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59386U -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59386U
CN206059386U CN201590000233.XU CN201590000233U CN206059386U CN 206059386 U CN206059386 U CN 206059386U CN 201590000233 U CN201590000233 U CN 201590000233U CN 206059386 U CN206059386 U CN 206059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ayer
region
installing component
interarea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2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森厚志
甲斐昭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59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593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Abstract

布线基板(10)具备:绝缘性基板(11),其具备作为第1主面的面安装部件搭载面(10A)以及与第1主面对置的作为第2主面的背面(10B),并且在面安装部件搭载面上具有供功率元件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第1导体层(12),其形成于面安装部件搭载面;以及第2导体层(13),其形成于背面。第1导体层除了作为电连接区域的第1区域以外,其余被阻焊层包覆,并且第2导体层除了作为电连接区域的第2区域以外,其余被阻焊层包覆。面安装部件搭载面侧的第1导体层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正下方,经由将绝缘性基板贯通的通孔而与第2导体层连接,由通孔连接的第1以及第2导体层具有从阻焊层露出并被焊料层包覆的散热区域。

Description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散热构造。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搭载在布线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的高集成化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功率(power)元件等发热部件的散热成为重要的课题。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面安装部件搭载于配线基板上时,为了防止由部件的发热所导致的热破坏,在部件安装面的发热部件正下方形成多个散热通孔,将部件安装面的铜箔与背面的铜箔连接。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部件的散热性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7238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面安装部件中的散热构造,由于利用多个散热通孔将发热部件正下方的部件安装面的铜箔与背面的铜箔连接,因此,在部件的发热量大的情况下,需要扩大设置于发热部件正下方的铜箔的尺寸。因此,存在难以遵守基板的外形尺寸的制约的问题。另外,存在因与周边部件之间的配置关系而无法充分地确保应扩大的铜箔尺寸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无法充分地确保应扩大的铜箔尺寸,因此部件的散热性产生极限,部件的使用条件受到制约,由此,无法充分地发挥部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布线基板,能够实现发热部件散热用的铜箔等散热部的尺寸的小型化,且还能够改善散热性、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从而能够实现所搭载的发热部件的可靠性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具备:绝缘性基板,上述绝缘性基板具备第1主面以及与第1主面对置的第2主面,在第1主面上具有供面安装部件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第1导体层,上述第1导体层形成于第1主面;第2导体层,上述第2导体层形成于第2主面,并形成散热区域;以及通孔,上述通孔设置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周缘区域,且在内部填充有焊料层。第1主面侧的第1导体层经由通孔而与第2导体层的散热区域导热连接。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在第1主面,第1导体层在除了周缘区域以外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选择性地形成,在周缘区域,以包围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第1导体层的方式分布有填充有焊料层的通孔,第1导体层与散热区域的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在第1主面,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周缘区域形成有第1导体层,并且分布有填充有焊料层的通孔,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周缘区域,第1导体层与散热区域的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相比,通孔在周缘区域更高密度地分布,并且,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相比,在周缘区域,第1导体层和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的连接面积大。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构成散热区域的背面侧铜箔由狭缝分割为多个区域。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通孔包括截面椭圆形的长孔。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布线基板的特征在于,第1导体层以及第2导体层除了由焊料层包覆的区域以外都由阻焊层包覆。