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090U - 车辆的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090U
CN205854090U CN201620596170.5U CN201620596170U CN205854090U CN 205854090 U CN205854090 U CN 205854090U CN 201620596170 U CN201620596170 U CN 201620596170U CN 205854090 U CN205854090 U CN 205854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ft
vehicle
fault
unit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61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郎
辻一郎
高桥晃
三浦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kun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kun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03705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00242U/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kuni Corp filed Critical Mikun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分别对内置电池(23)、倾斜传感器(11)及振动传感器(12)、GPS接收部(14)、K‑Line(25)以及3G、4G通信部(15)有无发生故障进行判定,对于内置电池(23)、传感器类(11、12)、GPS接收部(14)、K‑Line(25)的故障能利用3G、4G通信部(15),因此,通过向防盗管理中心(17)发送故障通知,利用来自防盗管理中心(17)的故障通知邮件来对用户通知发生故障及故障部位。另一方面,对于与防盗管理中心(17)之间的通信中断的3G、4G通信部(15)的故障,通过点亮专用的报警灯(26)来向用户通知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车辆的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防盗装置,详细而言,在涉及负责防盗功能的防盗模块发生故障时向车辆的用户通知发生故障的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防盗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对拖欠按揭款或租金的对象车辆的引擎启动进行禁止,从而使车辆无法使用以督促支付,并防止车辆被按揭或租赁对象所盗窃。
像这样,专利文献1的技术设想了由按揭或租赁对象所实施的车辆盗窃,但也能运用于防止由第三人所实施的车辆盗窃。例如,将负责防盗功能的防盗模块与搭载于车辆的引擎控制用的ECU相连接,在车辆正处在停车状态时,防盗模块与防盗管理中心进行协作来执行盗窃抑制处理。防盗模块利用3G、4G通信部将所内置的传感器类等所生成的各种检测信息经由移动电话线路发送至外部的防盗管理中心,由防盗管理中心基于这些检测信息来对车辆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例如在虽然车辆正处在停车状态但由倾斜传感器检测出倾斜角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由振动传感器检测出行驶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在由GPS接收部所确定的本车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车辆盗窃。
若发生这样的情况,则从防盗管理中心向车辆的用户发送盗窃确认邮件,在用户未意识到车辆的搬运等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视为盗窃,采取向警察进行通知的对策,并向防盗管理中心回复需要应对的邮件。基于对该需要应对的邮件进行响应而从防盗管理中心发送的指令,例如使车辆的喇叭、前照灯工作,以向周围通知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4612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由防盗模块来执行用于防止车辆盗窃的盗窃抑制处理,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完全未设想到防盗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对策。
例如,若利用车载电池来作为防盗模块的电源,则以盗窃车辆为目的而切断布线来切断供电从而会使防盗模块无法发挥功能,因此,防盗模块具备内置电池(充电电池)以作为自己的电源。内置电池反复进行引擎运行中的充电和停车状态下的放电,从而逐渐劣化并且容量下降,因此,盗窃抑制处理无法持续至某个时刻车辆停车结束。
另外,在倾斜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基于车辆的倾斜变化、振动检测来判定车辆盗窃,同样,在GPS接收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基于本车位置信息来判定车辆盗窃。另外,在3G、4G通信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与防盗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收发中断。
