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9132U -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9132U
CN205509132U CN201620207574.0U CN201620207574U CN205509132U CN 205509132 U CN205509132 U CN 205509132U CN 201620207574 U CN201620207574 U CN 201620207574U CN 205509132 U CN205509132 U CN 205509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ell
housing parts
hooking sheet
adapt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75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亩秀树
石神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9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91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1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crew or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能够将连接器壳体顺利地从盒体拔出。通过与盒体(9)的嵌合并由设置于盒体的卡止片(91、92)进行防脱的连接器(70)具备形成有供卡止片卡合的凹部(30)的连接器壳体(3)、以及解除卡止片与凹部的卡合的滑动部件(5),连接器壳体将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结合而成,卡止片的前端部(910)在从盒体脱离时与形成有凹部的第二侧面(3b)滑动接触,该第二侧面的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3d)中,至少在连接器壳体从盒体脱离时与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3e)相对于与盒体的装卸方向倾斜。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设置于嵌合对象部件的卡止片进行防脱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电缆。
背景技术
以往,在嵌合于例如具备屏蔽功能的盒体的连接器中,往往通过设置于该盒体的卡止片进行防脱。在上述的连接器设置有用于解除卡止片实现的防脱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在长方体状的连接器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卡合有卡止片。另外,该连接器构成为具备能够沿着连接器壳体的长边方向滑动的滑动部件,通过滑动部件的滑动使卡止片从凹部脱落。从凹部脱落的卡止片伴随着连接器向从盒体脱离的方向的移动,而在连接器壳体的侧面滑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报第8388366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存在将一对部件组合而构成的情况。而且,在卡止片在这些一对部件的接缝滑动时,若卡止片的前端部钩住该接缝,则存在无法从盒体拔出连接器壳体的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连接器壳体顺利地从盒体拔出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与对象部件的嵌合并通过设置于上述对象部件的卡止片进行防脱,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供上述卡止片卡合的凹部;以及滑动部件,其通过相对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滑动,解除上述卡止片与上述凹部的卡合,上述连接器壳体将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结合而成,在从上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上述卡止片的前端部与形成有上述凹部的侧面滑动接触,上述侧面的上述第一壳体部件与上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中,至少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从上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上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与上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倾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接缝中的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所述装卸方向的倾斜角为30°以上60°以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卡合,并且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端部被螺栓紧固,从而被结合,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切口的接缝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所述滑动部件一体地具有被所述连接器壳体引导的一对臂部、连结所述一对臂部的连结部、以及切开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对突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在所述臂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一舌片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二舌片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一对突片插通于在所述拉片形成的贯通孔。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在所述拉片形成有沿相对于所述拉片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突起部,所述拉片的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连结部抵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与对象部件的嵌合并由设置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卡止片进行防脱的连接器、以及端部收容于所述连接器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电缆部,所述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供所述卡止片卡合的凹部;以及滑动部件,其通过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滑动,解除所述卡止片与所述凹部的卡合,所述连接器壳体将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结合而成,在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与形成有所述凹部的侧面滑动接触,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中,至少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能够将连接器壳体顺利地从盒体拔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电缆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带连接器的电缆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以放大的方式表示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的周边部的立体图,图3(b)是以放大的方式表示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供连接器嵌合的盒体的主视图,图4(b)是从倾斜方向表示图4(a)的A-A线剖面的盒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连接器壳体的凹部的滑动部件的解除部的立体图,图5(a)表示滑动部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位于最靠前端侧的状态,图5(b)表示滑动部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位于最靠后端侧的状态。
