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0716A -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0716A
CN105870716A CN201610045471.3A CN201610045471A CN105870716A CN 105870716 A CN105870716 A CN 105870716A CN 201610045471 A CN201610045471 A CN 201610045471A CN 105870716 A CN105870716 A CN 105870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dapter
slide unit
piece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5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0716B (zh
Inventor
南亩秀树
石神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0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0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插拔连接器,也不在拉手部件产生裂纹、破裂而提高了耐久性的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通过罩(9)的卡定片(91、92)来进行防脱的连接器(70)具备:形成有与卡定片卡合的凹部(30)的连接器壳体(3);通过滑动移动来解除卡定片与凹部的卡合的滑动部件(5);以及具有在使滑动部件移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61)的由树脂构成的拉片(6),在拉片形成有在其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突部(62),滑动部件5的连结一对臂部(51)的连结部(52)与拉片的突部的侧面(62a)对置,在拉片被拉引操作时,突部的侧面与连结部抵接,滑动部件在连结部从突部接受向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设置于嵌合对象部件的卡定片来进行防脱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嵌合于具备屏蔽功能的屏蔽罩的连接器中,存在通过设置于该屏蔽罩的卡定片来进行防脱的情况。在上述连接器设置有用于解除基于卡定片的防脱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构成为具备能够沿着长方体状的连接器壳体的长边方向滑动的滑动部件,通过该滑动部件的滑动移动来解除基于卡定片的防脱。在该滑动部件结合有拉手部件(pull unit),在进行从屏蔽罩拔出连接器的作业时,该操作人员抓住拉手部件向连接器的脱离方向进行拉引操作。由此,滑动部件移动,而解除连接器的基于卡定片的防脱。
而且,若进一步拉引拉手部件而使滑动部件移动至移动端,则拉引拉手部件的力作用于连接器壳体,而使连接器从屏蔽罩脱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报第83883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拉手部件通过一对销(locating-pins)以及/或者一对钩(hooks)结合于滑动部件。但是,若反复拉引操作拉手部件,则在这些销、钩施加负担而产生裂纹,进一步存在破裂的担忧。另外,当在供这些销、钩插入的滑动部件侧的孔产生了毛刺等的情况下,容易进一步产生裂纹、破裂。因此,期望即使反复拔插连接器,也不在拉手部件的与滑动部件结合的结合部产生裂纹、破裂的耐久性较高的连接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插拔连接器也不在拉手部件产生裂纹、破裂的提高了耐久性的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如下连接器,其借助与对象部件的嵌合而通过设置于上述对象部件的卡定片来进行防脱,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与上述卡定片卡合的凹部;由金属构成的滑动部件,其以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连接器壳体,并通过向从上述对象部件脱离的脱离方向的移动而解除上述卡定片与上述凹部的卡合;以及由树脂构成的长板状的拉手部件,其连结于上述滑动部件,并具有在使上述滑动部件向上述脱离方向移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在上述拉手部件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突出并在正交于沿着上述脱离方向的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突部,上述滑动部件具有被上述连接器壳体引导的一对臂部以及对上述一对臂部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上述连结部与上述拉手部件的上述突部的上述操作部侧的侧面对置,在上述拉手部件的上述操作部在上述脱离方向上被拉引操作时,上述突部的上述侧面与上述连结部抵接,上述滑动部件在上述连结部从上述突部受到向上述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
另外,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连接器以及端部容纳于上述连接器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缆线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能够抑制在拉手部件产生裂纹、破裂,从而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带连接器的缆线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附带连接器的缆线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滑动部件,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3(C)是主视图,图3(d)是仰视图。
图4表示拉片,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主视图,图4(d)是仰视图。
图5(a)是表示第二壳体部件的仰视图,图5(b)是表示第一壳体部件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与连接器嵌合的罩的主视图,图6(b)是从斜方向表示图6(a)的A-A线剖面的罩的立体剖视图。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连接器壳体的凹部的滑动部件的解除部的立体图,图7(a)表示滑动部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最位于与脱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状态,图7(b)表示滑动部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最位于脱离方向侧的状态。
图8(a)表示上侧卡定片以及下侧卡定片与连接器壳体的凹部卡合的状态,图8(b)表示解除了上侧卡定片以及下侧卡定片与连接器壳体的凹部的卡合的状态。