由此,在发生如上所述的各种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由防盗模块来进行正常的盗窃抑制处理,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未将该情况通知给车辆的用户。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用户会以为防盗功能正常而不采取修理或更换等适当的对策,防盗模块保持故障状态,在对盗窃不设防的状态下继续使用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盗装置,该车辆的防盗装置在负责防盗功能的防盗模块的各部分发生故障时,能将该情况迅速并可靠地通知给车辆的用户,以促使用户采取修理、更换等对策。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擎控制单元,该引擎控制单元对作为行驶用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的引擎进行控制;防盗控制单元,该防盗控制单元经由电气布线与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相连接,具有内置电池、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通信部及盗窃判定部,所述内置电池具有作为电源的功能,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对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所述通信部能在自身与设置于外部的防盗管理中心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来收发信息,所述盗窃判定部在所述车辆正处于停车状态时基于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的检测信息来对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在判定为发生盗窃时,一边经由所述通信部在自身与所述防盗管理中心之间进行通信,一边执行盗窃抑制处理;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显示所述通信部的故障;以及故障判定/通知单元,该故障判定/通知单元构成为所述防盗控制单元的一部分,对所述电气布线、所述内置电池、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及所述通信部各自有无故障进行判定,在所述电气布线、所述内置电池、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防盗管理中心发出向所述车辆的用户通知故障的指令,在所述通信部发生故障时,使所述报警单元工作。
根据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利用故障判定/通知单元来分别对电气布线、电池、车辆运行状态检测单元及通信部有无发生故障进行判定。而且,由于在电气布线、电池、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能利用通信部,因此,经由通信部向防盗管理中心发出将故障通知给用户的指令,基于该指令,从防盗管理中心向用户通知发生故障及故障部位。另一方面,在通信部发生故障从而与防盗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中断时,专用的报警单元工作,向用户通知发生故障。
因此,无论在哪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都能迅速并可靠地对该情况进行识别从而采取修理、更换等适当的对策,能防止防盗模块保持故障状态而在对盗窃不设防的状态下继续使用车辆的情况于未然。而且,由于根据故障部位来改变通知方法,因此,无论在哪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都既能对发生故障进行识别又能对故障部位进行识别,由此,能广泛应对故障,并能针对故障部位采取适当的对策而不对用户的判断造成困扰。
作为其它方式,优选为所述防盗控制单元还具有获取本车位置信息的GPS接收部,基于该本车位置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来对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所述故障判定/通知单元还对所述GPS接收部有无故障进行判定,在该GPS接收部发生故障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防盗管理中心发出通知所述故障的指令。
根据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在GPS接收部发生故障时,也由防盗管理中心向用户通知故障,因此,用户能采取修理、更换等对策。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在负责防盗功能的防盗模块的各部分发生故障时,能将该情况迅速并可靠地通知给车辆的用户,以促使用户采取修理、更换等对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防盗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针对每个发生故障的部位划分防盗模块的各部分来进行表示的概念图。
图3是表示防盗模块的微机的故障判定/通知部所执行的故障判定/通知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为两轮摩托车的防盗装置而得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防盗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称为车辆)的防盗装置构成为通过与防盗管理中心17进行协作来协同车辆1的用户一起对车辆盗窃等采取对策。
防盗装置2基本上由ECU3(引擎控制单元)和防盗模块4(防盗控制单元)构成,ECU3如作为行驶用动力源的引擎的控制那样,与摩托车1的显示功能有关,因此,标准装备于车辆1。
