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9802U - 电动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9802U
CN205439802U CN201620007685.7U CN201620007685U CN205439802U CN 205439802 U CN205439802 U CN 205439802U CN 201620007685 U CN201620007685 U CN 201620007685U CN 205439802 U CN205439802 U CN 205439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circle
wheel hub
circle
spok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76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uqiao Yinxing Motorcycle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uqiao Yinxing Motorcycle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uqiao Yinxing Motorcycle Factor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uqiao Yinxing Motorcycle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6200076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9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9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98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轮毂,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抗压能力强、强度高,同轴设置的外轮毂圈与内轮毂圈、以及设于外轮毂圈与内轮毂圈之间的轮辐,所述外轮毂圈内圆周面设有辅助毂圈,所述辅助毂圈的径向截面呈梯形结构、且径向截面的下底与外轮毂圈连接、径向截面的上底连接有轮辐;所述轮辐的外侧面与辅助毂圈的外侧面上设有相连的加强镶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动车轮毂。

Description

电动车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这种轮毂不仅造型难看,而且抗压能力差,强度不够高,长期使用后容易变形,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轮毂,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抗压能力强、强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轮毂,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毂圈与内轮毂圈、以及设于外轮毂圈与内轮毂圈之间的轮辐,所述外轮毂圈内圆周面设有辅助毂圈,所述辅助毂圈的径向截面呈梯形结构、且径向截面的下底与外轮毂圈连接、径向截面的上底连接有轮辐;
所述轮辐的外侧面与辅助毂圈的外侧面上设有相连的加强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毂圈能够增加外轮毂圈的厚度,提高外轮毂圈的结构强度与抗压能力,同时利用横截面为梯形的结构特点,使轮辐能够将压力与冲击力分散到辅助毂圈上,避免直接对外圈轮毂造成冲击,提高整体强度的提升;
而加强镶片的设计,则是能够起到进一步加固轮辐的作用,防止轮辐发生形变,同时提高轮毂的美观层度。
进一步的,所述轮辐包括若干幅板,且各幅板的宽度从内轮毂圈至外轮毂圈方向逐渐扩大、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支撑段以及第二连接段;
所述支撑段呈朝向加强镶片方向凸起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各幅板稳稳支撑起外轮毂圈,同时支撑段凸起的设计,起到一个吸收和缓冲、类似缓冲带的作用,在收到压力或冲击的时候,相比直线、平面型的轮辐,弧面增加的表面长度可以延长作用力的传递距离,然后弧面又具有一定的抗压以及弹性恢复能力,因此,能够避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内轮毂圈上,使整个轮毂的抗压能力更强。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镶片包括呈“Y”字形的加强筋与抗压筋,各加强筋一一对应依附于各幅板的外侧面,各抗压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加强筋的顶端、并位于辅助毂圈的外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各幅板把将要产生形变的作用力吸收走,然后通过加强筋传递到抗压筋上,由抗压筋分散与抵消掉部分的作用力;
“Y”字型的加强筋将作用力分散给两侧的抗压筋,将两侧的抗压筋利用起来,共同承担力的吸收;
然后,抗压筋的设计,一方面加强的轮辐与外轮毂圈夹角处的结构强度,防止发现形变,另一方面,也能将自身的受力传到两侧的加强筋上,吸收、抵消掉,避免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与第二连接段连接部位的两侧均为凹陷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支撑端同理,弧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比其它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强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大大提高了轮毂的抗压能力与结构强度,而且,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3。
图中:1、外轮毂圈;2、内轮毂圈;3、辅助毂圈;41、加强筋;42、抗压筋;51、第一连接段;52、支撑段;53、第二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动车轮毂,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毂圈1与内轮毂圈2、以及设于外轮毂圈1与内轮毂圈2之间的轮辐,所述外轮毂圈1内圆周面设有辅助毂圈3,所述辅助毂圈3的径向截面呈梯形结构、且径向截面的下底与外轮毂圈1连接、径向截面的上底连接有轮辐;
所述轮辐的外侧面与辅助毂圈3的外侧面上设有相连的加强镶片。
辅助毂圈3能够增加外轮毂圈1的厚度,提高外轮毂圈1的结构强度与抗压能力,同时利用横截面为梯形的结构特点,使轮辐能够将压力与冲击力分散到辅助毂圈3上,避免直接对外圈轮毂造成冲击,提高整体强度的提升;
而加强镶片的设计,则是能够起到进一步加固轮辐的作用,防止轮辐发生形变,同时,与幅板之间进行色彩搭配,还提高了轮毂整体的美观层度。