图9是表示拉片的突部以及滑动部件的连结部的俯视图。
图中:3—连接器壳体,30—凹部,31—引导槽,4—连接部件,5—滑动部件,51—臂部,52—连结部,52a—开口,52b—端面,53—突片,53a—端面,6—拉片(拉手部件),600—贯通孔,600a—内表面,61—操作部,611—肋,62—突部,62a—侧面,7—附带连接器的缆线,70—连接器,8—缆线部,80—缆线部,9—罩(对象部件),91—上侧卡定片,92—下侧卡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带连接器的缆线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该附带连接器的缆线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为了便于说明,存在将图1的上侧设为“上”,将图1的下侧设为“下”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但该“上”以及“下”不限定附带连接器的缆线的使用状态的铅垂方向的上下。
附带连接器的缆线7具有连接器70以及一个端部容纳于连接器70的缆线部80。该连接器70为被规格化的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插拔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带连接器的缆线7为通过缆线部80传送电信号的附带电连接器的缆线,连接器70为具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电连接器。
缆线部80具有线状的作为信号传送介质的八条电线81、一并覆盖这八条电线81的护套82、配置于护套82的端部的铜环83以及外嵌于护套82的由筒状的橡胶构成的护罩84。各个电线81为一对信号线811、812被由树脂构成的绝缘体810包覆,通过一对信号线811、812传送差动信号的差动信号线。
连接器70能够相对于后述的作为对象部件的罩9(参照图6)装卸,凭借与该罩9的嵌合并通过设置于罩9的卡定片91、92来进行防脱。
另外,连接器70具备由第一壳体部件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构成的连接器壳体3、保持于连接器壳体3的连接部件4、以能够沿着相对于罩9的装卸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连接器壳体3的滑动部件5以及连结于滑动部件5的作为拉手部件的拉片6。
连接器壳体3呈以与罩9的装卸方向成为长边方向的方式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并通过两根螺栓71对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进行结合而构成。第一壳体部件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对锌合金进行铸造而形成。
以下,如图1所示,将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将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对接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Z方向。另外,将沿着X方向的相对于罩9的装卸方向中的连接器壳体3从罩9脱离时的移动方向设为“脱离方向”。与X方向正交的剖面的连接器壳体3的Z方向的宽度比该剖面的Y方向的宽度长。
在连接器壳体3形成有供罩9的卡定片91、92卡合的凹部30以及对滑动部件5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槽31。凹部30以及引导槽31形成于Z方向的连接器壳体3的两侧面,但在图1中,仅图示了一个侧面的凹部30以及引导槽31。
连接部件4在由玻璃环氧树脂等绝缘体构成的基板40设置多个连接端子41以及多个电极42而成,该基板40保持于连接器壳体3。多个连接端子41呈列状设置于从连接器壳体3露出的基板40的一个端部。多个电极42设置于与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基板40的端部,并连接有各电线81的一对信号线811、812。多个连接端子41以及多个电极42设置于基板40的两面。多个连接端子41的每一个由形成于基板40的表面的金属箔构成,并通过省略图示的布线图案与电极42连接。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41的基板40的端部构成边缘连接器。
图3表示滑动部件5,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3(c)是主视图,图3(d)是仰视图。
滑动部件5一体地具有被连接器壳体3引导的一对臂部51、连结一对臂部51的连结部52以及切起连结部5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对突片53。该滑动部件5通过冲压对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板状的材料进行冲裁并屈曲而形成。一对臂部51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延伸,被连接器壳体3的引导槽31一边支承一边引导。连结部52对一对臂部51的一个端部彼此进行连结。
各个臂部51具有容纳于连接器壳体3的引导槽31并沿X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延伸部510,在与连结部5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连续地设置于延伸部510,并用于解除卡定片91、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的解除部51a。
解除部51a包括相对于延伸部510倾斜的倾斜部511、与延伸部510平行且具有规定滑动部件5的X方向的移动范围的第一突片512a以及第二突片512b的平板部512以及在从Y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呈半圆状弯曲的弯曲部513。平板部512介于倾斜部511与弯曲部513之间,一对臂部51的平板部512彼此的Z方向的间隔比延伸部510彼此的同方向的间隔窄。另外,弯曲部513的Y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延伸部510的同方向的宽度窄。平板部512的第一突片512a以及第二突片512b比延伸部510的Y方向的两端部更向上下方向突出。
在臂部51还形成有与形成于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引导孔16(后述)卡合的第一舌片部514以及与形成于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引导孔26(后述)卡合的第二舌片部515。即,滑动部件5的延伸部510容纳于引导槽31,并且第一舌片部514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引导孔16卡合,并且第二舌片部515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一引导孔26卡合,而沿X方向滑动移动。而且,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向脱离方向滑动移动,从而解除卡定片91、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对该动作的详细后述。
