫醇尾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09806735A (zh) * 2019-01-17 2019-05-28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13563919A (zh) * 2020-04-29 2021-10-2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烃脱硫醇过剩气循环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715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处理脱硫醇尾气的装置及方法
CN109806735A (zh) * 2019-01-17 2019-05-28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13563919A (zh) * 2020-04-29 2021-10-29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烃脱硫醇过剩气循环方法及系统
CN113563919B (zh) * 2020-04-29 2023-03-24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烃脱硫醇过剩气循环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2128U (zh) 一种脱硫醇尾气处理系统和脱硫醇尾气循环系统
CN104560223B (zh) 一种煤气脱硫装置及其方法
CN103758630A (zh)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天然气发动机
CN104801161A (zh) 以石油焦为主要燃料的玻璃熔窑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及其设备
CN105134351B (zh) 船舶发动机废气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103146866A (zh) 利用ch4非催化转化生产海绵铁的直接还原工艺
CN104785091A (zh) 一种烟化炉含硫尾气深度减排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19946B (zh) 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及酸性气处理工艺
CN205909332U (zh) 氢氧混合助燃装置
CN208292665U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废酸处理装置
CN109647159A (zh) 处理脱硫醇尾气的装置及方法
CN209564845U (zh) 丁苯胶乳生产中尾气的处理装置
CN103405988A (zh) 烟气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5948079B (zh) 一种高有机物硫酸钠危废的简便资源化工艺与系统
CN108654337A (zh) 一种硫回收系统催化剂的保护方法
CN208878227U (zh) 一种炼油厂装车站及罐区的有机气体回收机构
CN206924611U (zh) 一种含硫尾气处理系统
CN109529611B (zh) 丁苯胶乳生产中尾气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400616U (zh) 烟气冷却系统
CN102434889A (zh) 二氧化硫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
CN108163215A (zh) 一种耗氧型惰化燃油箱余热回收系统
CN203507979U (zh) 一种改进型催化反应炉
CN209568124U (zh) 一种转炉煤气净化回收并结合二次除尘的装置
CN107987893B (zh) 一种焦化脱硫再生塔尾气处理系统
CN206577587U (zh) 含硫气体液相可再生脱硫一体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