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956U - 便携式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956U
CN205524956U CN201620194128.0U CN201620194128U CN205524956U CN 205524956 U CN205524956 U CN 205524956U CN 201620194128 U CN201620194128 U CN 201620194128U CN 205524956 U CN205524956 U CN 205524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nit
portable aircraft
support
chute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41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41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9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飞行器,其包括支架、动力单元、连接机构,动力单元至少有两个;连接机构对应于动力单元设置,且与动力单元数目一致;动力单元通过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支架连接;便携式飞行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动力单元同步开合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置于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飞行器本实用新型飞行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起降受地形影响小,对场地要求低,易于投放使用;飞行四周安装摄像头,实现360度无死角航拍;设有条状LED灯,便于实现夜间定位。

Description

便携式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有能够适应复杂恶劣环境、不需要人员驾驶、不会造成人员损失的巨大优点,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遥感测控、航拍测绘、环境侦察等领域都使用了无人机技术。随着应用的增多,无人机技术越来越热,无人的机种类趋于多样化。目前国际上几款主流的无人机体积相对较大,都不适合单人携带;而且普遍采用滑跑起飞方式,受限于地形。对于普通的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通常至少需要20~30米的距离。如果起飞地点为山地或者丘陵,便无法正常起飞。
中国专利申请201510364533.2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携带方便、适合小区间飞行的便携式可折叠双旋翼飞行器,包括机体、两个螺旋桨、两个舵面、以及对称设置于机体下方的两个脚架,两个螺旋桨分别经由支撑臂呈“一”字形对称设置于机体的两侧,且两个舵面分别经由支撑杆亦呈“一”字形对称设置于机体的两侧,且两个螺旋桨的旋转面的中心和两个舵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支撑臂经由第一折叠底座可向机体方向折叠,在机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在支撑臂折叠后卡合支撑臂的机臂卡合机构;支撑杆经由第二折叠底座亦可向机体方向折叠;在第二折叠底座上还设置有两个在支撑杆折叠后卡合支撑杆的支撑杆固定座。
中国专利申请201510194614.2公开了一种旋翼臂可替换型便携式四旋翼飞行器,包括有机身、四个旋翼臂和四个旋翼,四个旋翼臂对称设在机身的四角处,四个旋翼臂与机身组合成“十”字形结构,四个旋翼分别设在四个旋翼臂上,四个旋翼臂与机身之间采用可拆连接。
中国专利201420687140.6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型单兵作战飞行器,包括机身、主翼、翼尖、螺旋桨以及电机,该机身横向两侧均对称安装有一机翼,机翼外侧分别安装有一翼尖,飞行器两侧的主翼中部前端分别安装有一由电机单独驱动控制的螺旋桨,该两侧的电机均为独立运行;飞行器下端安装机载任务设备。
中国专利201520210291.7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四轴飞行器,其包括机身,四个螺旋桨,以及四根设置于机身上分别连接螺旋桨的连接管;位于机身前部的两根连接管称为前部连接管,位于机身后部的两根连接管称为后部连接管;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前部连接管及后部连接管的连接架;前部连接管接近其端部的杆部与连接架铰接,连接架上设置有卡住前部连接管端部的第一固定卡;后部连接管的端部与连接架铰接,连接架上设置有卡住后部连接管接杆部的第二固定卡;当前部连接管及后部连接管分别从第一固定卡及第二固定卡中脱出后,前部连接管及后部连接管可向机身后方折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飞行器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飞行器,其体积小便于携带,环境适应性强,姿态切换可靠性高,航拍360度无死角、易于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飞行器,其包括支架、动力单元、连接机构,动力单元至少有两个;连接机构对应于动力单元设置,且与动力单元数目一致;动力单元通过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支架连接;便携式飞行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动力单元同步开合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置于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单元优选为旋翼,其数目优选为2-6个,环绕支架均布。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单元可开合地与支架连接;不需飞行时,其动力单元闭合(折叠),从而减小体积,便于携带;需要飞行时,其动力单元张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机构包括滑槽、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和滑槽均与动力单元数目一致且对应;连接机构与滑块连接。具体而言,滑槽在转盘上均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杆、销杆;连接块一端(例如上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例如下端)与销杆的末端铰接;连杆的首端与滑块连接;销杆的首端与连杆的末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杆、销杆;连接块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与销杆的末端铰接;连杆的首端与滑块连接;销杆的首端与连杆的末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机构为自动控制机构,自动控制机构进一步包括控制电机、由控制电机驱动旋转的转盘,滑槽为圆弧状,滑槽设置于转盘上。