连结部52呈Z方向成为长边方向且X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另外,在连结部52形成有两个开口52a。该开口52a是为了通过切起来形成突片53而设置的,并沿连结部52的厚度方向(Y方向)贯通连结部52。连结部52对分别形成于一对臂部51的肩部516彼此进行连结。该肩部516设置于臂部51的与解除部51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从延伸部510向Y方向突出。
图4表示拉片6,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主视图,图4(d)是仰视图。
拉片6例如为由尼龙系树脂构成的长板状的部件,并具有挠性。另外,拉片6的长边方向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X方向)平行,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在使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向脱离方向滑动移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61。在操作部61的拉片6的背面(与缆线部8对置的面)设置有多个肋611,多个肋611用于使进行使连接器70从罩9脱离的作业的作业人员可靠地把持操作部61。
在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与操作部6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拉片6的厚度方向(Y方向)突出,并在与拉片6的长边方向(脱离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Z方向)延伸的突部62。在操作部61与突部62之间设置有具有与操作部61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延伸部60。
在延伸部60的突部62侧的端部形成有两个贯通孔600。两个贯通孔600形成于比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突部62更靠操作部61侧,并沿Z方向排列。各个贯通孔600为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宽度比短边方向的宽度长的长孔。如图4所示,贯通孔600的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宽度W1例如为2.0mm以上3.0mm以下,贯通孔600的拉片6的短边方向的宽度W2例如为0.5mm以上2.0mm以下。另外,长边方向的拉片6的整体的长度L例如为93mm。
在各个贯通孔600插通有滑动部件5的突片53。突片53通过沿与拉片6的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切起连结部52的一部分而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在滑动部件5的侧面观察时,突片53呈U字状弯曲。由此,能够防止突片53从贯通孔600脱出,从而能够将拉片6连结于滑动部件5。
拉片6的厚度方向的突部62从延伸部60突出的突出高度H(参照图4(c))比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的厚度t0(参照图3(b))厚。突部62的突出高度H例如为1.0mm以上2.5mm以下,连结部52的厚度t0例如为0.3mm以上1.0mm以下。另外,延伸部60的厚度t1(参照图4(c))例如为0.3mm以上1.0mm以下。此外,操作部61的未设置有肋611的部分的厚度与延伸部60的厚度t1相同。
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与拉片6的突部62的操作部61侧的侧面62a对置。而且,在将拉片6的操作部61向脱离方向拉引操作时,突部62的侧面62a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抵接,使滑动部件5在连结部52从突部62受到向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
图5(a)为表示第二壳体部件2的仰视图,图5(b)为表示第一壳体部件1的俯视图。
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由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凹部10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凹部20形成。另外,连接器壳体3的引导槽31由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引导槽11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引导槽21形成。
连接部件4的基板40保持于第一壳体部件1的基板保持部12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基板保持部22之间,缆线部8夹持于第一壳体部件1的缆线保持部13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缆线保持部23之间。
在第一壳体部件1形成有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倾斜的一对切口15(参照图2),在第二壳体部件2形成有与该一对切口15分别卡合的一对卡合突起25(参照图2)。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形成有供两根螺栓71插通的两个螺栓插通孔14,在第二壳体部件2形成有与两个螺栓分别螺纹结合的两个螺纹孔24。第一壳体部件1与第二壳体部件2通过使卡合突起25与切口15卡合,并且使插通于螺栓插通孔14的螺栓71与螺纹孔24螺纹结合而被结合。
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以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与滑动部件5的第一舌片部514卡合的第一引导孔16。在第二壳体部件2以沿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与滑动部件5的第二舌片部515卡合的第二引导孔26。
再者,在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凹部10形成有与滑动部件5的解除部51a的平板部512的第一突片512a卡合的凹槽101,在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凹部20形成有与滑动部件5的解除部51a的平板部512的第二突片512b卡合的凹槽201。凹槽101、201的X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突片512a以及第二突片512b的双方向的长度长。滑动部件5能够在第一突片512a以及第二突片512b能够在凹槽101、201内移动的范围内,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滑动移动。
图6(a)是表示与连接器70嵌合的罩9的主视图,图6(b)是从斜方向表示图6(a)的A-A线剖面的罩9的立体剖视图。罩9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并具有遮蔽电磁波的屏蔽功能。
