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8381U - 一种内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68381U
CN205768381U CN201620779849.8U CN201620779849U CN205768381U CN 205768381 U CN205768381 U CN 205768381U CN 201620779849 U CN201620779849 U CN 201620779849U CN 205768381 U CN205768381 U CN 205768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tyre
main body
val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98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德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798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68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68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683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及电动车的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胎。所述内胎包括内胎主体和气门嘴,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上;所述内胎主体呈条状,且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胎相贴合;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的自由端;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曲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卸与安装的内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更换内胎时拆装不方便的问题,节约了更换内胎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内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及电动车的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胎。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电动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为人们广泛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车胎较小,所以很容易受到路面状况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内胎被扎坏的情况。
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轮胎都是由圆环状外胎和封闭式圆环状充气式内胎组合构成,在组装状态下,由外胎包裹内胎,并嵌装在轮圈上构成的车轮组件通过轮轴安装设置在自行车的前、后叉型轮架上。当内胎因故发生漏气、需要更换或者维修保养时,必须先由专业维修人员凭借专用工具将整个车轮组件从叉型轮架上拆卸下来,然后才能无阻挡地剥下外胎、取出内胎,按需要进行维修或整体更换的操作,最后还须凭借专用工具将车轮组件恢复安装到叉型轮架上,操作十分繁琐,维修效率低,耗费时间较长。
此外,由于需要专业维修人员凭借专用工具才能进行更换或维护保养内胎的操作,致使用车者万一在行驶途中发生内胎漏气事故时,即使在有备胎的情况下也无能为力、陷入被动困境。因此,现有的封闭式圆环状充气式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内胎总体上存在结构欠合理、更新或维修保养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内胎总体上存在的结构欠合理、更换或维修保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胎,包括内胎主体和气门嘴,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上;所述内胎主体呈条状,且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胎相贴合;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的自由端;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球冠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嘴为英式气嘴、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片。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粘贴带。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主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的内胎平叠宽度为32~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胎,包括内胎主体和气门嘴,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上;所述内胎主体呈条状,且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胎相贴合;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的自由端;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曲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卸与安装的内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更换内胎时拆装不方便的问题,节约了更换内胎的时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使用的时候,将内胎装入外胎与车圈之间,通过气门嘴向内胎主体充气,内胎主体的长度和弯曲弧度能够使其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能够和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外胎相贴合,在外胎的包裹下,内胎主体的两个自由端的端面能够相贴合,从而减轻了骑行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在需要更换内胎时,无需再将整个叉型轮架拆卸下来,就可以直接取出内胎,根据需要对内胎进行修补或更换新的内胎,操作十分简便、快捷,骑行者在有备用内胎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自行更换,不会因没有专业维修人员而耽误行程。
此外,将两个自由端的端面均设置为曲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且在外胎作用下两个自由端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内胎破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内胎主体;102-气门嘴;103-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包括内胎主体101和气门嘴102,气门嘴102设置在内胎主体101上;内胎主体101呈条状,且内胎主体101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胎相贴合;内胎主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的自由端103;内胎主体101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均为曲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卸与安装的内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更换内胎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节约了更换内胎的时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使用的时候,将内胎装入外胎与车圈之间,通过气门嘴102向内胎主体充气,内胎主体101的长度和弯曲弧度能够使其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充满气体状态下的内胎主体101能够和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外胎相贴合,在外胎的包裹下,内胎主体101的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能够相贴合,从而减轻了骑行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在需要更换内胎时,无需再将整个叉型轮架拆卸下来,就可以直接取出内胎,根据需要对内胎进行修补或更换新的内胎,操作十分简便、快捷,骑行者在有备用内胎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自行更换,不会因为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而耽误行程。
此外,将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均设置为曲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且在外胎作用下两个自由端103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内胎破裂。
应力是由材料内部的分子发生错位(部分分子受拉力或热力作用其分子链被拉长、而有些分子则受压缩力或冷凝力的作用其分子被压缩,同时这两种变形的分子又相互作用在其过渡区域就会受两种作用力的影响,分子链也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纹)而产生的作用力。应力集中是指应力在固体局部区域内显著增高的现象。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物体形状急剧变化的地方,如缺口、孔洞、沟槽以及有刚性约束处。应力集中能使物体产生疲劳裂纹,也能使脆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发生静载断裂。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通常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其静载下的强度极限时,破坏就可能发生。在应力集中处,应力的最大值(峰值应力)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局部增大的应力随着与峰值应力点的间距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由于峰值应力往往超过屈服极限而造成应力的重新分配,因此,实际的峰值应力常低于按弹性力学计算得到的理论峰值应力。
为了避免两个自由端103因应力集中而受到破坏,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101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均为球冠曲面。球冠曲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有效减轻颠簸感;同时,在外胎作用下两个自由端103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内胎破裂。
此外,内胎内部的充气压力对自由端103端面产生的压强也会随着自由端103端面的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内胎主体101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均为球冠曲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由端103端面的承压能力,提高了内胎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门嘴102设置在内胎主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将气门嘴102设置在内胎主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当内胎主体101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时,能够保证内胎的整体质量均衡,提高了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门嘴102为英式气嘴、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