对此,防盗模块4是专门用于防盗的装置,因此是选项使用,只有想要防盗功能的用户在购买摩托车1时会选项选择防盗模块4。另外,虽然不需要防盗功能的用户购买没有防盗模块4的摩托车1,但在使用过程中想要获得防盗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单体购买防盗模块4来追加安装于自己的摩托车1。
因此,ECU3构成为在没有防盗模块4的规格下起到本来的摩托车1的行驶功能(利用后述的通常模式来实现),在有防盗模块4的规格下除了摩托车1的行驶功能以外,还与防盗模块4相协调来起到防盗功能(利用后述的防盗模式来实现)。
另外,作为用于防止以盗窃车辆1为目的的ECU3、防盗模块4的非法更换的对策,预先将固有的ID分别赋予ECU3和防盗模块4。然后,在将ECU3与防盗模块4进行电连接的初始时,将彼此的ID相关联,之后,在引擎每次启动时对彼此的ID进行核对,在此基础上,ECU3以ID相一致为条件来执行引擎启动。此外,所谓进行电连接的初始时,在购买时自主选择防盗模块4的情况下,是指在车辆1的组装工序中将ECU3与防盗模块4相连接并接通电源的时刻,在使用过程中追加安装防盗模块4的情况下,是指由用户将ECU4与防盗模块4相连接并接通电源的时刻。
以下,基于图1对ECU3和防盗模块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ECU3由ID认证部6、模式切换部7、可否启动判定部8构成。ID认证部6具有以下功能:预先赋予如上所述的ECU3侧的固有的ID,并将其自身的ID与防盗模块4侧的ID进行核对。模式切换部7选择性地执行仅执行上述摩托车1的行驶功能的通常模式、以及除了行驶功能外还通过与防盗模块4侧的协调来执行防盗功能的防盗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模式。可否启动判定部8在防盗模式下进行引擎启动时起到基于ID的核对结果来对引擎启动的允许或禁止进行判定的功能,仅在作出允许判定的情况下,使搭载于车辆1的引擎起动装置9工作,以启动引擎。
在车辆1未安装防盗模块4的情况下(ECU3未与防盗模块4进行电连接的状态),ECU3的模式切换部7切换至通常模式侧,可否启动判定部8切换至允许侧,并维持该切换状态。因此,ECU3基于通常模式而仅执行摩托车1的行驶功能,并且,在引擎启动时,不进行与防盗模块4侧的ID核对,而是无条件地使引擎起动装置9工作。由此,摩托车1虽然不具备防盗功能,但能如通常那样利用引擎启动来行驶。
另一方面,防盗模块4由包括ID认证部10、倾斜传感器11(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及振动传感器12(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的盗窃判定部13、GPS接收部14、以及3G、4G通信部15(通信部)构成。ID认证部10具有以下功能:预先赋予防盗模块4侧的固有的ID,并将其自身的ID与ECU3侧的ID进行核对。盗窃判定部13通过与防盗管理中心17进行协作来对车辆1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在发生盗窃时,执行用于避免车辆1被带走的盗窃抑制处理。
GPS接收部14利用未图示的GPS天线来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位置信息数据,基于该位置信息数据来计算/获取本车的位置(纬度、经度、标高等)并将其输出至盗窃判定部13和3G、4G通信部15。
3G、4G通信部15具有在与防盗管理中心17之间通过3G、4G等移动电话线路(通信线路)收发信息的功能。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进行描述,利用3G、4G通信部15随时执行将由GPS接收部14所获取到的本车位置信息、倾斜传感器11或振动传感器12的检测信息等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的发送处理、以及接收来自防盗管理中心17的对有无车辆盗窃进行判定的判定结果等的接收处理。
防盗管理中心17是为了防止预先登记的多辆车辆1发生盗窃而设置于规定区域的基站,通过移动电话线路来对车辆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并将车辆发生盗窃的情况通知给用户等。
防盗管理中心17的ID登记部18中登记有各车辆1的ECU3及防盗模块4的ID,并登记有该车辆1的用户的ID(在图中示出了单一车辆的ID)。另外,为了对车辆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在防盗管理中心17中具备盗窃判定部19,该盗窃判定部19起到与各车辆1的防盗模块4中所具备的盗窃判定部13相同的功能,如后所述,优先对防盗模块4侧的盗窃判定部13执行盗窃抑制处理。
如上所述,在防盗管理中心17的ID登记部18中登记有ECU3、防盗模块4、用户的各ID,因此,首先对其登记步骤进行描述。
若通过车辆1的制造工序或由用户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的追加装备而将ECU3侧与防盗模块4进行电连接,则ECU3侧与防盗模块4侧的ID认证部6、10将ID互相交换,并将对方侧的ID与自身的ID相关联来分别进行登记。在ID登记完成后,推荐用户向防盗管理中心17进行ID登记,与此相对应,用户使用移动电话将能确定所购买的车辆1的车辆信息(例如车架号)以及自己的邮件地址通知给防盗管理中心17。在防盗管理中心17的ID登记部18中,将用户的ID与车辆信息及邮件地址一起进行登记。此时的用户的ID可以由防盗管理中心17来单方面决定,也可以设定为用户喜欢的ID。
若用户的ID登记完成,则在防盗管理中心17中在根据车辆信息来确定了车辆1的基础上对该车辆1发送ID的通知请求。ID通知请求被车辆1侧的防盗模块4的3G、4G通信部15所接收,并被输入到ECU3及防盗模块4的各ID认证部6、10。各ID认证部6、10将自身的ID经由3G、4G通信部15回复至防盗管理中心17,将这些ID在与已登记的用户的ID相关联的状态下登记至ID登记部18。
