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0465U -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0465U
CN205660465U CN201620541234.1U CN201620541234U CN205660465U CN 205660465 U CN205660465 U CN 205660465U CN 201620541234 U CN201620541234 U CN 201620541234U CN 205660465 U CN205660465 U CN 20566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inner race
bearing inner
fee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12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ffi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ffi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ffin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ffi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12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04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储存轴承内圈的储料传送带,所述储料传送带的侧面平行于储料传送带设有上料传送带,所述储料传送带与上料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位于储料传送带上方朝向上料传送带一侧倾斜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延伸至上料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设有承接从上料传送带上掉落的轴承内圈的上料槽。在整个上料过程中,轴承内圈均是并列平放的,轴承内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只有外圆周面互相接触,不会出现叠加现象,这样就可以避免轴承内圈的棱角撞击相邻的轴承内圈,导致轴承内圈发生损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废品率。

Description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轴承套圈需要经过多道车削工序,如车内孔、车外圆、车倒角、车滚道、车防尘槽等,由于各车削工序所使用的刀具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在一台车床上完成轴承套圈的所有车削工序。通常情况下,针对上述轴承套圈的车削工序,会安排多台车床进行加工。而各工序车床之间的物料转运,通常由人工完成。这种加工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加工效率较低,各工序车床之间的同步性较差,经常会出现有些工序的车床工作,而另一些工序的车床休息的情况,使得车床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因此,公布号为CN104096858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加工微型轴承套圈的全自动生产线,在整个自动加工过程中,全程不需要人为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使得各工序车床同步性较好,设备利用率较高。
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圆盘上料机对轴承内圈进行上料,但是采用圆盘上料机上料,位于外框内的轴承内圈是互相堆叠在一起的,在圆盘转动之后,轴承内圈在圆盘内发生相对运动,轴承内圈的棱角容易对周围的轴承内圈造成损伤,降低了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储存轴承内圈的储料传送带,所述储料传送带的侧面平行于储料传送带设有上料传送带,所述储料传送带与上料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位于储料传送带上方朝向上料传送带一侧倾斜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延伸至上料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出料端设有承接从上料传送带上掉落的轴承内圈的上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料时,先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储料传送带上,轴承内圈在储料传送带的输送下,到达挡料板之后,轴承内圈处于一直与挡板接触的状态,此时由于挡料板是倾斜设置的,轴承内圈会顺着挡料板滑动到上料传送带上,轴承内圈运动到上料传送带上之后,在上料传送带的输送下,掉入上料槽内,完成轴承内圈的上料,在整个上料过程中,轴承内圈均是并列平放的,轴承内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只有外圆周面互相接触,不会出现叠加现象,这样就可以避免轴承内圈的棱角撞击相邻的轴承内圈,导致轴承内圈发生损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废品率。
较佳的,所述上料传送带与挡料板之间设有过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板的一端设置在上料传送带的端部,另一端设置在上料槽的顶部,设置过渡板,可以对从上料传送带上输出的轴承内圈起到过渡作用,保证轴承内圈能够稳定的滑动到上料槽内,提高了上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上料槽包括与过渡板相连的固定侧板以及能够朝向固定侧板滑移的活动侧板,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活动侧板的固定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侧板与过渡板相连,这样轴承内圈从过渡板上滑落之后,即可进入上料槽内,设置活动侧板,这样上料槽的宽度即是可调的,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轴承内圈,调整上料槽的宽度,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圈的上料,提高了轴承内圈上料装置的适应性。
较佳的,所述活动侧板的底部垂直于活动侧板设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上垂直于活动侧板设有腰形槽,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穿设与腰形槽内且与机架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腰形槽,当需要调整腰形槽在机架上位置的时候,松开固定螺钉,即可实现活动侧板在机架上滑动,腰形槽可以限制活动侧板的滑动轨迹以及滑动范围,调节完毕之后,旋紧固定螺钉,即可实现延长板的固定,进而可以将活动侧板固定在机架上。
较佳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侧板底部的第一磁铁,所述机架上设有与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时,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力,即可实现活动侧板与机架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较佳的,所述活动侧板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磁铁嵌设在安装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板,可以提高活动侧板与机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提高第一磁体的体积,进而可以提高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力,提高活动侧板与机架之间的固定效果。