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布线基板以及面安装部件,布线基板具备:绝缘性基板,绝缘性基板具备第1主面以及与第1主面对置的第2主面,在第1主面上具有供面安装部件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第1导体层,第1导体层形成于第1主面;第2导体层,第2导体层形成于第2主面,并形成散热区域;以及通孔,通孔设置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周缘区域,且在内部填充有焊料层,第1主面侧的第1导体层经由通孔而与第2导体层的散热区域导热连接,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面安装部件的一个主面与焊料层抵接,并且被搭载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能够得到如下布线基板的效果:能够实现发热部件的散热部的尺寸的小型化,且还能够改善散热性、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从而能够实现所搭载的发热部件的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是从背面观察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是图1以及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是图1以及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是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8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是图8中的D-D剖视图。
图10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1是从背面观察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2是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剖视图,是图10以及图11中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基板、部件的安装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适当变更。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层或者各部件的比例尺有时与现实情况不同,这在各图之间也是相同的。另外,即便是剖视图,为了便于观察附图,有时也不标注阴影线(hatching)。另外,即便是俯视图,为了便于观察附图,有时也标注阴影线。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从背面观察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以及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以及图2中的B-B剖视图。另外,图5是从实施方式1的布线基板的部件安装面观察的示意俯视图。在实施方式1的布线基板10中,部件安装面10A即第1主面侧的第1导体层12除了作为电连接区域的第1区域以外均由阻焊层16包覆,并且,背面10B即第2主面侧的第2导体层13除了作为电连接区域的第2区域以外均由阻焊层16包覆。第1主面侧的第1导体层12在供作为面安装部件的功率元件20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正下方及其周缘区域Rb,经由贯通构成布线基板10的绝缘性基板11的通孔14而与第2导体层13连接,由填充于通孔14的焊料层15连接的第1以及第2导体层12、13从阻焊层16露出,形成由焊料层15包覆的散热区域R。
对于通常被称为印刷电路基板的布线基板,有时原封不动地残留有布线图案的图案化所使用的阻焊剂(solder resist)的图案,但也包含重新进行阻焊加工的情况,兼用于表面保护以及绝缘,包含部件安装面在内,在电连接部以外的部分对导体层表面施行阻焊加工。在图1~图4中,在布线基板10的由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作为部件安装面而实施了阻焊加工,但在功率元件20正下方以及功率元件20的引线端子23正下方的焊盘12P未实施部件安装面的阻焊加工,不存在阻焊层16。除了功率元件20正下方的通孔14A以外,还在功率元件20的正下方区域即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周缘区域Rb设置通孔14B,将由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与由背面10B的铜箔构成的第2导体层13连接。在周缘区域Rb虽未形成第1导体层12,但经由通孔14内的焊料而在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形成有散热路径。针对背面10B的铜箔未实施背面10B的阻焊层16的形成作业,形成为由背面10B的铜箔构成的第2导体层13裸露的状态。而且,在通孔14内部以及从该阻焊层16露出的第1导体层12和第2导体层13表面形成有焊料层15。即,通过在通孔14内部填充焊料,将通孔14形成为热传导性良好的散热路径,不仅在布线基板的平面方向、而且在厚度方向也确保散热区域,因此,既能够抑制基板尺寸的增大又能够实现散热性的提高。
实施方式1的布线基板具备:由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形成于环氧基板等绝缘性基板11的部件安装面10A;第2导体层13,形成于环氧基板等绝缘性基板11的背面10B;通孔14,从部件安装面10A贯通至背面10B;以及焊料层15,该焊料层15是从第1导体层12上经由通孔14直至第2导体层13上的、析出的焊料镀敷层。由焊料镀敷层15覆盖的区域以外的、通孔14内以及第1导体层12和第2导体层13上的区域由阻焊层16包覆。即,第1导体层12以及第2导体层13选择性地由阻焊层16覆盖,从阻焊层16露出的区域由焊料层15覆盖。
在布线基板10中,通过无电解电镀在部件安装面10A以及背面10B的导体层形成部件安装用的焊料层。另一方面,采用如下方法:对于不需要进行焊接连接的区域,使阻焊层残留,以使得应形成焊料层15的区域露出的方式利用阻焊层16进行包覆,并浸渍于焊料槽,在所需要的区域选择性地形成焊料层15。已知通过以使得该阻焊层16的图案在布线区域等残留的方式进行图案形成作业来形成焊料层的技术。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更该阻焊层16的图案,将形成有焊料层的区域作为散热区域使用。由此,不仅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而且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周缘区域Rb也形成有焊料层而构成散热部。
在布线基板10通过焊料槽后,在从部件安装面的阻焊层16露出的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从背面10B的阻焊层16露出的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即部件正下方的通孔14A内部、以及部件周边的周缘区域Rb的通孔14B内部,形成有焊料层15。在图1以及图2中示出布线基板10的主要部分,其中,该从阻焊层16露出的区域成为散热区域R。即,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与部件周边的周缘区域Rb成为散热区域R。
作为面安装部件的功率元件20是通常的部件,是如下的功率元件:在一端从由模塑树脂构成的封装24露出、且构成散热片的芯片焊盘21上搭载有半导体芯片22,并且以使得直片状的短的引线端子23被导出的方式被由模塑(mold)树脂构成的封装24覆盖。
在进行朝布线基板10的安装时,将功率元件20载置在布线基板10上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上,使引线端子23对位在布线基板10上的焊盘12P上,一并进行加热,由此,引线端子23经由焊料层15被电连接在焊盘12P上。此时,焊盘12P表面也从阻焊层16露出,且形成有焊料层15。
