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1336U -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61336U
CN201661336U CN2010201774685U CN201020177468U CN201661336U CN 201661336 U CN201661336 U CN 201661336U CN 2010201774685 U CN2010201774685 U CN 2010201774685U CN 201020177468 U CN201020177468 U CN 201020177468U CN 201661336 U CN201661336 U CN 201661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il
gear
engine
sepa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74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剑
李欢
陶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774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61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61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613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于发动机内部的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轮轴与支承轴瓦紧密配合,所述支承轴瓦安装于发动机齿轮室内,所述齿轮与发动机其它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径向设有第一通孔,其齿轮轴的轴向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通过通道与发动机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由于齿轮在工作时旋转速度快,活塞漏气在第一通孔内旋转的线速度更高,油气分离效果更好,分离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会有一小部分通过活塞环的密封间隙泄漏到油底壳,这部分废气我们称为活塞漏气。由于发动机内部的高温、机油的飞溅等影响,发动机内部的机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机油蒸汽,发动机的活塞漏气在排出发动机的过程中,会带走这些雾化的机油蒸汽,从而导致发动机机油消耗量的增加。为减少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必须设置装置减少发动机活塞漏气中所含的机油蒸汽。
现代发动机都有专门的系统来完成过滤掉活塞漏气中所含的机油蒸汽的功能,一般称这套系统为发动机的呼吸系统。典型的发动机呼吸系统一般由滤网层、冷却迷宫及旋风式油气分离装置组成。滤网层及冷却迷宫一般布置在发动机的缸盖罩上部,旋风式油气分离装置及调压装置一般布置在发动机外部。含有机油蒸汽的活塞漏气首先通过滤网层(一般为海绵或钢丝团),部分机油蒸汽会在滤网层沉积回流到油底壳。通过滤网层的活塞漏气在通过冷却迷宫时,由于迷宫靠近缸盖罩顶部,与外部环境接触,温度比较低,所以部分机油蒸汽会冷凝出来,通过迷宫的回油装置回流到油底壳。经过两级过滤后的活塞漏气会进入罐型的旋风式油气分离装置,该装置是彻底分离活塞漏气中所含机油的主要零件,进入该装置的活塞漏气会沿该装置的壁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较重的机油颗粒会分离出来。
对于旋风式油气分离装置来说,进入该装置的气流越快,离心分离的效果就越好,分离出来的机油就越多。由于发动机的活塞漏气量相对于每个发动机工况都基本是固定的,因此缸盖罩上的呼吸器出口(同时也是旋风分离装置的入口)做的越小,活塞漏气的出口流速就越大。但是,该呼吸器出口也不能过小,过小则增加呼吸系统的出口阻力,导致发动机内部压力变大,会产生曲轴前、后油封密封失效,机油反窜入燃烧室燃烧等问题。实际使用的发动机呼吸器出口流速一般在2~5米/秒之间。
现有技术方案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由于发动机活塞漏气出口的流速不大(一般为2~5米/秒),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少安装了该系统的发动机活塞漏气中还有较多机油蒸汽不能分离出来回流到油底壳,导致用户反馈发动机机油消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于发动机内部的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轮轴与支承轴瓦紧密配合,所述支承轴瓦安装于发动机齿轮室内,所述齿轮与发动机其它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径向设有第一通孔,其齿轮轴的轴向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通过通道与发动机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齿轮在发动机其他齿轮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发动机产生的活塞漏气进入齿轮上的第一通孔,在离心作用下,机油颗粒被分离出来,因此,活塞漏气中的气体便从第三通孔通过通道排到发动外部,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由于齿轮在工作时旋转速度快,活塞漏气在第一通孔内旋转的线速度更高,油气分离效果更好,分离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中齿轮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中齿轮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10-齿轮;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齿轮轴;20-支承轴瓦;30-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实施例包括:
设于发动机内部的齿轮10,齿轮10上的齿轮轴14与支承轴瓦20紧密配合,支承轴瓦20安装于发动机齿轮室内,齿轮10与发动机其它齿轮啮合;
齿轮10的径向由外向内钻有第一通孔11,其齿轮轴14轴向设有第三通孔13,第一通孔11与第三通孔13相连通;第三通孔13通过通道30与发动机外部连通。
发动机运转时,本实施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齿轮10由其它齿轮带动旋转,发动机产生的活塞漏气进入第一通孔11,被旋转的齿轮带动也开始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质量较大的机油颗粒就会被分离出来。活塞漏气中的气体便从第三通孔13通过通道排到发动外部,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由于发动机的转速一般都比较高(商用车标定点转速一般2000转,乘用车发动机标定点一般大于4000转),活塞漏气在第一通孔11内旋转的线速度高,一般都会超过10米/秒,因此可轻易的达到非常好的油气分离效果,分离效率高。并且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本实施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通孔12,位于第一通孔11与第三通孔13之间,第一通孔11通过第二通孔12与第三通孔13连通,第二通孔12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
更优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11至少有一侧在同一直线上。