由此,防盗管理中心17的盗窃判定部19能对搭载于车辆1的ECU3及防盗模块4各自的ID与拥有该车辆1的用户的ID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识别,之后,在相应的车辆1发生盗窃等的情况下,能向该车辆1的用户发送邮件通知。
如上所述,若在防盗管理中心17处的ID登记完成,则从防盗管理中心17向相应车辆1发送防盗模式切换指令。将经由3G、4G通信部15而接收到的防盗模式切换指令输入防盗模块4的盗窃判定部13,并输入ECU3的模式切换部7。
然后,盗窃判定部13基于该防盗模式切换指令来开始工作,并且,模式切换部7从通常模式切换成防盗模式,可否启动判定部8基于ID的核对结果来进行切换。由此,车辆1起到基于防盗模式的防盗功能,具体而言,利用盗窃判定部13来开始盗窃抑制处理,并且,若在引擎启动时基于ID的核对结果,被可否启动判定部8视为ECU3或防盗模块4的非法更换等,则禁止引擎启动。
首先,对基于ID核对的引擎启动的禁止处理进行说明。
在防盗模式中,ECU3侧的ID认证部6在引擎每次启动时将从防盗模块4侧的ID认证部10输入的ID与对方侧的登记ID进行核对,在ID相一致的情况下,将ID一致信息输出至可否启动判定部8,在ID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者在未从防盗模块4侧输入ID的情况下(以下,包含所有这些情况,表述为ID不一致的情况),将ID不一致信息输出至可否启动判定部8。
同样,在ID关联后,防盗模块4侧的ID认证部10在引擎每次启动时也将从ECU3侧的ID认证部6输入的ID与对方侧的登记ID进行核对,在ID相一致的情况下,将ID一致信息输出至可否启动判定部8,在ID不一致的情况下,将ID不一致信息输出至可否启动判定部8。
这里,如上所述,为了在ECU3侧及防盗模块4侧的ID认证部6、10中都对ID一致进行判定,必须分别为正规装置,并且必须正常安装于车辆1而通过电气布线(后述的K-Line25)互相连接。在ECU3和防盗模块4中的任何一个被非法更换的情况下,即使从对方侧输入ID也不是正规的ID,因此,ID不一致,在拆除任何装置3、4或电气布线被切断等情况下,不会从对方侧输入ID,因此,ID核对本身无法进行(以下,包含所有将这些情况,表述为非法更换等)。
ECU3的可否启动判定部8以分别从ECU3及防盗模块4双方的ID认证部6、10输入ID一致信息为条件,切换至允许侧。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或双方为ID不一致信息的情况下),可否启动判定部8切换至禁止侧,由此来禁止引擎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视为ECU3和防盗模块4的任何一个发生了非法更换等。由此,通过禁止引擎启动,能防止由犯罪分子搬运并带走摩托车1的车辆盗窃于未然。
接着,对防盗模式中所执行的盗窃抑制处理进行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仅执行车辆1侧的控制,还由防盗管理中心17增加执行判定处理,因此,以下对其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能够在车辆1侧与防盗管理中心17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利用防盗管理中心17侧的盗窃判定部19优先对防盗模块4侧的盗窃判定部13执行盗窃抑制处理。
因此,定期(例如每隔5分钟)从车辆1侧向防盗管理中心17侧发送盗窃抑制处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具体而言,在车辆1侧的防盗模块4中,将倾斜传感器11及振动传感器12的检测信息经由防盗装置2输入至3G、4G通信部15,并将由GPS接收部14所获取的本车位置信息输入至3G、4G通信部15,将这些信息与ECU3和防盗模块4的ID一起经由3G、4G通信部15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侧。
在防盗管理中心17的盗窃判定部19中,基于所接收到的ID对相应车辆1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基于传感器检测信息和本车位置信息来执行盗窃抑制处理。首先,对相应车辆1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例如,在使引擎停止而将处于停车状态的摩托车1装载在卡车等上来带走的情况下,在装进卡车时摩托车1的倾斜发生变化,在利用卡车来进行搬运的过程中行驶振动会波及摩托车1。另外,即使引擎正处于停止状态,用卡车进行搬运也会导致本车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在由倾斜传感器11检测到倾斜角的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振动传感器12检测到行驶振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基于本车位置信息本车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视为非法搬运摩托车1。在不存在暗示发生盗窃的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盗窃判定部19进行待机直至接收到下一个来自车辆1侧的信息。
另外,当存在发生盗窃的任意预兆时,利用盗窃判定部19来作出表示有可能发生盗窃的临时判定。此时,利用盗窃判定部19从ID登记部18读取与从车辆1侧所接收到的ID相对应的用户的ID,将盗窃确认邮件发送至该用户的邮件地址。接收到盗窃确认邮件的用户对是否意识到相应车辆1的搬运等运行状态(是否是自己所进行的动作)进行判断,在意识到的情况下,回复无需应对的邮件。另外,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回复需要应对的邮件,并采取向警察进行通报等措施。
在盗窃判定部19中,在接收到无需应对的邮件时,取消发生盗窃的临时判定,然后进行待机直至下一次从车辆1侧接收到信息。在接收需要应对的邮件时,将临时判定切换成具有确定盗窃意思的正式判定,将异常通知指令发送至车辆1侧。将异常通知指令经由防盗模块4的3G、4G通信部15输入至盗窃判定部13,由盗窃判定部13来使摩托车1的喇叭20a及前照灯20b工作。由此,向周围通知异常,因此,能削减犯罪分子的犯罪意图来抑制盗窃。
