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6006U - 精确测温烹饪机 - Google Patents

精确测温烹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6006U
CN206026006U CN201620578364.2U CN201620578364U CN206026006U CN 206026006 U CN206026006 U CN 206026006U CN 201620578364 U CN201620578364 U CN 201620578364U CN 206026006 U CN206026006 U CN 206026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ulinary art
heating
accurate
coo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83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lux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lux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lux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lux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83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6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6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6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100),包括烹饪杯(10)、加热盘(30)、机座(20)和至少两套用于探测烹饪杯(10)底面(11)温度的测温组件(40),加热盘(30)具有与烹饪杯(10)的底面(11)相配合的加热面(311),加热盘(30)上开设有分别供各测温组件(40)的顶端伸出抵顶烹饪杯(10)底面(11)的通孔(312)。通过设置至少两套测温组件,在加热盘上开设通孔,使各测温组件直接接触烹饪杯的底面,以准确测定烹饪杯底面的温度,并且可以根据多个测温组件探测的温度,进行差值、取平均值、方差等运算,以减少测量误差,使温度探测更为精准,进而更准确的对烹饪温度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精确测温烹饪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
背景技术
将食材制作成熟食,一般需要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为了使烹饪得到的食物具有良好的口感,对不同的食材或制作不同的食物,需要使用不同的加热温度,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当前食物加热烹饪时,一般都凭借厨师的感觉来设定加热温度,如在制作食物时,有时使用大火,有时选择小火等等,而其使用的温度往往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这就导致一般家庭在烹饪时,往往掌握不好火候。为了更方便的控制火候,现有部分烹饪机中,会在其加热盘中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探测加热温度,从而控制好加热温度。
然而,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偶然中发现一个现象:使用不同的烹饪机,设定同一温度加热同样的食材时,有时得到的食物口感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在得到相近的口感,在设定同一温度时,不同的烹饪机加热的时间也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对需要加热时间较长的烹饪机,上调其加热温度后,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在加热时间相同,通过调节各烹饪机的加热温度,可得到相近口感的食物。根据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当前烹饪机中温度传感器往往难以准确的探测出加热温度,导致无法精确控制加热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旨在解决现有烹饪机无法准确控制加热温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包括烹饪杯、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烹饪杯的加热盘、支撑所述加热盘的机座和至少两套用于探测所述烹饪杯底面温度的测温组件,各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加热盘盖于各所述测温组件上,所述加热盘具有与所述烹饪杯的底面相配合的加热面,所述加热盘上开设有分别供各所述测温组件的顶端伸出抵顶所述烹饪杯的底面的通孔。
进一步地,至少两套所述测温组件均匀分布于所述烹饪杯的底面对应的区域上。
进一步地,沿所述加热盘的径向,所述加热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所述烹饪杯的底面呈与所述加热面配合相贴合的弧形。
进一步地,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引导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引导套和弹性推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弹簧,所述温度传感器滑动安装于所述引导套中,所述引导套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引导套中。
进一步地,各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支撑并定位所述引导套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引导套安装于所述机座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上沿该支撑套的轴向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贯穿所述支撑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支撑所述加热盘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机座上设有定位所述弹簧的支撑杆,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包括支撑所述烹饪机的导热盘和安装于所述导热盘中的加热管,所述导热盘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杯中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机座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加热盘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机构穿过连接所述搅拌组件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套测温组件,在加热盘上开设通孔,使各测温组件直接接触烹饪杯的底面,以准确测定烹饪杯底面的温度,并且可以根据多个测温组件探测的温度,进行差值、取平均值、方差等运算,以减少测量误差,使温度探测更为精准,进而更准确的对烹饪温度进行控制;另外,当某个测温组件损坏,其它测温组件仍然可以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烹饪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精确测温烹饪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精确测温烹饪机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精确测温烹饪机中加热盘与机座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测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100,包括烹饪杯10、加热盘30、机座20和至少两套测温组件40。