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7698U -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7698U
CN206067698U CN201621121476.1U CN201621121476U CN206067698U CN 206067698 U CN206067698 U CN 206067698U CN 201621121476 U CN201621121476 U CN 201621121476U CN 206067698 U CN206067698 U CN 206067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automobile
fixing structure
side impac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14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中
颜海棋
朱琛琦
任世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tan Green Energ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tan Green Energ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tan Green Energ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tan Green Energ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14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7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7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7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安全气囊零部件技术领域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侧碰传感器(1),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在汽车B柱(3)上,侧碰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2)上的传感器安装孔(4)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在汽车B柱上无法布置侧碰传感器或者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使得侧碰传感器布置不受汽车B柱结构影响,提高侧碰传感器可靠性,有效减少损失,降低支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气囊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车型在配有侧面气囊、气帘的情况下,都需要配备侧碰传感器,通过侧碰传感器来感知碰撞信号的强弱,当碰撞信号弱还不能达到侧面气囊、气帘起爆条件时,则侧面气囊、气帘不发生起爆;一旦碰撞信号达到侧面气囊、气帘起爆条件时,则侧面气囊、气帘发生起爆。因此,对碰撞传感器接收信号方面存在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存在要求,一旦动刚度满足要求,意味着信号传递上不会被周边环境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侧碰传感器通常包括压力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受空腔的压力来实现信号的传递,加速度传感器感受的是加速度信号。高档车一般会在车门密封腔内放置压力传感器,其对密封的要求性相对较高,而且成本更贵,通常情况下前后门都有。一般车型通常使用的是加速度传感器,一般放置在A/B/C柱内板上,最低要求为至少在B柱内板上放置1个加速度传感器,为了更好地提升侧面起爆信号的准确性及多样性,可以在A/C柱内板上增加加速度传感器。现有感知加速度信号的侧碰传感器通常布置在B柱内板上,通常情况下为B柱中下部或者是B柱下部,或者在B柱对应的门槛位置上。对于布置在B柱内板上的这种设计,1)其对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及其周边的局部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如果一旦设计不合理,就会存在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不合格的情况,则会对B柱内板提出重新修模的要求,而且有可能出现反复修改的情况发生,不仅影响项目开发进度,而且还会产生比较高的修模费用。2)现在车型对NVH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B柱内饰板上需要增加毛毡来提高隔音效果,而B柱内饰板与B柱护板的间隙小,此外,侧碰传感器与周边件的间隙要确保5mm以上,因此对布置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增加了汽车总布置的难度。对于布置在B柱对应门槛前后位置的这种设计,由于侧碰传感器本身厚度的关系,对周边件例如门槛的间隙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此外还对线束布置走向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为侧碰传感器要求布置在立面上,通常为了防水,需要其头部朝上,接线端朝下,如果布置在门槛立面上,会造成线束有一个折弯的状态)。因此,现有结构中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在汽车B柱上无法布置侧碰传感器或者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使得侧碰传感器布置不受汽车B柱结构影响,提高侧碰传感器可靠性,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侧碰传感器,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汽车B柱上,侧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上的传感器安装孔内。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B柱上的腔体内,汽车B柱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板和加强板,传感器安装支架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传感器安装支架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加强板上。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通过点焊方式与汽车B柱固定连接,传感器安装支架设置为在垂直方向与安全带卷收器未位于同一直线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部和凸台,所述的凸台设置在支架本体部中间部位,传感器安装孔设置在凸台上。
所述的支架本体部上设置加强筋,支架本体部上还设置翻边。
所述的汽车B柱上设置线束卡孔,侧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线束,所述的传感器线束一端与传感器本体连接,传感器线束另一端穿过线束卡孔与整车控制ECU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的设置,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汽车B柱固定连接,而侧碰传感器再与传感器安装支架连接,这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确保侧碰传感器的信号传递上不会被周边环境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气囊在需要工作的情况下可靠既是启动,确保驾乘人员人身安全。与此同时,上述结构能够直接实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达到要求,不会出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不合格的情况时,还要对汽车B柱提出重新修模的要求,避免对汽车B柱反复修改情况发生,不仅不会影响项目开发进度,而且还会有效节省修模费用,减少设计工程师的的工作量,同时侧碰传感器线束布置也极为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在汽车B柱上无法布置侧碰传感器或者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使得侧碰传感器布置不受汽车B柱结构影响,提高侧碰传感器可靠性,有效减少损失,降低支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的传感器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侧碰传感器;2、传感器安装支架;3、汽车B柱;4、传感器安装孔;5、支撑板;6、加强板;7、安全带卷收器;8、支架本体部;9、凸台;10、加强筋;11、翻边;12、传感器本体;13、传感器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侧碰传感器1,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在汽车B柱3上,侧碰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2上的传感器安装孔4内。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的设置,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汽车B柱固定连接,而侧碰传感器再与传感器安装支架连接,这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确保侧碰传感器的信号传递上不会被周边环境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气囊在需要工作的情况下可靠既是启动,确保驾乘人员人身安全。