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373U -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373U
CN205854373U CN201620805967.1U CN201620805967U CN205854373U CN 205854373 U CN205854373 U CN 205854373U CN 201620805967 U CN201620805967 U CN 201620805967U CN 205854373 U CN205854373 U CN 205854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tricycle
ratchet
rear end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59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珂
刘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e County Peng 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e County Peng 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e County Peng 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e County Peng 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59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3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包括底座部和扶手部;底座部包括前端设有支撑部、后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槽的底座本体;扶手部包括位于内部的钣金内壳,钣金内壳包括位于顶部的、前端敞口后端封口的管体,在该管体后端的下方设有相对的两个夹板,在两个夹板之间设有棘轮部件及与其配合的棘爪部件,在棘轮部件的中心和棘爪部件的中部均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棘爪部件的上端位于管体内腔,在管体内还设有推杆及为其提供复位弹力的弹簧,推杆的前端由管体的前端伸出、后端与棘爪部件的上端铰接连接;在一侧夹板的中部还固定安装有绕线器;扶手部的棘轮部件以及夹板的中下部位于底座部的安装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背景技术
在电动三轮车的车体上、驾驶位的侧部,一般需要安装换挡器装置和手刹装置,其中换挡器用于控制三轮车的高低档位、手刹装置用于驻车手刹,在座椅的两侧通常还设置有扶手,用于驾驶员抓扶倚靠。现有技术中,上述扶手、换挡器和手刹通常是分体设置的,即换挡器和手刹通常有各自的操作杆,通过拉动操作杆来完成换挡和手刹的动作。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手刹和换挡器的设计均为整车的外露金属部件,所在的位置靠近驾驶位,当使用者上下车或者行驶中都会有很大的磕碰安全隐患。此外,手刹和换挡器位置比较低,导致操作十分不便。上述部件占用空间较大,结构松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应兼具扶手、换挡器以及刹车各功能,解决现有设计中部件分散不易操作且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包括底座部和扶手部;底座部包括前端设有支撑部、后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槽的底座本体;扶手部包括位于内部的钣金内壳,钣金内壳包括位于顶部的、前端敞口后端封口的管体,在该管体后端的下方设有相对的两个夹板,在两个夹板之间设有棘轮部件及与其配合的棘爪部件,在棘轮部件的中心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在棘爪部件的中部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棘爪部件的上端位于管体内腔,在管体内还设有推杆及为其提供复位弹力的弹簧,推杆的前端由管体的前端伸出、后端与棘爪部件的上端铰接连接;在一侧夹板的中部还固定安装有绕线器;扶手部的棘轮部件以及夹板的中下部位于底座部的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与现有的三轮车扶手装置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扶手由底座部和扶手部构成,并在扶手部设置用于刹车的棘轮棘爪部件、推杆弹簧部件、绕线器部件,令本三轮车扶手具备了刹车功能以及换挡器功能。安装了本多功能扶手的三轮车可以免装传统的手动刹车装置以及手动换挡器装置,令驾驶位侧部的外露部件减少,避免了磕碰伤害的发生,同时提升了整车结构的紧凑性,外观更加美观。由于本扶手装置安装在驾驶座椅的两侧位置,十分便于驾驶员操作,且动作幅度较小,提升了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优选地:在扶手部的管体的前端包覆有拉手、管体的后端以及夹板的中上部包覆有护罩,拉手和护罩的顶部平齐。
优选地:拉手与护罩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
优选地:底座部的底座本体与支撑部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
优选地:在底座本体的后方、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一体成型的侧圆板,在护罩两侧的底部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弧形板,装配后侧圆板与弧形板配合,将护罩的外壁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封堵。
优选地:扶手部的管体和夹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优选地:在底座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的上端一体注塑成型在底座本体上;在棘轮部件的下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的上端与棘轮部件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正面视图;
图4是图1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背面视图;
图5是图1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护罩;
图6是图1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正面视图,去掉内壳的前部;
图7是图1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背面视图,去掉内壳的前部。
图中:1、扶手部;2、支撑部;3、固定螺钉;4、底座部;5、安装槽;6、侧圆板;7、推杆;8、拉手;9、护罩;10、弧形板;11、棘轮部件;12、钣金内壳;13、绕线器;14、棘爪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包括底座部4和扶手部1;底座部4固定安装到三轮车车体上、驾驶位的侧部,扶手部1安装在底座部4上。
请参见图2,可以看出:底座部4包括前端设有支撑部2、后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槽5的底座本体。本实施例中,底座部4的底座本体与支撑部2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在底座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3,该固定螺钉3的上端一体注塑成型在底座本体上。实际安装中,通过上述固定螺钉3将底座部4安装到三轮车的车体上。
请参见图3至图5,可以看出:扶手部1包括位于内部的钣金内壳12,钣金内壳12包括位于顶部的、前端敞口后端封口的管体,在该管体后端的下方设有相对的两个夹板,在两个夹板之间设有棘轮部件11及与其配合的棘爪部件14。在棘轮部件11的中心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在棘爪部件14的中部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棘爪部件14的上端位于管体内腔,在管体内还设有推杆7及为其提供复位弹力的弹簧,推杆7的前端由管体的前端伸出、后端与棘爪部件14的上端铰接连接。
在棘轮部件11的下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3,该固定螺钉3的上端与棘轮部件11焊接固定。实际安装中,通过上述固定螺钉3将棘轮部件11安装到三轮车的车体上。