烹饪杯10一般用来盛装食材,进而对其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饪,以制成食物。加热盘30用于支撑烹饪杯10,并且使用加热盘30对烹饪杯10进行加热,进而对烹饪杯10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饪。机座20用于支撑加热盘30,当烹饪杯10放置在加热盘30上后,机座20可以支撑住烹饪杯10。测温组件40安装于机座20上,用于探测烹饪杯10底面11温度,进而可以探测出对烹饪杯10中食材的加热温度。加热盘30具有加热面311,加热面311与烹饪杯10的底面11相配合,当烹饪杯10放置在加热盘30上,加热面311可以与烹饪杯10的底面11配合相贴,以便更好的进行热传导,进而对烹饪杯10进行加热。加热盘30盖于各测温组件40上,加热盘30上开设有分别供各测温组件40的顶端伸出抵顶的通孔312,则使各测温组件40直接与烹饪杯10的底面11相接触,以更好的进行测温,进而进行温控。而设置至少两套测温组件40,可以根据多个测温组件40探测的温度,进行差值、取平均值、方差等运算,以减少测量误差,使温度探测更为精准,进而更准确的对烹饪温度进行控制;另外,该设计,当某个测温组件40损坏,其它测温组件40仍然可以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烹饪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至少两套测温组件40,在加热盘30上开设通孔312,使各测温组件40直接接触烹饪杯10的底面11,以准确测定烹饪杯10底面11的温度,并且可以根据多个测温组件40探测的温度,进行差值、取平均值、方差等运算,以减少测量误差,使温度探测更为精准,进而更准确的对烹饪温度进行控制;另外,当某个测温组件40损坏,其它测温组件40仍然可以使用,从而可以提高烹饪机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进一步地,至少两套测温组件40均匀分布于烹饪杯10的底面11对应的区域上。将至少两套测温组件40均匀分布设置,设计简单、方便,同时可以更好的测定烹饪杯10的底面11各处的温度,以使测量更为准确。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为三套,均匀分布在加热盘30对应的区域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也可以为四套、五套等等。当然,测温组件40使用的套数越多,测温时也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沿加热盘30的径向,加热面311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烹饪杯10的底面11呈与加热面311配合相贴合的弧形。则烹饪杯10的底面11呈向上凹弧形。将加热面311设置为弧形,并将烹饪杯10的底面11设置为相贴合的弧形,可以增加导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对中;并且,在烹饪杯10放置在加热盘30上时,可以使烹饪杯10的底面11与加热面311更好的进行贴合。
更进一步地,各测温组件40包括温度传感器41。当加热面311呈向上拱起的弧形,而烹饪杯10的底面11与加热面311相配合时,由于测温组件40的温度传感器41的顶面412为平面结构,则温度传感器41与烹饪杯10的底面11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小,会导致单各温度传感器41探测的温度不准确,而设置多套测温组件40,则相当于可以增加温度传感器41与烹饪杯10底面11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并且,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41分别测量烹饪杯10底面11不同位置的温度,可以更准确的反应出烹饪杯10中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各测温组件40包括温度传感器41、引导套43和弹簧42。温度传感器41用于测温,对于温度传感器41来说,其顶面412呈平面状,在接触被测物体时,能更为准确的检测出物体的温度。引导套43安装于机座20上,温度传感器41滑动安装于引导套43中,引导套43用于引导温度传感器41,以便温度传感器41可以在引导套43中滑动。弹簧42安装于引导套43中,用于弹性推顶温度传感器41。该结构的测温组件40,弹簧42向上推顶温度传感器41,使其顶端经加热盘30的通孔312伸出,而烹饪杯10放置于加热盘30上时,可以压住温度传感器41,使温度传感器41直接接触烹饪杯10的底面11,以使温度检测更为准确。
更进一步地,弹簧42套于温度传感器41上,且温度传感器41上抵挡弹簧42的凸台411。该结构可以方便定位与安装弹簧42,同时方便安装温度传感器41。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弹簧42底顶住温度传感器41的底面。
进一步地,引导套43上设有凸耳431,凸耳43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32。在引导套43上设置凸耳431,并在凸耳431上设置第一安装孔432,可以方便使用螺钉等将引导套43安装在机座20上。
进一步地,凸耳431上安装有垫片45,凸耳431上设有用于定位垫片45的定位环433。设置垫片45,可以起到保护凸耳431的作用,也可以使凸耳431的固定更牢固;而设置定位环433,可以方便定位垫片45,更外,使用螺钉时,可以使螺钉的螺帽位于定位环433中,从而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地,引导套4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耳431,以便将引导套43稳定的安装在机座20上。
进一步地,各测温组件40还包括支撑并定位引导套43的支撑套44,支撑套44固定于机座20上,引导套43安装于机座20中。设置支撑套44,可以方便安装与定位引导套43,也可以起到保护引导套43的作用。
进一步地,支撑套44上设有凸设有安装板442,安装板44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43。以方便将支撑套44固定在机座20上。更进一步地,可以将安装板442的位置与凸耳43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安装孔432与第二安装孔443的位置也相对应,这样可以将引导套43与支撑套44一起固定在机座20上。
进一步地,支撑套44上沿该支撑套44的轴向开设有缺口411,且缺口411贯穿支撑套44。在支撑套44上设置缺口411,可以方便导线从该缺口411与温度传感器41相连。另外,设置该缺口411,可以使该支撑套44沿径向弹性收缩或膨胀,以方便安装,同时方便定位引导套43。
进一步地,安装板442的底面还设有垫圈46,以起到保护安装板442的作用,同时使保证支撑套44稳定地安装在机座20上。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进一步地,该精确测温烹饪机100还包括弹性支撑加热盘30的弹性件21,弹性件21安装于机座20上。使用弹性件21来支撑加热盘30,当烹饪杯10放置在加热盘30上时,可以使加热盘30的加热面311更好的贴合烹饪杯10的底面1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为弹簧,机座20上设有定位弹簧的支撑杆22,弹簧套装于支撑杆22上。使用弹簧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而设置支撑杆22,可以方便安装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弹片结构。更进一步地,加热盘30的底面还向下凸设有定位套315,支撑杆22的顶端伸入定位套315中,而弹簧抵顶定位套315的端面。设置定位套315,可以对加热盘30进行定位,同时可以对加热盘30起到引导作用。
进一步地,加热盘30包括支撑烹饪机的导热盘31和安装于导热盘31中的加热管32,导热盘31安装于机座20上。将加热管32安装在导热盘31中,对导热盘31进行加热,而导热盘31将热量传递至烹饪杯10,以对烹饪杯10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加热盘30还可以保护加热管32。而导热盘31也方便加工制作。上述通孔312开设在导热盘31上。