图6(a)是表示连接器壳体的一个侧面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另一个侧面的侧视图。
图7(a)是表示下侧卡止片的前端部与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交叉的状态的状态图,图7(b)是图7(a)的B-B线剖视图。
图8(a)是表示与下侧卡止片的前端部交叉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沿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从盒体的脱离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的比较例的侧视图。图8(b)是图8(a)的C-C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第一壳体部件,2—第二壳体部件,3—连接器壳体,30—凹部,3a—第一侧面,3b—第二侧面,3d—接缝,3e—第一交叉部(最初交叉的部分),7—带连接器的电缆,70—连接器,80—电缆部,81—电线(信号传送介质),9—盒体(对象部件),91—下侧卡止片(卡止片),910—前端部,92—上侧卡止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电缆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该带连接器的电缆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为了便于说明,存在将图1的上侧称为“上”,将图1的下侧称为“下”进行说明的情况,但该“上”以及“下”不限定带连接器的电缆的使用状态下的铅垂方向的上下。
带连接器的电缆7具有连接器70与一个端部收容于连接器70的电缆部80。该连接器70是被规格化的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插头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连接器的电缆7是通过电缆部80传送电信号的带电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器70是具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电连接器。
电缆部80具有:线状的作为信号传送介质的八条电线81、一并覆盖这些八条电线81的护套82、配置于护套82的端部的铜环83以及外嵌于护套82的筒状的由橡胶构成的护罩84。各个电线81是在由树脂构成的绝缘体810覆盖一对信号线811、812,并通过一对信号线811、812传送差动信号的差动信号线。
连接器70能够相对于作为后述的对象部件的盒体9(参照图4)进行装卸,通过与该盒体9的嵌合并通过设置于盒体9的卡止片91、92进行防脱。
另外,连接器70具备:将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结合而成的连接器壳体3、保持于连接器壳体3的连接部件4、以能够沿着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连接器壳体3的滑动部件5以及连结于滑动部件5的拉片6。
连接器壳体3呈形成为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成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状,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在与该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被组合。第一壳体部件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对锌合金进行铸造而形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以及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组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将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设为第一侧面3a以及第二侧面3b。在图1中,图示了从第一侧面3a侧观察连接器壳体3的状态。
连接部件4的一部分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露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连接部件4露出的一侧称为前端侧,将其相反的一侧(拉片6侧)称为后端侧。
在连接器壳体3形成有供盒体9的卡止片91、92卡合的凹部30以及将滑动部件5向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引导的引导槽31。凹部30以及引导槽31分别形成于连接器壳体3的第一侧面3a以及第二侧面3b。凹部30由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凹部10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凹部20形成。另外,引导槽31由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引导槽1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引导槽21形成。
连接部件4在由玻璃环氧树脂等绝缘体构成的基板40设置多个连接端子41以及多个电极42而成,该基板40被保持于连接器壳体3。多个连接端子41呈列状设置于从连接器壳体3露出的基板40的一个端部。多个电极42设置于与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基板40的端部,并供各电线81的一对信号线811、812连接。多个连接端子41以及多个电极42设置于基板40的两面。多个连接端子41的每一个由形成于基板40的表面的金属箔构成,通过省略图示的布线图案与电极42连接。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基板40的端部构成边卡连接器。
滑动部件5一体地具有被连接器壳体3引导的一对臂部51、连结一对臂部51的连结部52以及切开连结部5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对突片53。该滑动部件5通过冲压冲切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板状的材料,并且屈曲而形成。一对臂部51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被连接器壳体3的引导槽31边支承边引导。连结部52连结一对臂部51的一方的端部彼此。
各个臂部51具有收容于连接器壳体3的引导槽31并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延伸部510,在与连结部5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延伸部510连续地设置,并用于解除卡止片91、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的解除部51a。
解除部51a由相对于延伸部510倾斜的倾斜部511、与延伸部510平行的平板状的平板部512以及呈半圆状弯曲的弯曲部513构成。平板部512夹持于倾斜部511与弯曲部513之间,一对臂部51的平板部512彼此的间隔比延伸部510彼此的间隔窄。
在臂部51还形成有与第一壳体部件1卡合的第一舌片部514以及与第二壳体部件2卡合的第二舌片部515。即,滑动部件5的延伸部510收容于引导槽31,并且第一舌片部514与第一壳体部件1卡合,且第二舌片部515与第二壳体部件2卡合,向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滑动。而且,滑动部件5向连接器壳体3的后端侧滑动,从而解除卡止片91、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对该动作的详细后述。
拉片6是例如由尼龙系的树脂构成的长板状的部件,具有挠性。另外,拉片6的长边方向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平行,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在使滑动部件5向连接器壳体3的后端侧滑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61。在操作部61的拉片6的背面(与电缆部80对置的面)设置有用于使进行使连接器70从盒体9脱离的作业的工作人员可靠地把持操作部61的多个肋部611。工作人员向使拉片6沿着其长边方向从连接器壳体3分离的方向拉引操作操作部61,从而能够使滑动部件5向连接器壳体3的后端侧滑动。