该罩9为能够供三个连接器70嵌合的三连罩,并具有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在罩9设置有与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的每一个对应的卡定片91、92。另外,罩9搭载于省略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并具有用于与形成于该印刷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电连接以及固定的多个端子93。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卡定片91、92中的印刷电路基板侧的卡定片92设为“下侧卡定片92”,将远离印刷电路基板的一侧的卡定片91设为“上侧卡定片91”。即,在罩9设置有三个上侧卡定片91与三个下侧卡定片92。
罩9具有沿着连接器70的装卸方向延伸的第一壁部901至第四壁部904,在第一壁部901切起形成有一个上侧卡定片91。另外,在第二壁部902以及第三壁部903分别切起形成有一个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一个下侧卡定片92。再者,在第四壁部904形成有一个下侧卡定片92。第二壁部902对第一嵌合部9a与第二嵌合部9b进行划分,第三壁部903对第二嵌合部9b与第三嵌合部9c进行划分。
在罩9的正面设置有长方形的框体90,连接器70从该框体90侧插入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在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的每一个的内侧(与框体90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搭载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省略图示的对象侧连接器导入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内的开口900。连接器70的连接部件4嵌合于该对象侧连接器。
接下来,参照图7以及图8对解除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a)以及图7(b)为表示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滑动部件5的解除部51a的立体图,图7(a)表示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最位于与脱离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状态,图7(b)表示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最位于脱离方向侧的状态。另外,图8(a)表示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卡合的状态,图8(b)表示解除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的状态。此外,在图8(a)以及图8(b)中,以与X方向以及Y方向平行的剖面剖切的剖面图示滑动部件5以及第一壳体部件1。
若连接器70嵌合于罩9的第一至第三嵌合部9a、9b、9c中的任一个,则如图8(a)所示,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一对凹部30分别卡合。在该状态下,若对连接器壳体3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则下侧卡定片92的前端部与第一壳体部件1的第一凹部10的抵接面10a抵接,上侧卡定片91的前端部与第二壳体部件2的第二凹部20的抵接面20a抵接。由此,进行连接器壳体3的防脱。
另一方面,在使连接器70从罩9脱离时,该操作人员把持拉片6的操作部61,而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由此,连结于拉片6的滑动部件5相对于连接器壳体3沿着长边方向滑动移动。通过该滑动移动,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解除部51a的弯曲部513的外表面513a抵接,而受到从凹部30脱出的方向的力,如图8(b)所示,能够解除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部30的卡合状态。然后,若进一步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则连接器壳体3从滑动部件5的平板部512的第一突片512a以及第二突片512b受到脱离方向的力,从而从罩9脱离。
如上,在使连接器70从罩9脱离时,操作人员对拉片6的操作部61进行拉引操作,从而能够解除基于上侧卡定片91以及下侧卡定片92的连接器壳体3的防脱,进一步对操作部61进行拉引操作,从而连接器壳体3从罩9脱离。对拉片6的操作部61进行拉引操作的力如上所述,通过拉片6的突部62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抵接,而传递至滑动部件5。因此,对拉片6要求有即使将连接器70反复装卸于罩9,也不产生裂纹、破裂的耐久性。
图9是表示拉片6的突部62以及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的俯视图。在该图9中,图示了突部62的侧面62a与连结部52的X方向的端面52b抵接的状态。
拉片6的突部62的、拉片6的短边方向(Z方向)的两端部从延伸部60突出。另外,拉片6的短边方向的突部62的长度L1为同方向的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的长度L2以上。由此,连结部52在整个拉片6的短边方向上与突部62的侧面62a抵接。
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贯通孔600的宽度W1比同方向的突片53的宽度W3大,在拉片6的突部62的侧面62a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抵接时,滑动部件5的突片53不与贯通孔600的内表面600a接触。
更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突部62在拉片6的长边方向上与连结部52抵接,在突部62的侧面62a与同该侧面62a对置的连结部52的X方向的端面52b之间的间隙尺寸g0为零时,在突片53的突部62侧的端面53a与贯通孔600的内表面600a之间形成有间隙尺寸g1(>0)的间隙。此外,拉片6的两个贯通孔600以及滑动部件5的两个突片53为分别对称的形状以及大小,因此在图9中,针对一方的贯通孔600以及突片53图示了各尺寸。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1)在从罩9拔出嵌合于罩9的连接器70时,若从脱离方向对拉片6的操作部61进行拉引操作,则拉片6的突部62的操作部61侧的侧面62a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抵接。然后,滑动部件5在连结部52从拉片6的突部62受到向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由此,能够增大拉片6与滑动部件5的接触区域,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时的力在该接触区域内均匀地分散而从拉片6传递至滑动部件5,从而能够抑制在拉片6产生裂纹、破裂。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器70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7的耐久性。
(2)滑动部件5的突片53插通拉片6的贯通孔600,因此能够沿着连接器壳体3的长边方向保持拉片6。由此,提高了从罩9拔出连接器70时的作业性。