这样,将功率元件20搭载在布线基板10上,并通过加热来一并进行连接,形成图5的整体示意图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图5是以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为中心示出的示意图,在布线基板10上,搭载有多个与功率元件20不同的其他的部件18等,但这里仅示出概要。如图5所示,与基板端缘部相比,通孔14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以及周缘区域Rb高密度地分布,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实现散热。
通过如上那样设置连接由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与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的多个通孔14,能够将安装于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的功率元件20的发热高效地朝背面10B的铜箔传递。因而,仅通过以使得由背面10B的铜箔构成的第2导体层13从阻焊层16露出的方式变更保护图案,就能够在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以及贯通该第2导体层13的贯通孔14内形成焊料层15,增大从部件安装面10A朝背面10B的散热路径并且增大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由此能够改善背面10B的铜箔的散热性。结果,能够实现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铜箔尺寸的小型化,同时也能够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实现发热部件的可靠性的提高,进而能够防止发热部件的热破坏。
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面安装部件的散热改善,除了发热部件正下方的通孔14A以外,还在发热部件即功率元件20周边设置多个通孔14B,连接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与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由此将安装于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的功率元件20的热高效地向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传递。而且,在由背面10B的铜箔构成的第2导体层13设置未被阻焊层包覆的区域,与背面10B的铜箔相比,焊料析出而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变大。
另外,第1导体层12以及第2导体层13除了由焊料层15包覆的区域外都由阻焊层16包覆,不言而喻能够提高散热性,而且在制造时,仅通过变更将阻焊层16除去的区域就能够在周缘区域Rb的通孔14B内以及第2导体层13表面形成通过焊料镀敷而成的焊料层15,因此能够不增大制造工时地形成散热性高的布线基板。另外,由于不使部件搭载面10A的布线图案额外增大,而仅在通孔14内增大散热路径,因此对电路结构造成的影响少。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元件20中的散热构造,通过通孔14的分布或形状的变更、或者不实施铜箔的阻焊加工、或者阻焊形状的变更,能够提高散热性能,通过铜箔等布线层从阻焊层16露出而与空气直接接触,散热性提高,除此以外,还利用焊料层15来增大表面积,散热性更加良好。另外,虽然在通孔14内壁也形成有导体层,但通过对其进行焊料镀敷,形成为在通孔14内填充有焊料的构造,焊料形成从部件搭载面10A朝背面10B输送热的路径。不仅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在周缘区域Rb中也经由通孔内的焊料而形成从部件搭载面10A朝背面10B的散热路径。因而,能够起到提高散热性、实现以散热为目的的第2导体层13的铜箔尺寸的小型化的效果。另外,通过提高散热性能,能够起到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以及提高发热部件的可靠性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不实施布线基板10的背面10B的阻焊包覆,即,使得布线基板10的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未被阻焊层16包覆,但在实施方式2中,在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也同样不进行部件安装面的阻焊包覆,而作为散热区域使用。
图6是从基板表面观察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作为电子部件的功率元件20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C-C剖视图。
在图6以及图7中,不形成针对布线基板10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阻焊层16,而使由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处于裸露的状态。除了功率元件20正下方即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通孔14A以外,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周边即周缘区域Rb也设置通孔14B而连接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与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另外,背面10B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同样,不实施针对背面10B的铜箔的、背面10B的阻焊加工,而使背面10B的铜箔处于裸露的状态,形成焊料层15。其他部分与实施方式1的布线基板10相同,省略说明,对于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布线基板10的形成工序中,在布线基板10通过焊料槽后,在部件安装面10A的未被阻焊层16覆盖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即第1导体层12、背面10B的未被阻焊层16包覆的第2导体层13、部件正下方的通孔14A内部、以及部件周边的通孔14B内部,附着有焊料层15。
对于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布线基板,除了实施方式1所具有的效果以外,能够更高效地传送在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安装的功率元件20的发热,并将其朝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传递。即,在两面的导体层附着有较多的焊料,焊料层15的表面积也增大,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也变大,由此,能够改善来自部件安装面10A以及背面10B这两个面的散热性。结果,能够实现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与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的铜箔尺寸的小型化、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提高发热部件的可靠性、防止发热部件的热破坏。