所述轮辐包括若干幅板,且各幅板的宽度从内轮毂圈2至外轮毂圈1方向逐渐扩大、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51、支撑段52以及第二连接段53;
所述支撑段52呈朝向加强镶片方向凸起的弧形面。
能够使各幅板稳稳支撑起外轮毂圈1,同时支撑段52凸起的设计,起到一个吸收和缓冲、类似缓冲带的作用,在收到压力或冲击的时候,相比直线、平面型的轮辐,弧面增加的表面长度可以延长作用力的传递距离,然后弧面又具有一定的抗压以及弹性恢复能力,因此,能够避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内轮毂圈2上,使整个轮毂的抗压能力更强。
所述加强镶片包括呈“Y”字形的加强筋41与抗压筋42,各加强筋41一一对应依附于各幅板的外侧面,各抗压筋4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加强筋41的顶端、并位于辅助毂圈3的外侧面。
辅助各幅板把将要产生形变的作用力吸收走,然后通过加强筋41传递到抗压筋42上,由抗压筋42分散与抵消掉部分的作用力;
“Y”字型的加强筋41能够将作用力分散给两侧的抗压筋42,将两侧的抗压筋42利用起来,共同承担力的吸收,效果更佳;
然后,抗压筋42的设计,一方面加强的轮辐与外轮毂圈1夹角处的结构强度,防止发现形变,另一方面,也能将自身的受力传到两侧的加强筋41上,吸收、抵消掉,避免应力集中。
所述支撑段52与第二连接段53连接部位的两侧均为凹陷的弧形面。
与支撑端同理,弧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比其它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镶片中的两个结构为一体成型,内轮毂圈2、轮辐、辅助毂圈3以及外轮毂圈1为一体成型,保证压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散与传递。
本实施例中的幅板的截面呈“U”字形结构,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结构强度,且在弧形面内的支撑段52与第二连接段53的过度部位,设有圆形凸块,由于该处为弯折端,这样的设计用于提高该处的抗压能力与结构强度;
且在加强镶片的表面设置条形纹路,既进一步提高了加强镶片的结构强度,又能够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电动车轮毂,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轮毂圈(1)与内轮毂圈(2)、以及设于外轮毂圈(1)与内轮毂圈(2)之间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圈(1)内圆周面设有辅助毂圈(3),所述辅助毂圈(3)的径向截面呈梯形结构、且径向截面的下底与外轮毂圈(1)连接、径向截面的上底连接有轮辐;
所述轮辐的外侧面与辅助毂圈(3)的外侧面上设有相连的加强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包括若干幅板,且各幅板的宽度从内轮毂圈(2)至外轮毂圈(1)方向逐渐扩大、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51)、支撑段(52)以及第二连接段(53);
所述支撑段(52)呈朝向加强镶片方向凸起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镶片包括呈“Y”字形的加强筋(41)与抗压筋(42),各加强筋(41)一一对应依附于各幅板的外侧面,各抗压筋(4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加强筋(41)的顶端、并位于辅助毂圈(3)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52)与第二连接段(53)连接部位的两侧均为凹陷的弧形面。
CN201620007685.7U 2016-01-02 2016-01-02 电动车轮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7685.7U CN205439802U (zh) 2016-01-02 2016-01-02 电动车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7685.7U CN205439802U (zh) 2016-01-02 2016-01-02 电动车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9802U true CN205439802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768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39802U (zh) 2016-01-02 2016-01-02 电动车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98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149A (zh) * 2019-11-14 2020-01-21 台州欧本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轮毂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149A (zh) * 2019-11-14 2020-01-21 台州欧本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轮毂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9802U (zh) 电动车轮毂
CN202038369U (zh) 一种前悬置车身安装结构
CN206242798U (zh) 一种汽车轮盖结构
CN205574053U (zh) 副车架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3441875U (zh)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自行车辐条
CN107499059A (zh) 轻质轮毂及其电动车
CN204493546U (zh) 一种橡胶衬套
CN207825817U (zh) 一种摩轮毂
CN206606026U (zh) 一种不易断裂的平衡杆
CN202965840U (zh) 无内胎载重汽车轮胎趾口三角胶芯
CN202624376U (zh) 重型车车架横梁
CN218616063U (zh) 一种耐腐蚀高韧性轻量化辐条
CN207190699U (zh) 一种汽车扭力梁式悬架
CN206589605U (zh) 一种带安装座的平衡杆
CN205896098U (zh) 一种助力泵皮带轮
CN209257806U (zh) 一种轻型汽车摆臂总成
CN205768374U (zh) 汽车前轴横梁结构
CN207451567U (zh) 一种下置式支撑装置用连接板
CN204998286U (zh) 三角汽车摆臂
CN201769885U (zh) 一种双桥车三防装置
CN204774484U (zh) 一种稳定杆吊臂总成和稳定杆
CN204341231U (zh) 货车及其货箱翻转支座
CN204547561U (zh) 一种辐板式车轮
CN206678721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控制臂上一体式轴心减震组件及汽车
CN209008284U (zh) 车轮及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