(3)贯通孔600为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宽度比短边方向的宽度长的长孔,因此能够抑制因设置贯通孔600而引起的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拉伸强度的下降。另外,突片53沿与拉片6的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切起连结部52的一部分而形成,因此能够抑制滑动部件5的大型化,并且容易地形成突片53。
(4)在拉片6的突部62的侧面62a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的端面52b抵接时,拉片6的长边方向的滑动部件5的突片53的端面53a不与贯通孔600的内表面600a接触。由此,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时的力不会在突片53的端面53a与贯通孔600的内表面600a之间被传递,从而能够抑制裂纹、破裂的产生。换句话说,假设在通过突片53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的力从拉片6传递至滑动部件5的情况下,其接触区域非常窄,因此在拉片6容易产生裂纹、破裂带来的损伤,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拉片6的突部62与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之间传递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的力,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损伤。再者,当在突片53形成有毛刺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毛刺带来的拉片6的损伤。
(5)拉片6的短边方向的突部62的长度L2为同方向的滑动部件5的连结部52的长度L1以上,因此连结部52能够在整个拉片6的短边方向上与突部62的侧面62a抵接。由此,能够充分地发挥分散对拉片6进行拉引操作时的力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在拉片6产生裂纹、破裂。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等对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掌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记载。但是,以下记载的各附图标记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表示权利要求书的构成要素的部件等。
[1]一种连接器(70),其借助与对象部件(罩9)的嵌合而通过设置于上述对象部件(9)的卡定片(91、92)来进行防脱,具备:连接器壳体(3),其形成有与上述卡定片(91、92)卡合的凹部(30);由金属构成的滑动部件(5),其以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对象部件(9)的装卸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连接器壳体(3),并通过向从上述对象部件(9)脱离的脱离方向的移动而解除上述卡定片(91、92)与上述凹部(30)的卡合;以及由树脂构成的长板状的拉手部件(拉片6),其连结于上述滑动部件(5),并具有在使上述滑动部件(5)向上述脱离方向移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61),在上述拉手部件(6)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突出并在与沿着上述脱离方向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突部(62),上述滑动部件(5)具有被上述连接器壳体(3)引导的一对臂部(51)以及对上述一对臂部(51)进行连结的连结部(52),上述连结部(52)与上述拉手部件(6)的上述突部(62)的上述操作部(61)侧的侧面(62a)对置,在上述拉手部件(6)的上述操作部(61)在上述脱离方向被拉引操作时,上述突部(62)的上述侧面(62a)与上述连结部(52)抵接,上述滑动部件(5)在上述连结部(52)从上述突部(62)受到向上述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连接器,在上述拉手部件(6),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的比上述突部(62)更靠上述操作部(61)侧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600),在上述滑动部件(5)设置有插通于上述贯通孔(600)的突片(53)。
[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连接器(70),上述贯通孔(600)为上述长边方向的宽度(W1)比上述短边方向的宽度(W2)长的长孔,上述突片(53)通过在与上述长边方向以及上述短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切起上述连结部(52)的一部分而形成。
[4]根据上述[2]或[3]所记载的连接器(70),在上述拉手部件(6)的上述突部(62)的上述侧面(62a)与上述滑动部件(5)的上述连结部(52)抵接时,上述突片(53)的上述长边方向的端面(53a)不与上述贯通孔(600)的内表面(600a)接触。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连接器(70),上述短边方向的上述突部(62)的长度为同方向的上述连结部(52)的长度以上,上述连结部(52)在整个上述短边方向上与上述突部(62)的上述侧面(62a)抵接。
[6]一种附带连接器的缆线(7),具有:上述[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连接器(70)以及端部容纳于上述连接器(70)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电线81)的缆线部(8)。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所记载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另外,应该注意不限定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在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手段中是必须的这点。
另外,本发明能够适当地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缆线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为电线8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缆线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也可以为光纤。此时,连接器部70代替连接部件4而具有光适配器。另外,缆线部80的信号传送介质也可以由电线81以及光纤构成。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借助与对象部件的嵌合而通过设置于上述对象部件的卡定片来进行防脱,