在实施方式2中,在制造时,仅通过变更将阻焊层16除去的区域,就在周缘区域Rb的通孔14B内以及周缘区域Rb的第1导体层12表面形成通过焊料镀敷而成的焊料层15,因此能够不增大制造工时地形成散热性高的布线基板。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2中,不实施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的阻焊加工以及背面10B的铜箔的阻焊加工,但在实施方式3中,对变更了背面10B的铜箔的阻焊加工形状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8是从背面10B观察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安装了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9是图8中的D-D剖视图。部件安装面10A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2相同。
在图8以及图9中,对于布线基板10的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与图6所示的情况相同,由焊料层15覆盖的第1导体层12形成于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周围,但在背面10B,隔着阻焊狭缝(resist slit)16S将由焊料层15包覆的周缘区域Rb分割为多个,由此来增大格子状的区域的焊料层15的表面积而使得容易形成热流动,提高散热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功率元件20正下方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中的通孔14A以外,在功率元件20周边的周缘区域Rb也设置通孔14B而连接部件安装面10A的第1导体层12与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以使得形成为格子状的方式实施针对背面10B的铜箔的、背面10B的阻焊加工,不对背面10B的隔着阻焊狭缝16S的格子状区域实施阻焊加工而形成焊料层15。即,在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上,将形成焊料层15的区域分割为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以及2同样,在布线基板10通过焊料槽后,在由未实施部件安装面10A的阻焊加工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构成的第1导体层12、由未实施背面10B的阻焊加工的多个部位的背面10B的铜箔构成的第2导体层13、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正下方的通孔14A内部、以及部件周边的周缘区域Rb的通孔14B内部附着有焊料层15,由此能够容易地得到散热性高的布线基板10。在通孔14内部析出的焊料层15形成为无间隙地填埋通孔14内部。
如上,通过在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形成多个不实施背面10B 的阻焊加工的部位,与完全不实施背面10B的阻焊加工的情况相比,在各部位,在布线基板10通过焊料槽后,在铜箔的每单位面积附着有更多的焊料层15,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变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以及背面10B的铜箔的散热性。结果,能够实现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铜箔尺寸的小型化、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提高发热部件的可靠性、进而防止发热部件的热破坏。
实施方式4.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3中,变更了覆盖背面10B的第2导体层13的、背面10B的阻焊层16的加工形状,但在实施方式4中,变更连接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周缘区域Rb的通孔14B的形状。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从部件安装面观察的俯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从背面10B观察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中的E-E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4的截面形状根据区域而不同。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通孔14A截面恒定且以恒定间隔设置,与此相对,在周缘区域Rb,构成长孔形状的通孔14S、且通孔14S的面积变大。而且,在布线基板10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以及周缘区域Rb,未形成阻焊层16。另外,在焊盘12P形成区域等需要进行焊接连接的区域未形成阻焊层16,但其他区域由阻焊层16覆盖。
在该构造中,在布线基板10通过焊料槽后,在未实施部件安装面10A的阻焊加工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未实施背面10B的阻焊加工的背面10B的铜箔、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通孔14A内部、以及位于部件周边的周缘区域Rb的长孔形状的通孔14S内部附着有焊料。
如上,通过设置连接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多个长孔形状的通孔14S,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连接面积变大,能够将安装于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的功率元件20的发热高效地朝背面10B的铜箔传递。而且,在部件安装面10A中附着于长孔形状的通孔14S的焊料层15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变大,并且由于未对背面10B的铜箔实施背面10B的阻焊加工因此在背面10B的铜箔附着有更多的焊料,暴露于空气的表面积变大,由此能够改善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以及背面10B的铜箔的散热性。
即,与搭载部件正下方即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相比,通孔14S在周缘区域Rb更高密度地分布,能够将来自面安装部件的热更高效地从周边部朝背面10B侧散热,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散热。
