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9149U -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9149U
CN205589149U CN201620308054.9U CN201620308054U CN205589149U CN 205589149 U CN205589149 U CN 205589149U CN 201620308054 U CN201620308054 U CN 201620308054U CN 205589149 U CN205589149 U CN 205589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u
rack body
installing
installing hole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80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军
张建国
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080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9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9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9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CU安装支架及汽车,其中,ECU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ECU的第一安装孔组、用于安装第二ECU的第二安装孔组,以及用于安装第三ECU的第三安装孔组;所述第一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一安装孔,且四个第一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二安装孔,且四个第二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三安装孔;且四个第三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CU安装支架及汽车能够满足三种ECU的安装,通用性较好。

Description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又称为车载电脑,ECU的功能是根据其内存的程序与数据对各种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向所控制零件输出指令,达到电脑控制的作用。通常ECU需要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到车身上。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ECU支架只能安装一种结构类型的ECU,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ECU的结构和形状会有较多不同形式,由此,现有技术中单一的ECU支架不能满足多种类型的汽车ECU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CU安装支架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一个ECU安装支架能够满足三种ECU的安装,通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ECU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ECU的第一安装孔组、用于安装第二ECU的第二安装孔组,以及用于安装第三ECU的第三安装孔组;
所述第一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一安装孔,且四个第一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二安装孔,且四个第二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三安装孔;且四个第三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为钣金件,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均为开设于支架本体上的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各所述减重孔的形状均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一中间减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处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的所述中间减重孔的边缘形成有第二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有支架固定臂,所述支架固定臂用于与车身相连接,以使所述支架本体安装到车身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呈矩形,所述支架固定臂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支架固定臂分别位于支架本体的对角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固定臂上沿所述支架固定臂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固定臂上开设有支架固定孔,所述支架固定孔用于供螺栓穿过,以使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到车身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供线束卡子穿过的线束卡子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ECU,所述ECU和所述车身之间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ECU安装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ECU安装支架及汽车,包括:支架本体,在支架本体上开设有三组分别用于安装不同类型的ECU的安装孔组,能够满足三种不同类型的ECU的安装,且每个安装孔组均包括四个安装孔,并且四个安装孔依次连接能够围成矩形,结构稳定,保证ECU安装后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CU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架本体; 11-第一安装孔; 12-第二安装孔;
13-第三安装孔; 20-减重孔; 30-第一翻边;
40-第二翻边; 50-支架固定臂; 51-支架固定孔;
52-加强筋; 60-线束卡子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CU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ECU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在支架本体1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ECU的第一安装孔组、用于安装第二ECU的第二安装孔组,以及用于安装第三ECU的第三安装孔组。
第一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一安装孔11,且四个第一安装孔11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第二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二安装孔12,且四个第二安装孔12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第三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三安装孔13;且四个第三安装孔13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本体10可以为钣金件,整个支架本体10呈板状,质量较轻,强度较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的形状和用于安装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的位置各不相同,由此,支架本体10上的第一安装孔组、第二安装孔组和第三安装孔组可以对应安装该三种不同类型的ECU,例如,在需要将第一ECU安装到支架本体10上时,可以将第一ECU上的各安装孔与支架本体10上的第一安装孔组上的各第一安装孔11对应,并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结构进行紧固;或者,在需要将第二ECU安装到支架本体10上时,可以将第二ECU上的各安装孔与支架本体10上的第二安装孔组上的各第二安装孔12对应,并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结构进行紧固;又或者,在需要将第三ECU安装到支架本体10上时,可以将第三ECU上的各安装孔与支架本体10上的第二安装孔组上的各第三安装孔13对应,并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结构进行紧固。上述的三种ECU均可以通过一种支架本体10安装,通用性较好,能够大大减少ECU安装支架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一个支架本体10上仅可以安装一个ECU,而不是三个ECU均安装至一个支架本体1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ECU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支架本体上开设有三组分别用于安装不同类型的ECU的安装孔组,能够满足三种不同类型的ECU的安装,提高了ECU安装支架的通用性,降低了ECU安装支架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成本,且每个安装孔组均包括四个安装孔,并且四个安装孔依次连接能够围成矩形,矩形结构稳定,保证ECU安装后的稳固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可以均为开设于支架本体10上的圆形通孔。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可以均为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螺栓安装后不易产生晃动,ECU安装后的定位效果较好。并且,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与安装本体10的表面齐平,从而使得当安装不同形状或者结构的ECU时,用于安装其他ECU的安装孔不会干涉到当前安装的ECU。
