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6797U -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6797U
CN206586797U CN201621240962.5U CN201621240962U CN206586797U CN 206586797 U CN206586797 U CN 206586797U CN 201621240962 U CN201621240962 U CN 201621240962U CN 206586797 U CN206586797 U CN 206586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generating
spacing hole
generating component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09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409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6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6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6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其中发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发热组件包括:线圈盘,线圈盘的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底部设有挡板;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外壳,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嵌设在限位孔中且可沿限位孔的轴向活动;弹性件,设置于外壳和挡板之间,用于提供一个将外壳向上顶推的弹性应力;以及限位结构,用于防止外壳从限位孔中脱离。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的外壳和线圈盘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温度传感器的不歪斜,不转动,最终达到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控制的稳定性,安装简单。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的发热组件中,温度传感器被卡装在线圈盘和装饰盘之间,在温度传感器底部一般装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回弹力让温度传感器充分接触内锅,来实现锅内温度的检测和控制,但该种结构复杂,并且可靠性低,存在内锅放下时压歪温度传感器和弹簧,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和控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发热组件包括:线圈盘,线圈盘的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底部设有挡板;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外壳,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嵌设在限位孔中且可沿限位孔的轴向活动;弹性件,设置于外壳和挡板之间,用于提供一个将外壳向上顶推的弹性应力;以及限位结构,用于防止外壳从限位孔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组件包括:线圈盘、温度传感器组件、弹性件及限位结构,线圈盘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限位孔底部设有挡板,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外壳嵌设在限位孔中且可沿限位孔的轴向活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上,弹性件设置在外壳与挡板之间,并利用限位结构限制外壳在限位孔中的活动范围,以防止外壳脱离限位孔。当线圈盘中心的限位孔内的外壳承受压力时,外壳随着限位孔的限位向下移动,进而安装在外壳上的温度传感器随之向下移动,位于外壳与挡板之间的弹性件随着外壳的移动而压缩并产生向上的弹性应力,使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上部物件贴合;当撤除发热组件上部物质后,外壳承受的压力随之消失,弹性件发生回复形变,外壳在弹性应力作用下向上弹起,限位结构限制了外壳弹起的高度,避免其脱离限位孔,使外壳与限位孔连接可靠,从而保证了产品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的外壳和线圈盘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温度传感器的歪斜、转动,最终达到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控制的稳定性,并且安装简单。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发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卡扣,位于外壳的底端;以及至少一个卡孔,开设在限位孔的侧壁上,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延伸,至少一个卡孔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具有长度L,至少一个卡扣卡接在至少一个卡孔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壳底端的卡扣与限位孔侧壁的卡孔相卡接,卡孔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为L,即卡扣在卡孔内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运动的长度为L。通过卡扣与卡孔的卡接,使得外壳无法沿中心转动,且只能沿着限位孔轴向运动,导向效果良好;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卡孔在限位孔中的位置,可以保证弹性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有助于确保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组件上部物质充分贴合,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为弹性卡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选用弹性卡扣,安装温度传感器组件时,卡扣先发生形变,当卡扣嵌在卡孔中后,卡扣恢复原形,如此卡扣与卡孔形成上述的限位结构,既便于安装,又保证了限位可靠,还保护了卡扣不受损坏,有助于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L的取值范围为4mm≤L≤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卡扣在卡孔内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运动的长度为4mm至10mm。当L取值过小时,卡扣的移动范围小,外壳上温度传感器的移动范围小,无法满足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上部物质贴合;当L取值过大时,卡扣的移动范围大,外壳有可能没入限位孔中,致使温度传感器没入限位孔中,无法与发热组件上部物质贴合,进而无法准确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因此,将L设置为4mm至10mm,能够确保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上部物质贴合,进而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和至少一个卡孔的数量为四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卡扣与卡孔设置为四个,四个卡扣与卡孔的卡接使得外壳与限位孔连接更稳定,卡扣在卡孔内的限位移动更稳定,进而有效地防止外壳在限位孔内歪斜、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和至少一个卡孔沿限位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卡扣和卡孔沿限位孔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外壳在限位孔内连接更稳定,限位效果更好,进而有效地防止外壳在限位孔内歪斜、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一圈第一凸筋;挡板的顶部设有一圈第二凸筋;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件套设在外壳的内部顶端的第一凸筋上和挡板的顶部的第二凸筋上,通过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的设置进一步对弹性件进行限位,防止弹性件在外壳内部、挡板之上歪斜形变,同时,安装时只需要按位置放入弹簧,按下温度传感器组件即可,操作方便简单,便于更换弹性