另外,与基板端缘部相比,通孔14A、14S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及其周围的周缘区域Rb更高密度地分布,由此,在更接近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a的区域执行朝背面10B侧的散热。
结果,能够实现部件安装面10A的铜箔与背面10B的铜箔的铜箔尺寸的小型化、确保发热部件的性能、提高热部件的可靠性、进而防止发热部件的热破坏。
在各实施方式中,对面安装部件进行了说明,但即便是面安装部件以外的部件也能够应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部件正下方的热的散热性比较重要的面安装部件的安装中更加有效。另外,与基板端缘部相比,通孔在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周缘区域更高密度地分布,由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散热。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布线基板使用了环氧基板,但并不限定于环氧基板,也能够应用其他树脂基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等。另外,对于布线层,针对使用铜箔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铜箔,能够应用各种导体配线。另外,还能够应用于不仅在表面以及背面具有布线层、而且还具有中间层的多层布线基板。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加以提示,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也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且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范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布线基板;10A:部件安装面;10B:背面;11:绝缘性基板;12:第1导体层;12P:引线端子焊盘;13:第2导体层;14、14A、 14B、14S:通孔;15:焊料层;16:阻焊层;16S:阻焊狭缝;18:其他的部件;20:功率元件;21:芯片焊盘;22:半导体芯片;23:引线端子;24:模塑树脂;Ra: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Rb:周缘区域;R:散热区域;100:电子装置。

Claims (9)

1.一种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绝缘性基板,所述绝缘性基板具备第1主面以及与所述第1主面对置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1主面上具有供面安装部件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
第1导体层,所述第1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第1主面;
第2导体层,所述第2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第2主面,并形成散热区域;以及
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周缘区域,且在内部填充有焊料层,
所述第1主面侧的所述第1导体层经由所述通孔而与所述第2导体层的所述散热区域导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体层包含表面侧铜箔,
所述第2导体层包含背面侧铜箔,
所述表面侧铜箔以及所述背面侧铜箔由所述通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主面,所述第1导体层在除了所述周缘区域以外的、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选择性地形成,
在所述周缘区域,以包围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所述第1导体层的方式分布有填充有所述焊料层的所述通孔,所述第1导体层与所述散热区域的所述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主面,在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所述周缘区域形成有所述第1导体层,并且分布有填充有所述焊料层的所述通孔,
在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所述周缘区域,所述第1导体层与所述散热区域的所述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相比,所述通孔在所述周缘区域更高密度地分布,并且,
与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相比,在所述周缘区域,所述第1导体层和所述第2导体层导热连接的连接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散热区域的所述背面侧铜箔由狭缝分割为多个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包括截面椭圆形的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体层以及所述第2导体层除了由所述焊料层包覆的区域以外都由阻焊层包覆。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布线基板以及面安装部件,
所述布线基板具备:
绝缘性基板,所述绝缘性基板具备第1主面以及与所述第1主面对置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1主面上具有供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的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
第1导体层,所述第1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第1主面;
第2导体层,所述第2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第2主面,并形成散热区域;以及
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以及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的周缘区域,且在内部填充有焊料层,
所述第1主面侧的所述第1导体层经由所述通孔而与所述第2导体层的所述散热区域导热连接,
在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所述面安装部件的一个主面与所述焊料层抵接,并且被搭载于所述面安装部件搭载区域。
CN201590000233.XU 2015-04-01 2015-04-01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593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0388 WO2016157478A1 (ja) 2015-04-01 2015-04-01 配線基板および電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59386U true CN206059386U (zh) 2017-03-29