控制电机旋转时,滑块在相应的滑槽内滑动,从而将连接机构向内拉或者向外推,进而实现动力单元的闭合与张开。例如,控制电机正向旋转时,滑块在滑槽内向着转盘的中心移动,与滑块连接的连接机构向内拉,进而实现动力单元的闭合;控制电机反向旋转时,滑块在滑槽内向着转盘的边缘移动,与滑块连接的连接机构向外推,进而实现动力单元的张开。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不仅可实现动力单元的张开与闭合,还可以实现动力单元的张开角度可调。具体而言,当滑块位于滑槽的内端,动力单元完全闭合;当滑块位于滑槽的外端,动力单元完全张开;当滑块位于滑槽的内端和外端之间的某个位置,动力单元处于完全闭合和完全张开之间的一个状态。当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动力单元的状态动态调节,即调节动力单元的张开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机构为手动控制机构,滑槽为直槽,手动控制机构进一步包括前限位机构和后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位于滑槽的首端,前限位机构位于滑槽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前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块和前复位弹簧,前限位块位于前复位弹簧的上方、且二者接触;后限位机构包括后限位块和后复位弹簧,后限位块位于后复位弹簧的上方、且二者接触;滑块的底端对应设有限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架的侧壁设有至少3个摄像头,该摄像头优选为外凸的鱼眼摄像头,3个鱼眼摄像头能够对飞行器周围360°全角度监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块与动力单元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块与动力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为,例如,通过螺钉螺母连接,通过卡扣连接等。由于动力单元比较容易损坏,把动力单元设计成可拆卸式连接,有利于快速、便捷的更换配件,不用进行整体性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架为空心柱形,底部开口,支架的侧壁设有当动力单元闭合时用于容纳动力单元的容置口。由于支架为空心柱形,底部开口,其重量大大降低,便于飞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动力单元的数目为2-6个,且环绕支架均布;动力单元的边缘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与连接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架底部设有至少3根条状LED灯;支架底部安装有至少3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飞行器本实用新型飞行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起降受地形影响小,对场地要求低,易于投放使用;飞行四周安装摄像头,实现360度无死角航拍;设有条状LED灯,便于实现夜间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便携式飞行器闭合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便携式飞行器闭合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滑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前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滑块、前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飞行器包括:支架1、三个动力单元(例如旋翼2)、自动控制机构3、三个连接机构4。
支架1为空心柱形,底部开口,在侧壁设有当旋翼2闭合时用于容纳旋翼2的容置口101。支架1的侧壁设有3个外凸的鱼眼摄像头102。支架底部安装有6个万向轮103。支架底部设有3根条状LED灯。
三个旋翼2环绕支架均布。
自动控制机构3设置于支架上,用于控制三个旋翼2同步开合。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电机(图中未示)、由控制电机驱动旋转的转盘301、三个滑块302,转盘上设有三个圆弧状滑槽303,三个滑槽303在转盘301上均布;三个滑块302分别位于三个滑槽303内。
连接机构4对应于旋翼2设置;旋翼2通过连接机构4可开合地与支架1连接。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块401、连杆402、销杆403;连接块401的上端与支架1铰接,连接块401的下端与销杆403的末端铰接;连杆402的首端与滑块302连接;销杆403的首端与连杆402的末端铰接。
连接块401与旋翼2可拆卸地连接。旋翼2的边缘上设有安装部201,安装部201与连接块401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通过螺钉螺母连接。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飞行器张开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闭合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旋翼的安装部与连接机构的连接块通过卡扣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图10所示,控制机构为手动控制机构,滑槽601为直槽,手动控制机构进一步包括前限位机构和后限位机构;后限位机构位于滑槽601的首端,前限位机构位于滑槽601的末端。前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块602和前复位弹簧603,前限位块602位于前复位弹簧603的上方、且二者接触;后限位机构包括后限位块604和后复位弹簧605,后限位块604位于后复位弹簧605的上方、且二者接触;滑块606的底端对应设有限位孔607。
当本实施例便携式飞行器的动力单元处于闭合状态时,后限位块604位于限位孔607之内;此时用手向上抬动力单元,即可拉动滑块沿着滑槽向外运动,从而实现动力单元的张开。动力单元完全张开后,前限位块602位于限位孔607之内,这样可实现动力单元从闭合状态到张开状态的转化。
