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5732U -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05732U
CN205805732U CN201620438101.1U CN201620438101U CN205805732U CN 205805732 U CN205805732 U CN 205805732U CN 201620438101 U CN201620438101 U CN 201620438101U CN 205805732 U CN205805732 U CN 205805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ponge
aerarium
web pattern
combined centrifugal
band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81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晨昊
谷俊
毛宏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4381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05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05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05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包括转子、外罩及金属海绵,转子上设有出气口,外罩上设有进口孔、通孔及甩油孔,转子与外罩固定配合安装后形成有分离腔,金属海绵置于分离腔内,出气口、分离腔、通孔、进气口及甩油孔连通,油气混合物流经进气口、通孔被分离腔内金属海绵将油滴吸收并经甩油孔甩出,气体经过金属海绵及出气口流出,实现油气分离。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通过大幅提高通风器转速的方法提高通风效率,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背景技术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润滑系统是航空发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发动机的高低压转子支点轴承、传动齿轮等部件的润滑工作。其中通风系统的作用是将滑油腔中的油气排出发动机外,同时将油气进行分离,将滑油留在轴承腔内继续参与循环,将空气排出发动机。因此通风器是润滑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分离器的性能好坏,决定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排出机外的滑油多少,而发动机上的滑油量是有限的,单位时间的滑油消耗量大将影响发动机持续工作的时间,继而影响战斗机的最大航程。
围绕着通风器的设计,按类别划分有很多种,如离心通风器(又称离心机式通风器)、叶轮式通风器、轴心通风器等。其中离心通风器大多采用的是由附件传动齿轮传动,发动机内的轴承腔通风排气通过一系列的通风装置引出发动机外,汇入通风器处排入大气,这种通风器形式的在我国的涡喷、涡扇发动机中应用非常普遍。目前国内离心通风器的设计转速通常在6000~9000r/min左右,此种离心通风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油气分离性能一般。
目前,高推比发动机的滑油系统设计使滑油系统离心通风器的通风量大幅提高,同时滑油系统的滑油消耗量指标要求也有所提高。而目前国内发动机滑油系统的离心通风器结构一般为辐板式结构,其只对较大颗粒直径的油气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油气分离效率指标一般不高,不能满足长航时发动机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解决目前的通风器油气分离效果差、通风量低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包括转子、外罩及金属海绵,所述转子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外罩上设有进气口、通孔及甩油孔,所述转子与外罩固定配合安装后形成有分离腔,所述金属海绵置于所述分离腔内,所述出气口、分离腔、通孔、进气口及甩油孔连通,油气混合物流经进气口、通孔被分离腔内金属海绵将油滴吸收并经甩油孔甩出,气体经过金属海绵及出气口流出,实现油气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海绵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海绵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销钉,用于将多个金属海绵轴向或径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和外罩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6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进气口的数量相同,均为12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通过大幅提高通风器转速的方法提高通风效率,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正视图。
其中,1-转子,2-外罩,3-金属海绵,4-销钉,11-出气口,12-分离腔,21-进气口,22-通孔,23-甩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型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型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以下或简称通风器),包括转子1、外罩2及金属海绵3,转子1上设有出气口11,外罩2上设有进气口21、通孔22及甩油孔23,转子1与外罩2固定配合安装后形成有分离腔12,金属海绵3置于分离腔12内,出气口11、分离腔12、通孔22、进气口21及甩油孔23均连通,油气混合物流经进气口21、通孔22被分离腔12内金属海绵3将油滴吸收并经甩油孔23将油甩出,气体经过金属海绵3及出气口11流出,实现油气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顺着空气流量的方向,前端(即外罩2的前端部)为辐板结构,可有效分离较大直径油滴,后端为侧向进气的金属海绵3结构,有效增加油气流通的接触面积, 通过吸附作用和离心作用使油气充分分离。另外,为了使通风器的强度有所提高使其适应安装位置狭小的问题,将通风器整体轴向长度尽量长、外径尺寸相对减少,转速的提高可使通风器的分离效率大幅提高,由于转速提高所带来的通风器阻力的增加,因此加长空气流通的路径,使油气充分分离。由于通风器工作转速大幅提高,通过减小外缘尺寸,达到提高耐离心力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根据模拟仿真计算能够满足,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高转速的强度要求,并有效分离油气,提高分离效率。因此,实现了阻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大幅提高通风器转速的方法提高通风效率,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需要说明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海绵3的数量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海绵3为两个,中间用碗形垫片隔开,环形垫片在轴心靠外侧开孔,使气流最大限度的在金属海绵3中流通。并且,还包括销钉4,用于将多个金属海绵3径向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采用辐板与金属海绵3组合的结构方式,受附件机匣尺寸的限制,通风器尺寸不大。通风器由转子1、外罩2和金属海绵3构成,由于金属海绵不止一个,所以通风器还包括销钉,金属海绵3安装在外罩2内部的分离腔12,用三个销钉轴向定位,外罩2与转子1用压紧螺母压紧,即完成装配。通风器的转子1与外罩2采用铝合金材料,即质量轻又可满足强度要求。将在通风器轴向两端的外圆增加可去除材料部分,保证平衡后的通风器不平衡量在高转速的影响低于材料的强度负荷。