进一步地,导热盘31的边缘凸设有用于定位烹饪杯10的挡环314。在导热盘31的边缘设置挡环314,在烹饪杯10放置在导热盘31上时,可以起到定位烹饪杯10的作用;另外,设置挡环314,也可以对烹饪杯10底部的边缘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烹饪杯10中设有搅拌组件,机座20上安装有驱动搅拌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25,加热盘30上开设有供驱动机构25穿过连接搅拌组件的开孔313。具体地,开孔313开设有导热盘31的中心区域。在烹饪杯10中设置搅拌组件,而在机座20上设置驱动机构25,可以在烹饪时,对烹饪杯10中的食材进行搅拌,以更好的对食材进行烹饪。具体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叶片(图中未示出)、转轴(图中未示出)和齿轮121,搅拌叶片安装在烹饪杯10中,转轴穿过烹饪杯10的底部,齿轮121安装在转轴的底端,搅拌叶片安装在转轴的顶端。驱动机构25带动齿轮121转动,以带动转轴及其上的搅拌叶片转动。驱动机构25包括传动组件252和驱动电机251,驱动电机251带动传动组件252转动,传动组件252与齿轮121相连,以带动齿轮121转动。传动组件252可以为齿轮转动组件、皮带传动组件252等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杯、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烹饪杯的加热盘、支撑所述加热盘的机座和至少两套用于探测所述烹饪杯底面温度的测温组件,各所述测温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加热盘盖于各所述测温组件上,所述加热盘具有与所述烹饪杯的底面相配合的加热面,所述加热盘上开设有分别供各所述测温组件的顶端伸出抵顶所述烹饪杯的底面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套所述测温组件均匀分布于所述烹饪杯的底面对应的区域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加热盘的径向,所述加热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所述烹饪杯的底面呈与所述加热面配合相贴合的弧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引导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引导套和弹性推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弹簧,所述温度传感器滑动安装于所述引导套中,所述引导套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引导套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支撑并定位所述引导套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引导套安装于所述机座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上沿该支撑套的轴向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贯穿所述支撑套。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支撑所述加热盘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机座上设有定位所述弹簧的支撑杆,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支撑杆上。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包括支撑所述烹饪机的导热盘和安装于所述导热盘中的加热管,所述导热盘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精确测温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中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机座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加热盘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机构穿过连接所述搅拌组件的开孔。
CN201620578364.2U 2016-06-15 2016-06-15 精确测温烹饪机 Active CN206026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8364.2U CN206026006U (zh) 2016-06-15 2016-06-15 精确测温烹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8364.2U CN206026006U (zh) 2016-06-15 2016-06-15 精确测温烹饪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6006U true CN206026006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1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8364.2U Active CN206026006U (zh) 2016-06-15 2016-06-15 精确测温烹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60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40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加热层结构
CN109381081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品处理机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1081A (zh) * 2017-08-04 2019-02-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品处理机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81081B (zh) * 2017-08-04 2022-02-01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食品处理机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07840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加热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7808B1 (en) A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assembly for a cooking hob
US20110248020A1 (en) Electromagnetic oven for barbecue
US10595662B2 (en) Sous-vide immersion electronic circulator cooker
CN206026006U (zh) 精确测温烹饪机
CN108209538A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炒菜机的锅体装置
CN208957619U (zh) 锅具及烹饪装置
CN108954405B (zh) 防干烧灶具
CN220471694U (zh) 基于红外热电堆阵列的测温组件、灶具
CN206586797U (zh)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8954402B (zh) 防干烧灶具
CN208388390U (zh)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CN204629618U (zh) 电磁灶能效检测装置
CN113974425A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器人
CN20743866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WO2017214891A1 (zh) 精确测温烹饪机
CN108954407B (zh) 防干烧灶具
CN208313680U (zh) 一种混匀孵育装置
CN208677119U (zh) 一种带有正反转电机的旋转烧烤装置
CN215727837U (zh) 一种防烫型电饭煲注塑壳体隔热性检测装置
KR102079712B1 (ko) 조리기의 중량센서 구조체
CN219020864U (zh)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383038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0300741U (zh) 煎烤机
CN208435380U (zh) 主机及食物料理机
CN220729490U (zh) 传感器组件、测温装置及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