在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与操作部6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拉片6的厚度方向突出,并向相对于拉片6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突起部62。在操作部61与突起部62之间设置有具有与操作部61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延伸部60。
在延伸部60的突起部62侧的端部形成有两个贯通孔600。在各个贯通孔600插通有滑动部件5的突片53。突片53在从长边方向观察拉片6的情况下,以呈U字状的方式向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折返。拉片6通过突起部62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抵接,限制拉引操作操作部61时的与滑动部件5的长边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在贯通孔600插通有突片53,从而支承于滑动部件5。
电缆部80夹持于第一壳体部件1的电缆保持部13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电缆保持部23之间,从连接器壳体3的后端侧的端部沿着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被导出。
在第一壳体部件1形成有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倾斜的一对切口12,在第二壳体部件2形成有与该一对切口12分别卡合的一对卡合突起22。这些切口12以及卡合突起22形成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前端侧的端部。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形成有供两根螺栓71插通的两个螺栓插通孔13,在第二壳体部件2形成有供两个螺栓分别螺合的两个螺纹孔23。这些螺栓插通孔13以及螺纹孔23形成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后端侧的端部。
即,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通过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在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的连接器壳体3的一端部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1的切口12卡合,并且在该装卸方向的连接器壳体3的另一端部被一对螺栓71紧固,而被结合。
图3(a)是以放大的方式表示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的周边部的立体图,图3(b)是以放大的方式表示第一壳体部件1的切口12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如图3(a)所示,第二壳体部件2具有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组合方向正交的板状的上壁部200以及从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的上壁部200的两端部朝向第一壳体部件1侧立起的一对侧壁部201。此外,在图3(a)中,图示了一对侧壁部201中的构成连接器壳体3的第一侧面3a的一部分的一方的侧壁部201。一对卡合突起22分别形成为连接器壳体3的前端侧的侧壁部201的一部分。
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卡合突起22的后端侧的端面由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组合方向倾斜的倾斜面22a以及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组合方向平行的平行面22b构成。倾斜面22a以位于比平行面22b更靠上壁部200侧,并越接近平行面22b侧越朝向连接器壳体3的后端侧的方式倾斜。由此,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卡合突起22的宽度在形成有倾斜面22a的范围内,越远离上壁部200越成为宽幅。另外,第二壳体部件2的侧壁部201的下端面201a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平行,该下端面20la与倾斜面22a所成的角为锐角。
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第一壳体部件1具有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组合方向正交的板状的下壁部100以及从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的下壁部100的两端部朝向第二壳体部件2侧立起的一对侧壁部101。一对切口12分别形成于连接器壳体3的前端侧的侧壁部101。
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的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的前端侧的端面形成为与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平行的倾斜面12a。该倾斜面12a为切口12的切口面,越远离下壁部100越以朝向连接器壳体3的前端侧的方式倾斜。另外,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的上端面101a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平行,该上端面101a与切口12的倾斜面12a所成的角为锐角。
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通过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切口12卡合,而限制上壁部200与下壁部100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另外,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的上端面101a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侧壁部201的下端面201a之间以及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与切口12的倾斜面12a之间成为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
图4(a)是表示供连接器70嵌合的盒体9的主视图,图4(b)是从倾斜方向表示图4(a)的A-A线剖面的盒体9的立体剖视图。盒体9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具有遮挡电磁波的屏蔽功能。
该盒体9是能够供三个连接器70嵌合的三列盒体,具有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在盒体9设置有与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的每一个对应的卡止片91、92。另外,盒体9搭载于省略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具有用于与形成于该印刷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的电连接以及固定的多个端子93。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卡止片91、92中的印刷电路基板侧的卡止片91设为“下侧卡止片91”,将远离印刷电路基板的一侧的卡止片92设为“上侧卡止片92”。即,在盒体9设置有三个下侧卡止片91与三个上侧卡止片92。
盒体9具有沿着连接器70的装卸方向延伸的第一至第四壁部901~904,在第一壁部901切开形成有一个下侧卡止片91。另外,在第二壁部902以及第三壁部903分别切开形成有一个下侧卡止片91以及一个上侧卡止片92。再者,在第四壁部904形成有一个上侧卡止片92。第二壁部902对第一嵌合部9a与第二嵌合部9b进行划分,第三壁部903对第二嵌合部9b与第三嵌合部9c进行划分。
在盒体9的正面设置有长方形的框体90,连接器70从该框体90侧插入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在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的每一个的内侧(与框体90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搭载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省略图示的对象侧连接器导入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内的开口900。连接器70的连接部件4与该对象侧连接器嵌合。