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温度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导热片,位于外壳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壳的顶部设置导热片,通过导热片将发热组件上部物质的温度有效的传递给温度传感器,进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对发热组件上部物质温度的检测准确度和对温度的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发热组件,还包括:线圈,用于发热,位于线圈盘的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组件还包括线圈,线圈位于线圈盘底部,通过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越过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升温迅速,同时线圈位于线圈盘的底部,使结构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发热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具有烹饪器具全部的有益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机构优化设计了线圈盘和温度传感器组件结构,增强了导向接触面,最终实现温度传感器的上下活动顺畅,不会歪斜,温度检测稳定,并且安装简易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热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发热组件,12线圈盘,122限位孔,124挡板,1242第二凸筋,126线圈,14温度传感器组件,142外壳,1422第一凸筋,16弹性件,18限位结构,182卡扣,184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组件1及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1,用于烹饪器具,发热组件1包括:线圈盘12,线圈盘12的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122,限位孔122的底部设有挡板124;温度传感器组件14,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外壳142,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142上,外壳142嵌设在限位孔122中且可沿限位孔122的轴向活动;弹性件16,设置于外壳142和挡板124之间,用于提供一个将外壳142向上顶推的弹性应力;以及限位结构18,用于防止外壳142从限位孔122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组件1包括:线圈盘12、温度传感器组件14、弹性件16及限位结构18,线圈盘12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122,限位孔122底部设有挡板124,温度传感器组件14的外壳142嵌设在限位孔122中且可沿限位孔122的轴向活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142上,弹性件16设置在外壳142与挡板124之间,并利用限位结构限制外壳在限位孔中的活动范围,以防止外壳脱离限位孔。当线圈盘12中心的限位孔122内的外壳142承受压力时,外壳142随着限位孔122的限位向下移动,进而安装在外壳142上的温度传感器随之向下移动,位于外壳142与挡板124之间的弹性件16随着外壳142的移动而压缩并产生向上的弹性应力,使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1上部物件贴合;当撤除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后,外壳142承受的压力随之消失,弹性件16发生回复形变,外壳142在弹性应力作用下向上弹起,限位结构18限制了外壳142弹起的高度,避免其脱离限位孔122,使外壳142与限位孔122连接可靠,从而保证了产品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的外壳142和线圈盘12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温度传感器的歪斜、转动,最终达到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控制的稳定性,并且安装简单。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结构18包括:至少一个卡扣182,位于外壳142的底端;以及至少一个卡孔184,开设在限位孔122的侧壁上,沿限位孔122的轴线方向延伸,至少一个卡孔184沿限位孔122的轴线方向具有长度L,至少一个卡扣182卡接在至少一个卡孔184中。
在该实施例中,外壳142底端的卡扣182与限位孔122侧壁的卡孔184相卡接,卡孔184沿限位孔12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为L,即卡扣182在卡孔184内沿限位孔122的轴线方向运动的长度为L。通过卡扣182与卡孔184的卡接,使得外壳142无法沿中心转动,且只能沿着限位孔122轴向运动,导向效果良好;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卡孔184在限位孔122中的位置,可以保证弹性件1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有助于确保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充分贴合,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182为弹性卡扣。
在该实施例中,选用弹性卡扣,安装温度传感器组件14时,卡扣182先发生形变,当卡扣182嵌在卡孔184中后,卡扣182恢复原形,如此卡扣182与卡孔184形成上述的限位结构18,既便于安装,又保证了限位可靠,还保护了卡扣182不受损坏,有助于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L的取值范围为4mm≤L≤10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卡扣182在卡孔184内沿限位孔122的轴线方向运动的长度为4mm至10mm。当L取值过小时,卡扣182的移动范围小,外壳142上温度传感器的移动范围小,无法满足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贴合;当L取值过大时,卡扣182的移动范围大,外壳142有可能没入限位孔122中,致使温度传感器没入限位孔122中,无法与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贴合,进而无法准确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因此,将L设置为4mm至10mm,能够确保温度传感器始终与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贴合,进而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182和至少一个卡孔184的数量为四个。
在该实施例中,将卡扣182与卡孔184设置为四个,四个卡扣182与卡孔184的卡接使得外壳142与限位孔122连接更稳定,卡扣182在卡孔184内的限位移动更稳定,进而有效地防止外壳142在限位孔122内歪斜、转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卡扣182和至少一个卡孔184沿限位孔122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卡扣182和卡孔184沿限位孔122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外壳142在限位孔122内连接更稳定,限位效果更好,进而有效地防止外壳142在限位孔122内歪斜、转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壳142的内部顶端设有一圈第一凸筋1422;挡板124的顶部设有一圈第二凸筋1242;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筋1422和所述第二凸筋1242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件16套设在外壳142的内部顶端的第一凸筋1422上和挡板124的顶部的第二凸筋1242上,通过第一凸筋1422和第二凸筋1242的设置进一步对弹性件16进行限位,防止弹性件16在外壳142内部、挡板124之上歪斜形变,同时,安装时只需要按位置放入弹簧,按下温度传感器组件14即可,操作方便简单,便于更换弹性件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温度传感器组件14还包括导热片,位于外壳142的顶部。