请参见图6和图7,可以看出:通过在外端按动推杆7令其向所在的管体内腔回缩,推动棘爪部件14倾转,此时棘爪部件14端部的棘爪脱离棘轮部件11边缘的轮齿扶手部1整体可以倾转转动。
在一侧夹板的中部还固定安装有绕线器13。连接至刹车装置或换挡器装置的钢丝绳其端部固定在绕线器13的边缘,当扶手部1整体倾转时,夹板带动绕线器13转动,上述钢丝绳即绕紧在绕线器13的边缘,相当于对刹车装置或换挡器装置进行了操作。
组装后,扶手部1的棘轮部件11以及夹板的中下部位于底座部4的安装槽5内。
本实施例中,在扶手部1的管体的前端包覆有拉手8、管体的后端以及夹板的中上部包覆有护罩9,拉手8和护罩9两者的顶部平齐,用于放置驾驶员的胳膊或供驾驶员抓握。进一步地,拉手8与护罩9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
本实施例中,扶手部1的管体和夹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采用同一块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或者采用相对的两块金属板材对接冲压成型得到。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本体的后方、安装槽5的两侧均设有一体成型的侧圆板6,在护罩9两侧的底部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弧形板10,装配后侧圆板6与弧形板10配合,将护罩9的外壁与安装槽5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封堵,提升外观美观的程度,同时将空隙封堵住不仅有助于避免杂物进入,而且能够防止驾驶员等人员的衣服和肢体部分进入空隙处发生伤害。
加工方式: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制得底座部4以及支撑部,多个固定螺钉3的上端一体注塑固定在底座本体的底部;采用一体冲压形成工艺制得钣金内壳12,将棘轮部件11和棘爪部件14安装到钣金内壳12的两夹板之间;在钣金内壳12的管体内安装推杆7及弹簧并将推杆7的后端与棘爪部件14的上端铰接连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在钣金内壳12的外侧注塑成型拉手8和护罩9。
安装方式:通过固定螺钉3将底座部4和棘轮部件11固定安装到三轮车的车架上、驾驶员座椅的侧部位置;将刹车钢丝绳或者换挡器钢丝绳连接到绕线器13上,即完成本扶手的安装;初始状态下,扶手部1应放下,拉手8前端的底部抵在支撑部2的顶端,需要进行刹车或换挡操作时,先按压推杆7的端部令其回缩,待棘爪部件14与棘轮部件11脱离后上拉扶手部1令其倾转,夹板带动绕线器13转动实现对钢丝绳的拉动。

Claims (7)

1.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包括底座部(4)和扶手部(1);底座部(4)包括前端设有支撑部(2)、后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槽(5)的底座本体;扶手部(1)包括位于内部的钣金内壳(12),钣金内壳(12)包括位于顶部的、前端敞口后端封口的管体,在该管体后端的下方设有相对的两个夹板,在两个夹板之间设有棘轮部件(11)及与其配合的棘爪部件(14),在棘轮部件(11)的中心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在棘爪部件(14)的中部设有芯轴且该芯轴位于开设在夹板上的轴孔内,棘爪部件(14)的上端位于管体内腔,在管体内还设有推杆(7)及为其提供复位弹力的弹簧,推杆(7)的前端由管体的前端伸出、后端与棘爪部件的上端铰接连接;在一侧夹板的中部还固定安装有绕线器(13);扶手部(1)的棘轮部件(11)以及夹板的中下部位于底座部(4)的安装槽(5)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在扶手部(1)的管体的前端包覆有拉手(8)、管体的后端以及夹板的中上部包覆有护罩(9),拉手(8)和护罩(9)的顶部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拉手(8)与护罩(9)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底座部(4)的底座本体与支撑部(2)均为工程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在底座本体的后方、安装槽(5)的两侧均设有一体成型的侧圆板(6),在护罩(9)两侧的底部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弧形板(10),装配后侧圆板(6)与弧形板(10)配合,将护罩(9)的外壁与安装槽(5)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封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扶手部(1)的管体和夹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其特征是:在底座本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3),该固定螺钉(3)的上端一体注塑成型在底座本体上;在棘轮部件(11)的下部设有多个固定螺钉(3),该固定螺钉(3)的上端与棘轮部件(11)焊接固定。
CN201620805967.1U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967.1U CN205854373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967.1U CN205854373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373U true CN205854373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596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373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558A (zh) * 2018-05-18 2018-09-04 陶海军 一种自行车把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558A (zh) * 2018-05-18 2018-09-04 陶海军 一种自行车把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7045994B4 (de) Parkbremssystem
CN207997726U (zh) 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
CN205854373U (zh)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多功能扶手
CN206107474U (zh) 踏板坐式三轮车后轮刹车系统
CN103507722B (zh) 一种旋转式车顶行李架装置
CN205469568U (zh) X型折叠的电动车
CN204821224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机构
CN203157967U (zh) 圆弧形拉杆的驾驶室驻车手柄结构
CN203494086U (zh) 一种车用灭火器支架
CN104943805A (zh) 一种助力三轮车的刹车扶手及其装配方法
CN107264352A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档位的汽车座椅机械腿托机构
CN204399392U (zh)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
CN207345621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档位的汽车座椅机械腿托机构
CN201484236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侧扶手
CN207128873U (zh) 轻型一体化手制动操纵机构
CN209212108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底板的安装结构
CN208392014U (zh) 一种新型汽车修理躺板
CN201841989U (zh) 轻型载货车驾驶室用登车把手
CN105835896A (zh) 客室座椅翻转中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CN20561553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头开闭机构
CN211567917U (zh) 汽车驻车制动系统操纵装置
CN105172744B (zh) 一种双向行驶车及转向锁定装置
CN204567634U (zh) 一种汽车的驻车操纵机构及汽车
CN205326855U (zh) 一种座椅收放机构
CN204936843U (zh) 矿用自卸车及其驾驶室操控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