进一步的,支架本体10上可以开设有多个减重孔20,各减重孔20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减重孔20可以是在支架本体10上冲压形成的通孔,在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整个支架本体10的结构以及所需要承受的ECU的重量的要求,设计减重孔20的尺寸大小以及开设位置,以保证支架本体10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支架本体10的重量,以满足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在支架本体10的中部可以开设有一中间减重孔,支架本体10的至少一处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一翻边30,支架本体10的中部的中间减重孔的边缘形成有第二翻边40。中间减重孔相较于支架本体10上的其他通孔的尺寸较大,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可以设置在中间减重孔的周围,在支架本体10的至少一处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一翻边30,在中间减重孔的边缘设置第二翻边40,翻边可以进一步加强整个支架本体10的强度。
支架本体10的侧边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有支架固定臂50,支架固定臂50用于与车身相连接,以使支架本体1安装到车身上。支架固定臂50为弯折形成于支架本体10上的钣金件,支架固定臂50的弯折程度与弯折形状与支架本体10的设置位置以及车身的结构形状有关,在此,本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定。
支架固定臂50上开设有支架固定孔51,支架固定孔51用于供螺栓穿过,以使支架本体10可拆卸地安装到车身上。该种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支架本体10稳固安装到车身上,并且能够方便地更换和维修支架本体10。
由于支架固定臂50是从支架本体10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臂体结构,其长度相较于支架本体10较长,因此,较易产生变形,因此,在支架固定臂50上沿支架固定臂50的延伸方向设置凸起的加强筋52,从而通过加强筋来52来加强较易变形、且受力较为集中的支架固定臂50,提高整个支架本体10的强度。
具体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支架本体10呈矩形,支架固定臂5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中两个支架固定臂50分别位于支架本体10的对角线上。支架固定臂50设置在支架本体10的对角线上能够尽可能保证支架本体10的受力平衡,从而使得支架本体10安装后能够较为平稳地固定到车身上。
另外,在支架本体10上还可以开设有用于供线束卡子穿过的线束卡子安装孔60。通过线束卡子安装孔60可以对ECU的线束进行有序整理,并能够防止线束的晃动,有利于保证线束的电连接性能,保证与ECU或其他元器件的良好电接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ECU,ECU和车身之间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ECU安装支架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ECU的第一安装孔组、用于安装第二ECU的第二安装孔组,以及用于安装第三ECU的第三安装孔组;
所述第一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一安装孔,且四个第一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二安装孔,且四个第二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分散布置的第三安装孔;且四个第三安装孔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钣金件,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均为开设于支架本体上的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各所述减重孔的形状均为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一中间减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至少一处侧边缘上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的所述中间减重孔的边缘形成有第二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有支架固定臂,所述支架固定臂用于与车身相连接,以使所述支架本体安装到车身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呈矩形,所述支架固定臂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支架固定臂分别位于支架本体的对角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臂上沿所述支架固定臂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臂上开设有支架固定孔,所述支架固定孔用于供螺栓穿过,以使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到车身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供线束卡子穿过的线束卡子安装孔。
10.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ECU,其特征在于,所述ECU和所述车身之间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ECU安装支架连接。
CN201620308054.9U 2016-04-13 2016-04-13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05589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8054.9U CN205589149U (zh) 2016-04-13 2016-04-13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8054.9U CN205589149U (zh) 2016-04-13 2016-04-13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9149U true CN205589149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8054.9U Active CN205589149U (zh) 2016-04-13 2016-04-13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9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9149U (zh)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7316238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支架
CN205737329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04230805U (zh) 一种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
CN204567495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4383447U (zh) 一种汽车及其abs控制单元安装支架
CN207967821U (zh) 一种管路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06446550U (zh) 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08530549U (zh) 安装支架
CN205051262U (zh) 汽车用线束卡子支架
CN203402125U (zh) 驾驶员气囊与方向盘组件及汽车
CN203180442U (zh) 一种多卡位车身线束支架
CN205769039U (zh) 车辆电子稳定控制模块的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06297503U (zh) 接插件固定支架
CN207416751U (zh) 一种tcu的新型支架
CN209208853U (zh) 一种动转油壶支架总成
CN205994917U (zh) 车用灭火器安装总成
CN215474609U (zh) 一种汽车座椅中部安装支架
CN204127489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固定支架
CN205589150U (zh) 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汽车
CN212667272U (zh) 一种变速器控制模块支架及汽车
CN205498635U (zh) 车辆踏板的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47756U (zh) 一种装配式保险杠灯板结构
CN209492390U (zh) 选换挡安装支架
CN206914258U (zh) 门饰板金属卡子组件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