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与上述卡定片卡合的凹部;
由金属构成的滑动部件,其以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对象部件的装卸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连接器壳体,并通过向从上述对象部件脱离的脱离方向的移动而解除上述卡定片与上述凹部的卡合;以及
由树脂构成的长板状的拉手部件,其连结于上述滑动部件,并具有在使上述滑动部件向上述脱离方向移动时被操作的操作部,
在上述拉手部件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突出并在正交于沿着上述脱离方向的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突部,
上述滑动部件具有被上述连接器壳体引导的一对臂部以及对上述一对臂部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上述连结部与上述拉手部件的上述突部的上述操作部侧的侧面对置,
在上述拉手部件的上述操作部在上述脱离方向上被拉引操作时,上述突部的上述侧面与上述连结部抵接,上述滑动部件在上述连结部从上述突部受到向上述脱离方向的移动力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拉手部件,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的比上述突部更靠上述操作部侧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在上述滑动部件设置有插通于上述贯通孔的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贯通孔为上述长边方向的宽度比上述短边方向的宽度长的长孔,
上述突片通过在与上述长边方向以及上述短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起上述连结部的一部分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拉手部件的上述突部的上述侧面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连结部抵接时,上述突片的上述长边方向的端面不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短边方向的上述突部的长度为同方向的上述连结部的长度以上,
上述连结部在整个上述短边方向上与上述突部的上述侧面抵接。
6.一种附带连接器的缆线,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端部容纳于上述连接器并具有线状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缆线部。
CN201610045471.3A 2015-02-06 2016-01-22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Active CN105870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277A JP6380144B2 (ja) 2015-02-06 2015-02-06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JP2015-022277 2015-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716A true CN105870716A (zh) 2016-08-17
CN105870716B CN105870716B (zh) 2019-06-04

Family

ID=56565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5471.3A Active CN105870716B (zh) 2015-02-06 2016-01-22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78910B2 (zh)
JP (1) JP6380144B2 (zh)
CN (1) CN105870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7324B2 (ja) * 2015-04-02 2019-01-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US10193268B1 (en) * 2017-10-31 2019-01-29 Teralux Technology Co., Ltd. SFP cable connector capable of protecting solder joints
CN111383799A (zh) * 2018-12-28 2020-07-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连接器线缆模组、服务器机柜及数据中心
US11177594B2 (en) * 2020-04-09 2021-11-16 Ii-Vi Delaware, Inc. Housing for pluggable module
US11515666B2 (en) * 2020-12-16 2022-11-29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System for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around charge-adverse time period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6316B2 (en) * 2005-08-11 2007-06-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older
US20080081511A1 (en) * 2006-06-30 2008-04-03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latching connector and pull tab for unlatching same
US7402070B1 (en) * 2007-09-12 2008-07-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atch mechanism with spring back function
US7841887B2 (en) * 2008-03-05 2010-11-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Pluggable module having ejector device
CN201774041U (zh) * 2009-07-13 2011-03-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283093A (zh) * 2010-12-21 2013-09-04 浩亭电子有限公司 插塞连接器
CN203218595U (zh) * 2013-03-27 2013-09-25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20140179143A1 (en) * 2011-08-26 2014-06-26 Leoni Kabel Holding Gmbh Connector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3749A (ja) * 1995-04-03 1996-10-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US7445485B1 (en) * 2007-09-12 2008-11-0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atch mechanism with pull tape