接下来,参照图5对解除下侧卡止片91以及上侧卡止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滑动部件5的解除部51a的立体图,图5(a)表示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位于最靠前端侧的状态,图5(b)表示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位于最靠后端侧的状态。此外,在图5(a)以及图5(b)中,图示了连接器壳体3的第一侧面3a侧的凹部30,但第二侧面3b侧的凹部30也相同地构成。
若连接器70嵌合于盒体9的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中的任一个,则下侧卡止片91以及上侧卡止片92分别与连接器壳体3的一对凹部30卡合。在该状态下,若对连接器壳体3施加从盒体9脱离的脱离方向的力,则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凹部10的抵接面10a抵接,上侧卡止片92的前端部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凹部20的抵接面20a抵接。由此,进行连接器壳体3的防脱。
另一方面,在进行使连接器70从盒体9脱离的作业时,该工作人员把持拉片6的操作部61,拉引操作拉片6。由此,连结于拉片6的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向后端侧滑动。通过该滑动,下侧卡止片91以及上侧卡止片92与解除部51a的弯曲部513的外表面513a抵接并接受从凹部30脱落的方向的力,从而解除下侧卡止片91以及上侧卡止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状态。由此,能够使连接器70从盒体9脱离。
图6(a)是表示连接器壳体3的第一侧面3a侧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连接器壳体3的第二侧面3b侧的侧视图。
被解除与第一侧面3a侧的凹部30的卡合的上侧卡止片92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在第二壳体部件2的侧壁部201滑动。在图6(a)中,打阴影线表示上侧卡止片92的前端部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侧壁部201滑动接触的范围A1
另外,被解除与第二侧面3b侧的凹部30的卡合的下侧卡止片91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在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滑动。在图6(b)中,打阴影线表示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滑动接触的范围A2
如图6(a)所示,在上侧卡止片92滑动接触的范围A1不包括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因此,上侧卡止片92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不与第一侧面3a侧的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与切口12的倾斜面12a之间的接缝3c交叉。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下侧卡止片91滑动接触的范围A2包括第二侧面3b侧的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与切口12的倾斜面12a之间的接缝3d。该接缝3d的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的倾斜角θ为30°以上60°以下。该角度范围考虑为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可靠地越过接缝3d并且不损坏第一壳体部件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制造时的加工性。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该倾斜角θ为45°。
此外,在连接器壳体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第一侧面3a以及第二侧面3b),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的上端面101a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侧壁部201的下端面201a之间的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不包括于上侧卡止片92滑动接触的范围A1以及下侧卡止片91滑动接触的范围A2
图7(a)是表示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解除与凹部30的卡合的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与卡合突起22和切口12的接缝3d交叉的状态的状态图,图7(b)是接缝3d中的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的图7(a)的B-B线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交叉部3e的接缝3d的整体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以恒定的角度倾斜。即,第二侧面3b的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中的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以下,将该部分称为“第一交叉部3e”)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倾斜。另外,第一交叉部3e的接缝3d的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的倾斜角(倾斜角θ)如上所述为30°以上60°以下。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与接缝3d的第一交叉部3e交叉时,除了下侧卡止片91的宽度方向(图7(a)的上下方向)的下端部之外的前端部910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接触,因此即使在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与切口12的倾斜面12a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抑制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进入该间隙(参照图7(b))。
上述的间隙例如当在第一壳体部件1或者第二壳体部件2的一方或者两方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产生。另外,如图7(b)所示,在切口12的倾斜面12a的第二侧面3b侧的角部带圆弧的情况下,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容易进入接缝3d,但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便在形成有上述的圆角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进入接缝3d。因此,在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下侧卡止片91不会钩住接缝3d,从而能够将连接器壳体3顺利地从盒体9拔出。
(比较例)
图8(a)是示出了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交叉的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3f向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的脱离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的比较例。图8(b)是图8(a)的C-C线剖视图。
在该比较例中,第一壳体部件1的侧壁部101的后端侧的端面101b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的脱离方向正交,与该端面101b对置的第二壳体部件2的突起25的端面25a也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的脱离方向正交。
在该情况下,若在侧壁部101的端面10lb与突起25的端面25a之间的接缝3f存在间隙,则如图8(b)所示,存在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钩住接缝3f的担忧。若存在上述的钩住,则对将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拔出的作业带来妨碍,例如若未分解盒体9,则无法将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分离。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1)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中的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第一交叉部3e)相对于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下侧卡止片91钩住连接器壳体3。因此,能够将连接器壳体3顺利地从盒体9拔出。