较佳的,所述储料传送带的宽度为上料传送带的3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传送带的宽度大于上料传送带,这样可以储存更多的轴承内圈,提高上料效率。
较佳的,所述上料传送带上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导料板和滑移设置在机架上活动导料板,所述机架上设有对活动导料板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料槽在输送时,可以对上料传送带上的轴承内圈进行排序,进而可以实现轴承内圈的有序上料,避免轴承内圈在上料槽内出现堆积现象。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导料板侧面上的导柱,所述导柱与机架滑移连接,所述机架上螺纹连接有能够与导柱的外圆周面抵接的定位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料板的侧面设置导柱,导柱与机架滑移连接,这样即可实现导料板在机架上的滑动,当导料板滑动到需要的位置之后,旋紧定位螺钉,定位螺钉与导柱的外壁抵接,这样即可实现导柱与机架之间的固定,进而可以实现活动导料板与机架的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较佳的,所述上料槽的底面上沿上料槽长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导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轨,这样轴承内圈在进入上料槽内的之后,轴承内圈的外圆周面与导轨的外圆周面是线接触,可以降低轴承内圈与上料槽的底面的接触面积,避免轴承内圈的外壁出现磨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上料时,先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储料传送带上,轴承内圈在储料传送带的输送下,到达挡料板之后,轴承内圈处于一直与挡板接触的状态,此时由于挡料板是倾斜设置的,轴承内圈会顺着挡料板滑动到上料传送带上,轴承内圈运动到上料传送带上之后,在上料传送带的输送下,掉入上料槽内,完成轴承内圈的上料;
2、固定侧板与过渡板相连,这样轴承内圈从过渡板上滑落之后,即可进入上料槽内,设置活动侧板,这样上料槽的宽度即是可调的,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轴承内圈,调整上料槽的宽度,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圈的上料,提高了轴承内圈上料装置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上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上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第二磁铁;2、储料传送带;3、上料传送带;4、挡料板;5、上料槽;51、活动侧板;511、延长板;5111、腰形槽;5112、固定螺钉;52、固定侧板;6、导料槽;61、固定导料板;62、活动导料板;621、导柱;7、定位螺钉;8、导轨;9、过渡板;10、安装板;101、第一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参照图1,包括机架1,机架1上互相平行设有储料传送带2以及送料传送带,送料传送带设置在储料传送带2的侧面,上料传送带3的侧面与储料传送带2的侧面贴合设置,这样轴承内圈不会从上料传送带3与储料传送带2之间的缝隙内掉落,储料传送带2与上料传送的传送距离相反,储料传送带2的 宽度为上料传送带3宽度的3倍,可以在储料传送带2上储存更多的轴承内圈,提高上料效率。
参照图1,在上料时,轴承内圈放置在储料传送带2的上表面,在机架1上位于储料传送带2上方设有挡料板4,挡料板4与储料传送带2之间的间隙小于轴承内圈的厚度,挡料板4延伸至上料传送带3上方,挡料板4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在上料传送带3的出料端设有上料槽5,轴承内圈从上料传送带3上掉落之后,掉落到上料槽5内,在上料槽5与上料传送带3之间设有过渡板9,过渡板9一端与上料传送带3的端部贴合,另一端与上料槽5的固定侧板52连接。
参照图1以及图3,上料槽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侧板52以及活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活动侧板51,活动侧板51可以沿上料槽5的宽度方向滑动,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活动侧板51在机架1上的位置,即可实现上料槽5宽度的调节,进而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轴承内圈的输送,在机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活动侧板51的固定部件,活动侧板51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机架1上。
参照图3,上料槽5的底面上沿上料槽5长度方向设有导轨8,导轨8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了方便轴承内圈在上料槽5内滚动,导轨8靠近过渡板9的一端高,远离过渡板9的一端低,即滑轨倾斜设置在上料槽5内。
参照图3,在活动侧板51的底部垂直于活动侧板51设有延长板511,延长板511设置在活动侧板51的外壁上,在延长板511上贯穿设有腰形槽5111,腰形槽5111垂直于活动侧板51设置,在腰形槽5111内穿设有固定螺钉5112,固定螺钉5112与机架1螺纹连接,使用时,拧紧固定螺钉5112,固定螺钉5112可以将延长板511固定在机架1上,进而可以将活动侧板51固定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中,腰形槽5111以及固定螺钉5112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延长板511的两端。
参照图1以及图2,在上料传送带3上沿上料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设有导料槽6,轴承内圈仅仅只能通过导料槽6从上料传送带3上输出,导料槽6的进料端呈向外张开状设置,这样可以方便上料传送带3上的轴承内圈进入导料槽6内。导料槽6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导料板61,在机架1上滑移设有活动导料板62,活动导料板62沿导料槽6的宽度方向滑动,在活动导料板62的外侧壁上垂直于活动导料板62设有导柱621,在机架1上设有与导柱621配合的滑移孔,导柱621在滑移孔内滑动,导柱621至少为两个,这样可以稳定的实现活动导料板62的滑动,在机架1的外表面设有与滑移孔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定位螺钉7,拧紧定位螺钉7之后,定位螺钉7可以与导柱621的外圆周面抵接。
