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90566U - 仪表板 - Google Patents

仪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90566U
CN205890566U CN201620799286.9U CN201620799286U CN205890566U CN 205890566 U CN205890566 U CN 205890566U CN 201620799286 U CN201620799286 U CN 201620799286U CN 205890566 U CN205890566 U CN 20589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board
air
monoblock type
type wind
win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92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群
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92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9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9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9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板。该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和整体式出风部件。所述仪表板本体上设置有沿仪表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槽;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具有出风带,所述出风带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侧且所述出风带从所述贯通槽内显露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能够实现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达到足够的出风面积,出风均匀,并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仪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板。
背景技术
汽车用仪表板出风口为空调冷暖风的出口,并可以调节吹风范围。现在汽车上常用的出风口,分布在仪表板的中间和两侧,两个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很大,出风口之间没有冷暖风吹出。为解决吹风死角,出风口需要有可调节角度的叶片,因此出风口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运动机构,成本较高,占用空间也偏大,严重影响汽车内部的空间优化布置。
现有的出风口一般为圆形或者方形出风口,占用面积大。在微型汽车仪表板上占用面积过大,通常会破坏整体造型,或者由于造型的限制,出风面积较小,难以实现出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仪表板,具有出风面积大、结构简单、出风范围广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所述仪表板本体上设置有沿仪表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槽;整体式出风部件,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具有出风带,所述出风带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侧且所述出风带从所述贯通槽内显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能够实现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达到足够的出风面积,出风均匀,并且结构简单。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仪表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带的长度至少为所述仪表板本体长度的一半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带的左端向左侧延伸至邻近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左端,所述出风带的右端向右延伸至邻近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右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带的左端和右端还设置有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孔处设置有导风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适于与空调系统连通,所述风道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出风带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带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小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柱和下螺柱,所述上螺柱和所述下螺柱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螺柱以及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下螺柱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上螺母和所述下螺母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螺母以及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下螺母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卡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的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2是仪表板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整体式出风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仪表板100、仪表板本体10、贯通槽11、上螺柱12、下螺柱13、整体式出风部件20、出风带21、通风孔22、导风格栅23、上固定板24、下固定板25、自攻螺钉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10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100包括仪表板本体10以及整体式出风部件20。
参照图2所示,仪表板本体10上设置有沿仪表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槽11,在一些实施例中,贯通槽11近似呈细长的矩形状。仪表板本体10安装在车辆的前围板上,整体式出风部件20出风端的外部形状与仪表板本体10上的贯通槽11的槽型一致。进一步地,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与车辆内部空间相连通。
参照图3所示,整体式出风部件20具有出风带21,出风带21沿仪表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整体式出风部件20固定在仪表板本体10的后侧且出风带21从贯通槽11内显露出来。整体式出风部件20贯穿仪表板本体10,因此从仪表板本体10的左侧到右侧无出风死角,并且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为单个零件,无附加的复杂运动机构,大大简化了内部结构,进而减少了制造工序,节省了制造成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出风部件20具有出风面积大、结构简单、出风范围广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100,采用了整体式出风部件20,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出风口面积大,能够轻松实现出风量要求,受功能限制小,出风量及风速可通过空调自动控制,不会产生涡流及尖啸等现象。同时,能够有效解决由于仪表板100较小带来的出风部件空间不足的缺点。
出风带21的长度至少为仪表板本体10长度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保证出风面积大、出风范围广。进一步地,出风带21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小孔,可以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出风带21。
参照图3所示,出风带21的左端向左侧延伸至邻近仪表板本体10的左端,出风带21的右端向右延伸至邻近仪表板本体10的右端,出风带21贯通仪表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由此增大了出风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带21的左端和右端还可以设置通风孔22,通风孔22处设置有导风格栅23,导风格栅23可对通风孔22内的气流进行扰流,并具有一定的导风作用,能够防止空调出风正对乘客而造成乘客身体不适,同时可以防止大尺寸异物进入通风孔22引起的空调系统损坏现象。通风孔22可以将驾驶室内的空气连通到车辆外部,将车辆外部的新鲜空气引导至驾驶室内,实现通风换气功能,但不限于此。
整体式出风部件20内形成有风道(图中未示出),风道适于与空调系统连通,并且内部无其他附加的复杂运动机构,风道沿仪表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出风带21的后侧,即风道连接出风带21和空调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24,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25。上固定板24和下固定板25呈“L”型,一侧固定在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表面,另一侧设置有通孔,用于贯穿螺纹紧固件。优选地,上固定板24和下固定板25可以等间距地排布在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表面上。在具体示例中,上固定板24和下固定板25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上,焊接方式的操作简便且固定牢靠。