(2)第一交叉部3e的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的倾斜角θ为30°以上60°以下,因此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可靠地越过卡合突起22与切口12的接缝3d,并且能够不损坏第一壳体部件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制造时的加工性。换句话说,若该倾斜角θ不足30°,则卡合突起22的倾斜面22a、切口12的倾斜面12a的加工性降低,从而容易产生加工误差,另外,若倾斜角θ超过60°,则存在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容易越过接缝3d的效果降低的担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倾斜角θ形成30°以上且60°以下,从而能够不损坏制造时的加工性,并且使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顺利地越过接缝3d。
(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通过卡合突起22在连接器壳体3的前端侧的端部与切口12卡合,并且在后端侧的端部被一对螺栓71紧固,而被结合。由此,例如与将连接器壳体3形成为棱筒状的一体物的情况、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进行螺栓紧固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连接器壳体3。另外,如上述那样,在使卡合突起22与切口12卡合的情况下,其接缝3d与盒体9的下侧卡止片91交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钩住接缝3d,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连接器壳体3并且顺利地进行从盒体9的脱离。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等记载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但是,以下的记载中的各附图标记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具体地表示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的部件等。
(1)一种连接器70,其通过与对象部件9的嵌合并由设置于上述对象部件9的卡止片91、92进行防脱,上述连接器70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供上述卡止片91、92卡合的凹部30的连接器壳体3以及通过相对于上述连接器壳体3的滑动解除上述卡止片91、92与上述凹部30的卡合的滑动部件5,上述连接器壳体3将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结合而成,在从上述对象部件9脱离时上述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与形成有上述凹部30的侧面3b滑动接触,上述侧面3b的上述第一壳体部件1与上述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3d中的在至少上述连接器壳体3从上述对象部件9脱离时与上述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3e相对于与上述对象部件9的装卸方向倾斜。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连接器70,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缝3d中的在上述连接器壳体3从上述对象部件9脱离时与上述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3e的相对于上述装卸方向的倾斜角θ为30°以上60°以下。
(3)根据上述(1)或(2)所记载的连接器7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壳体部件1与上述第二壳体部件2通过形成于上述第二壳体部件2的卡合突起22在上述装卸方向的上述连接器壳体3的一端部与形成于上述第一壳体部件1的切口12卡合,并且在上述装卸方向的上述连接器壳体3的另一端部被螺栓71紧固,而被结合,上述卡合突起22与上述切口12的接缝包括在上述连接器壳体3从上述对象部件9脱离时与上述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3e。
(4)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缆7,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连接器70以及端部收容于上述连接器70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81的电缆部8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实用新型。另外,应该注意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限定于在用于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的机构中不是必须的这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当地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缆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为电线8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电缆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也可以为光纤。此时,连接器70代替连接部件4具有光适配器。另外,电缆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也可以由电线81以及光纤构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包括第一交叉部3e的接缝3d的整体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以恒定的角度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若卡合突起22与切口12的接缝3d中的至少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倾斜,则除此以外的部分也可以相对于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正交。即便在该情况下,若在下侧卡止片91的一部分越过接缝3d后,则也能够抑制下侧卡止片91的其他的部分钩住接缝3d。即,只要连接器壳体3的侧面的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接缝中的在至少连接器壳体3从盒体9脱离时与下侧卡止片91的前端部910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与盒体9的装卸方向倾斜即可。

Claims (16)

1.一种连接器,其通过与对象部件的嵌合并由设置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卡止片进行防脱,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供所述卡止片卡合的凹部;以及
滑动部件,其通过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滑动,解除所述卡止片与所述凹部的卡合,
所述连接器壳体将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结合而成,在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与形成有所述凹部的侧面滑动接触,
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中,至少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缝中的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所述装卸方向的倾斜角为30°以上6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卡合,并且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端部被螺栓紧固,从而被结合,