在该实施例中,外壳142的顶部设置导热片,通过导热片将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的温度有效的传递给温度传感器,进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对发热组件1上部物质温度的检测准确度和对温度的控制。具体地,导热片可为易导热金属片,以方便温度的传导。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发热组件1,还包括:线圈126,用于发热,位于线圈盘1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还包括线圈126,线圈126位于线圈盘12底部,通过线圈126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越过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升温迅速,同时线圈126位于线圈盘12的底部,使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在该实施例中,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具有烹饪器具全部的有益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1机构优化设计了线圈盘12和温度传感器组件14结构,增强了导向接触面,最终实现温度传感器的上下活动顺畅,不会歪斜,温度检测稳定,并且安装简易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发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中心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底部设有挡板;
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外壳,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嵌设在所述限位孔中且可沿所述限位孔的轴向活动;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挡板之间,用于提供一个将所述外壳向上顶推的弹性应力;以及
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外壳从所述限位孔中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卡扣,位于所述外壳的底端;以及
至少一个卡孔,开设在所述限位孔的侧壁上,沿所述限位孔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卡孔沿所述限位孔的轴线方向具有长度L,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卡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卡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扣为弹性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4mm≤L≤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和所述至少一个卡孔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和所述至少一个卡孔沿所述限位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一圈第一凸筋;
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一圈第二凸筋;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导热片,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圈,用于发热,位于所述线圈盘的底部。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621240962.5U 2016-11-14 2016-11-14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586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0962.5U CN206586797U (zh) 2016-11-14 2016-11-14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0962.5U CN206586797U (zh) 2016-11-14 2016-11-14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6797U true CN206586797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0962.5U Active CN206586797U (zh) 2016-11-14 2016-11-14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67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080A (zh) * 2018-01-29 2019-03-1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高压开关柜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0274701A (zh) * 2019-05-29 2019-09-24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电器蒸发盘的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
CN11061335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检测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080A (zh) * 2018-01-29 2019-03-1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高压开关柜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9459080B (zh) * 2018-01-29 2021-05-0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高压开关柜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0613354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检测组件
CN110613354B (zh) * 2018-06-20 2022-02-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检测组件
CN110274701A (zh) * 2019-05-29 2019-09-24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电器蒸发盘的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
CN110274701B (zh) * 2019-05-29 2024-04-09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电器蒸发盘的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6797U (zh)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US20110248020A1 (en) Electromagnetic oven for barbecue
AU2011251905B2 (en) Portable device for induction cooking
CN205505114U (zh) 一种通过称重检测沸腾的电陶炉
CN201615519U (zh) 电磁炉
CN206252290U (zh) 锅体及烹饪器具
CN208573434U (zh) 称重结构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5105618A (zh) 微型电饭煲的直接感温结构
CN202505032U (zh) 一种可设置温度的加热容器
CN206284838U (zh) 烹饪器具
CN20743866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01368498Y (zh) 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5162721U (zh) 微型电饭煲的直接感温结构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CN206365773U (zh) 感温杯及电压力锅
CN20398747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煮食器
CN206507752U (zh) 烹饪器具
CN206745157U (zh) 烹饪器具
CN108451360A (zh) 养生壶
CN208228819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温度感应装置、上盖总成及该烹饪器具
CN207768149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容防溢检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5615621A (zh) 一种新型电力锅
CN206612534U (zh) 锅具及加热器具
CN205585816U (zh) 一种新型电力锅
CN201505022U (zh) 具有防溢警报功能的锅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