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0352U -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0352U
CN205400352U CN201620159258.0U CN201620159258U CN205400352U CN 205400352 U CN205400352 U CN 205400352U CN 201620159258 U CN201620159258 U CN 201620159258U CN 205400352 U CN205400352 U CN 205400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rotor plate
fixing plate
plate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92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 Kangning
Original Assignee
Begall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gall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gall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92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0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0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03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铰链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板、用于转动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副相连,在所述转动板上还包括用于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回转轴线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合,以实现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受所述转动驱动器驱动。车体结构的尾门分总成通过上述铰链安装于车体分总成。车辆的尾门通过上述铰链安装于车身。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结构被广泛应用,其中,在车辆的车身结构中,需要使用开闭结构件进行连接。
近年来,在车辆整体结构中应用开闭结构件的连接实现开闭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成为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以汽车的尾门为例,通常尾门安装在汽车顶盖末端的横梁上,在闭合状态下,尾门与左右侧后围板的末端,以及后地板的末端通过密封条贴合密封,而尾门开启过程中,需要通过两端分别与车身和尾门相接的伸缩杆进行伸缩,以顶起尾门,与此同时,尾门与上述横梁通过铰链的连接结构进行转动,实现尾门被伸缩杆顶起。由于在顶起尾门的状态下,伸缩杆遮挡了一部分物品进出后备箱的通道空间,这使得装卸物品的操作便捷性低,且在尾门闭合的状态下,结构设置中需要设置伸缩杆的容置空间,在使得车辆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与此同时,对于伸缩杆在伸出顶起尾门的状态下,伸缩杆的移动杆外露于伸缩缸筒,风霜雨雪和环境中的污染物易对移动杆造成污染腐蚀,虽伸缩杆通过防尘圈等结构来规避外界污染,而这必然无法阻止长期使用过程中伸缩杆被污染侵蚀,逐渐趋于损坏,因此伸缩杆的耐用性差,并且在使用寿命终结前,还会发生支撑不稳,无法顺利被开启等操作不便的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现有技术中,通过伸缩杆顶起尾门的结构设置,或者说由伸缩杆和铰链所组成的开闭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便捷性和空间利用率低,以及耐用性差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显著提高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板、用于转动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副相连,在所述转动板上还包括用于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回转轴线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合,以实现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受所述转动驱动器驱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具体为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的转动板花键孔。
可选地,所述铰链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同轴且相连的圆销和花键销,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板安装孔,在装配状态下:
所述转动板花键孔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同轴且连通,所述圆销嵌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所述花键销嵌于所述转动板花键孔,构成所述转动副;
所述连接轴还包括与所述转动副同轴的连接轴花键孔,所述连接轴花键孔、所述花键销和所述转动板花键孔构成所述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还包括限位板,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圆销的外端部和/或所述花键销的外端部,通过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和/或所述转动板相抵,以限位所述连接轴。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圆销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之间的润滑衬套。
可选地,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还设有垫片,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垫片嵌套于所述圆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包括车体分总成和尾门分总成,所述尾门分总成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安装于所述车体分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尾门,所述尾门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铰链与所述车身相连。