通风器的进气口21处设置辐板结构,辐板与外罩2一体化设计,用于分离滑油腔中较大直径颗粒的滑油油雾。在外罩2的辐板进气口21处靠近轴心侧,开12个的通孔22,通孔22数量与进气口21数量相同,使油气流入金属海绵3,见图1中箭头所示为油气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金属海绵3为两层,中间用碗形垫片隔开,环形垫片在轴心靠外侧开孔,使气流最大限度的在金 属海绵3中流通,滑油经过充分吸附后,受离心力从外罩2上的甩油孔23甩出。通风器转子1轴心处开6个出气口11,空气以及未分离的油滴(极少数的油滴)由通孔22流出通风器,最后从附件机匣的高空活门排到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3组合式离心通风器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材料选择铝合金,有效降低了组件的重量。前端辐板结构可有效分离较大颗粒的滑油,未被分离的小直径油滴进入金属海绵3,提高金属海绵3的分离效率。两层金属海绵3中间增加碗型垫片,其加长了空气流通的路径,最大化多孔介质捕捉油滴的路径。外罩2上设计了多个甩油孔23,满足金属海绵3分离出油滴的油滴排出通风器的需求,并有效防止金属海绵3在高转速离心力作用下结构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3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大幅提高通风器转速的方法提高通风效率,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具有分离效果好、通风量大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1)、外罩(2)及金属海绵(3),所述转子(1)上设有出气口(11),所述外罩(2)上设有进气口(21)、通孔(22)及甩油孔(23),所述转子(1)与外罩(2)固定配合安装后形成有分离腔(12),所述金属海绵(3)置于所述分离腔(12)内,所述出气口(11)、分离腔(12)、通孔(22)、进气口(21)及甩油孔(23)连通,油气混合物流经进气口(21)、通孔(22)被分离腔(12)内金属海绵(3)将油滴吸收并经甩油孔(23)甩出,气体经过金属海绵(3)及出气口(11)流出,实现油气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海绵(3)的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海绵(3)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钉(4),用于将多个金属海绵(3)轴向或径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和外罩(2)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1)的数量为6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与进气口(21)的数量相同,均为12个。
CN201620438101.1U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Active CN205805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8101.1U CN20580573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8101.1U CN20580573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05732U true CN205805732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49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8101.1U Active CN205805732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0573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1578A (zh) * 2016-12-21 2017-05-10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轴向进气离心通风器
CN107246327A (zh) * 2017-07-10 2017-10-1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发动机体内的多轴承腔间通风结构及发动机
CN11008083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轴心通风器
CN110261037A (zh) * 2019-07-09 2019-09-20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金属海绵体的离心通风器动平衡工装及方法
CN113250824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带叶轮的油气分离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1578A (zh) * 2016-12-21 2017-05-10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轴向进气离心通风器
CN106621578B (zh) * 2016-12-21 2019-05-14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轴向进气离心通风器
CN107246327A (zh) * 2017-07-10 2017-10-1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发动机体内的多轴承腔间通风结构及发动机
CN107246327B (zh) * 2017-07-10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可用于发动机体内的多轴承腔间通风结构及发动机
CN110080838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轴心通风器
CN110261037A (zh) * 2019-07-09 2019-09-20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金属海绵体的离心通风器动平衡工装及方法
CN113250824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带叶轮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13250824B (zh) * 2021-05-14 2022-01-14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带叶轮的油气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05732U (zh) 一种进口带辐板结构的金属海绵组合式离心通风器
CN204244003U (zh) 用于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其旋转压缩机
CN108087121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离心通风器
CN105366060B (zh) 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四级电动风扇推进器
CN208220902U (zh) 涡喷发动机及其油路结构
CN103032347A (zh) 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CN106917655A (zh) 一种旋筒过滤式油气分离器
CN209818303U (zh) 挡油帽、转子组件以及压缩机
CN104696222B (zh) 压缩机
CN206917862U (zh) 挡油板以及压缩机
CN206274033U (zh) 一种具有新型挡油结构的回转式压缩机
CN202451434U (zh) 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CN201281554Y (zh) 混流式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
CN103485895B (zh) 一种超高转速离心通风器
CN205422872U (zh) 一种金属泡沫离心通风器
CN202665445U (zh) 一种吸尘器防回流叶轮
CN202325758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1874831U (zh) 压缩机及其挡油平衡块
CN103541904B (zh) 挡油件及具有该挡油件的压缩机
CN201106465Y (zh) 一种离心式发动机呼吸器
CN109707515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润滑油路系统的叶轮式轮盘结构
CN201486639U (zh) 一种带风叶的内燃机飞轮
CN212227303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01661336U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8268033U (zh) 压缩机及其挡油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