此外,也可以在进行像这样的异常通知处理的同时,例如通过引擎输出的下降来限制盗窃车辆的车速,或在引擎停止状态下禁止再启动。
另一方面,在车辆1侧与防盗管理中心17之间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利用车辆1侧的防盗模块4的盗窃判定部13代替防盗管理中心17侧的盗窃判定部19来执行盗窃抑制处理。因此,若基于倾斜变化、振动检测或本车位置信息而判定为发生盗窃,则由盗窃判定部13适当地使用喇叭20a、前照灯20b来向周围进行异常通知。
另外,当在用户的眼前带走车辆1的情况下,基于从用户侧向防盗管理中心17所发出的车辆盗窃的通知,从盗窃判定部19向车辆1侧发送异常通知指令。由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由车辆1侧来执行处理,以力图对车辆盗窃进行抑制。
因此,如“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未考虑到防盗模块4发生故障的情况,因此,在发生故障时存在无法期望正常的防盗抑制处理从而无法防止车辆盗窃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防盗装置2中,在防盗模块4发生故障时,将该情况通知给车辆1的用户以促使其进行修理、更换,并谋求根据故障发生部位来改变其通知方法的对策,以下对其详细情况进行描述。
图2是针对每个发生故障的部位划分防盗模块的各部分来进行表示的概念图,图中的微机21具有作为基于图1来说明的ID认证部10及盗窃判定部13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作为对防盗模块4的故障进行判定并通知给用户的故障判定/通知部22的功能。微机21与内置电池23(充电电池)相连接,并与上述倾斜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12、GPS接收部14及3G、4G通信部15相连接。
内置电池23具有作为防盗模块4自身的电源的功能,在车辆1处于停车状态时,为了利用防盗模块4来执行盗窃抑制处理而向微机21等进行供电,另一方面,在引擎处于运行状态时,利用由交流发电机经由车载电池24(具有作为车辆1的灯火类的电源的功能)所提供的发电电力来进行充电。
防盗模块4经由作为接口的K-Line25(电气布线)与ECU3相连接,ECU3与设置于车辆1的仪表板的3G、4G通信部15的故障显示用的报警灯26(报警单元)相连接。
图3是表示防盗模块4的微机21的故障判定/通知部22所执行的故障判定/通知程序的流程图,微机21在车辆1的点火开关接通时以规定的间隙来执行该程序。
首先,在步骤S1中,对内置电池23的容量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进行判定。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31404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特开2010-7853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只要根据电池充满电时的容量和电池的内部电阻来对电池容量进行推测即可。当步骤S1的判定为“是(肯定)”时,在步骤S2中作出内置电池23的容量下降(以下称为电池故障)的判定,在步骤S3中经由3G、4G通信部15将电池故障通知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然后,暂时结束程序。
另外,当步骤S1的判定为“否(否定)”时,转移至步骤S4,对倾斜传感器11或振动传感器12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在摩托车1行驶的过程中,车辆1的倾斜根据路面坡度而变化,行驶振动作用于车体。虽然车辆1正在行驶中,但这些预兆未被从传感器11、12的检测信息中所识别出,在这种情况下,视为该侧的传感器发生故障。当步骤S4的判定为“是”时,在步骤S5中作出倾斜传感器11或振动传感器12发生故障的判定,在步骤S3中经由3G、4G通信部15将传感器故障通知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
另外,当步骤S4的判定为“否”时,转移至步骤S6,对GPS接收部14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虽然车辆1正在行驶中,但由GPS接收部14所获取的本车位置未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视为GPS接收部14发生故障。当步骤S6的判定为“是”时,在步骤S7中作出GPS接收部14发生故障的判定,在步骤S3中经由3G、4G通信部15将GPS故障通知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
另外,当步骤S6的判定为“否”时,转移至步骤S8,对与ECU3之间的通信是否中断进行判定。当与ECU3之间无法正常收发信息的情况下,视为K-Line25断线或短路(以下称为布线故障)。当步骤S8的判定为“是”时,在步骤S9中作出布线发生故障的判定,在步骤S3中经由3G、4G通信部15将布线故障通知发送至防盗管理中心17。
另外,当步骤S8的判定为“否”时,转移至步骤S10,对3G、4G通信部15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在虽然电波状况良好但仍无法收发信息的情况下,视为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在步骤S10的判定为“是”时,在步骤S11中作出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的判定,在步骤S12中对ECU3输出报警灯26的点亮指令。另外,在步骤S10的判定为“否”时,直接结束程序。