在一个关于铰链的实施方式中,铰链包括固定板和安装板,其中,固定板用于固定安装,起到基座的作用,转动板用于与进行开闭转换的转动部件固定连接,转动板和固定板之间通过转动副相连,这便构成了相当于铰接的结构。在转动板上还设有用于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由此,所设置的转动驱动器在于连接结构相连的结构状态下,通过转动驱动器的转动,便能够带动转动板进行相对于固定板的转动,进而带动与转动板固连的转动部件实现开启和闭合的转换。同时,设置连接结构的回转轴线与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合,则转动板在与固定板通过转动副相铰接,受固定板支撑的状态下,还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受转动驱动器驱动转动,使得铰链实现受控的自动翻转的结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本铰链通过驱动便能够自动翻转,进而能够带动转动部件翻转,各个位置状态下,铰链的整体结构未发生伸缩变换,对于铰链以外的空间利用无影响,这也避免了灰尘和雨水等侵蚀污染,提高了耐用性,而铰链能够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结构设置也避免了需要人工对转动部件进行开启的操作。因而,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铰链显著提高了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
在车体结构焊装过程中,在包括顶盖总成、侧围总成和后地板总成焊装构成的车身分总成上,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铰链安装尾门分总成,本车体结构的应用,即,通过本车体结构构成的车辆同样具有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得到提高的技术效果。同样地,在成品车辆结构中,尾门通过上述铰链安装于车身的结构同样具有较高的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具体论述请参见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铰链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1和图2中:固定板—1、固定板安装孔—11、转动板—2、转动板花键孔—21、连接轴—3、圆销—31、花键销—32、连接轴花键孔—33、限位板—34、润滑衬套—4、垫片—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显著提高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根据图中所示,铰链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板1、用于转动的转动板2,固定板1与转动板2通过转动副相连,在转动板2上还包括用于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回转轴线与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合,由此,实现了转动板2通过连接结构能够受转动驱动器的驱动。固定板1作为转动板2的支撑部件,转动板2通过转动副相对于固定板1转动的状态下,转动板2和与转动板2相固连的转动部件皆受到固定板1的支撑作用,在转动板2上,所设置的与转动副同轴线的连接结构能够与转动驱动器相连,且能够受转动驱动器的驱动,这使得与转动板2相连转动部件只需通过转动板2的带动便能够实现开启和闭合的转换,由此,显著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而在现有技术中的铰链合页只起到对于转动部件的支撑位置的作用,无法实现对转动部件带动翻转,需要单独设置伸缩杆等机构进行伸出顶起,同时需要人工对转动部件进行掀起和扣合按压等操作,所以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能够显著提高操作便捷性,与此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便能够避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等机构,这节约了空间,特别是在转动部件开启的状态下,避免了伸缩杆等结构占据空间而干涉物品移动路径。另外,也避免了伸缩杆等结构受到污损导致的耐用性低等缺陷。
以上对于本实施例中铰链的结构设置,以及对比现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中能够得出本实用新型提高的铰链显著提高了高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可以设置花键孔,将其命名为转动板花键孔21,则使转动板花键孔21与对应尺寸的、设置在转动驱动器上的相应结构进行嵌套安装,便能够实现转动驱动器对于转动板2的驱动。当然,利用销轴,并在销轴上铣出键槽,或直接将转动板2上与转动副同轴的位置点与转动驱动器进行焊接等连接方式均能够实现连接结构的连接功能。
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铰链包括连接轴3,连接轴3的结构中包括同轴且相连的圆销31和花键销32。对应地,在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板安装孔11,在装配状态下,设置转动板花键孔21与固定板安装孔11同轴且连通,连接轴3的圆销31嵌于固定板安装孔11,花键销32嵌于转动板花键孔21,这便构成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动副。连接轴3上还设有与圆销31和花键销32所构成的转动副同轴的连接轴花键孔33,由此,连接轴3的连接轴花键孔33和花键销32,以及转动板花键孔21这三者结构便构成了能够与转动驱动器相连、且受转动驱动器驱动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转动板2与固定板1相连的转动副构造,以及转动板2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通过连接轴3的设置而合成了整体,具体来说,若转动板2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独立的转动副相连,转动板2上设置独立的连接结构用于与驱动转动件相连,虽然能够设定转动副与连接结构同轴,但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在使用过程中,转动在各个位置状态下,铰链的固定板1和转动板2,以及起到驱动作用的驱动转动器相互之间因尺寸、位置误差的存在和不断变换,将导致磨损的增加和运转的稳定性低。对比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轴3的设置,连接轴3整体加工制造的精度高,特别是在装配状态下,使得转动副的轴线和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通过整体连接轴3的设置而自然确定,无需通过装配进行调校实现。而尺寸位置精度的提高必然使得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和耐用性提高。
进一步地,在连接轴3上还包括限位板34,在装配状态下,限位板34安装于圆销31的外端部和/或花键销32的外端部,通过限位板34与固定板1和/或转动板2相抵,使得连接轴3得到限位,避免了连接轴3沿轴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铰链上还在圆销31与固定板安装孔11之间设有润滑衬套4,这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耐用性。
进一步地,在固定板1与转动板2之间还设有垫片5,在装配状态下,垫片5嵌套于圆销31,垫片5的设置,在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够灵活分解转动板2与固定板1之间的干涉挤压,促进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提高耐用性。
在一个关于车体结构的实施例中,车体结构包括车体分总成和尾门分总成,尾门分总成通过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出的铰链安装于车体分总成。所谓车体结构,以汽车为例,其是指将通过冲压等工艺获得的各种金属零件进行焊接所构成的车体结构,当然,也可以通过铆接或其它方式构成车体结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车体结构应用金属以外的其它材质零件进行装配,这都归属于本实施例中的定义的车体结构,其中的车体分总成即为通常所说的白车身。在车体结构的车体分总成和尾门分总成之间通过上述各实施例提出的铰链进行安装,则能够实现整车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的显著提高,具体论述请参见上述各个关于铰链的实施例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以尾门分总成安装于车体分总成为例,而将车辆的前机盖分总成等其它能够转动开闭的零部件通过上述铰链安装于车体分总成所构成的车体结构同样具有上述包括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高等有益效果。