经过第一通孔11的活塞漏气到达第二通孔后,由于通道面积突然减少,流速相应变大,会变成高速气流流入第三通孔13的柱型内腔上并沿内腔壁面高速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又会分离出部分机油颗粒。经过这样两次油气分离后,油气分离效果更好,活塞漏气机油颗粒的含量更少。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齿轮10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分别于第三通孔连通。这样,增快活塞漏气的流通速度,减少活塞漏气的通道阻力,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内部压力(曲轴箱压力)。齿轮10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是通孔的设置不能影响发动机其他齿轮对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传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在第三通孔内设有挡油环和/或滤油网等部件,使活塞漏气在第三通孔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
所述齿轮为注塑而成,成本较低,重量较轻,适合对重量要求特别严格的轿车用发动机使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发动机内部的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轮轴与支承轴瓦紧密配合,所述支承轴瓦安装于发动机齿轮室内,所述齿轮与发动机其它齿轮啮合;
所述齿轮径向设有第一通孔,其齿轮轴的轴向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通过通道与发动机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至少有一侧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挡油环和/或滤油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注塑而成。
CN2010201774685U 2010-04-29 2010-04-29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61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74685U CN201661336U (zh) 2010-04-29 2010-04-29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74685U CN201661336U (zh) 2010-04-29 2010-04-29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61336U true CN201661336U (zh) 2010-12-01

Family

ID=43231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746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61336U (zh) 2010-04-29 2010-04-29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613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204A (zh) * 2010-04-29 2011-11-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5460024A (zh) * 2016-01-05 2016-04-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齿轨车驱动装置
CN107191304A (zh) * 2017-07-27 2017-09-2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204A (zh) * 2010-04-29 2011-11-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2235204B (zh) * 2010-04-29 2013-04-0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5460024A (zh) * 2016-01-05 2016-04-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齿轨车驱动装置
CN105460024B (zh) * 2016-01-05 2019-02-2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齿轨车驱动装置
CN107191304A (zh) * 2017-07-27 2017-09-2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2120A (en) Diesel engine system with oil-air separa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2821866B (zh) 离心分离器
CN101549331B (zh) 复式油气分离方法及复式油气分离器
EP1755788B1 (en) Air/oil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912282A1 (en) Oil system bearing compartment architecture
CA2809985C (en) Deoiler seal
JP6114384B2 (ja) 遠心分離器
CN106224056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组件及内燃机
US10253692B2 (en) Aircraft engine having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oil
CN201661336U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WO2016198274A1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CN102057164A (zh) 涡轮式鼓风机及用于该鼓风机的高速旋转体
CN201526354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和发动机
CN102235204B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2300694U (zh) 一种曲轴箱体内的废气分离结构
CN107842411A (zh) 发动机及其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103615296A (zh) 集成油气分离装置与pcv阀的进气歧管及发动机与汽车
CN217108167U (zh) 一种齿轮箱的油密封结构
CN103790663A (zh) 集成凸轮轴
GB2519977A (en) Centrifugal oil and air separato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3206280A (zh)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CN201963396U (zh) 手持工具用四冲程内燃机
CN203783874U (zh) 径向柱塞泵
CN101757991B (zh) 一种碟式分离机立轴上的轴承润滑装置
CN207538893U (zh) 发动机及其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40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