与此同时,上述结构能够直接实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达到要求,不会出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不合格的情况时,还要对汽车B柱提出重新修模的要求,避免对汽车B柱反复修改情况发生,不仅不会影响项目开发进度,而且还会有效节省修模费用,同时侧碰传感器线束布置也极为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在汽车B柱上无法布置侧碰传感器或者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使得侧碰传感器布置不受汽车B柱结构影响,提高侧碰传感器可靠性,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安装在汽车B柱3上的腔体内,侧碰传感器处于汽车B柱上腔体内,使得侧碰传感器可以不受环境是否潮湿的影响,还能够解决汽车B柱上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问题,拓展了布置空间。汽车B柱3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板5和加强板6,传感器安装支架2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上,传感器安装支架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加强板6上。上述结构,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支撑板和加强板连接,确保侧碰传感器工作时信号传递可靠。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通过点焊方式与汽车B柱3固定连接,传感器安装支架2设置为在垂直方向与安全带卷收器7未位于同一直线位置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设置,侧碰传感器安装在侧碰传感器安装支架上,侧碰传感器安装支架通过点焊与B柱支撑板和加强板焊接连接在一起。而侧碰传感器布置时在Y向(垂直方向)避开安全带卷收器位置,确保汽车在发生侧碰时,侧碰传感器不会受到卷收器的冲击,确保侧碰传感器能够可靠传递信号,控制安全气囊。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部8和凸台9,所述的凸台9设置在支架本体部8中间部位,传感器安装孔4设置在凸台9上。
所述的支架本体部8上设置加强筋10,支架本体部8上还设置翻边11。
所述的汽车B柱3上设置线束卡孔,侧碰传感器1包括传感器本体12和传感器线束13,所述的传感器线束13一端与传感器本体12连接,传感器线束13另一端穿过线束卡孔与整车控制ECU连接。上述结构设置,对于传感器线束的走向没有不利影响,传感器线束可以固定在汽车B柱上的线束卡孔内,并从线束卡孔内进入汽车B腔体,然后与侧碰传感器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的设置,传感器安装支架与汽车B柱固定连接,而侧碰传感器再与传感器安装支架连接,这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确保侧碰传感器的信号传递上不会被周边环境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气囊在需要工作的情况下可靠既是启动,确保驾乘人员人身安全。与此同时,上述结构能够直接实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结构动刚度达到要求,不会出现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不合格的情况时,还要对汽车B柱提出重新修模的要求,避免对汽车B柱反复修改情况发生,不仅不会影响项目开发进度,而且还会有效节省修模费用,减少设计工程师的的工作量,同时侧碰传感器线束布置也极为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在汽车B柱上无法布置侧碰传感器或者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动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使得侧碰传感器布置不受汽车B柱结构影响,提高侧碰传感器可靠性,有效减少损失,降低支出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侧碰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在汽车B柱(3)上,侧碰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2)上的传感器安装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安装在汽车B柱(3)上的腔体内,汽车B柱(3)中间位置设置支撑板(5)和加强板(6),传感器安装支架(2)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上,传感器安装支架(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加强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通过点焊方式与汽车B柱(3)固定连接,传感器安装支架(2)设置为在垂直方向与安全带卷收器(7)未位于同一直线位置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部(8)和凸台(9),所述的凸台(9)设置在支架本体部(8)中间部位,传感器安装孔(4)设置在凸台(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部(8)上设置加强筋(10),支架本体部(8)上还设置翻边(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B柱(3)上设置线束卡孔,侧碰传感器(1)包括传感器本体(12)和传感器线束(13),所述的传感器线束(13)一端与传感器本体(12)连接,传感器线束(13)另一端穿过线束卡孔与整车控制ECU连接。
CN201621121476.1U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Active CN206067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1476.1U CN206067698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1476.1U CN206067698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7698U true CN206067698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1476.1U Active CN206067698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76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912A (zh) * 2018-05-16 2018-08-24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ecu安装支架
CN109630509A (zh) * 2019-01-21 2019-04-16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安装螺母板及侧碰传感器装配结构
CN114261446A (zh) * 2022-01-06 2022-04-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b柱加强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912A (zh) * 2018-05-16 2018-08-24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ecu安装支架
CN108437912B (zh) * 2018-05-16 2022-01-11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ecu安装支架
CN109630509A (zh) * 2019-01-21 2019-04-16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安装螺母板及侧碰传感器装配结构
CN114261446A (zh) * 2022-01-06 2022-04-0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b柱加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7698U (zh) 一种汽车侧碰传感器安装结构
CN113071565B (zh) 一种无框车门汽车的新型a柱结构
CN114104116A (zh) 一种汽车前门环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84390B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
CN107471974B (zh) 一种可吸能的遮阳板总成
CN207758885U (zh) 一种复合材料仪表板横梁
CN206031291U (zh) 汽车顶盖后横梁结构总成
CN106143633B (zh) 车身侧围b柱连接结构
CN204956658U (zh) 机动车机舱盖
CN209972586U (zh) 一种汽车a柱结构及汽车
CN202574056U (zh) 一种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07809521U (zh) 一种汽车左前门槛内板总成
CN112590941A (zh)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CN206297503U (zh) 接插件固定支架
CN206012733U (zh) 一种车身侧围b柱总成
CN215436628U (zh) 一种车辆的d柱上内板及车辆
CN217022402U (zh) 一种a柱角窗装饰板及汽车
KR20200065863A (ko) 자동차용 범퍼 빔 시스템
CN213262312U (zh) 一种侧碰传感器与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21023217U (zh) 一种车门组件及汽车
CN210363717U (zh) 一种易展开气囊的汽车防护装置
CN213323002U (zh) 侧气帘导向结构
CN205554115U (zh) 车身侧气帘导向支架结构
CN217099835U (zh) 一种新型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CN204659627U (zh) 一种客车行李舱用密封隔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