气门嘴102的类型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的大小决定气嘴的形式,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的长度。通常情况下,自行车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
英式气嘴通常需要配合使用气门芯橡皮管,由于气门芯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导致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改换,目前26英寸和28英寸的自行车会采用英式气嘴。
法式气嘴在高压时的气密性是最好的。由于公路车的车胎需要较高的气压,所以公路车大多使用法式气嘴。法式气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增强车圈强度。
摩托车的内胎基本都是采用美式气嘴,因此,美式气嘴也称摩托嘴。美式气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气嘴便利很多,因此使用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气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气嘴。美式气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通过美式气嘴对内胎进行充气,最适合骑行爱好者使用。
通常,美式气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气嘴的长度是3.2mm,需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门嘴102,气门嘴102从车圈突出来的部分的长度便于打气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片。磁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磁,橡胶磁具有柔韧性、弹性、可绕曲性,经过挤出、压延、注射、模具成型等工艺可生产成卷状、片状、条状、块状、圆环等形状。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现有的胶水将两个相互吸引的磁片分别粘接在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上,由于两个磁片能够相互吸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内胎主体101的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紧密贴合,防止骑行过程中发生内胎异位现象。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粘贴带。粘贴带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粘贴带,例如魔术贴等。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还可以直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胶水,将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粘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内胎主体10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内胎在外胎内不易产生滑移现象。其中,防滑纹包括纵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或纵横交错的防滑纹。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内胎主体101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可以采用耐磨橡胶或软金属材质。
防护层附着在内胎主体101的表面,能够保护内胎主体101不被道路上的玻璃渣、金属碎屑等尖锐物扎破,提高内胎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护层能够起到加厚作用,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够有效防止内胎发生老化现象。
作为优选,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包括纵向防滑纹、横向防滑纹或纵横交错的防滑纹。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101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在承受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时所引起的局部构造改变和内部缺陷发展的过程,称为橡胶的疲钝。在骑行过程中,内胎会不停地受到动态拉伸、压缩、扭曲和剪切作用,使内胎的性能和构造会产生改变或发生毁坏,即是所谓的疲钝毁坏。疲钝毁坏使得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并最终导致龟裂或完全断裂。橡胶的疲劳实质是受力和热的作用时橡胶发生老化的现象,包括屈挠疲钝和老化疲钝。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101主要采用丁基橡胶制成。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丁基橡胶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良好的抗曲挠疲劳性,这些性能源自长聚异丁烯链之间的低不饱和度。此外,丁基橡胶还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臭氧和氧气的特性,以及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延缓老化性能,能够增强内胎的长效耐久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尺寸适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轮胎直径为14~26英寸的自行车或电动车。对于电动车来说,轮胎直径通常为14~18英寸,对于自行车来说,轮胎直径通常为20~28英寸。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胎主体101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的内胎平叠宽度d为32~100mm。
内胎平叠宽度d,是指内胎胎身平叠后的宽度。
以26×1.90/2.125型号的内胎为例,是指这个内胎适用于轮胎直径为26英寸且断面宽度为1.90~2.125英寸的外胎。
一般情况下,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外胎的断面宽度通常为:1.0英寸、1.5英寸、1.75英寸、1.95英寸、2.1英寸、2.3英寸和2.5英寸等,可以选择的内胎平叠宽度依次为:38mm、60mm、70mm、78mm、84mm、92mm和99mm。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卸与安装的内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更换内胎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节约了更换内胎的时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使用的时候,将内胎装入外胎与车圈之间,通过气门嘴102向内胎主体充气,内胎主体101的长度和弯曲弧度能够使其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充满气体状态下的内胎主体101能够和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外胎相贴合,在外胎的包裹下,内胎主体101的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能够相贴合,从而减轻了骑行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在需要更换内胎时,无需再将整个叉型轮架拆卸下来,就可以直接取出内胎,根据需要对内胎进行修补或更换新的内胎,操作十分简便、快捷,骑行者在有备用内胎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自行更换,不会因没有专业维修人员而耽误行程。
此外,将两个自由端103的端面均设置为曲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且在外胎作用下两个自由端103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内胎破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胎主体和气门嘴,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上;所述内胎主体呈条状,且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胎相贴合;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封闭的自由端;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主体在充满气体的状态下,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均为球冠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嘴设置在所述内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嘴为英式气嘴、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自由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粘贴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主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主体在未充有气体的状态下的内胎平叠宽度为32~100mm。
CN201620779849.8U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内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8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849.8U CN205768381U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内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849.8U CN205768381U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内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68381U true CN205768381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0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984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8381U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内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68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37750A1 (zh) 弹性单元积分式智能安全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205311242U (zh) 一种高分子防漏气轮胎
CN206765714U (zh) 一种安全轮胎
CN205768381U (zh) 一种内胎
CN203920271U (zh) 新型轮胎
US20070289685A1 (en) Body Serving as a Support for a Tire in the Event of Deflation and Tire Assembly Equipped with such a Body
CN205905645U (zh) 一种轮毂和轮胎一体式车轮
CN105644270B (zh) 一种免充气母子轮胎
CN208585033U (zh) 轮胎、车轮及车辆
CN202242766U (zh) 一种新型防爆胎式安全轮胎
CN214928747U (zh) 轮胎的胎面结构
CN205523447U (zh) 抗爆轮胎
CN205344392U (zh) 一种防冻防滑轮胎
CN202826962U (zh) 双辐板双胎同毂车轮
CN202345297U (zh) 一种新型轮胎
CN202319748U (zh) 一种减震球免补胎
CN201201488Y (zh) 免充气式高保安轮胎
CN201432554Y (zh) 防爆轮胎
CN206797022U (zh) 车用轮胎及应用其的自行车
CN213199368U (zh) 一种复合层内胎
CN206436744U (zh) 新型高分子材料生产的“三化”轮胎
CN204749751U (zh) 免充气抗震轮胎
CN2384794Y (zh) 分离式免维护车轮
CN205387046U (zh) 一种快装新型内胎
CN2526202Y (zh) 一种具有双内胎的车辆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