来自防盗模块4的电池故障通知、传感器故障通知、GPS故障通知、布线故障通知与ECU3及防盗模块4的ID一起被防盗管理中心17所接收,将表示故障部位的故障通知邮件发送至基于ID所确定的车辆1的用户的邮件地址。由此,用户基于故障通知邮件来识别出防盗模块4发生故障及故障部位,从而采取更换内置电池23或K-Line25、修理或更换倾斜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12或GPS接收部14等的对策。另外,当报警灯25点亮时,用户识别出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从而对其采取修理、更换等对策。
此外,若防盗模块4的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则在防盗管理中心17侧也能基于无法与车辆1侧进行通信来识别出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因此,也可以在如上所述在车辆1侧通过点亮报警灯26来采取对策的同时,基于防盗管理中心17的判断来向车辆1的用户的邮件地址发送故障通知邮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防盗装置2中,分别对内置电池23、倾斜传感器11或振动传感器12、GPS接收部14、K-Line25及3G、4G通信部15有无发生故障进行判定,当发生故障时向车辆1的用户通知故障。因此,即使在某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用户也能迅速并可靠地对该情况进行识别从而采取修理、更换等适当的对策,能防止防盗模块4保持故障状态而在对盗窃不设防的状态下继续使用车辆1的情况于未然。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内置电池23、倾斜传感器11或振动传感器12、GPS接收部14、K-Line25的故障能利用3G、4G通信部15,因此,利用来自防盗管理中心17的故障通知邮件来对用户通知具体的发生故障及故障部位,另一方面,对于与防盗管理中心17之间的通信中断的3G、4G通信部15的故障,通过点亮专用的报警灯26来向用户通知3G、4G通信部15发生故障。由此,由于根据故障部位来改变通知方法,因此,无论在哪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都既能对发生故障进行识别又能对故障部位进行识别,由此,能广泛应对故障,并能针对故障部位采取适当的对策而不对用户的判断造成困扰。
以上完成了对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了两轮摩托车1的防盗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具体化为以三轮摩托车、船舶为对象的防盗装置、或者以搭载发电机所使用的通用引擎的高尔夫球车、除雪机等为对象的防盗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防盗模块4中设有用于获取本车位置信息的GPS接收部14,但并不一定必须具备该GPS接收部14。由此,也可以仅基于倾斜传感器11及振动传感器12的检测信息来对有无发生车辆盗窃进行判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K-Line来对ECU3和防盗模块4进行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等来代替K-Line。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将防盗模块4作为选项使用来追加装备至ECU3,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防盗模块4与ECU3一样作为标准装备。
标号说明
1 摩托车(车辆)
3 ECU(引擎控制单元)
4 防盗模块(防盗控制单元)
11 倾斜传感器(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
12 振动传感器(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
13 盗窃判定部
14 GPS接收部
15 3G、4G通信部(通信部)
17 防盗管理中心
22 故障判定/通知部
23 内置电池
25 K-Line(电气布线)
26 报警灯(报警单元)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擎控制单元,该引擎控制单元对作为行驶用动力源而搭载于车辆的引擎进行控制;
防盗控制单元,该防盗控制单元经由电气布线与所述引擎控制单元相连接,具有内置电池、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通信部及盗窃判定部,所述内置电池具有作为电源的功能,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对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所述通信部能在自身与设置于外部的防盗管理中心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来收发信息,所述盗窃判定部在所述车辆正处在停车状态时基于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的检测信息来对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在判定为发生盗窃时,一边经由所述通信部在自身与所述防盗管理中心之间进行通信,一边执行盗窃抑制处理;
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显示所述通信部的故障;以及