当本实施例便携式飞行器的动力单元处于张开状态时,前限位块602位于限位孔607之内;此时用手握住动力单元,先向外拉,再往里推,即可拉动滑块沿着滑槽向内运动,从而实现动力单元的闭合。动力单元完全闭合后,后限位块604位于限位孔607之内,这样可实现动力单元从张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转化。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做的示例性描述,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核心的情况下做出的简单变形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飞行器,其包括支架、动力单元、连接机构,所述动力单元至少有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对应于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且与所述动力单元数目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便携式飞行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动力单元同步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滑槽、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均与所述动力单元数目一致且对应;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杆、销杆;所述连接块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销杆的末端铰接;所述连杆的首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销杆的首端与所述连杆的末端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为自动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进一步包括控制电机、由所述控制电机驱动旋转的转盘,所述滑槽为圆弧状,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转盘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为手动控制机构,所述滑槽为直槽,所述手动控制机构进一步包括前限位机构和后限位机构;所述后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滑槽的首端,所述前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滑槽的末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块和前复位弹簧,所述前限位块位于所述前复位弹簧的上方、且二者接触;所述后限位机构包括后限位块和后复位弹簧,所述后限位块位于所述后复位弹簧的上方、且二者接触;所述滑块的底端对应设有限位孔。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侧壁设有至少3个摄像头。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空心柱形,底部开口,所述支架的侧壁设有当所述动力单元闭合时用于容纳所述动力单元的容置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的数目为2-6个,且环绕所述支架均布;所述动力单元的边缘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至少3根条状LED灯;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至少3个万向轮。
CN201620194128.0U 2016-03-14 2016-03-14 便携式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128.0U CN205524956U (zh) 2016-03-14 2016-03-14 便携式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128.0U CN205524956U (zh) 2016-03-14 2016-03-14 便携式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956U true CN205524956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412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956U (zh) 2016-03-14 2016-03-14 便携式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804A (zh) * 2017-08-31 2018-03-02 周鹏跃 飞行器及巡航平飞方法
CN110871890A (zh) * 2020-01-20 2020-03-10 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四旋翼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804A (zh) * 2017-08-31 2018-03-02 周鹏跃 飞行器及巡航平飞方法
CN107745804B (zh) * 2017-08-31 2024-04-16 周鹏跃 飞行器及巡航平飞方法
CN110871890A (zh) * 2020-01-20 2020-03-10 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四旋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6336A (zh) 一种折叠翼无人机机翼快速展开装置
CN104743110B (zh) 一种折叠式空投无人机
CN204871591U (zh) 一种飞行器可收放起落架及飞行器
CN205524956U (zh) 便携式飞行器
CN207997972U (zh)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
CN103963965B (zh) 电动收放起落架及其操纵方法
CN106218911A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收容箱
WO2019041126A1 (zh) 机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CN206243449U (zh) 无人机的可折叠机翼结构
CN103950539A (zh) 多功能无人机
CN112874759A (zh) 便携式电网巡检用无人机
CN108202568A (zh) 飞行汽车
CN205524954U (zh)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
WO2020122433A1 (ko) 회전형 접이식 날개가 구비된 드론
CN207225637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机臂遥控收放装置
TWM524313U (zh) 無人飛行裝置
CN206218218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垂直升降无人机
CN210191813U (zh) 一种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
KR101495863B1 (ko) 단일 액츄에이터를 이용한 발사형 초경량 활공 로봇 시스템
CN209396040U (zh) 一种用于可折叠扑翼微飞行器的折扇式折叠翼机构
CN205453604U (zh) 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的可折叠太阳能板支架
CN206664930U (zh) 折叠式无人机
CN205076033U (zh) 一种电动脚架折叠装置
CN208393622U (zh) 一种可折叠多旋翼无人机
CN108438235B (zh) 多翼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