Family

ID=5700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23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59386U (zh) 2015-04-01 2015-04-01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157478A1 (zh)
CN (1) CN206059386U (zh)
WO (1) WO20161574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300A (zh) * 2017-05-26 2019-12-27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搭载用基板、电子装置以及电子模块
WO2022153107A1 (en) * 2021-01-12 2022-07-21 Molex, Llc Heat radiator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6646A1 (ja) * 2017-05-26 2018-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EP3780081A4 (en) * 2018-04-03 2021-06-09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MODU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5869A (ja) * 1999-06-30 2001-01-19 Kyocera Corp 配線基板
US20040037044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Alexander Cook Heat sink for surface mounted power devices
JP2006100483A (ja) * 2004-09-29 2006-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放熱構造
JP4627442B2 (ja) * 2005-02-21 2011-02-09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プリント基板
JP5142119B2 (ja) * 2006-09-20 2013-02-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放熱構造を備えた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プリント基板の放熱構造
JP2009176839A (ja) * 2008-01-22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素子の放熱構造
US8166650B2 (en) * 2008-05-30 2012-05-0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685865B2 (ja) * 2010-09-02 2015-03-18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2012119509A (ja) * 2010-12-01 2012-06-21 Sharp Corp 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2300A (zh) * 2017-05-26 2019-12-27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搭载用基板、电子装置以及电子模块
CN110622300B (zh) * 2017-05-26 2024-03-12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搭载用基板、电子装置以及电子模块
WO2022153107A1 (en) * 2021-01-12 2022-07-21 Molex, Llc Heat radiator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7478A1 (ja) 2016-10-06
JPWO2016157478A1 (ja)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2106B (zh) 基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05755B (zh) 封裝載板及其製作方法
CN206976318U (zh) 模块
TWI420635B (zh) 低分佈剖面倒裝功率模組及製造方法
JP6021504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プリント回路板及びプリント回路板の製造方法
US7787252B2 (en) Preferentially cool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031315B (zh) 电路基板及电路基板组件
CN206059386U (zh) 布线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JP5106519B2 (ja) 熱伝導基板及びその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102779808B (zh) 集成电路封装和封装方法
TW200541125A (en) Circui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120481A (ko) 회로기판
CN105323951A (zh) 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JP6501638B2 (ja) 電子装置
CN104465603A (zh) 功率模块
TWI275332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nterlayer conduct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board
KR20140144487A (ko) 패키지 기판 및 제조 방법
JP2005183559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039163A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0845874A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H11195747A (ja) 電子回路モジュール
JP2006135202A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JP4099072B2 (ja) 部品内蔵モジュール
JP2018026394A (ja) 回路モジュール及び回路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07518933U (zh) 一种基于激光盲孔钻孔工艺的高速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