US8064207B2 (en) * 2008-10-14 2011-11-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ejector mechanism
US8814229B2 (en) * 2010-04-30 2014-08-26 Finisar Corporatio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CN201887197U (zh) * 2010-09-15 2011-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610961B (zh) * 2011-01-21 2014-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8388366B2 (en) 2011-05-26 2013-03-05 All Best Electronics Co., Ltd. Pull-out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US8747141B2 (en) * 2012-01-23 2014-06-1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Delatching connector including extension member
TWI484235B (zh) * 2012-11-30 2015-05-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通訊模組
US20140193993A1 (en) * 2013-01-09 2014-07-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releas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6316B2 (en) * 2005-08-11 2007-06-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older
US20080081511A1 (en) * 2006-06-30 2008-04-03 Molex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latching connector and pull tab for unlatching same
US7402070B1 (en) * 2007-09-12 2008-07-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atch mechanism with spring back function
US7841887B2 (en) * 2008-03-05 2010-11-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Pluggable module having ejector device
CN201774041U (zh) * 2009-07-13 2011-03-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283093A (zh) * 2010-12-21 2013-09-04 浩亭电子有限公司 插塞连接器
US20140179143A1 (en) * 2011-08-26 2014-06-26 Leoni Kabel Holding Gmbh Connector element
CN203218595U (zh) * 2013-03-27 2013-09-25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46256A (ja) 2016-08-12
JP6380144B2 (ja) 2018-08-29
US20160233613A1 (en) 2016-08-11
CN105870716B (zh) 2019-06-04
US9478910B2 (en) 2016-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716A (zh) 连接器以及附带连接器的缆线
US8241072B2 (en) Push-type connector
KR101540809B1 (ko)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US9509067B2 (en)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TW405284B (en) Connector
US750379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ody having a transverse hold-down beam for a shroud-integrated lock arm
EP3422488B1 (en) Connector comprising shell having locking mechanism, and connector device
CN203721935U (zh) 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端子
CN205509132U (zh)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缆
US6783386B2 (en) Strain relief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 frequency data signals
CN108886224B (zh) 具有印刷电路板的一次性电连接器
WO2009065051A1 (en) Latching connector
US10651575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upport structure
US20190260150A1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1228269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TW202118157A (zh) 具有低高度之線對板連接器
CN203721910U (zh) 用于连接导线的电连接器
US9337579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TW200814440A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KR20120045996A (ko) 동축 커넥터
CN110752490A (zh) 无电弧电耦合器
CN104979719A (zh) Usb插座
US20190081437A1 (en) Releasable connection for cables
US6824412B2 (en) Auto-latching sliding contact mechanism enabling impedance matching between two connectors
US20220071040A1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a power connect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