故障判定/通知单元,该故障判定/通知单元构成为所述防盗控制单元的一部分,对所述电气布线、所述内置电池、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及所述通信部各自有无故障进行判定,在所述电气布线、所述内置电池、所述车辆运行状态检测部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防盗管理中心发出向所述车辆的用户通知故障的指令,在所述通信部发生故障时,使所述报警单元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盗控制单元还具有获取本车位置信息的GPS接收部,基于该本车位置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来对有无发生盗窃进行判定,
所述故障判定/通知单元还对所述GPS接收部有无故障进行判定,在该GPS接收部发生故障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防盗管理中心发出通知所述故障的指令。
CN201620596170.5U 2015-06-19 2016-06-17 车辆的防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0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3963 2015-06-19
JP2015123963 2015-06-19
JP2015-003705U 2015-07-23
JP2015003705U JP3200242U (ja) 2015-07-23 2015-07-23 車両の盗難防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090U true CN205854090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3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617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4090U (zh) 2015-06-19 2016-06-17 车辆的防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0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4961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两轮车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4961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两轮车和存储介质
CN112184961B (zh) * 2020-09-28 2022-07-22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两轮车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8864B (zh) 踏板摩托车
JP2023156336A (ja) 自動運転車及び自動運転車用プログラム
US10300911B2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and vehicle control method
CN102341281B (zh) 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
WO2018056819A2 (en) Scooter
US20190147746A1 (en)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n accident situation of an open road vehicle
KR20190082950A (ko) 차량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JP5523887B2 (ja)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車両管理システム、車両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BRPI1002341B1 (pt) veículo incluindo dispositivo antifurto
CN106067256A (zh) 防疲劳驾驶装置、防疲劳驾驶系统及疲劳驾驶监测方法
JP2010208380A (ja) 異常検知および車両追跡装置
CN205854087U (zh) 车辆的防盗系统
CN105196965A (zh) 一种电动车的报警方法、系统及电动车
CN205854090U (zh) 车辆的防盗装置
JPH09240431A (ja) 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JP2017007650A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装置
JP2003220908A (ja) 車両用電力供給装置
JP2014525865A (ja)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2004350137A (ja)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JP4322775B2 (ja) 車両盗難予防装置
Prakash et al. Vehicle theft intimation over sms and remote control of its engine
JP5784782B1 (ja) 盗難防止機能付き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CN101468640B (zh) 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车载电池及配置该电池的车辆
JP7221239B2 (ja) 車載通信装置
KR100397756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를 연계한 종합 안전 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