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切口的接缝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卡合,并且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端部被螺栓紧固,从而被结合,
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切口的接缝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一体地具有被所述连接器壳体引导的一对臂部、连结所述一对臂部的连结部、以及切开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对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一舌片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二舌片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
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一对突片插通于在所述拉片形成的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
在所述拉片形成有沿相对于所述拉片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所述拉片的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连结部抵接。
9.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与对象部件的嵌合并由设置于所述对象部件的卡止片进行防脱的连接器、以及端部收容于所述连接器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电缆部,所述连接器具备:
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供所述卡止片卡合的凹部;以及
滑动部件,其通过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滑动,解除所述卡止片与所述凹部的卡合,
所述连接器壳体将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结合而成,在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与形成有所述凹部的侧面滑动接触,
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接缝中,至少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与所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缝中的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相对于所述装卸方向的倾斜角为30°以上6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卡合,并且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端部被螺栓紧固,从而被结合,
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切口的接缝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卡合突起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切口卡合,并且在所述装卸方向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端部被螺栓紧固,从而被结合,
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切口的接缝包括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对象部件脱离时与所述卡止片的前端部最初交叉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一体地具有被所述连接器壳体引导的一对臂部、连结所述一对臂部的连结部、以及切开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对突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一舌片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卡合的第二舌片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
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一对突片插通于在所述拉片形成的贯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结于所述滑动部件的拉片,
在所述拉片形成有沿相对于所述拉片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所述拉片的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连结部抵接。
CN201620207574.0U 2015-04-02 2016-03-17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91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6367 2015-04-02
JP2015076367A JP6447324B2 (ja) 2015-04-02 2015-04-02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9132U true CN205509132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757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09132U (zh) 2015-04-02 2016-03-17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48694B2 (zh)
JP (1) JP6447324B2 (zh)
CN (1) CN205509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214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泰连公司 具有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模块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7324B2 (ja) * 2015-04-02 2019-01-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CN107222799A (zh) * 2016-03-21 2017-09-29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耳机组件及具有该耳机组件的穿戴式设备
JP6805959B2 (ja) * 2017-05-12 2020-1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10193268B1 (en) * 2017-10-31 2019-01-29 Teralux Technology Co., Ltd. SFP cable connector capable of protecting solder joints
US11515666B2 (en) * 2020-12-16 2022-11-29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System for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around charge-adverse time peri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0385B2 (en) * 2002-09-30 2004-12-14 Hitachi Cable, Ltd. Package having lock mechanism
JP4567958B2 (ja) * 2003-01-21 2010-10-2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パッケージ
JP4569251B2 (ja) * 2004-10-07 2010-10-2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
JP4839618B2 (ja) * 2004-10-14 2011-12-21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
JP4708827B2 (ja) * 2005-03-29 2011-06-22 フォート デザイン アンド デヴェロップメント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解除機構