在一个关于车辆的实施例中,车辆的尾门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铰链装配在车里的车身上,本车辆的操作便捷性、空间利用率和耐用性的同理地得到显著提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板(1)、用于转动的转动板(2),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转动板(2)通过转动副相连,在所述转动板(2)上还包括用于与转动驱动器相连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回转轴线与所述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合,以实现所述转动板(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受所述转动驱动器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具体为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上的转动板花键孔(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包括同轴且相连的圆销(31)和花键销(3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板安装孔(11),在装配状态下:
所述转动板花键孔(21)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11)同轴且连通,所述圆销(31)嵌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11),所述花键销(32)嵌于所述转动板花键孔(21),构成所述转动副;
所述连接轴(3)还包括与所述转动副同轴的连接轴花键孔(33),所述连接轴花键孔(33)、所述花键销(32)和所述转动板花键孔(21)构成所述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还包括限位板(34),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限位板(34)安装于所述圆销(31)的外端部和/或所述花键销(32)的外端部,通过所述限位板(34)与所述固定板(1)和/或所述转动板(2)相抵,以限位所述连接轴(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圆销(31)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11)之间的润滑衬套(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1)与所述转动板(2)之间还设有垫片(5),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垫片(5)嵌套于所述圆销(31)。
7.一种车体结构,包括车体分总成和尾门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分总成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安装于所述车体分总成。
8.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铰链与所述车身相连。
CN201620159258.0U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258.0U CN205400352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9258.0U CN205400352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0352U true CN205400352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94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925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352U (zh) 2016-03-02 2016-03-02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0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9478A (zh) * 2016-03-02 2016-05-11 贝加尔(浙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9478A (zh) * 2016-03-02 2016-05-11 贝加尔(浙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3762U (zh) 车门铰链和车辆
JP2005529782A5 (zh)
CN205400352U (zh)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CN102536046B (zh) 铁路棚车车窗和铁路棚车
CN213359785U (zh) 驾驶室侧窗机构
JP6383006B2 (ja) 前後両開き自動車ドア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気自動車
CN205400387U (zh) 一种开合系统及车辆
CN105569478A (zh) 一种铰链、车体结构及车辆
CN113153044B (zh) 一种剪刀门铰链机构及车辆
CN109677247A (zh) 一种抗冲击逃生窗
CN105545137B (zh) 一种开合系统及车辆
CN201106340Y (zh) 车身与转动部件连接铰链
CN111845294B (zh) 一种门机构
US11110781B2 (en) Opening structure of tail gate and roof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853760A (zh) 开闭门机构以及具有该开闭门机构的仪表台出风口
CN111497576A (zh) 尾门和车顶的打开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2733694A (zh) 一种汽车旋转门铰链
CN201395999Y (zh) 前置发动机面罩铰链
DE102005026871A1 (de) Heckklappenanordnung
CN213510101U (zh) 车门驱动机构以及车辆
CN205524581U (zh) 车门调整工具
JP5629557B2 (ja) トラックのリヤ構造
CN114370205B (zh) 一种车门铰链机构及车辆
CN216101863U (zh) 一种取代金属轴销的汽车杂物箱拉手结构
CN114537098B (zh) 一种辊压冲压结合式车门框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7

Address after: 453312 Xinxiang Province, Fengqiu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East Zhai Zhai village group of the four groups

Patentee after: Jiang Kangning

Address before: South Road 313100 Zhejiang city of Huzhou province Changxing Coun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118

Patentee before: BAIKAL (ZHEJIANG)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