如图2所示,仪表板本体10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柱12和下螺柱13,上螺柱12和下螺柱13分别位于贯通槽11的上方和下方,上螺柱12和下螺柱13可以等间距地排布在仪表板本体10的表面上。上螺柱12和下螺柱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仪表板本体10上,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参照图1所示,上固定板24与上螺柱12以及下固定板25和下螺柱13可以通过自攻螺钉30螺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与仪表板本体10的固定。
可选地,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24,整体式出风部件20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25。仪表板本体10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母和下螺母,上螺母和下螺母分别位于贯通槽11的上方和下方,在具体示例中,上螺母和下螺母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等间距地固定在仪表板本体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固定板24与上螺母以及下固定板25和下螺母通过自攻螺钉30螺接在一起,同样可以实现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与仪表板本体10的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整体式出风部件20与仪表板本体10的固定方式不仅限于螺纹紧固件固定,还可以选取将二者卡接固定或者直接焊接在一起等固定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板本体,所述仪表板本体上设置有沿仪表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槽;
整体式出风部件,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具有出风带,所述出风带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侧且所述出风带从所述贯通槽内显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带的长度至少为所述仪表板本体长度的一半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带的左端向左侧延伸至邻近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左端,所述出风带的右端向右延伸至邻近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带的左端和右端还设置有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处设置有导风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适于与空调系统连通,所述风道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出风带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带上分布有多个出风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
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柱和下螺柱,所述上螺柱和所述下螺柱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螺柱以及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下螺柱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固定板;
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上螺母和所述下螺母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螺母以及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下螺母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出风部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卡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CN201620799286.9U 2016-07-26 2016-07-26 仪表板 Active CN20589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9286.9U CN205890566U (zh) 2016-07-26 2016-07-26 仪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9286.9U CN205890566U (zh) 2016-07-26 2016-07-26 仪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90566U true CN205890566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85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9286.9U Active CN205890566U (zh) 2016-07-26 2016-07-26 仪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905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9100A (zh) * 2017-03-07 2018-09-2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空气排出口组件
DE102021201048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usströmervorrichtung für eine Belüftungs- oder Klimatisier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s, Ausströmeranordn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9100A (zh) * 2017-03-07 2018-09-2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空气排出口组件
CN108569100B (zh) * 2017-03-07 2022-09-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空气排出口组件
DE102021201048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usströmervorrichtung für eine Belüftungs- oder Klimatisier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s, Ausströmeranordn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36500A1 (en) Adjustment Device, Air Inlet, and Motor Vehicle
CN205890566U (zh) 仪表板
CN111623428A (zh) 空调装置的底盘和空调装置
WO2016088361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US9139068B2 (en) Mix door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US20140342650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CN208579419U (zh) 电机支架以及空调室外机
US7572178B2 (en) System housing, in particular for a heating, ventilating and/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CN204629949U (zh) 立式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203718968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壳体以及空调
US20060286919A1 (en) Door actuator having dual output shaft for air conditioner of automotive vehicles
CN21628170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578105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8800509A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JP4943245B2 (ja) 鉄道車両用の天井ユニット
CN211252146U (zh) 风向调整装置和出风装置
JP201102581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706257B2 (ja) ミックスドア構造
CN204629752U (zh) 空调器
CN106061773B (zh) 部件的安装结构
JP363923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7778765U (zh) 汽车顶盖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963092U (zh) 百叶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JP2001163031A (ja) 車両用コクピットモジュール組付体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71572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