参照图1-图3,工作过程概述:在上料时,先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储料传送带2上,轴承内圈在储料传送带2的输送下,碰触到挡料板4之后,由于挡料板4的阻挡,轴承内圈停止向前运动,轴承内圈处于一直与挡板接触的状态,由于挡料板4是倾斜设置的,轴承内圈即可顺着挡料板4滑动到上料传送带3上,轴承内圈运动到上料传送带3上之后,在上料传送带3的输送下,掉入上料槽5内,完成轴承内圈的上料。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活动侧板51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板10,固定部件包括嵌设在安装板10内的第一磁铁101以及嵌设在机架1上的第二磁铁11,第一磁铁101与第二磁铁11吸合,实现活动侧板51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活动侧板51的底部阵列设置多个安装板10,安装板10沿活动侧板51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更加均匀的固定安装板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储存轴承内圈的储料传送带(2),所述储料传送带(2)的侧面平行于储料传送带(2)设有上料传送带(3),所述储料传送带(2)与上料传送带(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1)上位于储料传送带(2)上方朝向上料传送带(3)一侧倾斜设有挡料板(4),所述挡料板(4)延伸至上料传送带(3)的上方,所述上料传送带(3)的出料端设有承接从上料传送带(3)上掉落的轴承内圈的上料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带(3)与挡料板(4)之间设有过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5)包括与过渡板(9)相连的固定侧板(52)以及能够朝向固定侧板(52)滑移的活动侧板(5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活动侧板(51)的固定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51)的底部垂直于活动侧板(51)设有延长板(511),所述延长板(511)上垂直于活动侧板(51)设有腰形槽(5111),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穿设与腰形槽(5111)内且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5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侧板(51)底部的第一磁铁(10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第一磁铁(101)配合的第二磁铁(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板(51)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安装板(10),所述第一磁铁(101)嵌设在安装板(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传送带(2)的宽度为上料传送带(3)的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带(3)上设有导料槽(6),所述导料槽(6)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固定导料板(61)和滑移设置在机架(1)上活动导料板(62),所述机架(1)上设有对活动导料板(62)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导料板(62)侧面上的导柱(621),所述导柱(621)与机架(1)滑移连接,所述机架(1)上螺纹连接有能够与导柱(621)的外圆周面抵接的定位螺钉(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5)的底面上沿上料槽(5)长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导轨(8)。
CN201620541234.1U 2016-06-04 2016-06-04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1234.1U CN205660465U (zh) 2016-06-04 2016-06-04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1234.1U CN205660465U (zh) 2016-06-04 2016-06-04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0465U true CN205660465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123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0465U (zh) 2016-06-04 2016-06-04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04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589A (zh) * 2017-10-31 2018-02-23 山西大晋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设备配套使用的喂料装置
CN108436427A (zh) * 2018-06-12 2018-08-24 嘉善金亿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铸件上料组件
CN110091226A (zh) * 2019-04-30 2019-08-06 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CN110723458A (zh) * 2019-11-19 2020-01-24 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轴承套圈与圆环产品的储料、上料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589A (zh) * 2017-10-31 2018-02-23 山西大晋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设备配套使用的喂料装置
CN108436427A (zh) * 2018-06-12 2018-08-24 嘉善金亿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铸件上料组件
CN110091226A (zh) * 2019-04-30 2019-08-06 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CN110091226B (zh) * 2019-04-30 2024-05-10 福建省永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双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生产线
CN110723458A (zh) * 2019-11-19 2020-01-24 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轴承套圈与圆环产品的储料、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0465U (zh) 轴承内圈上料装置
CN204183184U (zh) 机器人卡扣自动装配系统
CN105836440B (zh) 一种供料移载机构
CN107160461A (zh) 一种无菌医用棉签智能自适应传感分离切割整理系统
CN205739359U (zh) 一种木条送料设备
CN107952836A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
CN208880355U (zh) 锉刀双端面磨床送料装置
CN201834514U (zh) 具有送料装置的挤出机
CN204528475U (zh) 自动点砖机
CN106044165A (zh) 一种茶叶输送分流管
CN105091537A (zh) 一种传输式储料仓
CN202924332U (zh) 一种水泥生产中的传送系统
CN209427684U (zh) 一种管材送料机
CN208835922U (zh) 一种伺服马达谐波减速器一体机
CN207746735U (zh) 一种圆管夹具工装
CN103311478B (zh) 一种电池托杯整列装置
CN203359367U (zh) 一种返程带料皮带机
CN215624951U (zh) 一种用于瓜子输送的提升机配合结构
CN205221745U (zh) 一种出渣皮带机
CN206417512U (zh) 一种全自动滚轮打磨机的上料组件
CN104064349B (zh) 用于线圈骨架上料的筛选装置
CN204976269U (zh) 一种卧轴双端面磨床连线机构
CN213816082U (zh) Led用蓝宝石晶片衬底切割装置
CN204957531U (zh) 适配于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工件料仓
CN103979299A (zh) 带式输送机转载间用可调运量分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