US7226316B2 (en) 2005-08-11 2007-06-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older
JP2009543296A (ja) 2006-06-30 2009-12-0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低背型ラッチコネクタ及びラッチを外すためのプルタブ
JP4996361B2 (ja) * 2007-06-15 2012-08-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の筐体
US7402070B1 (en) * 2007-09-12 2008-07-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atch mechanism with spring back function
CN201178199Y (zh) 2008-03-05 2009-0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可插拔模组
US8064207B2 (en) 2008-10-14 2011-11-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ejector mechanism
JP2010177132A (ja) * 2009-01-30 2010-08-12 Hitachi Cable Ltd ラッチ構造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JP5446565B2 (ja) * 2009-08-07 2014-03-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電気変換モジュール
CN102812599B (zh) * 2010-01-22 2015-07-15 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 带有锁定机构的插接元件
CN201699231U (zh) * 2010-02-09 2011-01-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267718B2 (en) * 2010-04-07 2012-09-18 Panduit Corp. High data r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US8814229B2 (en) 2010-04-30 2014-08-26 Finisar Corporatio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JP5445373B2 (ja) * 2010-07-20 2014-03-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
JP5351850B2 (ja) * 2010-07-30 2013-11-2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
CN201887197U (zh) 2010-09-15 2011-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DE102010055851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für hohe Datenübertragungsraten
CN102610961B (zh) 2011-01-21 2014-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769229A (zh) * 2011-05-04 2012-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769230B (zh) * 2011-05-06 2016-0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US8388366B2 (en) * 2011-05-26 2013-03-05 All Best Electronics Co., Ltd. Pull-out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US8747141B2 (en) * 2012-01-23 2014-06-1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Delatching connector including extension member
JP6380144B2 (ja) * 2015-02-06 2018-08-2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JP6447324B2 (ja) * 2015-04-02 2019-01-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214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泰连公司 具有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模块组件
CN109428214B (zh) * 2017-08-28 2022-06-28 泰连公司 具有屏蔽元件的电连接器模块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7324B2 (ja) 2019-01-09
JP2016197522A (ja) 2016-11-24
US9748694B2 (en) 2017-08-29
US20160294114A1 (en)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9132U (zh)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US10601181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48553B2 (en) Terminal with front end protection
US11101602B2 (en) Connector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either UTP or STP connection terminals
US72733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JP6815699B2 (ja) コネクタ
EP3422488B1 (en) Connector comprising shell having locking mechanism, and connector device
US931883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8251728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device
JP200707342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225686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2118157A (zh) 具有低高度之線對板連接器
CN105870716A (zh)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TWM553061U (zh) 插座電連接器
EP1548894A1 (en) A connector
US7387532B1 (en) Power connector
US11025009B2 (en) Circuit substrate mounted cable connector
US9755324B2 (en) Contact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able parts
US9806471B2 (en) Power connector and a pluggable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mate with the power connector
US103554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signal terminal and ground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using thereof
US20160276781A1 (en) Shielding shel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US7559792B2 (en) Connector with easily replacement of a slider
KR101493842B1 (ko) 전기 커넥터 장치 및 이 전기 커넥터 장치에 이용되는 리셉터클 커넥터
EP180434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EP3429030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